青春流年如逝水涂炭-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学校里我一直记着家乡人所说的,有一条唯一的出路那就是读书。这种观念到现在也是我心中唯一的信念。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我一直很遵循这种说法。所以不论什么课,不论老师的讲课水平高低,不论我在课堂上是睡觉还是看其他书,我都会出现在教室,与以前相比,我不习惯逃课了,这好像一种顽疾一般,一直伴着我。
我们的学校可谓是中国高校里最最奇特的了。它不仅坐落在镇里,而且四面环山,一眼望去,我们总以为自己是到某个旅游景点来渡假了。招生的地址上,没有提到县、镇这样的字眼,所以大家伙都以为学校是在市里的,都被骗了。所以在我们学校学生刚进学校的第一堂课已经学会了什么叫上当,也学会了怎样承受被骗四年的生活。
在我们学校的学生从未过渡到真正的大学生那里去。我们依旧上高中时的生活,有班主任陪着,有固定的教室,每次上课迟到心里都会胆怯,都习惯性地往班主任脸上看,上课聊天或者偷看其他书看到班主任马上会脸红心率加快。不知道这种心理是否能适应以后步入社会的泥潭,也不知道社会的沼泽地能否接受这种永远无法成熟的心理。
每当国考临近,自习室里总是挤满了人,我也是一有时间就去。把要考试的科目狠命地往脑子里装,恨不得把那书撕下来吃到脑子里。这时学校里还有一批想作弊的“高科技人才”,当然他们的结局往往是给学校的白榜通报,然后拿自己的东西走人,在校门口也没有保安找他们要“出门条”。像我们这些“凡人”,平常带点大些的包,没有宿舍管理科的“出门条”,那不论男生有多俊,女生有多靓,你的舌头不论有几寸,保安也不会让你出去的。这是个信仰人民币的社会,保安亦是如此,他们也不想丢了饭碗。
公共政治课一直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上,听老师说,在大学里多是如此,因为连代课的老师也只是信仰钱并不信仰共产党的一系列条目,怎么能让听课的学生信仰呢。
这年的五·一假期伴着国考的结束来临,本打算回家一趟,可是生活费没有计算好,所以没有多少钱买车票,就待在学校了。
春节前《萌芽》的第一期已发行,而在开学时《萌芽》正好是第三期。所以我很早就读完了今年已经发行的《萌芽》。应我的要求,报刊亭的大姐也进来了第二期的《萌芽》。在我的印象中,今年的《萌芽》读得很不顺利。
一本《萌芽》我用一天的时间就可以读完,好看点的文章也能读两到三遍。可一个月只出一本,让我很落寞。在2006年的市场上可以看到有标榜“与跨越的一代一起崛起的文学”的一本杂志《80后》,我觉得办得也不错,在读完《萌芽》时,我会借机买来《80后》来读,这两本杂志一度成为我在大一时最最常读的两本杂志。而读书也成为我最有意义的习惯。
偶尔我会看看杜拉斯、米兰·昆德拉、罗兰·巴特、梭罗的书,大多看一些随笔和散文。书店有他们的书,只要书上有他们的名字,无论多少钱,我都很大方地买下来,放在床头。不过大多数我看不完就寄回家了,所以我家里的书,从我小时候买的《格林童话》到现在专业的《文学概论》少说也有千本书了。随着年龄的不同,我买的书也不同。
像在2004年,看小四的,随后看李傻傻、水格、蒋峰、小饭。2005年看王小波、王朔。王小波的书一版再版,可我看着越来越有铜臭味,所以自打买了“三步曲”到《唐人故事》后来的书就不买了。小四最近出新书了,还是原来的那种笔调,我想我不论多大,他的书,还得看看。某种程度上,他是我喜欢的男人。听“萌芽论坛”里的人说,小四只要一有忧伤,女孩子们的心就要碎了。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在学校所在的县里有一个书店,那书店有几十年的历史,我每次进去都不会空手出来。在那里熟悉地可以知道每本书所在位置。
只要有时间,我会从教室里晃到学校外面,再坐上车,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到那个书店,在那个书店待上两三个小时,精挑细选后,像宝贝一般带着那些书回到学校。
四
五·一放假,学校的人都走得差不多了,去图书馆,那几本书我都看烂了,去自习室,门口的纸条上,写着“假期休息”。去教学楼想到教室看看,可教学楼也给封了。当时有种被别人抛弃的感觉,可我硬是坚强地走到了网吧,打开QQ,输入密码,回车键,复制我的博客地址,到地址栏,回车。。。。。。到萌芽论坛、守望文学论坛和华语作家论坛里去贴贴我此时的感受。
紫怡跟她的同学去了河北,这时火车第六次提速,在电视上看到D字头动车组的车真是一个爽,感觉像是在科幻电视里见到的一般。我给紫怡打电话,问她是不是D字头的车票,她说想买的,没有买到。
一直和她断断续续地联系,没有向我想象的方向发展。我想她做师父其实挺好的。所以就打算不再扮杨过了,我要扮其他角色,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这事还在——ing之中。
网上见到夏川,我们都只是给对方道歉,这时我都有些烦了,所以在QQ上我尽量隐身。农历3月20是她的生日,这辈子记住的第一个女生的生日,就冲这一点,我给她发了信息。好长时间没有听到她的声音了,可打电话,她又不接,只好发信息了。可能是她怕自己的男朋友知道了吧!去年的3月20日,我也给她打了电话的。。。。。。
学校里举行了各种文艺演出和外出旅游活动,我没有参加一项,只在宿舍里看刚刚弄到的《百年诺贝尔大典》,那时只收录到2000年,到高行键的《灵山》就完了,没有到2006年的《我的名字叫红》,真是让我很失望。
总得来说,在这半学期里认识了很多人,尤其是女生。我总以为这次遇到的这个是我最喜欢那个,可总是熬不过两三个礼拜,我便下结论,这个女生其实我不喜欢。这样的事在以前也比比皆是。所以我尽量窝在宿舍楼里,偶尔看看电视剧听听曲,时常用睡觉来打发无味我时间,尽量让一个人的日子过得快些。
我不知道是哪一天,当我刚睡起来把头探到五楼的窗外时,发现树叶全部绿了,桃花也开得无比灿烂。我才换上短袖的衣服,去下面吹吹风。五·一假期在树叶变绿后也随之结束了。
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坐在课堂的最后一排,硬是死等下课的铃的响声,偶然被老师提醒做笔记。自己好像没有以前那么灵敏了,痴呆了不少,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什么什么综合症”。我想找个合适的定义,翻阅《医学心理学》还是没有找到。
习惯浸在北京的夜色里,看模糊的目光,穿越那些装了地灯的街道也在一段时间里成为我无事可做后的一部分。我把走路当成一种兼职来做,做很长很长时间的路,还要带上一包烟。看到有什么尴尬的事,我习惯用左手拿出烟,右手点燃然后吸一口,再猛吸一口。吐出的烟要尽量少,然后再用食指和中指夹着烟继续走。
五
不知是自己在潜意识里能嗅到大都市的气味或是对这种气息很熟悉或是讨厌,分不清自己这种情绪。
早晨,我起得很早,在校园里散走,阵阵风拂过我的鼻尖,那种惬意让我浑身很兴奋。那里面夹杂着许多分不清的味道,好像是从夜间的最北边开始起风,吹到这里时已经是早晨了。我沉迷在风的味道里,思量并分析这风的内容:有长途汽车经过几夜行驶带来的异乡柏油马路味,有昨夜人们在床上时身体分泌的汗味,有各种事物散发的即将腐烂的味道。。。。。。
考试从来不作弊的我,这学期的试到现在还挂着两课。英语的学习一直很平常,赶上了就上,赶不上就算是没有缘分吧。习惯了看到两个地域的文学(我自作主张分成两个地域),那就是报刊亭和图书馆,报刊亭除消遣的杂志外还有“80后文学”与“青春文学”,有很多的杂志。比如《那时花开》、《花溪》、《萌芽》、《80后》、《布老虎青春文学》,而图书馆里有《人民文学》、《散文》等。像《读者》、《格言》、《知音》、《爱人》、《青年文摘》、《十说月报》这些书在两个地方都有,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报刊亭和图书馆将现今我文学给分开了。
()免费电子书下载
一个很要好的哥们过生日,为了我,他要的礼物都是书。那次我收到了不少现在很难买到的书:那多《煮三国》、蒋峰《维以不永伤》、小饭《我的秃头老师》、蔡骏的《荒村公寓》、何员外《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尽然还有人送给大学生蒋方舟的《正在发育》,让人有种返老还童的快感。除此之外还有刘东阳的《择校生》、边金阳的《时光魔琴》、水格《隔着栅栏的爱情》。还有一本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和杜拉斯的《写作》,让我喜出望外,高兴了好几个礼拜。还有一个女生送了一本《情人》,是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杜拉斯的书。我想这女生跟我哥们之间的关系肯定不一般,我得考证考证怎么以前没有听他提起呢?
这时在少年作家里有个叫彭扬的作者很受大学前辈们看好。他的作品的确比其他的一些作者有历史的厚重性和人性的厚度。但我还是喜欢蒋峰的那种纯粹的小说。虽然他的书只卖到五万多册,但我一直支持他。不知道他在广州的马路上是不是还在为一个本科文凭劳心费神。
记得刚来学校那会儿,班里有个女生长得像“新概念”一等的藤洋,还有一个男生很像刘东阳,我那时真高兴,以为我和这些才子才女们到一个班了,可后来哪知道,他们只是长得像而已,并不是本人。
第二章 逝 <;6…8>;
六
在这个再向右一步就到河北的中国七流大学里,我时常在睡醒后望外望,站在最高处。那天我听到有个女孩泼妇一般地哭,我很好奇地把眼睛的坐标系移到她身上。
看她长得也不难看,我刚开始的厌恶心里一下子转变到了同情心理。由此可能推断我其实是个见色忘友之徒,不过我没有试过我面对朋友和女友时我会选择哪个,我真是不愿有一天这样选择的场面在我的眼前出现。
我看到她蹲在一个男生的面前大声地哭,好像她娘死了一般。而那个男生扬长而去,她又追在后面哭。我设想了很多场景:
场景1:因为男生另有新欢,女生发现了,但阻止不了,只能拿出看家本领,大声地哭。让男生回心转意,而男生心意已决,决定弃她而去。
场景2:女生不小心出轨,只为满足自己的欲望,一夜情后被现任男友知道,男生打算另谋新宠。女生苦苦哀求:这是她的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可男生有Chu女情结,不想与她再混在一起。
场景3:男生女生本来已各有新欢,但勉强在一起,只为偶尔有时间有个人陪。可双方不小心发生关系,女生问男生要钱做人流,男生说那都怪女生,不关他自己什么事。
场景4:因为一点小误会,比如女生的手不小心被其他男生牵了,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