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雨邪情-第2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人。
马峻声得知楚江南和燕王府的人走的很近,便心知此人必有不凡之处,自己妹妹被他占便宜的事情,只能暂时揭过了,可是这些事情他却没有对马心莹提及,这才有今日这出恶女上门的武戏。
他虽然也是燕王三世子朱高燧的座上宾,但是说句实话,马峻声其实并不看好这位三世子,他不是朱高炽那般文武全才,平易近人,也不似朱高煦那般胸有城府,威猛刚强且善于打仗,深得朱棣的喜爱。
而且,其实在街上相遇之时,闻名不如见面,楚江南报出自己姓名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对方身份来历必不简单,能够抵挡虚夜月绝色魅力,单从这点,就可以看出他肯定不是一个寻常人物。
马峻声当时怒气冲冲的反应更多的都是装出来的,毕竟如果他真是一个这样怒形于色的人,两年后也干不出杀人夺刀,嫁祸韩柏的歹事来。
再说楚江南可以施展泡妞大法,欲擒故纵,就不准别人扮猪吃老虎,虽然马峻声只是龙套,但是星爷和成龙大哥最初也是龙套出身的。
时光匆匆,半月时光匆匆而过,在秋若晗的辅佐下,单疏影将东溟派燕京分舵整顿肃清,把大权牢牢掌控在手中。
程水若神秘消失之后,至此没了消息,燕京诸事已了,楚江南准备动身前往武昌府了,毕竟已经和单婉儿和秦柔众女分开快两个月了,他心中很想念她们。
离开之前,楚江南去了一趟燕王府,好处他已经先收了,这次去是作别的,朱高煦可不是上官鹰,楚江南重返怒蛟岛的时候并没有主动去拜访,可是如今要离开燕京城了,却还是给足了朱高煦面子,走前去打声招呼而已,不花钱的。
春风满面的朱高煦再三道谢,不但给了他许多金银,还又另赠了几名貌美女子,知道对方是为了笼络自己,楚江南对于那些黄白之物照单全收,没有丝毫顾忌,但是女子却退了回去,其一是她们容貌虽美,却难保不是朱高煦安排在自己身边的间谍探子,再说这些女子的容貌身段比之权朝云却是差了许多。
升了官的独孤胜和雷豹对楚江南“眉目传情”并想要邀请他一起吃饭,盛情难却,加上和这些“伪”锦衣卫保持良好关系,对他和东溟派都极有好处,楚江南自然答应下来。
离开的时候,朱高煦亲自相送,可是走到半途,楚江南却远远瞧见了什么,停步不前,眼神突然一凝。
一群男女由环绕着碧湖而筑的行廊悠悠步至。
当先一人,是一位俊秀青年,他的身份绝不简单,因为伴在他身边的不是别人,正是那日自李亮府邸分手后就未曾得见的虚夜月。
两人谈笑风生,似乎相处颇为融洽。
落后半步,走在后面的是一位比前面俊秀青年年纪稍大的男子,衣着华美,脸容俊伟,顾盼举步间自见龙虎之姿,一比就将虚夜月身边外强中干的小白脸比了下去。
楚江南心想这人是谁?有些眼熟,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
()
跟在对方身后的是十名银衣大汉,龙行虎步,气势沉雄,一看就不是易予之辈。
双方在行廊中间遇个正着。
“大哥。”
朱高煦唤了一声,笑容满面,如浴春风。
“二弟。”
朱高炽同样是礼貌有加,不坠了世子风范。
燕王长子朱高炽?楚江南眼瞳最深处亮起一点幽红,看见虚夜月和朱高炽在一起,他脑际轰然一震,刹那间明白想通了很多事情。
这个时候,他才忆起,《覆雨翻云》原著中虚夜月虽然最终嫁给了韩柏,但是他的初恋情人并不是他,而是朱高炽,但‘鬼王’虚若无因朱高炽福薄,棒打鸳鸯,阻止两人相恋这次使得韩柏有了机可乘,摘了这朵艳绝天下,令无数男人都心旌摇动的鲜花。
幸好楚江南心胸广阔,气度非凡,贪花好色,咳咳,是急公好义才对……
好色男人眼中精茫不定,心中暗想:只要你虚夜月成了自己的女人之后能够全心全意对待自己,我又怎会计较你过去的事?就算像柔柔诸女非是完璧之身,自己还不是耶么爱惜她们,而虚夜月连亲嘴都是笫一趟,自己更范不着自寻烦恼,吃这些八竿子也打不着的飞醋。
兄弟见面自然面子功夫要做足,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虽是面和心不和,但是私下里冲突摩擦,面上却是亲如一家。
荆城冷和虚夜月,朱高煦自然是认识的,朱高炽这作兄长的也用不着引荐了。
突然,朱高炽见楚江南看虚夜月时神色古怪,这才发觉虚夜月为何一声不作,大异她平日刁蛮放任的作风,不由往她瞧去。
只见这目空一切的娇娇女低垂着头,既不安,更惶然地手足无措。
“二弟,这位是……”
朱高炽眼神闪烁不定,不止是他,作为虚夜月的师兄,更加了解自己师妹心思的荆城冷同样是心中疑惑。
朱高煦咳嗽一声,还没来得及说话,楚江南已然笑道:“在下楚江南,忝为东溟派掌派监院。”
说话的同时,楚江南也打量着这位被人称为“小燕王”的明成祖朱棣长子,未来从其父手中接掌皇位的朱高炽。
明仁宗朱高炽生于洪武十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即公元1378年,崩于洪熙元年五月二十九日即公元1425年,顺带提一句,朱高炽同志是1426年登基称帝的,也就是说,他才当了一年皇帝就翘辫子了,真是少有的短命皇帝啊!
现在是洪武二十七年,也就是后世纪元的1395年,离建文帝登基还有4年之久,也就是说离“魔师”庞斑出世还有三年,同时也正是在这一年,年仅十七岁,饱读儒家经典,且因为人宽厚,深受是时为帝的太祖喜爱的燕王长子朱高炽被册立为燕王世子,同时诚孝昭皇后张氏被进封为燕世子妃。
一袭白衣如雪,宽额高颧,浓眉虎目,鼻梁挺直无比,薄如刀削的嘴唇,圆而不阔的脸庞,真是浊世翩翩佳公子,难怪能博得虚夜月这般绝色美女芳心。
但是楚江南也知道,他可不是光是长得帅而已,靖难之际,朱高炽为父守据点北平,是时,李景隆率五十万大军攻袭。原本深受将士拥护的朱高炽此时与将士的同心更是一种体现,只万人的守军竟然挡住了来袭的五十万南军。当朱棣击败辽东军后,挥师救援,一见北平竟能守住,对这个儿子刮目相看。
朱高炽问话的对象是朱高煦,这是两位燕王世子间的对话,楚江南竟然接口答话,这实在是有些……就算是用“胆大妄为”来形容也不为过。
楚江南对着虚夜月眨了眨眼睛,温言道:“夜月,三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总算是又见面了。”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
所有的人愣住了,若说刚才楚江南出言接话是胆大妄为,现在这调戏虚夜月,可算是“胆大包天”了。
唤虚夜月为夜月的人不是没有,但是却绝对不是楚江南。
只有朱高煦笑了,很浅很含蓄,想到楚江南的身份,想到他身边的诸多美女,想到自己冒着朱高炽责难送他的高丽美女,想到他接受自己赠予的钱财,看着他看向虚夜月的眼神,朱高煦感觉很开心,一个贪财好色的人,自然是容易掌握的。
第330章 斗气冤家
荆城冷上前一步,越过朱高炽和虚夜月,上下打量着楚江南,声音冷冷道:“是你?”
()好看的txt电子书
楚江南知道多半是自己在王府“轻薄”虚夜月的恶行东窗事发了,荆城冷虽然当时不在现场,可是以他身份,追问起来,谁敢隐瞒?
小鬼王又不是真鬼王,说话声音那么冷干嘛!别以为名字里面有个冷字就可以吓唬人……是又怎么着?本少爷不但抱了摸了,还吻了,不日就要上鬼王府提亲了……当然这些混账话楚江南只敢在心里说,面对女人,脸皮奇厚的楚江南在荆城冷幽凝冷漠地目光注视下也感觉有些尴尬,咳嗽一声,讪讪道:“不是。”
虽然最后误会已然澄清,但是荆城冷却不会放过这个占了自己最心疼师妹便宜的混蛋,他轻哼一声,劲力游走全身,就待施展鬼王鞭,出手替虚夜月出气,教训对方。
“住,住手……”
虚夜月眼见两人没说上两句,一言不合就要动手,急忙出言相阻,见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自己身上,她俏脸微红,旋又露更像是娇憨开爱的“凶恶”神色,娇声道:“师兄,我,月儿要自己来……”
微微一怔,楚江南顷刻了解变虚夜月的心思,她是担心自己打不过自己的师兄荆城冷,小鬼王的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可是她这样把事情揽在自己身上明显于理不合,她的武功显然不是楚江南的对手,否则也不会被擒了,当然一时大意,不慎失手也是有可能的。
楚江南明白美人心中所想,脸上露出坏坏的神色,笑道:“故所愿尔,不敢请也!”
荆城冷眼神闪烁,他看不出楚江南的深浅,可是虚夜月的身手他是知道的,她除了家学外,另外还有三个有实无名的厉害师傅,沉凝片刻,他慎重道:“好吧!为兄在一旁为你押阵吧!”
朱高炽和朱高煦在一旁都是一头雾水,不过两兄弟心中各有心思。
燕王府,比武场中。
两人场地正中站定对峙,朱高炽、朱高煦在比武场旁边落座。
虚夜月银牙轻咬,美眸盈盈,朱高炽是他的初恋,但是现在的他心中翻来覆去出现的却是楚江南的身影,看着他嘴角那抹恼人的弧度,这个没心没肺的家伙真是可恶,人家都快急死了,他倒好,没事人似的。
这个时候,虚夜月心中真的生出把他打成猪头的想法。
荆城冷虽然感觉到虚夜月有什么地方和平日不同,但是也没有多想,他领着十名银衣大汉不谋而合分站四面八方,若是出现意外,他们可以第一时间出手阻止。
楚江南知道,他们应该是鬼王府的银衣铁卫了,这批人当年随鬼王南征北讨,实战经验丰富无比,即管武功比他们高的人,亦会因不够狠和辣,致败在他们手下。
他们都穿银衣,非常易认。
楚江南环视左右,观他们的气度和身手,楚江南知道鬼王府果然名不虚传。
鬼王府的人一直在战争中长大,人人悍勇无伦,即管建国以后,每有特别任务,又或刺探江湖或外族情报之时,朱元璋都会向虚若无要人来用,所以鬼王府差点等若官府里的官府,连朱元璋亦表面要对鬼王无比尊重。
深深吸了口气,虚夜月抽出了刚才自一名银衣铁卫手中接过的秋水长剑,美眸平望着楚江南,剑尖一指,道:“你的刀呢?”
楚江南两手空空,虚夜月这才有此一问。
坐在台下的朱高煦淡淡道:“楚公子用什么兵器,只要说出来,定送到你的手上。”
难道自己说出来,你就拿得出手?真的是吹牛不用交税,哼,沙漠之鹰有么?AK47有么?单兵火箭筒有么?阿帕奇直升机有么?年轻人要学会谦虚,就像自己这样。
楚江南看了朱高煦一眼,转而看向虚夜月,笑道:“夜月,你不用你的玉扇了?”
虚夜月见楚江南在众目睽睽之下又亲昵的唤自己夜月,芳心又羞又怒。
楚江南哈哈大笑声中,捋起双臂衣袖,露出精壮的筋肌,洁白如玉,连女子都嫉妒的皮肤,腰身倏地挺个笔直,双腿不丁不八,淡然道:“一时我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