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护唐风流 >

第128章

护唐风流-第128章

小说: 护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将一职的配置。

几队数百名军士组成的骑兵队列在左卫训练场上来回奔驰,士兵们手舞唐刀,跟随在各自主官后面,进行冲杀训练。

到了安北广袤的草原上,能发挥作用的只能是骑兵,步兵基本无用武之地,胡人都是马上行进的,要用双腿去追击他们显然是不现实,此次出征的大军也大部都是骑兵,再者是骑步兵,就是骑在马上行进的步兵,在遭遇敌军时候下马作战。但刘逸所领的这部都是骑兵,而且都是最剽悍的骑兵士卒。

在场地上的训练,这些士卒也是表现出他们的勇武来,列队冲杀快速有气势,再依刘逸几种队形组列所演练的冲杀队形,让观战的其他左卫军将士都很是吃惊。

左卫将军高真行没有出征的任务,但左卫中郎将张虔勖却是被裴行俭要入军中,一道跟随出征,刘逸到军营中后没有见到这位自己原先的上司。

刘逸吃住都在军营了,他希望通过这一小段时间的接触,将自己所领军中大致的情况了解清楚,包括将士们的战斗力,各主官的能力,以备作战时候能做到心中有数。

天气寒冷,刘逸也是和其他将士们一道训练,身边挑选出来的那三十多名亲卫,也跟着他训练,这多名亲卫,他们在上战场后,主要也可以说是唯一的任务,就是保护刘逸的安全,这是刘逸私人的卫队,不编入军籍,刘逸就是他们的主人。

训练间隙,刘逸令人将桓彦范和敬晖两人唤至自己身边。

“士则兄、仲晔兄,真没想到,今次我们能一道出征!”刘逸上前用力地捶了一下桓彦范和敬晖的脸膛,自来大唐后,他结交的朋友并不多,感觉这两名在武举比赛中因武事而结下友情的武士,是值得结交的人,这次能一道出征,还真是缘分,这两名身手不凡的武士,真像是命运安排给自己的得力助将,一定要将他们笼络好。

桓彦范和敬晖面对刘逸这位上官如此亲热的表示,心内感觉暖烘烘,却是不敢失礼,桓彦范恭敬地行了一礼,“刘将军!此次出征,希望将军能领着我们杀敌立功,震慑叛军!”

桓彦范和敬晖在军中时,也是数次听到了刘逸入宫值守后,在比武和马球比赛中不凡的表现,对刘逸所表现的勇武,甚是敬佩,对刘逸因这些功绩而很快得到升迁,也是非常的羡慕,此次竟然以千牛卫中郎将的身份领军出征,而且是被裴行俭在皇帝面前要去,当作大帅帐下的先锋,这样的运气与殊荣是没有什么人能享受到了,他们也希望出征时候能跟随刘逸这样勇猛的武士一道作战。

不知是他们运气,还是有人特意的安排,出征的诏命还未下达,他们及其所领的军士被征召,置于刘逸所领的前锋军下,让他们意外又惊喜。

“士则兄、仲晔兄,此战是我们几人的首战,我们必须要打出几场漂亮的战役来,让我们的军功让突厥人闻风丧胆,也让军中的将领还有朝中的重臣们惊叹,武举比赛中选出来的武士都不是凡人!”刘逸微笑着说道:“我们一定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相信刘将军会带领我们立功的!”在刘逸面前,敬晖也是不敢随意,但刘逸这样一番有点煽动性的话还是很诱人的,谁不希望有军功立下,前次出征的大军再到败绩,若此次出征的大军能将突厥人击败,并在战事进行过程中立下大功,这军功份量明显就不一样了,得到的奖赏也肯定会更丰厚。

“一定会的,而且我们要表现的比今年武举那几名优胜者更优秀,”刘逸笑笑道,今年武举比赛时产生的几名优胜者也被选入军中,跟随大军出征,只不过不在刘逸军中,刘逸当然希望自己几人能表现出比今年几人更好。

“将军,那是一定的!”桓彦范和敬晖挺直身子,大声喊道,“我们是最优秀的!”

刘逸让桓彦范和敬晖再去领军士训练,他又将王周和王遂几个叫过来,吩咐了一番。

调露元年十二月初八,朝廷下发诏命,免去原先定襄道行军总管萧嗣业职,减死流放至桂州,花大智、李景嘉等也人也被免官。重新组建定襄道行军部,以礼部尚书、检校右卫大将军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将兵十八万,从长安出发,出征安北,平定突厥人的叛乱。

诏令中同时以幽州都督李文暕为定襄道行军副大总管兼桑乾道行军总管,营州都督周道务行副大总管并定襄道行军总管职,左金吾卫将军曹怀舜为云中道行军总管,右武卫将军崔献屯为燕然道行军总管,检校丰州都督程务挺为单于道行军总管,总举兵三十余万兵以讨伐突厥。

同时特旨以裴行俭总领安北军政事务,督率诸军

第一百三十九章出征

第一百三十九章出征

ps:今天也至少一万字以上的更新,期待书友们的订阅支持!

十二月十二日,定襄道大军出征仪式在明德门外举行。

皇帝李治抱病亲自主持了盛大的出征仪式,皇后武则天,还有太子李贤都将出席,朝中大部的重臣及从长安出发的出征将领也都参加仪式。

在这把礼节看的很重的年代,这样大的军事行动,这样大规模的出征的仪式自是不能简单。

数万的将士们在明德门外宽大的广场上整齐地排列着,放眼望去,无数的战旗飞扬,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和马,耳边是震天的锣鼓响。

三十万人的大军出征,规模空前,从出征将士的人数规模上来看,大唐已经很久没有这样一次动用数十万人马的出征了,而且还是年关将至,冰天雪地的时节出征。这也从另外一个方面看出来,朝廷对这场战事的看重程度,主政的皇帝和皇后是多么地希望尽快将这场叛乱平息。

选择此时出征,是诸多大臣们当然还有主帅裴行俭商议后的结果,也是裴行俭坚持的战法,以裴行俭的说法,从长安出发一两个月后抵达安北前线,天气还是冷,突厥人一定想不到我大军会在这个时候出征的,全面对突厥叛军开战,可以做到攻击的出其不意。还有,这时候突厥人结营越冬还没结束,各部落还处于集聚状态,容易大规模聚迁敌人,这时候它北的草原上青草刚刚萌芽,战马都是比较瘦削时候,没有强大后勤补给能力的突厥人,在战争准备上是处于一定劣势的。

裴行俭在面圣的时候,在提交的作战计划中就是提出,大军要在开春前抵达安北,在突厥人未转场前,聚迁大部突厥人,尽快结束战事,以免安西一带再生乱,还有探知消息的吐蕃人会趁势攻击我边境。

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没有什么过多的考虑,就同意了裴行俭的提议,令大军尽快集结,并在最短时间内出发,同时也令征召的各部边军严阵以待,在裴行俭的命令传达到时,尽快往目的地进发。

三十万人的出征,各数人马要按裴行俭的命令协同攻击突厥人,是件难度很高的活计,必须做到周密的安排,并且把很多不利,主要是天气方面的因素考虑进去,最怕的就是遭遇寒流,还有寒流所带来的暴风雪,天气的灾难容易给行进的大军带来灭顶之灾。除天气因素外,当然还有后勤的运输。冷兵器时候的战事,与后世热兵器时代的战争,是有些非常大的不同的,更不要说时下运输方式落后,没有机械化的运送,只能靠人马运输,出征途中这数千里行程需要花费的时间,是必须要考虑进去的。

三十万人马的出征,这样大规模的出征仪式非常的隆重,程度只是比皇帝亲征稍差一些,也吸引了数十万的长安百姓们前去观看。

寒风中,各出征将领的家眷们,也都齐聚在明德门外,为自己即将远征的亲人们送行。

与出征将领们意气奋发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的是,送行的家人们都是一副哀伤的面容,一些出征将领的妻妾,还有子女们,都在那里不停地哀泣。

战争总是要死人的,谁也不知道,此番出征,眼前还活蹦乱逃的亲人们,还能不能安然地回来,此时的一见,很有可能就是这辈子的最后一面。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看着在那里比谁眼泪多的出征将领的家眷们,刘逸心里不由的想到这两句诗,还真不是滋味。

刘逸转头看看自己府上那些来送别的亲眷,也都是相似的表情,母亲在那里痛哭失声,两位哥哥刘迈和刘远在一边劝慰,两位拉着小孩的嫂子也在一边陪着哭泣,还有这些日子没见到的叔父刘延景也带着几名堂弟来为自己送行。

刘逸在出征的两天前去了父亲的坟前拜祭,将自己将要随裴行俭出征安北的消息告诉了长眠在地下的父亲,然后再回到的府中与母亲还有两位哥哥告别了一下,母亲当时伤心不已,拉着刘逸的手哭成了泪人,一再叮咛刘逸要注意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并以任何人都没有见过的凶狠,严令那些跟随刘逸出征的亲卫,一定要保护好这位府中三少爷的安全,她那番话里的意思,若是刘逸出现什么三长两短,这些亲卫也就不要活着回来了。

很少见到主母这样威严样子的亲卫们也是一再保证,只要他们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会保护好三少爷的安全的。

刘逸原本希望刘迈和刘远两位哥哥能劝住母亲,不要来为自己送行,哪知道还是没能劝住母亲,今日府中的这些主心骨,都来送行了。

刘逸是不希望看到这样伤感的送别场面的,但家人来送行了,'奇·书·网'心里不是感觉到暖意。骑在马上待命的刘逸也对着家人所站的地方挥挥手,也算是打个招呼了,皇帝的御驾还没来,刘逸也不敢上去招呼。

鼓乐声由远而近传来,无数的旌旗华盖出现的视野中,时辰将到,皇帝的御驾也准时到达,参加仪式的大臣们也跟着一道来,大军主帅裴行俭带着众将一道过去迎驾。

巳时时分,仪式正式开始。

明德门外的祭坛早已经摆好,绕以青绳,张有幕帐,置军神及军旗的牌位。皇帝李治和皇帝武则天从御驾上下来,直到祭坛前。

一身戎装的裴行俭,带领从长安出发的随征高级将领,站在皇帝李治与皇后武则天身后,这些将领也都是全副武装,一起参加祭祀。

隆重而又庄严的祭礼,祭天、祭地、告庙后,再祭军神、军旗,以太牢(全牛、羊、猪)祭祀,牲血涂军旗、战鼓,再是軷祭,包括行军将要经过的方位和山川神,表示从此跋山涉水,可以一往直前了。

这些仪式后,裴行俭率领诸将,列队站立,背对参加祭礼的大军队列,面对皇帝、皇后及百官,还有观看的百姓,进行了誓师,“突厥野蛮小蕃,肆情拒命,叛我大唐上国,攻我城池,杀我百姓,掠我财物,如此兽行,天神共愤,当挥我正义之师,讨伐恶者,捣其巢穴,灭凶息暴,以告天下,归安北之地以安宁大唐万胜!”

“大唐万胜大唐万胜”震耳欲聋的声音响彻整个大地。

待欢呼声平歇下来后,皇帝李治于当着全体将校的面,准备将代表节制军队权利的节、钺授予裴行俭。

因身体有病而显得面色不太好的李治,看着裴行俭和他后面的诸将,脸上露出笑容,“裴大总管,朕期望你这一次,能领大军将突厥人的叛乱彻底平灭,保我大唐北疆安宁!”

裴行俭单膝跪地,从皇帝手中接过节、钺,大声应道:“请天皇陛下和天后娘娘放心,臣等一定不辱陛下和娘娘所托,勇猛杀敌,早日平定突厥人的叛乱,安定我大唐北疆!”

“好,朕和娘娘在长安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