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汉献帝新传 >

第218章

汉献帝新传-第218章

小说: 汉献帝新传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培养了一大批新生经济获利者和其利益集团。
  各地学府的成立和新技术的不断刺激,包括帝国强制地扶持和大面积对外掠夺,使本来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新经济利益集团的积累过程迅速缩短。在短短二十年后,他们就开始追求更大的利益,甚至在刘协的执意扶持下,依靠刘协手中的军权,和平的夺过国家的立法权。
  刘协的每一次社会变革,都没有强制使新政策跳过现阶段经济水平过多层次,而是只跳半步,其内在地思路就是永远比历史快半步,而不是一步。这是刘协三十年不断改革中最精妙的一点,那就是掐住新利益集团的潜在需求,提前改革,不让生产力受到制约。
  在刘协执政的三十年内,大汉帝国的生产力发展过程中,从来没有受到政策的制约,就仿佛火车踏上了铁轨一般,一直向前加速运动,并且随着惯性力保持不变。其平均运动速度也越来越快,而这个惯性力就是刘协不断提前半步颁布的新律法和新兴阶级内在扩大利益的需求。
  是的,没有必要再去怀疑了,刘协告诉自己,帝国新时代已经彻底打开,曾经是自己一个人用力推开这扇门。可现在。所有地帝国新兴阶级都在和他一起用力推开这扇门。
  封建社会跨向资本主义社会,最难迈过去的坎有两道。一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封建君主和统治集团对新兴阶级的压迫,如今的大汉帝国已经迈过了这两道坎,走向了工业革命,但他没有走向纯粹的西方式资本主义社会,而是在中国国情的根基上,走向了二元君主制地中央集权民主帝国,走向了一种前历史世界(即刘协原生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所处地世界)中完全没有出现过的国家制度,这种国家制度存在地根本就是从自然哲学中诞生的道教信仰,这种极其特殊的信仰对生产力没有约束作用,反而起到了催化作用,这种既狂热而又理性的宗教信仰确定了帝国中皇权和法权的和平共处与平衡约制时代。
  道教让学者和普通人对自然科学保持了强大而狂热的崇拜和探索精神,让帝国子民在保持神秘信仰的同时,奠定了对社会公德和法律的尊重意识,确立了皇权等同宗教权利和神权的基本思维,确定了皇帝非管理者而是保护者的全华夏民族范围内的统一认识。
  刘协通过自己的努力,向整个帝国传输了一种理念——大汉帝国的皇帝并非帝国的拥有者,而是帝国的保护者,是整个帝国的保护神。
  无论是民间还是新兴阶级,甚至是皇室内,刘协都将这一理念通过行动和立法确定了这一统一意识,并力求使皇室也严格明确这一认知,接受这种认知。
  当整个帝国都明确了这种认识,皇室的子嗣就会习惯这种认识,当皇室范围内的所有子嗣都接受这一认识,帝国的每一代后裔和继任者,都会以该认知为自己的责任。
  皇室从刘协这一代起,就用文字和语言,用社会认知和宗教确定了皇室一条永恒不变得铁律,只有立志成为帝国的保护神,才有资格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因为大汉帝国的皇帝等同于帝国的保护神。
  新的《天尊道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信奉唯一地神,天尊。但不尊大汉帝国皇帝为你的保护者,你将失去神的祝福和保护,因为唯一的神——天尊已经将保护你的责任,托付给你们地皇帝,将祝福你们的责任托付给你们的教皇。
  刘协开创了新的道教。并追随了该信仰,而他地子嗣都活在该信仰之中,刘协传授给他的子嗣所有自己的知识,唯一隐瞒的就是宗教的真相。因为他坚信,只要还有信仰,即使失去追求的动力,也会坚守信仰的价值和观念,因为对于看不清世界真相的人而言,拥有信仰就是存活在世界上的唯一底线,失去了信仰,人生对他们而言,就已经失去了意义,没有意义的人生。唯一地选择就是肆无忌惮的追求肉体的欲望,因为他们只有获得欲望,才能满足精神的空虚。
  在前历史世界中,没有信仰的中国皇帝们,他们唯一的追求就是权利和肉体的刺激,这就是中国式悲哀的本源。
  刘协希望从自己回到大汉以后,在改变历史,走向后历史世界的时候,这样地大汉帝国永远都有她的信仰。小说网
  大汉帝国一切内在精神的改变从道教开始。而一切外在物质的改变从帝国的新经济时代开始。
  新经济时代的正式开始是从商社的诞生开始,但是这只是开始,从华夏二十二年开始,帝国的新经济时代才跨上一个快车道,刘协清楚如果不再新经济时代完全开始加速前,不最终瓦解掉南方的密集劳动力种植模式,帝国地生产力和新经济的发展就会遇到阻碍,而这是大汉帝国从刘协掌权三十年来从来没有遭遇到的问题,大汉帝国的经济一直以来都是在刘协提前半步制定新政策的社会现象下快速前进。突然遇到阻碍,肯定会使帝国内诞生新的矛盾。
  刘协既不希望大汉帝国经济和生产力地发展遇到阻碍,也不希望帝国内产生新地矛盾,他一直以来的思路就是在生产力遇到阻碍前,把阻碍物移走,在产生新矛盾之前。将问题处理掉。以此确保帝国生产力和经济稳定高速地发展。
  因此,刘协终于下定决心对大汉帝国赖以依靠的南方农业模式进行割解。为此,他决心向整个大汉帝国推行广田政策为代表的广富主义思想浪潮。
  广富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帝国的子民拥有更多的生产资料,通过技术改革和个体产值的增加,产生更多的赋税和更高的消费能力。
  要想让帝国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广富主义必须提前推行,针对广富主义的内涵,推行广田政策,让所有帝国子民平均拥有土地面积和劳动生产工具大幅度增加;推行高薪政策,增加帝国雇工和技师数量,增加他们的消费能力;推行广镇政策,促进农民向城镇涌入,降低农业人口;推行同富扶持政策,扶持邦联王国和省发展经济,尤其是农业经济,从外部购买廉价米,补充国内二十八个州的粮食需求,弥补广田政策的结果是单亩产量的下降和内部二十八州粮食总产量的下降,由二十八个州向外输出工业产品,在帝国二十八州内确定帝国工业革命内部发展,扩大帝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水平和外部经济体之间的差距,通过农业扶持和低附加值的工业生产移植,确保外部邦联国家的税收和购买能力。
  广富主义是刘协整个政治生命最重要的核心思想,它断然否决了西方式的掠夺发展模式,而走向一个以大汉帝国为整个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文化、科技和军事中心的稳定和谐的新世界构局。
  在广富主义提出的同时,为了确保帝国政治体制上的先进和稳定,刘协同时计划进一步推行已经存在的民主主义和道德主义思想,三大主义是大汉帝国二元君主制中央集权民主帝国的根本思想和立足基础。
  民主主义不是华夏文明中在孟子和春秋就是已经提出“为民做主”思想,而是帝国提出的大国民思想下的民主精神,是只要为帝国做出贡献并遵守法律,信仰道教,就有权利参与帝国管理的新国民意识,也就是说。只要你纳税,并遵守帝国地法律,信仰道教,就有权利参与选举和各种听证会,有权利在法院中成为合法证人。有权利参与对违法者的宣判。
  为了实现民主主义,大汉帝国必须稳步开展民主工作,推行国民院制度,在各地推行法院制度。推行新的选举制度,允许愿意从事帝国管理的子民成立政党,以符合帝国需求的利益地执政思想建立不同的政党,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举行选举,最终以中央国民院过半席位的党派取得为期十年地国家治略权限。
  在多党参政制度上,刘协一方面希望避免意大利式的个人党导致党派分离和诞生迅速,缺乏政治基础,最终导致政局不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动摇帝国中央集权的特性,确保帝国的稳定和团结。他最终决定在帝国内采用三党制,即三党轮流执政的模式,在国民院席位最多的党派掌握中央治略府,确定其三治略公人选,席位排在第二的党派退居监察府,负责监察执政党的廉政问题,对第一大党形成制约,席位第三的党派进入中央法院,和第一大党、第二大党形成稳定局面地关键少数派党。对第二大党进行制约,维持三党的平衡。
  最为权利最中心的治略府,自然是各党实施参政目标的关键位置,那么第一大党独立掌控治略府,自然是大势所趋。
  可是怎样制定政策和法典,才能确保大汉帝国实现三党制呢,刘协不免陷入深深的困惑,他觉得或许弱化州国民院是一个好办法,实行单一的中央国民院。但这样一来新民意识的推广就会遭遇瓶颈。
  最终,他决心对帝国的选举制度进行更改,他选择了一个在自己记忆中的所有民主制度都没有采纳地方案——民选国定制。
  民选国定制的整个程序是在每十年一度的三治略公选举前,首先提前五年进行州国民院的选举,选举采取每个郡十六个名额的方式确定州国民代表的名单,州国民代表选举完后。通过各州国民代表的数量及每个党拥有的国民代表数量最终确定前三大党的名单。
  三大党诞生后。在三治略公选举前,提前两年进行中央国民院大国民代表选举。每个州国民代表开始投票产生大国民代表,形成新一届地中央国民院,中央国民院成立,根据最多席位的党派确立为第一大党,即执政党,执政党内部决定九个治略公竞选名单,第二大党成为监察党,内部决定六个监察长官竞选名单,第三大党成为审判党,内部决定三个中央大法官竞选名单,十八个人同时进入御府参政院内,成为参政议员,并进行参政工作,向中央国民院和中央皇庭证明自己的能力,最终由中央国民院和中央皇庭推举出三大治略公、三监察长官(监察大臣、廉政总祭、审计总祭)和中央大法官。
  在最终决选前,竞选者必须提交详细的执政思路和工作目标,提交中央国民院和中央皇庭以及各州国民院,各州国民院进行第一轮表决,通过半数州国民院同意的竞选者进入最终决选。
  在最终决选时,通过第一轮的竞选者将展开为期三天地辩论会,然后由国民院地大国民代表进行投票选举,当竞选者只能突破半数选票,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七成支持票时,如果中央皇庭最终同意,可以出任三大治略公、三大监察长官和中央大法官;如果中央皇庭不同意,那将进行第二次选举,如果连续三次不能通过七成信任票,中央皇庭必须同意第三次国民院选择过半数信任者,或者强制要求三大党提交第二次人选,重新进入参政院进行第二次选举。
  在州国民代表选举前,各党党员自由向中央国民院直属地帝国竞选委员会提交竞选申请,只要符合国民条件,即拥有良好的教育条件、拥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没有触犯法律的案史、按期向帝国纳税并自行缴纳三百银元的竞选费用,就可以通过申请,成为州国民代表竞选者。
  州国民代表竞选者将提交三百字的个人竞选目标,以及五百字地个人简介。然后由中央枢密总局汇总,向各郡拥有选举权的帝国子民发放该郡内州国民代表竞选总录信函,帝国子民根据每个人的选择投票支持本郡内的竞选者,再通过信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4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