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金正日 >

第3章

金正日-第3章

小说: 金正日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金正日同志站在大岩石上,久久地望着壮丽无比的瀑布,豪放地说:
    “飞仙瀑布真是壮观啊! 不到这里怎能说看到了万瀑洞呢? 这么艰难地登上来,还是值得呀!”
    过了几天之后,有过这样的事。
    连日来,金正日同志视察了万爆洞和上元庵一带,这一天早晨出发时,他给指定方向说:
    “只看到上元庵和万爆洞,还不能算尽赏了妙香山之美。还要去观赏毗卢峰。
    “在妙香山登山路线中,应该再包括登到毗卢峰的路线。”
    金正日同志决心去开拓妙香山的最后一道山路。
    毗卢峰在妙香山一带是最高的一座山峰,山势非常险峻,所以至今没人到过那里。
    人们认为让金正日同志到那里去,是决不应该的。历史博物馆馆长犹豫了一阵说,登毗卢峰的路还未开辟,这回要登到那里是有困难的。
    金正日同志却说:攀登还没有开路的山,更有登山的乐趣,让我们来开辟攀登毗卢峰的路不就行了吗!
    于是分成几个登山组,带着无线电话机各自开始攀登毗卢峰了。
    当走到一个峡谷时,迷了路。迎面是一堵有如刀削的峭壁,根本没有可以登脚之处。做向导的张煌失措了。
    金正日同志却笑着说:
    “你们看,连妙香山历史博物馆馆长都迷失了方向。只好由我做向导了。既然说千态洞长沟深邃,那就该沿着较大的水流逆流而上。大家跟我来吧。”
    登山队伍跟着他照原路走下来,然后沿着一股大水流逆流而上。他们一行在草高过人的丛莽中开出一条路,走了好长一段时间,做向导的突然发现他从前见过的大岩石。就这样,金正日同志找出了登山的路径,大家高兴得欢呼起来。
    但是路仍然很险。他们走了一程,前面是一片密密层层的丛莽,根本没有路。随员们说,除非开辟路径之后再往前走,不然不能再前进。
    金正日同志却豪情满怀,决定一面开路一面走,直走到兄弟瀑布那里,他说:
    “我们是毗卢峰登山路线的开路先锋。人们知道我们到过兄弟瀑布,也会跟着到兄弟瀑布去。如果我们没有走到兄弟瀑布就中途返回,那么人们也会象我们那么做。”
    随员们虽然再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跟着他一边开路,一边前进。
    大家艰难吃力地开路往前走,终于来到了兄弟瀑布,登上了壮丽的毗卢峰顶。
    “终于到了!”
    金正日同志神清气爽地说,随行的人们也都感到心旷神怡。
    他一边俯瞰着脚下的绝妙景色,一边指示:今后要在这里修建亭子,把路径也好好修一修。他说:
    “今后,要让人们按着我们攀登的路线攀登妙香山。”
    同行的随员回味着他的话,想:一国的领导者为了给人民修一处引人入胜的景观,竟亲自做开路先锋

 
 
下班

    电影试映会,深夜两点多才结束。
    干部们希望金正日同志赶快回家休息,急忙走出来送他。
    但走到外面一看,本应该等候在那里的司机不见了。不知是怎么回事,金正日同志也不找司机,登上车握住了方向盘。
    大家焦急地找司机,埋怨司机不该擅自离开岗位。这时有一位干部对他们说:
    “司机那么做也许是有缘由的。”
    曾有过这样的事:也是在夜深时分。
    准备马上举行一部电影的试映会,这时金正日同志突然把司机叫了来。
    干部们猜想,也许要改日再举行试映会,今天先回去。司机急忙来到他跟前,金正日同志向他要轿车的钥匙。一听这话,司机茫然不知所措,在场的人们都给愣住了。
    金正日同志温和地笑笑说,现在开始放电影,要很晚才能结束,所以要自己开车,让司机早回家。
    “啊?绝对绝对不能那么做。”司机急得向后退了一步。
    于是,金正日同志严肃地悦:你非那么着,那么只好取消今天计划举行的电影试映会了。
    司机无可奈何地交出了钥匙,但他想决不能照金正日同志的吩咐先回家去。
    金正日同志看透了他的心思,便说,我不见你回家去,就坐着不动。这样硬是叫他先回去了。
    司机想到不该无谓地浪费他的时间,只好噙着泪离开了那里
    当时目睹过这一情景的干部说:“准是今天晚上他又叫司机先下班的。”
    本以为金正日同志会立刻动身回去的,但他扫视着人们,象是在找人。人们疑惑地朝后看,原来他找的是站在最后面的电影翻译员。他大声叫他说:
    “走吧。快上车吧。”
    他打开车门等他上来,而翻译员再三谢绝。
    可是,翻译员终究没能拗过他,只好上了车。等他一上车,金正日同志一边起动一边问他:
    “现在可以径直回家了吧?”
    翻译员的家在西平壤车站附近,离这里很远,他想如果坐车回家去会更多地耽误金正日同志的时间,便说要去工作岗位,因为他的工作岗位离这里近一些。
    车即刻开动起来,走不多时间就到了他的工作单位的门前,于是,他很快下了车。
    “我在这儿等你,快去拿你的皮包吧。”
    翻译员听到透过车窗传出来的他这句话,感到浑身僵住了:本以为自己是在为金正日同志着想才这么做的,实际上却更加耽搁了他的下班时间。
    金正日同志看到他的充满歉疚不知所措的神情,便再次对他说:不必多想,快去把皮包拿来吧。
    翻译员想到再不该多耽误他的时间,一口气跑过去把皮包拿来了。
    汽车重又奔驰起来。街上万籁俱寂,只有街灯在困乏地眨着眼。
    金正日同志看出翻译员心情不安,便问起了他的家庭情况:家里有几口人,妻子做什么工作,有几个孩子,他们都在哪个学校读书。
    他这样亲切的问话,倒更使翻译员感到惶愧。汽车驶过普通平原奔向翻译员家附近的大街,又往胡同拐了几次,一直开到了翻译员家的大门前。
    金正日同志没等他说出表示感谢的话,就说回家太晚了,对不起,多注意健康,然后掉转了车头。
    翻译员望着他的车驱散着晨雾远去,心情沉重地想,金正日同志这时候才回家呀。
    但翻译员没有猜对。金正日同志的汽车并没有往市内他家的方向驶去,而是转向下堂里那边。那是去电影制片厂的路。

 
 
汽笛声

    1974年5月,金正日同志到我国北方进行现场指导,在一个深夜乘火车来到了先锋车站。
    前来迎他的干部们请他到住所去。
    可是,他却说:
    “我到住所去,就要麻烦那里的同志们,我就在这车厢里睡吧。”
    这时,长长的一列货车轰隆隆地通过了站区。
    车站上,夜里也是沸腾的。
    干部们想,在这样噪音不断的地方,金正日同志怎么能休息呢。于是,再次请他到住所去。可是他反倒动员他们说,你们也够疲倦了,快去睡吧。
    金正日同志所在的车厢的灯光久久地亮着。干部们焦虑地想,用什么办法才能叫他休息好呢?一位干部指示车站的工作人员,要使列车不鸣汽笛,放慢速度通过站区。
    站区逐渐安静下来。一列列火车屏声静气地通过站区。
    干部们很怕有列车鸣汽笛或发出巨响,仍然担心地守立在站区。
    过了一些时间,金正日同志突然打开车门出现在车厢门口。
    他向急忙跑到他跟前来的干部查问,为什么工作不分昼夜的铁路这样清静。那位干部犹犹豫豫,不知该用什么话来回答。于是,他又问:
    “为什么听不到汽笛声?”
    那位干部只好照实向他说明了一切。
    金正日同志微笑着,他早已猜想到是这么一回事,便温和地说:
    “睡在列车上听不到汽笛声,怎么能入睡呢?列车的汽笛声就是祖国的呼吸声,列车的跑动就是祖国的脉搏跳动。让它们和往常一样鸣着汽笛奔驰好了。
    “那样我也才会入睡的。”
    虽然他的语声温和低沉,但有力地扣动了人们的心弦。
    他又回到车厢里去了。
    站区和往常一样沸腾起来,响起了亲切的汽笛声。

 
 
“愉快的休息”

    1974年夏天,天气非常闷热。
    可是,金正日同志依然埋头于工作,根本不想休息。
    有一天,他突然把有关干部叫了来,告诉他们做一下准备,下个星期日到郊区去,也可算休息。
    干部们都希望他能休息一下,高兴地想:这下可如愿以偿了。
    他们屈指企盼的星期日早晨,金正日同志坐的轿车驶出了繁华的首都市区,车窗外丰收在望的田野象一幅图画展现在眼前。
    金正日同志对窗外望了好一会儿,然后打开了小型录音机。和他同车的干部们以为他要欣赏音乐,也倾耳聆听。出乎意外,录音机里传出了耳熟的金日成主席的声音。
    “这是主席昨天做的教导。他对平壤市的一些建设项目工程停滞不前,表示忧虑,教导我们要赶快采取措施。”
    金正日同志在奔驰的车上也字字句句地仔细研究金日成主席的教导。他的一个休息日就这样开始了。
    上午10点钟左右,汽车到了目的地——一座人工湖边。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是引起人们无限感怀的地方。”
    他感怀深切地说,这里的大海一股宽阔的人工湖,蕴含着应该世代相传的关于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颂歌。
    当干部们安排这一天的日程的时候,他走进湖畔的住所,打开手册,打电话找了几位干部。
    他向他们转达刚才在车子里重听了一遍的金日成同志的教导,并指出了贯彻这一关于平壤市建设的教导的具体途径。
    就在这个时候,这个地方的党的工作者前来拜见金正日同志。
    干部们深怕打搅金正日同志难得的休息日的平静,想把他们打发回去。
    这时,金正日同志打完了电话,走出来瞧着手表问道:
    “没有人来找我吗?”
    当他知道地方党的工作者到了,很高兴地迎他们,并带他们走进屋里。随行的人们都有些愕然。
    原来,金正日同志已在前一天晚上给地方党的工作者打了电话,叫他们到这里来的。干部们不知道有这回事。
    快到午饭时间了,可是他继续听取地方党工作者的工作汇报,并对提出来的各种问题分别予以解决和加以指导。
    随行的干部告诉他时间已过,他说就要结束了,可是他的谈话却持续好久,上午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金正日同志用完午饭才愉快地对干部们说:
    “该办的事办完了。我们到湖上去钩鱼和游泳吧。”
    他和随行的干部们一道高高兴兴地到湖边去了。
    金正日同志边游泳边向他们讲:游泳在体育中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和作用,各种游泳的方法以及有关国际游泳比赛的知识。
    过后开始钓鱼了。
    夕阳西斜,钓鱼的乐趣真是不同一般。
    金正日同志刚抛出鱼钩就钓上来了一条挺大的鳜鱼。
    “看吧,我起头了。”
    大家一看他先钓上一条大鱼,都着急了,这里那里地换着位子,全神贯注地钓起了鱼。
    他们接连钓上鱼来,一阵一阵地响起欢呼声。然而,金正日同志却静静地坐在那里。一位干部小心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