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狂澜 >

第26章

帝国狂澜-第26章

小说: 帝国狂澜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孙宏生抢先答到,话一出口,才知道颇不好答,对方敌友未分,一个不好,就是杀生之祸。
  那汉子见孙宏生吞吞吐吐的,不耐烦的说道:“是匈奴人吧?是不是要送马去天门关。”
  匈奴人?送马?梁昊天一阵疑惑,匈奴是他国对草原部落的总称,草原人自己是从来不这样称呼自己的,这么说他们不是匈奴人,那会是什么人呢?他问我们马去天门关是什么意思,难道连天门关也变成了匈奴人的吗?满脑子的疑问把梁昊天的头都大了,忽然心中一动,想起父亲以前讲过的一则事情,在天门关外,居住着一伙人,他们或是在国内无法容身,或是充军的一些罪民,或是逃兵,或是一些隐士,总之都是一些走投无路之人,他们当中三教九流都有,居住的地方好比是世外桃源,一般不与外人接触,自称为边民,父亲只是在机缘巧合之下,和他们碰到过,还帮了他们一点忙。
  梁昊天突然用夏国话问道:“你们是边民吗?”
  “你知道边民?”那虬髯汉子明显感到很是意外:“你如何知晓的?”
  看他的神态,梁昊天就知道自己所料不错,毫不迟疑就说道:“我叫梁昊天,是梁雄的儿子。”
  那汉子一怔,随即想起来了,高兴的用夏国话说道:“梁雄?噢,是老梁的儿子,我叫甘戈,老梁以前在我们谷中呆过一段时间,和我是不打不相识,你就叫我甘叔叔吧,你们怎么回事,天门关都被匈奴人占了,还在这里悠哉悠哉的。”
  于是孙宏生滔滔不绝,把一路上的经历完完整整的说了出来,讲的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简直把梁昊天说成是孙武再世,诸葛复生。
  甘戈听完后,对梁昊天大为改观,称赞不绝,说是虎父无犬子。说着说着,称呼就起了变化,叫梁昊天是老弟了。
  梁昊天赶紧问北征军的情况,从甘戈口中得知,自帝国前军遭到伏击以后,匈奴人把帝国大军围在城中,三十几万将士突围不出,粮尽出降,都作了俘虏,王大尚自杀身亡,帝国高层包括皇帝全都作了俘虏,而帝国的后军由于统帅令狐浩云弃军而走,剩下的十几万人举棋不定,不知所措,等到突然发现周围出现匈奴大军,接到皇帝陛下颁发的命令投降的圣旨后,无奈之下全军投降,然后匈奴用帝国皇帝刘天宇及其他高层官员为前军叩关,帝国守将不敢还击,导致天门关轻松被夺。
  虽然大家早有预感,还是没有想到帝国大军会是如此之惨,不但全军覆灭,还搭上一个天门关,从此匈奴人又重新控制了远东,战争又要临及中原了。同是帝国之人,大家不免有些戚戚。
  一群人不知不觉就到了边民所在的山谷-藏军谷,藏军谷果然名不虚传,十分隐蔽,九曲十八弯,如非有人领路,就是找个几天也是无法踏进山谷半步。。
  “大哥,回来了,他们是谁啊?”一个年轻人问甘戈,目光却一直盯着梁昊天他们。
  甘戈咧嘴一笑,朝梁昊天一指,说道:“小弟,你带这些人休息一下,他们是大夏的士兵,他是老梁的儿子,也是故人了。我去禀报老伯一声。”
  “好哩!”那人答应一声: “你们跟我过来。”
  说完轻轻一跃,跳上一匹马,动作轻盈无比。不一刻就把梁昊天一众带到几间空屋,把他们安顿好。
  其后几天,老伯始终没有出现,只是吩咐梁昊天他们静养身体,甘戈也来看过好几次,而谷中的那些年轻人显然从甘戈的嘴里套出点什么,硬是围着梁昊天他们,让他们说说战斗时的情况,这下子,孙宏生的口才又有了发挥的余地,很快和他们打成一片。
  过了几天,梁昊天已经能够行走自如了,只是步子还有些虚,呆在屋里,坐不住,于是叫仇立煌-那天带自己过来的年轻人带自己出去走走,此时的山谷天寒地冻的,万物萧条,谷中小道也人迹稀少。一阵寒风吹过,梁昊天打了哆嗦。
  仇立煌见梁昊天有些吃不消了:“梁大哥,现在的天气太冷了,不如回去吧。”
  梁昊天轻轻的点了下头道:“好,你们这里还有什么地方可以玩?”
  “你识字吗?”仇立煌话一出口,就自己改口说道:“看我问得,梁将军识字,你当然也识字了,我们这里有书院,里面有很多书,有空,你也可以去看。”
  梁昊天一听大喜,急忙让仇立煌带路,到书院去。
  书院不大,但收拾的相当干净亮堂,有专人看管,登堂入室,不过寥寥几物,几张书柜,几把椅子,几张桌子,还有几盆寒梅,散发出阵阵的幽香,沁人心脾,墙上挂着一副对联:“夜读百家言,笑谈千年事。”
  梁昊天草草翻阅了一下,几柜书籍诸子百家都有,当下就挑兵书一览看起来,发现集兵书还是很全的,有几本还是绝版,其中一本最厚,梁昊天抽出一看,题目是《兵法简析》,梁昊天大为好奇,打开一看。
  扉首写着:余观兵书多矣,自谓兵家要旨,均了然于X,与人辩驳,虽良将有所不及,故而洋洋自得,不料临阵一战,即遭惨败,始知用兵之妙,在于书外,不可言传,余之教训,为天下戒。言兵无若武子,用兵无若韩公,凡得武之书伏而读之者,未必皆能战也,武之书,韩之术皆在焉,使武之书不传,其用兵固不违武之所欲言者,其所用,虽武之言有所未能尽也,余不自量力,归而再习兵法,记所思所得而录之。 
  “运用之妙,在乎一心,兵家之妙,不可言传。”梁昊天一震,记得自己父亲以前也和自己说过,只是自己颇不以为然,见到这一段文字,联想到逃亡路上的经历,似乎都与之吻合,不由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韩公用兵之妙,都与孙武的兵法暗合,不会违背,但是他用兵的奥妙就是武子也未必能用语言表述出来。”
  梁昊天如同痴了一般,思绪翩翩。
  仇立煌进门见梁昊天呆在那里,以为出了什么事,急忙问道:“梁大哥,怎么了?”
  梁昊天的醒过神来,把手中得书翻开一看,才知道此书原来是杨齐智所写,杨齐智少年得志,谈论兵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无人能敌,于是被大夏的皇帝任命为将军平叛,不料连战皆北,十万大军伤亡过半,成为千古笑柄,他本人也被押缚归京治罪,总算是皇帝考虑到他祖辈为大夏立功甚巨,再加上自己不能识人,也有一部分责任,因此最后留他一命,只是充军天门关,刑满后不知所踪,原来后来躲在藏军谷中研读兵书。
  “小仇,不知道,我能不能借这本书看看。”
  仇立煌一看是《兵法简析》,有些惊讶,随即露出为难的神色道:“你怎么看这本书,很少有人看的,这里的书都是不借的,因为怕丢失,不过看是没关系的,你可以每天过来看。”
  “没关系的。”梁昊天反过来宽慰仇立煌几句,就和他一起回去了。





    第四卷 初临帝都 第三章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09…5…7 15:33:51 本章字数:3412

   此后几天,梁昊天每天早出晚归,准时到书院报到,开始几天是研习兵法,杨齐智的《兵法简析》让梁昊天大开眼界,书中得很多观点让人耳目一新,但最有特色的以实例为佐证,摆出历史上大量的战争,图文并茂,从多个角度,阐述兵法要旨,不仅仅对于这些战例加以点评,分析成败得失,还提出其他各种可行的备选方案,这也许是因为杨齐智背着纸上谈兵的恶名,所以对实例更为重视。梁昊天在看这些战例时,往往就不知不觉的沉迷其中,仿佛自己就是其中一方的将领,苦思克敌制胜的计策,已往熟读的兵法规则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是一句句空洞的语言,而是转化成一条条实际可行的策略,尽在自己掌握之中。短短几天,梁昊天就感觉自己象是脱胎换骨一般了,对兵法的领悟提高了一个层次。后来梁昊天纵横捭阖,成就大业,这一段时间的研习兵法实是获益良多。
  到了晚上,梁昊天有时因为白天的一个疑点,还是苦思不懈,那些和他一起经历过生死的兄弟们可不管这些,硬要他加入他们的话题,梁昊天无奈之下,突生一计,把自己白天看到的战例提了出来,然后让弟兄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得失,没有想到弟兄们对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纷纷加入进来,各叙己见,对提到的计策进行评析,分析合理的地方在那里,不合理的地方在那里,梁昊天苦思多时的疑惑也常常在弟兄们某一句话的启发下迎刃而解。
  为了压倒其他兄弟,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弟兄们都变成了好学之士,每天跟着梁昊天到书院看书,晚上就是大辩论,于是乎,每到晚上,房间里到处都是军事术语: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此战本就不应该出兵。”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光用正兵,安能退敌。”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他既不能料敌,有不知己,安得不败。”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时完全不应该弃守的。”
  仿佛每一个人都一夜之间变成了熟知兵法的谋略之士。
  几天之后,弟兄们从各自为战,组成了不同的阵营,进行论战,但光是如此还是觉得有些词不达意,索性各自扮成作战双方,然后制定相应的作战方案,放到沙盘上演习,看谁能够胜利,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是热情高涨,充分的调动自己的积极性,一方面赶紧学习,一方面绞尽脑汁,苦思策略。一场战役往往一方败了还没有结束,还要重玩,直到实在没有法子才罢休,几天之后,所有的人都说起来头头是道,言之有物了。
  不久之后,这种游戏被藏军谷中的人发现了,他们中的一些年轻人都纷纷加入进来,于是规模是越来越大,竞技性也是越来越强。
  “如果先用红军右翼吸引住敌人的注意,拖住蓝军的主力,左翼军乘机突击蓝军最弱的右翼,可能可以迅速的击破蓝军。”
  “不对,不对,这太过于明显了,红军的左翼全是骑兵,利于突击,蓝军肯定会加以防备的。”
  。。。。。。
  “既然两军已经处于胶着状态,暂时无所作为,不如红军派一支偏师从下游过河,出其不意,突袭瓦城,切断蓝军的后路,蓝军就可以束手就擒了。”
  “人数本来就是蓝军多,红军怎么还能再分兵呢,万一敌人识破就不妙了。”
  “无妨,红军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坚守一段时间还是没有问题的。”
  据如此类的争论常常从屋子里传出来,藏军谷中掀起了一场钻研兵法的热潮。
  当然其中最忙的就是梁昊天、于东兴还有吴振飞组成的裁判团,(本来是有另一个千骑长担任裁判员的,但是他喜欢参加游戏,就推荐吴振飞担任裁判团成员。)裁判团不仅要严格把关,公正的平判,还要不断的选择出好的战例来让战士演习,因此他们在钻研兵法的同时,还要查阅历史书籍,好在这里的书实在齐全,而且分类详细,有《明君录》,《贤臣录》,《奸佞录》,《名将录》,
  梁昊天看的津津有味,《名将录》当中又分为良将、智将、猛将三部,良将指X藏十万兵,有安邦定国只能的帅才,他们能够战无不胜,独当一面;智将就是指识进退,晓变化,在战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