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太平盛宋 >

第69章

太平盛宋-第69章

小说: 太平盛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宗心里不禁暗自嘀咕道:“好你个赵普,果然跟个泥鳅一样。滑不溜丢的,不过朕却偏偏不让你置身事外,我倒要看看你究竟有什么办法。”

    一边想着。太宗一边握着那赵普的手,硬是将那赵普手中的白子给放到了棋盘上。棋盘上的白子顿时又有了生机。太宗笑眯眯的对那赵普说道:“喏!现在你不是就能下手了?”

    看着太宗那张笑里藏刀的脸,赵普硬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看来这官家今日是非要自己表个态了,若是不表态这官家恐怕是不会放过自己的。考虑了一下,这赵普方才慢悠悠的说道:“那都是靠着官家,臣才能有路可走啊!”

    说着便又把那问题给抛回给了太宗,表明自己一切都听官家的。只要那官家表了态,自己就一定支持。虽然那赵普没能干脆了当的表达出,他自己究竟是哪一派的。

    但是那太宗却是已经很满意了,毕竟这赵普已经表明了只要那太宗以表示出他的意思,他就一定支持。既然那赵普已经表态了,那棋自然也没有下下去的必要了。等那赵普跪安后,太宗便立马赶到了那皇后的寝宫。

    因着这李继隆的事情,太宗这些时日对那皇后的态度。的确是不怎么样,如今既然这太宗心里已经有了盘算。自然是要好好的安慰一下被自己冷落了多日的皇后,这皇后倒也是个识大体的。

    这些时日以来,倒也没有仗着自己的身份。而去苦苦哀求那太宗法外开恩,因为她心里知道这太宗如今还没有决定要不要治那李继隆的罪。自己若是开了口,那反而会坐实自己兄长蔑视圣上的罪名。

    所以她干脆什么也不说,只是自己一个人躲在宫殿里暗自流泪。祈祷自己哥哥没事,对于皇后这番做法。太宗其实心里还是很满意的,毕竟谁也不希望自己的皇后会是一个想要干政的女人。

    这皇后眼见那太宗驾到心中的忧虑顿时散去了大半,自从那李继隆事发之后。这太宗可是已经很久都没有来自己这里了,如今既然这太宗愿意来看她。那就说明自家兄长的事情还有希望,这事情还有转折的余地。

    太宗看着那皇后素面朝天,脸上是说不尽的憔悴。心里顿时软了三分,上前将那皇后扶了起来柔声说道:“我知道你日子以来过的不容易,只是你担心归担心。这身子你还是要注意的。”

    见那太宗语气柔和,这皇后心里清楚看来这回自家的兄长是没事了。脸上的笑容也是多了几分,说道:“官家教训的是,都是臣妾的错,让官家担心了。”

    说着便站了起来,规规矩矩的向那太宗行了个大礼。眼见自己的皇后这么识时务,太宗自是愿意给她几分面子。将那皇后扶了起来,说道:“这又不能怪你,也怪我这些日子以来一直忙于政事忽略了你的感受。害的你一直胡思乱想的。”

    听了太宗这番“感人至深”的话语之后,皇后自是“感激不尽”。一边哭着一边说:“官家莫要自责,这一切都是臣妾的错,臣妾此生能得到官家的垂爱已经是莫大的荣幸了,又岂敢让官家为了臣妾的事情而难过呢!”

    这皇后虽然嘴上这么说着,可是那心里却是冷笑不已:忙于政事?那昨日又是谁在和那些新晋的嫔妃们颠鸾倒凤,又是谁一连三日留宿于那吴昭仪的景云阁。害的这后宫之中处处都透着一股子酸味。

    只是她是皇后可以大度、可以温和、可以娇憨。却独独不能善妒,这就是身为女子的悲哀。哪怕自己的官人心中明明有着其他的女人,可是你在面对你官人的时候。却必须要表现出一幅无所谓的样子,还得对着其他的女人笑脸相向。

    不过这皇后在这宫中这么多年了,自然是一个做戏高手。无论她心里是有多么的苦,可是在那太宗的面前。却依旧是一幅雍容大度的样子,这样这太宗满意。那这皇后自然也就好过,果然这第二日上朝的时候。

    太宗当即就对那李继隆等将领进行了封赏,就连那赵普也附和那太宗的意思。那些原本还想说些什么的人,此时却也是无话可说了。要知道那赵普可不是吃素的,三言两语就把那些中伤李继隆的人,给损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那张洎原本就是一个靠着能够猜测太宗心意,方才混到今时今日这个地位的。当初要求太宗严惩那李继隆也多半是猜那太宗心中对那李继隆多有不满,没想到这太宗竟然并不想要责怪那李继隆。

    自是立马装作是一个哑巴一样,半个字也不敢说。眼看着那领头羊都不再说什么了,那帮子文臣自是也都纷纷闭上了嘴。当壁画的当壁画,装哑巴的装哑巴。一时间这太宗的耳朵边倒是清静了不少。

    这李继隆哪里知道这朝中已经为了他的事情,已经好好的闹过了一场。所以等他回京的时候,还对那朝中的一帮大臣怎么那么的安静而疑惑不已。等那田重进好心的和他解释了一番之后,这李继隆是险些吓出了一身冷汗。

VIP卷 一百零八、花落成泥碾作尘

    心中不由得暗叹道:幸好自己当初为了谨慎起见,一早就把那林延寿的事情呈给了太宗知晓。不然自己如今恐怕就要成为阶下囚了,心中更是警铃大作。果不其然这太宗在宣那李继隆进宫的时候,这话里话外倒是都有一种不同寻常的意思。

    李继隆跟随这太宗多年,哪里不知道这太宗是已经对自己有所怀疑了。当即就直接跪了下去,说道:“臣多年以来饱受皇恩,自是绝不敢有任何异心。还请官家明鉴。”说完便整个人都趴在了地上,一动也不敢动。

    其实这太宗倒也不是真的对这李继隆有多么的不满,只是倒也需要从这李继隆的口中。得到一个妥帖的说法,不然不仅是这太宗不放心。就算是那些文武百官,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毕竟这李继隆在那奏折中,说的倒也不是很清楚。

    便开口问道:“不敢?朕看你的胆子可是大的很呢!就连朕派去的宣旨公公,你都敢把人家给捉起来,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那李继隆听了太宗这番话之后,是越发的胆战心惊。要知道如今他若是说错一字半句的,那倒霉的将不仅仅是他一个人,还有他那嫡亲妹子以及那李家上上下下数百口人。想到这些李继隆的语气是越发的颤抖,微微颤颤的向那太宗解释道:“启禀官家臣之所以将那林延寿给关押了起来,这完全是无奈之举啊!”

    “哦,那你倒是说说看你究竟是怎么个无奈啊!”太宗冷冷的说道

    眼看那太宗还肯让自己辩解一二,李继隆心里顿时轻松了不少。毕竟这太宗既然愿意听自己说,那事情就还有转折的余地。理了理思绪后,这李继隆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都说给了那太宗听。

    毕竟如今自己还是老实交代,才是保命之法。这太宗见那李继隆所说的,同自己的探子所打听到的倒也没有什么区别。心里对那李继隆的猜忌倒是又少了两分。脸上也不再向刚刚那样难看了。

    见那李继隆还微微颤颤的伏在地上,太宗仿佛刚刚看到一般。连忙说道:“李都部署怎么还在跪地上呢!还不赶紧起来,若是传了出去岂不是要让世人说朕不善待有功之臣了。”

    李继隆这才放心大胆的站了起来,只是嘴上却是说道:“官家这是哪里的话,臣刚才只是被官家的天威给震慑到了,这才一时之间忘了起身。”

    这话虽然马屁味十足,但是对于此时的太宗来说却是十分受用的。要知道这太宗自打登基以来,就立志要超过自家的那个哥哥。不然也不会接连发动北伐,想要收复那幽云十六州。其实说到底,对于这太宗来说这扩张版图还在其次。想要向世人证明他无论在哪一方面。

    都比那太祖强才是事实,要知道那太祖在有生之年的最大梦想便是收复所有的失地,只可惜这梦想还没有实现。自己却是已经早早的去了。如今这太祖未曾做到的,这太宗却是已经做到了。

    虽然那幽云十六州尚未全部收复,但是已有四城已经是在这宋军的统辖范围了。再加上这李继隆这回能够在野战中,把那辽兵打的落花流水。更是彰显了他在军事方面,比他那哥哥强。

    一时之间自然是难免有些飘飘然了。这李继隆的一番恭维之语。倒也是显得格外的动听了,眼看这那太宗已经不再动怒。李继隆也是彻底的松了一口气,只可惜这件事情却是并没有就这么简简单单的结束。

    虽然这李继隆已经没有事了,但是那林延寿却是还没有结束。太宗看着那刑部送上来的那一大叠供词以及证物,心里是越发窝火。没想到自己的后宫中竟然有人把手都伸到了这前朝了,这还真是好样的!莫非她是想要效仿那武后吗!

    吴昭仪看着那太宗送来的那一道圣旨。以及那一杯毒酒。心下已是了然,只是没有想到那官家竟然这般不顾多年的情分。她本想再去那太宗的面前好好哀求一番,以求那太宗能放自己一马。

    可谁曾想那内侍竟是冷冷的拒绝了自己。她这才明白这太宗恐怕是真的要自己死了,不然那内侍是断断不会这般对待自己的。若是自己此时不乖乖就范,那恐怕不仅是自己。就连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有好日子过了。

    想当初自己还曾可怜过那李辰妃。笑她再得圣宠又如何,又两个儿子又如何,到头来还不是死的不明不白的。可是如今自己好像明白了那李辰妃当年的做法。原来大家其实都是一样的。一样都只是那官家圈养的阿猫阿狗,都只是一名可怜的母亲而已。

    只是那李辰妃命好。生了两个好儿子。哪怕她死了,依旧还能利用那太宗的愧疚之心。来好好的对待自己的两名幼子,只可惜自己却是不仅不能用自己的死来给自己的儿子。反倒还害了他,也不知道那孩子愿不愿意原谅自己。

    不过这一切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她已经快要死了。这一切都已经与她再无瓜葛了,可是自己心中为什么会那么的痛。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舍弃不掉,恐怕自己是真的对那官家动了情了。

    不然此时也不会这般的难过了,只是官家听得到自己的心里话吗?她真的没有想过要插手朝政,若是这一切能够从来。她情愿抛弃这一切的富贵荣华,回到当初同那太宗初见的情景。

    若是能够重来一次,那她一定不会再在那龙抬头那日,偷溜到那王府后头的梨园里面去玩。那样她就不会遇到那个让她纠缠了一辈子的男子,她如今也不会这般的难过了。她永远也忘记不了,当初她第一次见到那官家时的情景。

    那时梨园的梨花还没有全都开出来,自己趁着别人都在忙的时候。趁机溜了过去,本想摘些梨花的花骨朵来做香包。却没有想到,碰到了那出来醒酒的官家。自己那时真好是二八年华,正是楚楚动人的时候。

    在加上那些梨花,自是越发的动人。官家也就自然而然的收了自己,恰好那时候那李氏也就是后来的李辰妃。刚巧有了身孕,不宜侍寝。而自己也因为是在龙抬头那一日被官家宠幸的,自是给了那符氏一个大大的没脸。

    便顺势投靠了那李氏,有了这李氏的有意抬举。自己在那后院之中,倒也算是混的风生水起。只是没想到在那李氏坐月子的时候,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