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宦海无涯 >

第529章

宦海无涯-第529章

小说: 宦海无涯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粮液又喝完,卫建国喝得酪酊大醉。
    赵长风就打电话把鲍晓飞叫过来。鲍晓飞眼皮子极活,在楼下大堂先把单买了,这才上到五楼的小包厢。
    赵长风看到鲍晓飞过来,就指着卫建国说道:“卫书记就交给你了。到市委小招安排一个房间,最好的那种。”
    这种小事对鲍晓飞来说驾轻就熟,他立刻打电话到市委小招要了一个房间。市委小招刘向阳总经理听说是赵市长的客人,不敢怠慢,让总台在不对外的8楼安排了一个贵宾间,然后自己亲自在大堂等候。等鲍晓飞把卫建国送进来,刘向阳现赵市长的重要客人竟然是劳动局副局长卫建国,一下子呆了





    第五卷 第14章 老省长的晚节
     更新时间:2009…9…25 10:23:35 本章字数:3596


        州市交通局局长陈心仁今年五十三岁,在交通局局长'4已经坐了七年。。neΤ去年年初换届时陈心仁没有能够再进一步,基本上也就对仕途没有期待了,知道自己也就是一个正处级的命了。不过能够在交通局这种肥的流油的部门当了七年一把手,陈心仁也算是心满意足,没有什么遗憾了。他现在唯一期盼的就是能够顺顺利利干满这一届局长,然后退到二线去当调研员。
        应该说,陈心仁担任海州市交通局局长这几年海州市交通面貌有了很大改观,海州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跃居全省前列。但是陈心仁也有遗憾,那就是海东新线至今没有建成通车,这让他本来可以圆满的交通局局长生涯就变得不圆满起来。
        今天上午,陈心仁接到海东新线东江段项目指挥部的电话,说新上任的常务副市长赵长风去了东江县,还在蟒河一号大桥的施工现场出现,陈心仁就知道坏了,看来赵市长一上任就要拿海东新线开刀啊!
        陈心仁不敢怠慢,立刻让秘书把关于海东新线的所有资料都给他找过来。虽然海东新线的大部分数据他还记得,但是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躲在办公室把这些资料和数据重新看了一遍。他知道,如果不出意外,赵市长肯定会在一两天之内找他询问关于海东新线的情况。
        事实证明,陈心仁的准备是多么及时,下午三点,他就接到鲍晓飞的电话,让他到赵市长办公室去一趟。
        “鲍科长,给我透个底,赵老板要谈哪方面的工作,我这边也好简单准备一下,汇报的时候也好有的放矢啊。”陈心仁在电话里笑着和鲍晓飞套着近乎。
        “老板没有说,我哪里猜得出来?总之不会离开陈局长的本职工作吧?”鲍晓飞在电话里打了个哈哈,放下了电话。
        陈心仁带上精心准备好的材料来到赵长风办公室,一进门就说:“赵市长,我这几天正在准备材料,好系统地把我市交通展现方面的工作向您汇报,一听您叫我,我就赶紧过来了。”
        “坐吧。”赵长风指了指大班桌前面的椅子,说道:“其他方面的工作先放一放,你先向我说一下,海东新线是怎么回事?”
        陈心仁拉开椅子,扎扎实实地坐在椅子上,把手中的文件夹放在桌面上,开口说道:“海东新线本来计划在前年年底建成通车,海城段和西湖段都已经按照计划建成,唯独东江段因为东江县的配套资金一直没有到位,所以就停顿了下来。”
        说到这里,陈心仁停了下来,偷眼看了一赵长风。赵长风也不说话,手里夹着一根烟,靠在椅背上,脸上没有一点表情,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陈心仁生平就怕和这种看不出喜怒哀乐地领导打交道。他屁股悄悄地往前挪动了一下。腰部就离开了椅背。继续汇报道:“海东新线地建设资金实行地是三三制原则。既省里拨一部分。市里补一部分。县区拿一部分。东江段一共有四十五点五公里。所需投资为六亿七千万元。按照三三制原则。省交通厅下拨二亿二千万元。市交通局补助二亿二千万元。剩余二亿三千万元由东江县当地政府自筹。现在省市地资金到位了。而东江县自筹部分却只到位了五千万。所以东江段地建设最后就停顿了下来。”
        东江县是海州市地经济洼地。经济在海州市两区三县中排行最末。一年财政收入还不两个亿。也就是一个吃饭财政。想要东江县拿出两亿三千万元配套资金用于道路建设。确实有点勉为其难了。
        赵长风对海州市下属县区地经济基本状况还是了解地。听了陈心仁地汇报。沉吟了一阵。这才问道:“当初设计这条线路地时候。没有考虑到东江县地财政承受能力吗?”
        “这”陈心仁又看了一下赵长风地脸色。吞吞吐吐地道:“这里面地情况说起来有些复杂”
        赵长风伸手弹了弹烟灰。没有说话。只是用目光示意陈心仁继续说下去。
        “本来按照最初地设计路线。东江段全长三十八点六公里。只需要四亿两千万元。考虑到东江县地具体经济情况。东江县只需要拿出六千万元配套资金。其余三亿六千万元由省市两级交通部分平摊。可是后来情况起了变化”陈心仁知道这一关是逃不过去地。所以就主动地交代了海东新线东江段修改线路地来龙去脉。
        原来和卫建国说的情况差不多,东江段线路的修改确
        为当时分管交通的副省长孙金平的缘故。孙金平是)T人,从小在那里长大,对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东江县是海州市的经济洼地,大溪镇地处山区,又是东江县的经济洼地,可以说是海州市最贫穷落后的乡镇。
        虽然对家乡有感情,但是孙金平副省长平时还是很讲原则的,很少对老家给予什么特殊关照。但是设计海东新线的时候,正是孙金平马上要退下来的时候。大溪镇的领导就去了省里看望了孙金平,说老省长,您不但大溪镇见过以来出的最大的官员,也是大溪镇的整个历史上也是级别最高的官员,可以说是我们整个大溪镇的骄傲,大溪镇的乡亲们也都以您为荣。乡亲们知道老省长清正廉明、最讲原则,所以平日里从来不敢过来给您添什么麻烦。这不眼看着老省长要退下来了,乡亲们才厚着脸皮推举我们几个过来求老省长帮着说一句话。听说市里面要修建一条海东新线,老省长您看能不能帮忙说一句话,让海东新线经过大溪?这些年大溪经济之所以上不去,主要就是交通不方便。如果海东新线能够从大溪镇经过,那么大溪镇就成为连接海州和江州的一个轴心点,有了交通上的优势,还怕没有客商过来投资吗?有了投资,大溪镇的经济就能上去,老百姓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啊。
        大溪镇的领导说的可怜巴巴又情真意切,让孙金平无法拒绝。他叹了一口气,说道:“讲了一辈子原则,谁知道眼看要退休了,偏偏要我违反一次原则。看来,我还不是一个好干部啊!”
        随后孙金平就打电话给了交通厅宋厅长,指示他对海东新线东江段的线路进行修改。主管领导发了话,交通厅宋厅长还真不好拒绝,尤其是当这位主管领导马上就要退休的时候。有些人不明白,决定主管领导马上退休了,岂不是放一个屁都不响了,这个时候为什么要买他的账呢?其实越是面临退下来主管领导,下级越是要给予足够的尊重。因为在台上的时候风风光光,一旦退下来就面临着权力旁落,那就巨大的心理失落感是很多老领导们无法承受的。所以越是面临退下来的关口,老领导们心理越是焦灼焦躁,这时候谁要得罪了他们,就等于在即将喷发的火山上钻了一个口,那扑面而来的愤怒的岩浆虽不至于说将那些引发火山爆发的人埋葬,但是弄个焦头烂额、灰头土脸的也不好看吧?所以这个时候聪明的部下最佳的选择就是敬而远之,老领导说啥就是啥,尽量满足,不然让领导发起脾气来
        最后的结果就是海东新线重新勘测设计,绕了一个弯,从大溪镇经过,这样不仅仅是路程远了五点几公里,还要多修三座大桥,开挖一条隧道,建设用地也比原来方案多增加了四百多亩,其中绝大部分是高产良田,而整个东江段的工程投资也从四点二个亿上升到六点七个亿。建设资金也按照西湖段和海城段一样,采用三三制的原则,省交通厅和海州市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各增加四千万的投资,其余部分,由东江县地方政府自行筹措。
        本来听卫建国说起这个情况的时候,赵长风心中还在想这多半是个传闻,实际情况也许并不像卫建国听说的那样。却不曾想最后竟然真的是这个情况,是分管交通的老省长孙金平在临退休之前动用了影响力修改了线路,这看似简单的一修改,就要多建三座大桥,一条隧道,多占四百多亩良田,要国家多付出两个多亿的代价,这是何等惊人的浪费啊。
        听完陈心仁的汇报,赵长风内心震惊,脸上却是若无其事,他沉吟了一会儿,说道:“陈局长,你回去准备一下,这两天我们找个时间,到东江县实地考察一下,把两条线路都走一走。”
        陈心仁心中一惊,两条线路都走一走?难道说,赵市长还打算让东江段最初的设计路线起死回生?这任务甚至比新修一条线路还要艰巨啊!
                对不起书友,老夏晚上总有事情耽搁,第二更又晚了两个小时。第三更也无法完成了。只有明天努力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五卷 第15章 官位与架子
     更新时间:2009…9…26 9:33:04 本章字数:3756


        为二十八日是端午节,市里县里都会组织一些活动,T舟、拔河比赛之类的,既活跃了单位气氛,也增强了同志们之间的团结,所以到东江县的调研活动就放在了二十九日。
        二十九日早上八点半,赵长风迈步进了办公室。鲍晓飞夹着手包端着水杯跟在老板的后面,进了办公室之后,鲍晓飞先把手包放老板的办公桌上,又从小冰箱里拿出信阳毛尖为老板泡了一杯茶水,又站了一会儿,见老板没有别的吩咐,这才退了出去。
        赵长风坐在皮转椅上,看着办公桌上秘书处送来的厚厚一叠文件,叹了一口气。这官场真的是文山会海,昨天端午节参加几个活动,一天没有处理文件,这文件就快摞成小山了。
        文件已经分好类别,赵长风拿起来边看边处理。一些文件是省里厅局下发的文件,这些文件也就是看一看了解一下就行,对于这类文件赵长风很有处理经验,只要浏览一下文件标题,有个印象,知道大致有这么回事就行;还有一些文件是传阅的,上面打印有领导的名字。这些文件处理起来也很快,只要看看内容,然后拿起铅笔在自己名字上画一个圈圈,表示已阅就行;第三类文件则要费一点功夫,需要赵长风这个常务副市长直接批示的,赵长风就要斟酌一番,在文件上签署处理意见。
        处理完这些文件,赵长风伸一下腰,活动一下筋骨,看了看手表,已经是九点二十,仅仅是处理这些文件,就花了将近一个小时。
        鲍晓飞已经掐算好时间,推门进来轻声说道:“老板,陈局长那边已经准备好了”
        “那咱们也下去吧。”赵长风站起身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