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孙策-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下去的人们,都只能忐忑不安的等待着最后时刻的来临。
离卫府不远的太守府中,正在察看城中情况的太守王邑,最先看到了卫家燃起的大火。
心中顿时一沉。痛骂起来:“卫府也失陷于贼手了吗?安邑何辜,为何遭此大劫啊眭固你这奸贼,本官若是此难不死,定要与你拼个鱼死网破
就不信。朝廷能放过你这样卖国求荣的奸党本官定要你死无葬身之地”
知道自己的那肖兵虽然精锐,但若是对上善射的匈奴骑兵,那根本就是一个送死的份。至于报仇的目标,王邑也就自动的瞄准了把匈奴人送来的河内郡了。
身为一郡太守的王邑,可不象卫觊还在犹豫猜疑。见惯于官场中的勾心斗角,自从知道匈奴人入城时起他就明白过来,这里面的猫腻与河内郡的那些人脱不了干系。
虽然不知道其中的具体情况。可是王邑却知道,自己的河东却是被河内人给出卖了。卖给了这些凶残的匈奴人,不然这些匈奴人前锋又怎么可能凭着路引混入城中。
幸好太守府的防御还算是牢固,官府高大的围墙加上四角分置的箭楼。让没有攻城器械的匈奴人只能远远的围着太守府,却没有太多的办法。
先前匈奴人的几次冲击,只是让太守府前的大道上,躺下了数十具原本还嚣张的匈奴人的尸体而已。有了箭楼的掩护,太守府卫士的箭矢同样也是能要人命的利器。
攻势受挫。让原本势在必得的刘豹脸沉如水。再看到卫府燃烧起的大火,大怒道:“来人去瞧瞧那个葛尔木怎么回事若是未能活捉卫家人,本王就拿他顶替”
那卫士匆匆离去。刘豹再次下令:“喊话要是王邑再不出来投降,老子也要放火了”
一个专门负责喊话的大嗓门的匈奴兵,拿着盾牌催马上前,开始向太守府内喊叫起来。无非就是葛尔木先前的一套。
投降者从宽,抗拒者杀光只是除了箭楼上不时射出的利箭,被他的盾牌挡下。根本没有人想要与这个汉话也说不清楚的匈奴人,谈论什么投降之类的问题。
此时从刘豹入城已近两个时辰,大多数匈奴骑兵已经抢掠完毕。带着丰硕的收获渐渐聚拢,回到了主将刘豹的身边。几乎每个人的马背上都已经放着一个女人,更有无数的大小包裹。
更有部分抢了大家族的匈奴骑兵。直接赶着数十辆华丽的马车回来。匈奴人的实力是增加了,却也让刘豹身后女人的哭叫声响成了一片。
本就有谐燥的刘豹登时翻脸,一双铜铃般的牛眼散出杀人的冷光,死死的瞪着那些抢爽了的士卒。直到所有人都察觉不对,收起了痛快的谈笑声。
感到自己的威严还在,刘豹这才淡然喝道:“还不将收获送去营地。跟随本王专心攻打太守府难道让本王自己上去攻打府门不成?”
左贤王生气了,后果会很严重。胆战心惊的匈奴骑兵立即放下手中的战利品,交给纷纷进入了攻击状态。见喊话无效,立即向着箭楼上射起箭来。
与方才稀疏的箭支不同,这些新来的匈奴骑兵加入,顿时变得密集的箭雨,让箭楼的上的太守府卫士根本伸不出头来,全部被牢牢的压制在了箭楼中。
手下的精锐,让刘豹的脸色稍霁:“给本王撞门,入府之后,除了太守王邑以外,鸡犬不留”
近千的匈奴骑兵大声应是,手中的箭更是见到人影就射。见终于将守卫压制,早已准备好的巨大圆木被数十壮硕的匈奴骑兵抬起来,向着太守府的大门冲撞而去。
“轰隆”一声,巨木与府衙厚重的大门相撞发出沉重的闷响。整个太守府似乎也椅了一下。让还在楼上埋怨的王邑脚下险些一软。
脸色有孝白的王邑,对着卫士大叫道:“这是什么响动,怎,怎么回事?”
“大人,是匈奴人正在撞门匈奴人来了大批增援,箭楼上防守的兄弟们被完全压制住了。敌军箭术太过犀利,兄弟们根本无法反击”
王邑一惊,脚下更是一软,险些坐在了地上。幸好急忙挽住了扶手,才喃喃自语道:“难道本官今日终是难逃此难吗?”未完待续。
第一零六章 周善调兵
从洛阳出发,借着周瑜的水军早已搭建好的浮桥渡过了大河之后。孙策与一众将领,指挥着四千骑兵马不停蹄的向着安邑城赶去。
除去吃饭与必要的休息,其他所有的时间都被用在了赶路上。匈奴骑兵不知何时就会发动,有心算无心之下,王邑依仗的那肖兵,未必能有一战之力。事实说明也的确如此。
一日两夜之后,太阳才刚刚升起,照亮了孙策军临时搭建的营地上。所有的士卒都已经整装完毕。
此处离安邑城还剩下七、八十里路,若是要重甲战马保持一定的战力。那就至少还要三个时辰才能赶到安邑。
将领们都已经知道了最新的军情,就在今日,匈奴骑兵就要出其不意的突袭安邑。可是江南军也是鞭长莫及,也只能是希望王邑能坚守住最后的防线。
至于说派人通知什么的,一来这也只是分析出的大概情报,在匈奴人进攻之前,并不十分确定。二来,就算那些四处游走侦查的斥候去通报了,王邑也未必能信。
到时反而会认为江南军派人监视他,引起两军之前不必要的误会。
集结号已经吹响,刚刚饱餐一顿的士卒们,又已经精神抖擞的驾马回到了各自的将军面前。结成整齐的阵列。静静的听着斥候将军的军令。
两天的赶路,对他们似乎完全没有什么影响。健壮沉稳的斥候营总管周善立在阵前,洪亮的声音在清晨的宁静里传出去很远。让多数士卒都能听清他所说的话。
“方才斥候传来最新的消息,匈奴骑兵已经在安邑城外集结。看来今日必然会对安邑动手,不过我军相距太远,很可能是赶不及了
但是主公要求你们尽快赶到安邑,大家能否做到?”
“诺”
数千人只有一个雄壮的声音,那强健的气势,如平地卷起了一阵大风。吹动了周善下颌的一缕三寸短须。
对江南军士卒们来说,只要是主公的命令。就必须要做到。除非是死,否则就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对士卒们令行禁止的表现,周善满意的点头。
接着大声道:“陈留郡中,当日的惨状。大家多已见到过,本将就不多言了本将要问一声,你们能放过这样一支,专门祸害我大汉军民的匈奴骑兵吗?”
“杀敢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
这一次回答,在整齐的骑兵阵列里,已经翻涌出了强烈的杀意。这是针对胡人的杀意。
老练的周善已经深得孙策的真传。战前动员只是用了短短的两句话,就让无数人都勾起了痛心与不甘的回忆。特别是周仓与一群曾品尝过人肉的亲兵们。
大部分士卒的眼前,都飘荡起那眩目的红色。那个被匈奴骑兵屠杀殆尽的小镇,想到那无数被斩杀,或是被射穿的百姓。还有那数十上百锅飘荡着诱人香味,味道鲜美的人肉羹汤。
江南军士卒们的心中,就是一阵阵难以抑制的激烈涌动。而这涌动此时却不能爆发出来,只能转化成了对匈奴人更强烈的憎恨与杀意。
无数的士卒的眼眸里已经充斥着嗜血的红色。若是此时有匈奴骑兵出现在这里。必然会被愤怒的士卒们斩成无数的肉块。
“上一回,在陈留郡的一战,我们只是消灭了遇上的那一部匈奴人。而这一次斥候们找到的。却是他们最后的主力,是他们的左贤王大家说该怎么办”
“杀杀杀”一声比一声嘹亮的喊杀声,显示出士卒们强烈的战斗意志。
“好为了不让这些恶贯满盈的胡人逃走一个,我军的行动也须做相应的调整”
在士卒们集合之前,孙策等将已经商议出了结果,此时却是出乎意料的由周善来宣布。这个擅长潜伏侦察的斥候将领,居然也有着几分做将军的潜质。
面对数千大军,同样丝毫不显得怯场。
带着几分初次发令的激动,周善嚎叫道:“赵云引八百铁骑由东门杀入务必不能让城中的匈奴骑兵从东门逃脱一人违令者军法从事”
全身被银白色盔甲包裹住的赵云,手执银枪上前一步。朗声领命。
“张辽,领八百铁骑由南门杀入与东门同样,少杀一个匈奴骑兵自去军法处受罚”
正式回归江南军的张辽经历了一年多的磨炼,更显出了几分沉稳。同样上前领命之后,静静的立在了赵云身边。两个都算是江南军中高手的大将,相视一眼。脸上都是微笑致意。
“徐晃,领八百铁骑由西门杀入漏掉一个匈奴骑兵,同样去军法处自领军法”
正静静的立在一群将领中的徐晃,突然听到自己的名字,不由得有些迷茫的看向了前方的周善。
这个第一次正式随江南军出战的勇将,早已对江南骑兵的强悍眼热不已。要是手下能带着这样一群装备精良的精锐,天下哪里还有骑兵能挡我们的攻击。
并州骑兵算什么,凉州骑兵那也是被虐的小菜一碟。至于匈奴骑兵,就不相信,他们的箭再快再利,还能射穿连体带头盔的精钢板甲吗?
但徐晃更没有想到,自己这个新人第一次出战居然会被派上场。而且看形势,还是四大攻击主力之力。这让徐晃的心中有些忐忑,又有谐疑。
是不是自己心底对能率领这些骑兵的渴望,太过于执著了,方才出现了幻听。必竟从来没有那家势力的主公,会将自己最精锐的士卒,交到一个刚刚投靠过来的新将领手上。
直到身边同是最近加入的陆勉提醒,这才有些手忙脚乱的催马来到了赵云身边接下将令。此时,终于确定自己有领军资格的徐晃,惊喜且感激的眼神看向了周善身后静立着的孙策。
待他收回视线之时,脸上却已经是一片的肃然。既然能得到江南军统帅的信任,那就是好事,是出头的机会。徐晃自然要拿出自己全部的实力,证明自己是个值得托付的人物。
他却不知道,就算他这一战打的再怎么差,孙策对他的看法也不会有稍稍的改变。怎么说他在史上的大名,那也是一代名将,五子良将中数一数二的人物啊
当然有了争口气的目标,徐晃这一仗自然也不会打的太差。
三个冲城的大将都已经有了人选,余下的将领中却是起了一阵微不可见的波动。如果不是军规严厉,怕是当场就有人要向周善追问,最后一座北门由谁去攻打了。
幸好周善在徐晃出阵接令之后,并没有丝毫停滞:“张飞,命你带八百铁骑攻打北门。与前面三门一样,不得放走一个敌人”
原本还脸色紧绷的张飞终于放松了下来,迅速的催马上前领命。在这之前不论如何,他终究觉得自己在江南军中还是个‘外人’虽然不至于格格不入,但心底也确实有些隔阂。
再说眼下还有这么多跃跃欲试,待命的将领。在张飞看来,不论是孙河还是孙翊与主公的亲疏关系来说,这次似乎谁都比自己有‘资格’领兵出征。
但如今看来,江南军根本没有对自己另眼相看,并不是同其他势力一般,任人唯亲啊。
眼看张飞出列,占了最后一个领兵攻城的名额,终于有人不愿意了。不等张飞站稳,周仓的大嗓门就在后方响起。
他不敢追问主公,也不好去问已经领命的四将。只好对着前面宣布军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