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大导演-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肿澹�
哎对,看明白了嘛,美国是民族大于种族的,就是说大家肤色啥的先不考虑,那玩意不重要。可事实上呢?
这个说实话,真的是有些太奇葩了。你说长的都不一样,脸色都不同,怎么能一个民族呢?但人家就这么教育的,从小就这么洗脑,好吧,这一点,其实吴祥跟海青也在这么干,哎~
但问题是,就算是这样的洗脑了,可如果不给美国的移民一些个甜头,那这个民族的凝聚力还是空中楼阁呀,这可怎么办?
美国梦!
对,就是美国梦,就因为在美国,这里有可能实现全世界人民都希望得到的美国梦,也就是幸福和美满的生活,在美国这里可以得到实现哦,那么咱们这个民族凝聚力不就能成了吗?对不对?
可要实现美国梦,这里面就涉及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阶级得流动呀,穷人要有机会成为富人啊,当然,谁也不想从富人变成穷人,可问题是,经济总量是在增加的,可很难实现所有人的美国梦呀!
对呀,总有那样的,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那些个富人,又总是想让自己更富,或者自己的后代依然富有,而经济的增长速度,就算是美国的大发展时期,那也没让所有的美国人都富有了,对不对?
那怎么办?
于是,这个遗产税就出来了,它一开始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实现美国的阶级流动,这个税说穿了,就是劫富济贫,就好像梁山好汉一样,替天行道,可是!
可问题就是,美国实际上是由精英阶层来控制上层建筑的国家,精英阶层那谁也不想下去呀,那谁也不想变穷啊,也就是说,他们不能做出了一个制度,然后让这个制度把自己给干掉了吧?
于是乎,就有了这些个慈善避税,于是乎,就有了个各种手段的避税,不光是慈善,只要能避税,那就都可以。就比如比尔。盖茨他妈原来是ibm的董事,但后来怎么样?ibm投资了微软,这不就合情合理的成功的逃避了遗产税吗?
可后来,比尔盖茨的儿子,盖茨三世那没有他老爹厉害,没有一个更好的项目可以投资,那没辙了,就来个慈善基金吧。
至于巴菲特,那也是如此,他也是很有来头的,不然怎么地,那些个大公司的股票,你就能随便买?不要忘了,美国的股票是分a股和b股的,b股才真的厉害呀!
就这些个事儿,美国国税局能不知道?美国的税警能不明白?
虽然有完善的立法,可既然这些个立法都被钻了空子,可为什么就不把这些个空子给堵上呢?为什么全美国的富豪都在堂而皇之的干这些个事情,可美国政府却无动于衷呢?他们不是成天的吵吵着要增加预算吗?他们不是好几次都有关门的风险吗?不都是钱闹得吗?可为什么不把这些个漏洞堵上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非常的简单,谁都能明白这是为啥。
所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精心设计好的一个东西,表面上看,我们有美国梦,我们有阶级流动,我们有机会,有的是机会,可实际上呢?
精英阶层一直就没有动过,父传子,子传孙这种事情无论在政坛还是商界太平常了,他们利用这一切外表华美的东西,掩盖了自己一直站在所有美国人顶端的事实!
就算是标哥能看明白一些,可这里面深层次的道道,他还是看不太清楚(未完待续。。)
ps:感谢大家的支持,真的是感谢了!
那啥,法兰西斯坦好像要乱呀,事儿好多,好多,黑车有机会会稍微说一下的,嘿嘿嘿。
最后,求支持,多谢大家了!
第六百章 秩序与手段!
跟标哥也就只能是简单的聊聊,所以,吴祥也没想着要洗脑他,因为时间上是不允许的,吴祥的那个《雪国列车》还在拍,就因为《亲爱的》这部电影比较重要,而且海青也得来露面,所以,他才抽了一点时间过来参加了在鹏城的首映式,而这个活动结束没多久,他就得往天山赶了。
《亲爱的》首日大规模上映,因为在排片上没有什么优势,而且又跟《1942》同期,所以,表现的不温不火,只拿下了2000多万的票房。
这个成绩在吴祥的眼里感觉还不错,因为这个电影本身并非是一部商业电影,它靠的其实是催泪,以及故事的新闻效应,所以,能在《1942》这样的大片之下,能有2000多万,实属不易了。
不过,在接下来的两天里,《亲爱的》的票房却有了一个疯狂式的增长,一下子破亿了!
这真的有些疯狂,因为11月30日是周五,第二天就大规模上映,那是周六,也就是说,第三天的大规模上映是周一啊,这又不是什么节日,票房应该是很一般的说,可尽管这样,还是破亿了!
“我说领导啊,你是有福之人啊,你看看你,主演的电影那哪一个都破亿了呀。”看到了如此让人欣喜的战果,那吴祥这个家伙还能放过这个机会?非常无节操的送上了一记马屁。
“少来这一套!呵呵呵”本来的,海青同志也想矜持一把。可这个事儿,真的是好消息啊,三天就破了一亿。那日后的票房还是可以期待的嘛,海青自己也没拍几个片子,这每个电影票房都不错,好事儿呀!
“我说真话呢,你真的是福星!”吴祥这是越来越没有节操了,腆着脸就要顺着上。
“好好拍你的戏吧!呵呵呵”人家领导跑了。
哎~算了,忙活正事儿吧
“sir。你有7分钟的时间进行演讲。”镜头里,一个穿着干净整洁的制服,带着一个大檐帽的亚裔男子。用一口标准的日本英语在对着一位穿着貂皮大衣的女士说话。
“这太令人失望了!”那个貂皮大衣女,举着一双鞋子,大义凛然的说道。
没人说话,她接着讲下去。“乘客们!这不只是一只鞋。这是骚乱,这是十码的骚乱!这个,你们看到了吗?这是死亡!这辆列车是我们的家,这里有一件东西,只有这个隔在人性和寒冷之间,那这是什么呢?衣服?裤子?”
这女人还稍微的等了一下,然后大声的说道:“不!是秩序!”
相当的激动,她接着说道:“秩序是刀屏障!抵御寒冷和死亡。在这列车上。我们必须待在我们应该待在的车厢里!每一个人,都必须待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接着。这个女人将那只鞋子放在了它原来的主人头上。
“你们会把鞋穿在头上吗?当然不会!鞋子,不应该在头上!鞋子应该在脚下,帽子才应该戴在头上!我是帽子,你们是鞋!我在头上,你们在脚下,这是天经地义的!好了,就是这样。从一开始,秩序就已经定下来了,你们的车票是最廉价的,根本就没向你们要过钱,那么你们又有什么理由,向秩序挑战呢?永恒的秩序,由永动机决定!一切荣耀,归于永动机!”
最后的这两句,好像是神父说的一样,可这还没完呢。
“所以,我在车头,你们属于车尾,而当你们想要成为车头,那么你们就越界了!记住你们的位置!待在你们的位置上!当好你们的鞋!”
这
到底是在干什么呢?
“ok!非常的棒!”
拍戏,当然是拍戏了,这是一段补拍的戏,因为各个大明星的档期都不可能那么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所以,大家就只能先一段一段的来了。这一段,就是这列火车的官员,也可以叫管理者吧,梅森,这个家伙的讲演。因为在之前,最后车厢里的一个家伙,用一只鞋子砸破了前面车厢里,一个很有地位的女人的头,原因是,这个女人抢走了那个家伙的孩子。
看过奉俊浩版本、《雪国列车》的人都知道,这个梅森的扮演者,就是蒂尔达。斯文顿,这个有着‘中性女王’称号的女影星,而现在,吴祥的这个版本里,梅森,还是由她来扮演。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吴祥觉得这个蒂尔达演的非常棒,她非常的适合角色,虽然有很多的地方,过于夸张和戏剧化,脸谱化了,但是选她来演,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当然,从这一点上来看,吴祥这个家伙应该是保留了这段剧情。
要知道,这段剧情在原漫画上,那是没有的,这段真的是奉俊浩原创的,就是他自己脑子里想出来的东西。
不过嘛,说实话,吴祥觉得这一段,说的有点儿太直白了。
没错,雪国列车里,是必须要有个秩序的,而这个秩序,也就是底层车厢的民众需要去抗争的东西,他们希望获得应该有的平等,但是
之前吴祥已经能把美国的慈善都看的那么透彻了,那么,这个列车的秩序,难道非要说的那么透彻吗?
很简单,如果吴祥是列车的管理者,那么他需要让底层的人好好的活着,安稳的,就那么的如猪狗一样的活着,他才不会说什么秩序呢!
他吴祥有很多的办法来维持这个秩序,首先一点,那就是教育,可以通过教育来让底层的人洗脑,让他们接受自己就是下等人的事实。而这个也确实是事实,你们上车都没花钱,对不对?
第二点,还可以通过宗教,就好像原著漫画里那样,这个列车上后来出现了一个叫‘钢铁兄弟会’的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宗教,一个崇拜永动机的宗教。干脆让这样的宗教去最后的车厢里布道,这样他们如此的崇拜永动机,那自然就会变得温顺了,忠心耿耿了,因为不能反抗啊,反抗,永动机会不高兴的嘛。
第三点,如果上面的事情都搞定了,那么我们也可以做出一个姿态,一个阶级流动的姿态!
没错,就是让最后的那个车厢里的人,有可能晋升,可以进到前面的车厢中去,而这就需要最后的车厢里的人,他们自己进行竞争,自己优胜劣汰,那么
真要是这么干的话,那这个《雪国列车》的事儿,恐怕就得往后推了,没准雪国列车出事儿,要等几十年,或者上百年之后了。
当然,这些个东西,吴祥也是跟奉俊浩讲了一些,可没想到,这个家伙完全的不同意啊,他觉得这么做,太无耻了,太下流了,太让人无法接受了。
吴祥当时听奉俊浩如此谴责的时候,吴祥就没把话完全说完,他其实最后想说的是,这就是美国现在用的招,而且他们还在全世界推行这个招数,你们韩国在很多的地方,其实也是在中招呢。
韩国怎么中的招呢?
很简单的嘛,韩国原来一个破破烂烂的地方,可后来他们不就是经济发展了吗?强了吗?牛起来了嘛?
可是,到底是谁一直骑在韩国人民的头上呢?
卢武铉是跳崖了,而一直以来,韩国的总统不是军人,就是美帝的傀儡,只要跟美国方面不睦,那结果好吧,韩国基本上就没出过要跟美国撕吧的总统,最多是办点儿上眼药的事儿。
可韩国人民又觉得如何呢?
我们大韩民国如何如何,我们大韩民国如何如何很自豪嘛,不过,有时候他们也总是会说,‘就算我们不行,可美国如何如何’。
哎对,美国人厉害,那韩国人就厉害了,基本上就是这个套路。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还用说吗?
美国佬,给了韩国一个大国梦嘛!
而且还不光是韩国人,日本人也有这么一个梦,只不过,他们做梦做的更厉害,结果被一纸‘广场协定’给震得从梦中惊醒了。
好吧,人家韩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