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蒋介石成败录 >

第61章

蒋介石成败录-第61章

小说: 蒋介石成败录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ɡ习迕拦持渭乓膊坏貌怀腥希骸肮竦澄奈涔僭痹谧匀毡臼种惺崭粗厍械木僦梗咽构竦逞杆俚卦谡庑┣蛑校ナЯ巳嗣竦闹С趾退亲约旱纳!币晃还竦痴涸鹁媒邮展ぷ鞯囊币膊坏貌幌蚪槭泵娼裕骸跋裾庋氯ィ颐撬湟咽崭戳斯粒颐墙ナ诵模 保衔庋摹敖邮铡笔拐盎《。谝黄だ校缫崖裣铝艘豢攀О艿亩ㄊ闭ǖ!薄   �
    随着全面内战的进行,国民党统治区的经济濒于崩溃。首先是恶性通货膨胀,内战军费开支占到它的财政支出的80%,财政赤字占支出的70%。为了弥补巨额赤字,动员上海等地大量赶印纸币,仍不管用,以至要到美国、英国去印刷钞票,钞票过量发行,导致通货恶性膨胀,物价飞涨。1947年7月,美联社电讯发表一个材料,说明法币100元可买的物品:1937年可以买两头牛,1938年为1头牛,1941年为1头猪,1943年为1只鸡,1945年为1条鱼,1946年为1只鸡蛋,1947年为1/3盒火柴了。当时有人惊呼:“中国不亡于日本,如今却要亡于经济总崩溃。”    
    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使广大劳动人民及一般市民、学生、中下层小资产阶级濒临饥饿的境地,许多被推向饥饿和死亡边缘的城市民众,不得不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斗争。工人罢工、学生罢课,摊贩游行请愿。1947年,全国参加罢工的人数达320万人,这些罢工涉及上海、天津、北平、武汉、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参加斗争的包括铁路、交通、机器、邮务、纺织、化学、海关等50多个行业和部门。    
    3,官僚资本与封建剥削制度相结合,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广大贫苦农民的生活饥寒交迫。    
    1941年,国民党政府开始将田赋改征实物,规定正附税额每元折征稻谷2斗。当时,为着供养几百万军队坚持抗战,征实是必要的。问题在于,国民党政府的官吏大肆贪污、勒索,正负税额折征稻谷猛增,造成农民对田赋征实的沉重负担。    
    到了抗战胜利后,农民的负担不仅没有减轻,反而进一步加重。仅征粮、征借和征购、地方公粮等项目,加给农民的实物负担超过战前(1938年)的4至5倍,有些地方甚至超过20倍。除苛捐杂税外,国民党各级政府官吏和军队还以各种方式对广大农民进行敲诈勒索,包括抓兵、拉夫等,强迫他们负担沉重的徭役。    
    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的农村所实行的政策与国民党有天壤之别。从1946年开始,在广大的解放区农村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把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贫苦农民,获得广大农民的有力支持,翻身农民参军参战,用人力物力支前,使人民解放战争获得最可靠的人力和物力的源泉。    
    而蒋介石统治集团,在农村无所作为。蒋介石几乎不大抓农业,虽然搞了些计划,但都是空的,没有真正去做。尤其是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不仅不满足贫苦农民对土地的渴望,而且与封建地主阶级相结合,压榨农民,各种赋税、兵役、劳役都落在农民身上,不堪重负。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进行反抗,抗征、抗捐、抗租的运动不断高涨,武装民兵遍及国民党统治区。    
    评析:    
    发展经济,解决国计民生问题,是“训政”必须解决的问题。蒋介石也有这方面的信誓旦旦的承诺。然而,他所实施的是对民众进行掠夺的经济政策,官僚资本急剧膨胀,不断挤压民族资本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使民族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的期望一次次失望,几乎破灭;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使广大劳动人民及一般市民、学生、中下层小资产阶级濒临饥饿的境地;官僚资本与封建剥削制度相结合,对农民的残酷剥削,使广大贫苦农民的生活饥寒交迫。蒋介石、国民党置人民的生存权而不顾,搜刮民脂民膏,民生凋敝,民不聊生,民怨沸腾。即使在国民党内也有人指出,国民党已失去民心、    
    常言道,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蒋介石叛变革命本身就不得人心。他本来想用所谓的“训政”来安抚民心,然而,由于他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和维护国民党统治地位出发,假“训政”之名,行一党专政、独裁统治之实,玩弄权术,愚弄民智,强奸民意,剥夺民权,不顾民生,完全丧失了民心。一个得不到人民支持的政权,其覆灭只是迟早的事情。


治篇第122节 向共产党使屠刀(1)

    民国初年,开竞选政治之先例,政党林立。不过,绝大多数政党只是昙花一现,保存下来有影响的政党只有中国国民党;后来相继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    
    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开创具有现代政党意义的多党政治。而蒋介石的叛变使良性的多党政治进程断裂。此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实际上有三个政党力量角逐,即:中国国民党、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中国国民党代表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极力推行一党独裁;共产党长期处于被迫害地位,其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及其他劳动阶级;民主党派的阶级基础,主要是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也就是说,民主党派基旧洗碇屑涫屏Φ睦婧椭髡拧?/p》    
    蒋介石没有现代政党意识,把国民党之外的其他党派统所谓“朋党”的套路,利用国民党所垄断的政治资源,把权术与暴力相结合,使用各种手段,对被称为“异党”的党派进行限制、打压,甚至置于死地,以维护国民党一党专制和自己的独裁统治。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被“逼上梁山”,用武装斗争来反抗蒋介石国民党集团的屠杀政策,国共两党兵戎相见,长达十年之久。此后,合作抗战八年,后又因蒋介石的内战政策导致再次分裂,演义成两党的生死大决战。分也罢,合也罢,蒋介石一天也没有放弃“限制”、“削弱”乃至彻底消灭共产党的政策。或用武力,或使权术,或者两者相济并用。他也曾屡屡得手,然而,暴力、权术最终全都失灵;共产党人也曾多次受骗上当,吃亏受挫,不过,他们在错误和挫折中成熟起来,革命的正义加上科学的真理,使他们聪明起来,蒋介石的一个又一个的阴谋被识破,一次又一次的反革命暴力被革命暴力所打垮。中国政坛上这两大政党,在这样的党争的环境中,力量对比此消彼长,直到蒋介石把自己在大陆的本钱全部输光,也没有中止这一过程。    
    中间势力起初是支持蒋介石的,以为他的那一套也可以实现他们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标。蒋介石的所作所为,使得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失望,一些志士仁人组建了一个又一个的民主党派;就政治倾向而言,直至抗战前期,他们还是拥护蒋介石的。不过,残酷的现实使他们逐步觉醒,民主党派也被蒋介石“逼上梁山”,做出拥护共产党的历史性选择。统称做“异党”。其处理政党关系的理念与方式,基本上沿袭了封建社会君王处理    
    从“整理党务”案到向共产党使屠刀    
    蒋介石是不同意孙中山联共主张的,不过,为了达到个人目的,还是顺从了孙中山的意志。伴随着权力增大,权欲急剧膨胀,视中国共产党为其攫取最高权力的主要障碍,寻机或制造事端,将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员清除出去,发动反革命叛变,向共产党使屠刀。    
    事例:    
    1926年3月,蒋介石发动“中山舰事件”,要求共产党离开国民军第一军和黄埔军校。由于苏联顾问和共产党领导机关的退让,使其阴谋得逞,有200多名共产党员被迫退出一军和黄埔军校。4月20日,蒋介石专门设宴,礼送这些退出的共产党员。伤了人,赔个笑脸,其阴险狡诈至极。从此,一军和黄埔军校成了他的一统天下。    
    在夺取军权后,蒋介石又试图夺取党权。他以消除党内纠纷、改善国共两党关系为由,提议召开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在会上以“整理党务案”,向共产党发难。他在会上有一个表白,说:“此次会议本为予所提议召集,但予之提议,系党员的资格,绝不是以军人、以有带兵的资格来干涉党政。”这实为“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表白。    
    二中全会的主要议程是讨论和通过“整理党务案”。这个提案是由蒋介石、谭延辏А⑺锟频染湃肆岢龅摹!   �
    “整理党务案”由四个议案组成。《整理党务第一决议案》否定了国共合作以来的成就,以此为借口,把旨在排斥、打击共产党的整理党务案,说成是“遵守总理之主张,不忍两党合作之美意至此失坠,革命势力之集中至此分裂”的措施。    
    《整理党务第二决议案》,是蒋介石个人单独提出来的,内容共有九条,对共产党有严格限制的主要有四条:一是凡他党党员加入本党者,各该党应将其加入本党党员之名册,交本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保存;二是凡他党党员之加入本党者,在高级党部(中央党部、省党部、特别市党部)任执行委员时,其数额不得超过各该党部执行委员总数的三分之一;三是凡他党党员加入本党者,不得充任本党中央机关之部长;四是对于加入本党之他党党员,各该党所发之一切训令,应先交联席会议通过。这个决议案名为“消除疑虑,杜绝纠纷”,实则限制和打击共产党,为蒋介石排斥共产党,夺取国民党党权披上了合法外衣。    
    《整理党务第三决议案》的主要内容是增设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并规定其职责。《整理党务第四决议案》的中心内容,是要进行党员重新登记。    
    由四个议案组成的“整理党务案”,是限制、打击共产党,为蒋介石进一步攫取党权而精心策划的阴谋,它用合法程序掩饰了非法行为。由于苏联顾问和中共领导机关的再次退让,这一阴谋未能被阻止。张国焘受陈独秀委派,前来指导二中全会的中共党团。在党团会上,围绕要不要接受整理党务案进行了激烈争论。讨论了七天,毫无结果。张国焘按照苏联顾问和陈独秀的旨意,用了非常不正当的办法要大家签字接受。这样,又做出了一次大让步。


治篇第123节 向共产党使屠刀(2)

    国民党二中全会以后,根据整理党务案,国民党中央人事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共产党员担任要职纷纷辞职,其职务多由国民党右派接替。组织部长由蒋介石接任(由秘书陈立夫代理)蒋介石兼任新设立的军人部部长。“蒋介石把张静江捧出来做中执委会的主席,实际上这人是陈果夫的傀儡。”由于蒋介石的狡诈,幼稚的共产党的领导人上当而妥协退让,使他的阴谋又一次得逞,夺取了国民党的党权,他利用这个权力进一步扩张自己的势力。    
    在北伐战争中,蒋介石的势力急剧扩张,自以为羽毛已经丰满,挑起迁都之争,其行为遭到反对与声讨。蒋介石面临着很大压力,他认为自己目前的困境是共产党的鼓动所致,于是决定“清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