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

第127章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第127章

小说: 穿越从靖康之耻开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纲只是文臣,而王禀也只是爱国将领,他们不是名将,在第一次汴梁保卫战,太原保卫战中,他们将兵力撤回城内,都是依托城墙防守,却忽略了金军人少,又不善于攻城,每次攻城的面积有限,只需要一部分兵力便可,安然无忧,而城内大部分兵力处在闲置状态。
    也便是说,第一次汴梁保卫战中,宋军一方兵力多大几十万,可是在城墙上与金军争夺的,不足两万,剩下的十几万部队全数是打酱油,充数的,这是其一。
    其二,城墙具有双面效果,有时是乌龟壳,有时则是石瓮。利用恰当,则是乌龟壳,可以用极少的兵力,强制大量的敌军;可是利用不恰当,则是石瓮,足以将自己活活困死。
    而在宋金交战过程中,往往都是兵马撤到城内,致使城外无一点兵力牵制,金军可以安然的施展锁城法,将之困死。
    此刻,赵朴与岳飞两人相互的谈论着,有时激烈的争辩,有时又彼此认同,渐渐的进入佳境。
    
    夜色降临,终于见到了张所。
    “拜见陛下!”此时的张所风尘仆仆而回,神色中有些疲倦,可还是倒头摆在地上。
    赵朴道:“你辛苦了,前线的情况如何?”没有太多的花哨,赵朴直接点出主题。
    张所苦笑道:“很不好!”
    “很不好!”赵朴皱眉道。
    说着,张所开始讲述前黄河前线的防御情况。将黄河两岸的舟楫收缴一空,黄河边树木都砍了,为的便是防止金军渡河。又在黄河那边构建了一个个烽火台,白天是点狼烟,夜晚是举火吧!在一些关键的渡口,布置下重兵,为的就是防住金军渡河。
    可是金军不简单,利用羊皮筏子几次渡河,几次夜袭,多路出击,在激烈的交战之后,最后宋军虽然守住了,可是情形不容乐观。
    听着这些介绍,赵朴的眉头皱了起来,沉思了起来。
    张所的布置无可挑剔,烽火台,能及时的发现敌情,然后快速出击。只是历史上,关云长布置下烽火台,没有防备住吕蒙,赵朴也不觉得烽火台能够防住宗翰。
    收缴船只,砍掉树木,防止金军渡河,看起来很高明,其实很差。如今的时代,黄河水土流失严重,需要大量的树木巩固堤坝,可是如今砍了,只会加剧水土流失,黄河泛滥又要加剧了。
    还有女真人过河可不用船舟之类的,而是用羊皮筏子。所谓羊皮筏子,是一些草原部落特有的交通工具,宰羊时从颈部开刀。然后将整张皮完整的拔下来,经过晒干之后,平时间可以当皮大衣穿,而到了渡河时,只需要绑到架子上,就成了一个简易的筏子。羊皮筏子小的用十几张羊皮,能坐上四五个人,大的能有几百张羊皮,可以载上十几人,可以代替舟楫。
    “金军渡河,人渡过河容易,难得是战马渡过,没有战马,金军战斗力将要减去一半!”赵朴道,“要想让战马渡过河,唯有构建浮桥,或是黄河结冰!”
    张所道,“接连几次强渡黄河,失败之后,金军放弃了强渡,而是以都是佯攻为主。佯攻背后,必然是真正的进攻,可能金军会趁着一个漆黑的夜晚,消灭烽火台,然后在一段较为狭窄的河道,搭建浮桥,让一部分骑兵过河,数量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五千铁骑,就是巨大灾难!”
    金军的渡河计划,一点也不神秘,以张所的见识,轻易的察觉了。
    可是察觉又如何,适合搭建浮桥的河段有几百个,彼此相距较远,根本不知道金军会在哪个河段选择搭建浮桥,在兵力部署上无法做到有效防御。一夜之间,足够金军在几百米的河段上,搭建下浮桥,顺利让五千骑兵过河。
    只要五千铁骑过河,靠着飘忽不定,快速移动,宋军根本无力追捕,只能任由金军铁骑在境内驰骋。
    看着地图,赵朴沉默了。
    气氛有些压抑,两人都是沉默无语。
    “汴梁可能守住?”赵朴问道。
    “能!”张所回答道。
    “坚持多久?”
    “不知道!汴梁容易守,可是这里,这里”说张所道,着手指向了河南洛阳,荆湖等地,“这里可能守不住!”
    赵朴沉默了。
    “有何破解之法?”
    张所道:“没有!靠着铁骑的速度、犀利,金军可以随意穿插、切割、包围,不断的攻击河南、荆湖等地,攻击薄弱的城池,而我军步兵为主,不及铁骑速度快,根本无力救援。可能我军援军到了,金军已经攻陷了城池,或是在救援的路上伏击我军!”
    赵朴头疼起来,这几乎是无解的问题。
    “那为何我们要固执的守在汴梁,不出击河东,河北等地,抄金军的后路呢?”赵朴看先了河东、河北,眼神中闪出了精光。



第171章金军过河
    “进攻是最好的防御!我朝为何衰败了,就是我朝失去的进攻精神,总是以守城为主,处处防御,只会是处处失守!”赵朴道。
    “陛下,不可!“张所立刻劝阻道,”陛下难道忘了姚平仲之败吗?”
    “怎么能忘了呢?那时,姚平仲在外面冲杀,而我在金营听着喊杀声!”赵朴笑道:“若是论世界上,谁最了解金军,莫过于我了。我当过人质,差些被扔到油锅煮了;河东之战,更是九死一生!”
    张所默然,隐约想起了这位陛下曾经的经历。
    赵朴继续道:“姚平仲,那不叫军事进攻,而叫军事冒险,在不知敌人强弱的情况下,贸然出击,我不会犯他那样的错误的!”
    张所心中道,这不是一样吗?
    “张将军,可知为何让你总理京畿军政大事吗?“赵朴道。
    张所心中茫然,只好道:“不知!“
    赵朴道:“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事者,不足以谋一世。如今金军三路南下,而你我军则是三路防守,宗泽守陕西,你守卫河南,李纲守卫山东。正是千里江山为棋局,百万兵将为棋子。短时间内,我军没有北伐的能力,甚至是连保住河南,山东等地的能力也不足。但是我们不得不战,因为我们是弱者,唯有一战,才能有生存下去的能力!”
    张所心中已经明白,道:“陛下,是打算以战促和!”
    “我们缺乏时间休养生息,可敌人不会给我们时间,只能是一边打仗,一边休养生息!未来三五年内,要做好大量失地的心理准备,可能河南会丢失,山东会丢失,江淮会丢失,甚至是荆湖也会丢失,失地不要紧,重在以空间换取时间,以空间换取金军兵力分散,以空间换取金军伤亡,以空间抵消金军!”
    “不要在乎丢了多少城池,失去多少土地,而要在乎消灭了多少金军。若是金军愿意死上一万人,我愿意将汴梁让给金军;若是金军愿意死上十万,我愿意把淮河以北土地,让给金军;若是金军愿意死上二十万,我愿意把长江以北都让给金军!”
    赵朴道:“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一旦战损二十万,金军还能压制住境内的契丹反抗势力吗?还能守住大量的占领区吗?一旦金军战损二十万,那时金军距离灭亡也不远了。存人失地,人地存失;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别看金军现在嚣张无比,很快会尝到苦果!”
    张所心中恍然,这位陛下思想果然奇葩。
    “进攻,不一定要十几万大军,大兵团进攻,可以是小规模,蚂蚁啃大象一般,一步步蚕食!“赵朴道。“有一种战法叫麻雀战,可以十几人,可以百人,以当地百姓为主,忽来忽去,忽聚忽散,像麻雀啄食那样,东一枪、西一枪,出敌不意,乘隙而入,扭住敌人,一阵猛打。敌人反击时,就立即撤离,隐蔽得无影无踪。敌人撤退时,就呼啸而来,枪声四起,杀声遍野。使敌人打又打不着,追又追不上,陷入吃又吃不好,睡又睡不香,心神不宁,狼狈不堪的境地。”
    “有种战法,叫运动战,不断的跑路,引动敌人追击,在敌人追击过程中,使敌人出现破绽,然后消灭敌人!”
    “有种战法叫游击战”
    “有种战法叫骚扰战”
    “有种战法叫地道战”
    此时此刻,赵朴大力的宣传者毛伟人的作战思想。
    张所仔细听着,神色有些难看,道:“这不是流寇思想吗?似乎流寇就是这样作战!”心中暗自道:我们是堂堂宋军,是堂堂王师,竟然要像流寇一样作战,似乎有些过了,不太体面。
    似乎猜出了张所的心思,赵朴笑道:“我家豢养着两只猫,一直是白猫,一只是黑猫,哪一只猫是好猫?”
    张所沉默了,问的是猫,又何尝不是人呢,“这个臣下不知!”
    “还是不知道!”赵朴也笑了,“我也不知道那一只猫好!可是我却知道,不论是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美观而不实用,实用而不美观。那一只猫抓的老鼠多,就是好猫,不会因为外表不好,而心中轻视!”
    张所再度沉默了。
    “世人都是小看流寇,可是身为帝王却不能不小看流寇!”赵朴笑了,“强秦亡于陈胜吴光、王莽时代有赤眉、绿林,而隋末有瓦岗之乱,唐末有黄巢之乱。我朝守内虚外,不就是防着暴民吗?不要小看流寇!”
    “此战的关键不在于汴梁,而在于河东,河北等地!”
    赵朴一直地图上的位置,手指画了一个圈道:“这里有太多的义军,是金军的心腹之患,只可惜一来义军缺乏有效训练,二来补给缺乏,军需困难;三来,各自为战,缺乏配合;四来,军纪涣散,纪律不明。若是能做好四点,有义军,牵制在后方,我们就轻松了很多!”
    
    河东、河北等地,义军不断,小的仅仅是十几人,多的则是上万人。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大量活跃在金军后方,牵制着金军,让金军后方无法巩固,而这些义军书好听些是爱国义士,说难听些就是土匪。
    他们的战斗力很差,纪律也很不好,烧杀抢掠不断,就好似水浒中的好汉一般。这其实也不怪他们,身为中央部队的大宋禁军军纪也不好,身为大宋最强之师的西军,纪律也不好。天下乌鸦一般黑,不能对他们苛责太多。
    而这些义军,此刻就处在无组织,无军纪,散乱作战的形态,有没有稳定的根据地,较好的后勤补给。若是没有意外,他们将会被金军各个击破,走向灭亡。
    就这样死了,太可惜了!
    即便是要做炮灰,也要做有价值的炮灰。
    于是,对河北、河东等地的义军诏安极为重要,而诏安的难度也不大。想当官,杀人放火受招安。
    在这个时代,以泥腿子出身,最后当了皇帝的,也就刘邦、朱元璋两人而已,想要找出第三人,很困难。当土匪,当流民,是没有前途的,在大宋很多人选择诏安。宋江不是个例,而是共例。
    一百个土匪中,就有七十个想要当宋江。而剩下的那些,不是不想当宋江,而是没有门路。
    诏安容易,可是如何将土匪正规化,纪律化,这就很难了。不过这些都不需要赵朴去操心,他只是提出意见,具体如何操作,具体方案,自然有专门人负责。
    张所听着,心中暗自惊讶,之前的设想中,也有将河东,河北等地的义军诏安,牵制金军。不过那只是粗浅的想法,没有系统化,也没有这样的详细、
    “陛下,微臣知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