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逐鹿崇祯末年 >

第335章

逐鹿崇祯末年-第335章

小说: 逐鹿崇祯末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混战,明军人数众多,流寇人马难以抵挡,刘宗敏抢的李自成之后,率领大军退回了大营。



田羽也没有选择强攻,同样退回了大营,这次混战的时间虽然不长,流寇也损失了上千骑兵还有不少步兵,同时田羽看得很清楚,李自成应该受创很严重,从落马之后,李自成一直是躺在对方骑兵设置的兜搭里面,以流寇现在的情况,李自成如果能够支撑起来的指挥的话,一定会支撑指挥,既然从头到尾没有见到李自成指挥,那么李自成的情况就很严重了。



果然不出田羽所料,当天夜里,流寇大营中隐隐传来哭声,这哭声使得整个明军大营都轰动了,因为上午的混战李自成落马受伤有很多人都看到了,现在传来哭声意味着什么,将士心里都非常明白,整个明军大营的将士几乎都出了营帐,靠近寨门附近倾听对方大营中的动静。



田羽听到对方大营有哭声的消息后,率领众将来到了营门,果然流寇大营那边传来时断时续的哭声,同时从动静上来判断,哭的人很多,陈王庭兴奋的朝着田羽说:“国公爷,看来李自成十有八九是不成了。”



田羽从内心中也有这样的想法,但是他又觉得李自成作为一世枭雄,这么就挂了,是乎好像有点太突然了,因此田羽心中又有些怀疑,不确定的说:“别是李自成用的诈死的计策。”



祖大寿笑着说:“我看不像,流寇现在的兵力不过两万多,根本就无法扭转乾坤,上午李自成一直没有露面,伤势恐怕很严重,否则以李自成的风格,他绝对会站出来指挥大军的。”



左梦庚看了一眼田羽说:“国公爷,要不咱们派兵攻击一下,试探一下虚实?”



田羽看了看对方的营地,摇了摇头说:“对方营寨依山而建,防御甚严,咱们这次带出来的都是骑兵,不宜主动攻击对方的营寨,反正李自成逃不出咱们的手掌心,我不介意等。传令下去,将流寇大营给我围住了,我倒要看看流寇还有什么滑头可以耍。”



流寇大营中这时候已经是一片混乱,李自成自受伤之后就一直昏迷不醒,老神仙尚炯已经驾鹤西归,给李自成疗伤的是尚炯的大徒弟马田,李自成甲胄已经和身体粘在了一起,马田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李自成的甲胄除了下来,李自成胸膛上有一个大血洞,森然的白骨看的清清楚楚,有个小孩巴掌大的弹壳嵌在李自成的胸膛上。



高夫人和一众文武将官看到李自成这个伤势不由想起了在王家寨的时候,李自成就受过一次这样的伤,当年尚炯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将李自成救治了过来,这一次甚至比上一次还要凶险,因此大家都将目光投向了马田。马田琢磨了半天,朝着高夫人说:“娘娘,这个伤……这个……”



高夫人看到马田如此泪水不由再次流了下来,悲伤的说:“难道……难道你也救治不了?”



马田叹了一口气说:“我虽然擅长治疗刀伤、红伤,但是陛下受伤实在是太严重了,恕臣无能为力。”



刘宗敏焦急的说:“当年陛下也受过相似的伤,老神仙还不是救治过来了吗?你是老神仙的大徒弟,怎么能救不了呢?”



马田知道刘宗敏比较焦急,对他带刺的话也没有理会,而是苦笑着说:“陛下受伤的地方离心脏实在是太近了,现在血液将伤口凝固住了,所以暂时还没有什么凶险,但是如果不取出那个东西的话,陛下一定会感染,但是想取出那个东西,极有可能引发大出血,到那时……到那时……”马田说到这就没有再说下去,众人都明白马田话中的意思,气氛不由沉寂下来。



田见秀嗔怪的说道:“虽然凶险,但是咱们也不能就这么看着不救吧。”



马田想了想说:“我开几个方子试一试吧。”高夫人几乎将所有大营的好药材都收罗来,但是到了下午李自成的情况越来越不妙起来,伤口红肿起来,渐渐有鲜血渗出,脸变成了金黄色,出气少,吸气多,浑身滚烫起来,马田煎出来的药根本就无法让李自成喝下去,后来高夫人用小汤匙一点点的喂给李自成,大部分都顺着李自成的嘴角流了出来,只有一小部分被李自成喝了下去,到了晚上,李自成吐了几次血,每次都是血块,众将知道李自成命不久矣,一个个都围在了李自成身边等着那一刻的到来。



当月上中天的时候,李自成再次吐血之后醒来了过来,众人连忙围了上去,李自成艰难的转动着头看了众将一眼,然后目光落在了高夫人身上,久久没有离开,眼中一片柔情,良久李自成似乎累了,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众人听到一声低低的叹息,过了一炷香的功夫,李自成是乎恢复了一些力气,又睁开了眼睛,大声说道:“大顺……永……昌……”话音刚落,头一歪含恨而终。



刘宗敏用手探了一下李自成的鼻息,脸色大变,声音惨痛不已的说:“陛下,陛下他薨了。”听到这句话,文武百官纷纷跪了下去,恸哭之声传遍了整个大营。大营中的将士听到哭声,纷纷围了过来,听说李自成薨了,将士们也纷纷大哭起来。



牛金星第一个从悲痛中止住了哭声,他来到高夫人身边,低声说:“请娘娘节哀,保重身体,咱们还是商量一下陛下的后事吧。”



高夫人这时候早就哭成了泪人,听到牛金星的话仍无法止住悲声,牛金星看了看刘宗敏他们,示意他们也都过来劝说,刘宗敏等人也都过来劝说着高夫人,高夫人在众将的劝说下,也止住了哭声,低声说:“我现在的心很乱,大家商议一下,看看怎么办?”



众将还没有来得及商议,田羽派出的使者就到了,刘体仁听说田羽的使者来了,一声怪叫从地上跳起来朝着外面就冲了出去:“给我杀。”外面的将士听到刘体仁的话,也纷纷拔出兵刃随着刘体仁而去。牛金星焦急的说:“玉峰,快让刘体仁回来。”



田见秀红肿着双眼说:“田羽这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有好心,他们……他们将陛下都……都……,难道咱们还忍着不成。”



牛金星叹息了一口气说:“你先将他叫回来,善待对方的使者,咱们商议一下,决定之后再杀也不迟。”田见秀犹豫了一下,还是听从了牛金星的意见去追刘体仁。



牛金星看了文武百官一眼,想了想说:“大家都是什么章程,说来听听。”



刘宗敏恨恨的说:“还有什么章程,率领大军和田羽死战,为陛下报仇。”刘宗敏的话在众将那里得到了共鸣,所有的将士都红着眼叫嚣着出兵攻打田羽,为李自成报仇。



牛金星双臂虚按示意众人不要激动,然后叹气说:“其实我心中又如何不想率领大军攻打田羽为陛下报仇,但是咱们这些兵力如何是对方的对手?”



刘宗敏森然说:“自我跟随陛下起义就已经将死置之度外……”



牛金星截住刘宗敏的话头说:“我知道你的心意,但是你想过没有,虽然这样可以说轰轰烈烈,但是一旦咱们大军败没,陛下的后事怎么办?”



刘宗敏闻言不由沉默了下来,牛金星叹了一口气说:“趁着咱们还有两万多大军还可以与田羽讨价还价,为陛下后事争取。”



众将听到牛金星的话不由沉默起来,宋献策问道:“田羽率领大军远远超过我们,恐怕他不会答应咱们的任何条件,他极有可能大开杀戒,用咱们的鲜血向永泰献功吧。”



牛金星摇头说:“不然,田羽已经是公爵了,已经没有再升的可能,另外自古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田羽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因此我觉得田羽极有可能希望能够招降咱们,将咱们押送进京让永泰处置,如果他想大开杀戒,不可能这个时候派出使者来营。”



李岩点头说:“我同意丞相的说法,要不咱们见一见田羽的使者,看看他田羽到底打的什么主意。”众将低声议论了一下,觉得这个方法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因此多数都同意了牛金星的意见。



牛金星让手下去请田羽的使者,不久,田羽的使者就来到大厅,牛金星看这个使者不过二十多岁的样子,就有些轻视,冷声说:“难道田羽手下无人了,派一个乳臭未干的人充当使者。”牛金星这么说也打算打压一下田羽使者的气势。但是那个使者却傲然不惧,说道:“甘罗十二能为相,霍去病封狼居胥的时候也不过刚过而立之年,阁下的话不由有些偏颇。”



牛金星看到这个年轻人单身来营,面对剑拔弩张的大顺将军们丝毫不惧,说话也非常犀利,不由放下了轻视之心,对使者说:“勿逞牙舌之利,田羽让你来大营所为何事。”



使者扫视了一眼众将,从众将红肿的眼睛使者猜出果然不出田羽所料,李自成已经死了,心中不由兴奋,但却仍是一脸淡然,侃侃而谈说:“阁下应该清楚现在的形势,我家国公爷说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愿再开杀戒,希望你们能够认清形势,率军投降,到时候戴枷入京朝陛下请罪,也许陛下能够网开一面,如果仍执迷不悟,大军出击,贵军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飞灰烟灭。”



刘宗敏冷笑着说:“哼,好大的口气。”



使者看了刘宗敏一眼,笑着说:“这位想必是刘宗敏刘将军吧,贵军百万大军尚不是我家国公爷的对手,现在剩下两万残兵败将岂能抵挡住我家国公爷的虎威,想必刘将军心中也自知,至于是不是我夸口,事实可以证明。”



刘宗敏还想说什么,牛金星摆手示意刘宗敏不要再做无益的争论:“说说田羽的条件吧。”



使者轻咳了一声:“贵军现在还有实力和我家国公爷谈条件吗?”



牛金星哼了一声:“看来你们不是诚心来劝降了?”



使者笑着说:“如果不是诚心劝降,我何必冒着生命的危险来到贵营?”



牛金星说:“要想我们投降,必须答应我军两个条件,否则我军宁可玉石俱焚,也绝不投降。”



使者看了牛金星一眼,缓缓的说:“不妨说来听听。”



“第一,给我们十天时间安葬陛下,贵军不得接近。第二,赦免我军所有将士反叛之罪,如果田羽答应这两条,我军愿意投降。”



使者想了想说:“这第一条我就能够答应你,但是第二条就是我们国公爷也没有这个权利,不过我会将阁下的话带到国公爷那里,至于能不能答应就看你们的运气了。”



牛金星点头说:“好,敬候佳音。”



田羽听牛金星要求赦免大顺将士的反叛之罪,也不敢独断,连忙上疏永泰,反正对方要安葬李自成,等到对方安葬完李自成,永泰的旨意恐怕也就能够回来了。



田羽按照约定后退了二十里让大顺军安葬李自成,第十一天,永泰的旨意就下来了,赦免所有大顺将士之罪,永泰之所以如此选择也和关外的局势有关,据范志完汇报,豪格与多尔衮等人已经妥协,立福临为皇,定国号顺治。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为摄政王,但济尔哈朗不怎么管事,大权落在了多尔衮的手上,多尔衮正厉兵秣马蠢蠢欲动,因此永泰希望田羽尽快解决大顺问题,挥军北上,解决大明最后一个心头大患,因此才有了赦免大顺残兵败将的旨意。永泰知道虽然田羽有能力一两个之内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