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居一品-第12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边民的一大害。沈默的恩师沈炼便曾沉痛咏诗道:“割生献谶古来无,解道功成万骨枯。白草黄沙风雨夜,冤hún多少觅头颅”为了遏制这一丑恶现象,沈默命监军御史对战报负责,如有虚报、
谎报,或者杀平民冒功的情况,则严惩不贷。与对文官的温柔手段不同,沈默治军十分严厉,在杀了几个当成耳旁风的家伙之后,监军御史们终于瞪起眼来,监视部队每一次作战。杀平民冒功的事情终于不再多见……………,
所以最近一年多,李成粱几乎没有大的战功,虽然出击频繁,但每次斩首不过一二百人,至多二三百人,对已经习惯了李大帅战无不胜的朝廷、皇帝和民众来说,实在没什么可jī动的。
然而在皇帝大婚之前,辽东方面六百里加急传来捷报:却说辽东巡抚张学颜与总兵李成粱探得情报,鞋虏yù趁明军庆祝皇帝大婚,防守松懈之际,长途袭掠抢劫牛羊。这二人遂将计就计,遂yòu敌深入迂回包抄。最终在长定堡,将进犯的虏敌合围掩杀,大获全胜,自虏酋以下,斩得虏级两千余首,这是数年都未曾有过的大捷,不但国威大震,也将欢庆气氛推向了高潮。
当时捷报一到北京,万历高兴极了,立即告谢郊庙,感谢天地和祖宗的保站,同时吩咐内阁大行赏膏。慈圣太后也有懿旨给内阁,曰:“赖天地祖宗默访,乃国家之庆,元辅平日加意运筹,卿等同心协赞之所数也。,这种慨皇家以慷,给大家分福利的事情,诸位大学士自然积极响应。
然而为了谨慎起见,沈默没有马上照办,而是等到辽东巡按安道仁的报告,看到他的描述说,那日大队人马,带了牛羊向边界猛地冲过来,口口声声说是投降。鞋靶人虽然平时很诚实,但在战场上的心眼却只多不少,诡计多得很。所以明军判断,这一定是诈降。担任长定堡守将的,正是李成粱的儿子李如松,这家伙比他老子还能打,但也更急功近利。
看定以后,李如松一马当先,率领部下的将士,也是狂风一样地杀过去,象切菜一样猛杀一气,很快便全纤这伙劲敌。
以沈默多年领兵的经验,直觉这里面有些蹊跷,但是因为“恩由上出”皇帝虽然在政务方面难以自决,却可以完全行使恩赏的权力。
为了不让内阁把这个人情抢去,皇帝先一步下了圣旨,他迅速派遣乾清宫值事太监魏朝,代表自己前往辽东前线犒赏三军论功行赏。进总兵李成粱禄爵一级,命张学颜出任辽东总督,李如松提升为四品指挥佥事,甚至朝中诸公都有封赏接着皇帝的大婚,和辽东的大捷,各位尚书、大学士,普遍晋一级,荫一子。真是个普天同庆,皆大欢喜。
然而现在,这个叫光懋的给事中,竟然揭发说,长定堡一役,根本不是虏寇来犯。其真相是敕靶的一个部落,因为惹恼了凶残成xìng的朵颜部,因为惧怕朵颜部前来剿灭,便带着全部落老老少少近三千人,疾驰到大明边境乞降,以寻求保护。李如松年轻没有经验,他见那么多人赶骡子骑马的冲关而来,误以为是虏酋率众来犯,便趁敌骑远道而来,疲惫且立足未稳,大开关门掩杀过去。前来乞降的人群猝不及防,纷纷四下里逃窜。
双方刚一接阵,李如松就感到不对劲,但本朝是以人头算赏金的,手下兵士立功心切,一个个亮出屠刀见人便杀,不到半个时辰,可怜两千余名男女老少就这样死于非命:李成粱知道后,认为事情既到这个地步,与其因滥杀无辜,使儿子受到惩处,倒不如将错就错向朝廷报功。
光懋说,这就是所谓的“长定堡大捷,的真相……
………………@。
正文 第八九二章 困龙(中)
当天下午,司礼监便将光懋的奏疏送到了内阁。
当日轮值的大学士是吕调阳,在阅看这本奏疏之后,登时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不动声sè的收到袖中,来到首辅值〖房〗中。
见他面sè凝重的进来关上门,沈默奇道:“和卿兄,有什么事么?”
“元辅,出大事了”吕调阳字和卿,是嘉靖二十九年的榜眼,步入官场后,他便一直在词林转迁,从来就没有干过封疆大吏,也许是这个原因,他他办事稳重有余而魄力不足,绳墨有余而变通不足,平日除了老老实实做自己分内之事,决不肯沾惹一点是非。他知道沈默为了向朝野显示没有任用sī人,而举荐自己入阁,正是看中自己这一点。
无论如何,能实现毕生夙愿,吕调阳还是对沈默十分感jī的。老实人就有这个好处,吃水不忘打井人,从来不跟沈默唱反调,发现了问题也替他着急。
看了那份奏本后,沈默面上的愤怒一闪而过,旋即神态如常问道:“以和卿兄高见,这件事当如何处理。“很棘手”吕调阳蹙着眉头道:“属下没记错的话,这次的捷报,是在皇上大婚前送来的,被皇上和太后视为难得的吉兆。不但开坛祭告祖庙,而且还大量赏赐群臣。如果光懋所奏属实的话,第一个面子上过不去的,就是皇上。”顿一下,他看看沈默小声道:“而且皇上只是面子上过不去,更无法接受的,恐怕还是那些得了赏赐的大臣。”
吕调阳说到点儿上了去了,沈默缓缓点头。长定堡大捷之后,皇上就辽东大捷赏赐群臣,除了直接参战人员之外,辽东方面,加官晋级的文武官员有三十多人。京城里,凡是能跟军事沾上点边的衙门当事官员也有数十人获得赏赐。比如内阁中诸位辅臣各进秩一级,荫一子。
除沈默坚决辞掉上柱国外,其余诸公都谢恩领受了。还有吏、
兵、户、工四部的堂官,也领受了与阁臣同样的赏赐。其下的佐素、
相关办事官员,亦都有不同程度的赏赐。
虽然对官员的升擢,沈默从来不吝啬,但如此大规模的加官晋秩,还是万历朝的第一次【小皇帝和太后,想要彩头,想要讨好公卿大僚们沈默也不愿坏别人的好事,因此未加阻拦,于是人人称心、皆大欢喜。
问题就严重在这里,如果这个案子查实之后,真如那光懋所奏的话,长定堡大捷就是杀降冒功,那么所有的加官晋秩都必须取消,这可是大明开国以来,都没有发生的大丑闻!
吕调阳也是领受了赏赐的不仅本人从正二品尚书衔升为从一品宫保,他的儿子也荫受了六品太仆寺少卿,到衙门上班已有月余。要是朝廷现在追回赏赐,把他儿子撵回家,这份羞耻,能让儿子一辈子抬不起头来。他这个当爹的,也会面上无光成为别人的笑柄。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既然元辅相询,那我就实话实说。”就连自己这样的老实人,都觉着难以接受,何况那些向来只占便宜不吃亏的大臣?想到这,吕调阳坦诚道:“属下以为我们可以对此事暗中调查,但无论真相如何,大捷的定论不应推翻。说这话,不是因为属下本人也在受赏之列,而是考虑到,结论一旦推翻了皇上的威信、朝廷的声誉,和大臣们的颜面,都将遭到严重打击实在是得不偿失,请元辅三思。”
沈默点点头面现痛苦之sè道:“和卿兄说得不错,但这个盖子能不能捂得住,我心里没底。”说着一面按揉自己的太阳xué,一面低声道:“你先忙去吧,让我想想如何是好……”
调阳已经把自己的态度表明,便出去了。
吕调阳走后,禇大绶拿着票拟好的几份奏章过来,让沈默过目。
“你来的正好”沈默接过那些奏章,却没有看,直接放在手边道:“看看这个。”说着把吕调阳送来的那份递给禇大绶。
“一个视察屯田的户科给事中,竟然把长定堡一战调查的这么清楚,有人证有物证,几乎难以推翻。”看过之后,禇大绶面sèyīn沉道:“就算专门派钦差去调查,怕都没有这种效果。”说着冷哼一声道:“要说这里面没有yīn谋,打死我都不信。”
默点点头道:“这件事儿,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这个光懋,是张居正提拔的人。是不是因为你在夺情一事上的消极态度”禇大绶道:“所以张居正想报复你。”
沈默缓缓摇头道:“张居正已经远在江陵,他怎么会知道长定堡大捷有猫腻?”
“这个不难理解”禇大绶答道:“捷报传来时,张阁老还没离京,也许他像你一样,察觉出了异样,所以派光懋以视察屯田为掩护,借机调查此事。”
“道理上说得通”沈默想一想道:“但这对他有什么好处?”
“什么好处?”禇大绶一沉吟,道:“你想想,因此次大捷而加官晋秩的,都是些什么人?”
“辽东和朝廷的当事官员。”
“不错”禇大绶提高声调道:“但更重要的,这些人都是你的政友【”
只,………”沈默瞳孔微缩,没有说话。
“内阁之中,我和老唐就不用说了,跟你荣辱与共,张四维和吕调阳都是你叫他们往东绝不往西。陆树声和魏学增虽然脾气大了点,但在大政方略上,从来都与你协调一致。至于六部堂官,个个都与你同心同德。再说辽东总兵李成粱,和总督张学颜,六年来边境绥靖虏患绝迹,这两位居功至伟,而且谁不知道他们是你的心腹爱将?”
“现在把这个案子捅破。”禇大绶接着道:“让你不查也得查!
但是查的话,就得拿李成粱开刀,更要让所有追随你的干臣良吏脸上无光,这岂不是让你自毁长城,离散人心?”
默缓缓点头道:“方才吕阁老送这份奏章来时就明确表木。不希望把盖子揭开。”
“我听说吕阁老的儿子不成器,三十多了还是个白衣秀才,这好容易才荫了个六品官,老头子肯定不想退回去。”禇大绶领首道。
“吕调阳这种人的存度都是如此,别人也就可想而知。”沈默深深叹口气道:“你说的不错,这是一个针对我们的yī一下道:“但我不认为是张居正主使的。”
“理由是什么?”“他还得两年半才能还京,这段时间里,是他最脆弱时候。”沈默淡淡道:“就算我麻烦缠身,但只要一句话,就能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除非张居正昏了头,否则不可能干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儿。”“那你以为是谁?”禇大绶道。
“是谁不重要。”沈默淡淡道:“只要知道,有人在暗中为皇帝提供弹药,就足矣了。”说这话时,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张总是恭谨的面孔。
“…”沉吟片刻,禇大绶低声问道:“有没有捂盖子的可能?”
“纸里包不住火,现在不是以前了,就算我在官方压下去人家还能从报纸捅出来。”沈默缓缓道:“况且出了事,越是极力掩盖,就越会引发朝野的反感”说着冷冷一笑道:“我要是真的想捂住此事,怕是才正中那些人的下怀。”下一刻,他突然岔开话题道:“知道皇上这几个月,时常念叨的一句话是什么?”“什么?”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沈默道:“就这一句时不时便从皇帝嘴里跑出来。”
“莫非皇帝把张居正看成范仲淹了?”禇大绶道。
“我之前也这样以为,但这件事后,才明白不对,皇帝想的不是范仲淹,而是苏舜钦害得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之人。”沈默定定道。
禇大绶学富五车,马上明白了里面的典故,不禁哆嗦一下道:“一场改革失败,倒是留下了两篇好文章。,…一篇是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另一篇是客死苏州的苏舜卿的《沧浪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