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神-第4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低声道:“应局长现在赋闲。至于我的工作;或者说我们的工作;就是分散在全国各地;试着收集有关您的消息。看起来我是比较幸运的一个——我找到您了。”
李真思考几秒钟;决定不再挤牙膏。他直截了当地说:“把你知道的都告诉我。先从为什么要找我开始说。”
**低声说了一声“是”、思索两秒钟整理思路;然后慢慢开口:“我知道您当初上天是为了找朗基奴斯之枪。但是根据资料显示。就在你们的登月飞船进入大气外层的时候;你们下方的空域出现了一片隔离带。当然这个名字是后来才定下来的——那时候我们还什么都不知道。”
“您知道;当时为了防止类种搞破坏;咱们派了很多战斗机在飞船即将返航的空域护航。之前地面和飞船的通讯就不顺畅;我们猜测那时候这种隔离带就在慢慢形成了。这个过程大概持续了几个小时——不像当初的极光;是一下子出来的。就在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有几架战斗机的电子设备统统失灵。还有几架飞机突然就消失不见。”
“那时候地面指挥中心应该是意识到那片空域有危险了;于是紧急联络你们;要你们改变航向。但是大概只说了一两句;你们的飞船也就消失了。”
李真微微点头;怅然道:“是啊。突然消失。其实我们感觉也就过了十几秒的功夫;然后就出现在此时此地了。”
**也出了一口气:“这情况在飞船上天之前也出现过——我们有一个战略轰炸机编队在太平洋上空失踪了。当时其他国家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所以当年对类种的第一波突击很不成功——对方似乎早有预料;知道那东西会出现。几乎都没有反抗。所以之后我们动用了核弹。”
李真知道那个所谓的“失踪编队”究竟在哪里。然而他只是不动声色地问:“结果呢?”
“结果是首相下台了。”**无奈地摊开手;“核打击的效果在初期看起来很乐观;异种几乎都死光了;类种也没有出现。至于真理之门——他们直到今天还是销声匿迹。但是谁都没想到辐射云会在天上飘那么久、又扩散得那么广。再加上又过了一段时间;类种又在澳利亚和欧洲苏醒国内就民怨沸腾了。”
“现在的结果就是;有隔离带这东西;咱们也不是很担心异种会大举侵入;但是我们也很难打过去。”**发现李真的脸色不是很好看;便摊开手;“其实也算是势均力敌。或者说咱们这边还比以前有优势。白天的那时候那位对您说现在有了行之有效的手段呵呵;他有袖大其词;但是也算有点儿道理。”
李真在心里叹了口气。
也许现在的人心理承受能力的确比他那个时候强大了不少——从前仅仅是电力中断、南美洲沦陷;绝大多数人就已经惶恐不安、现役军人们就吵着要“收复失地、保卫人类”了。
可眼下按照他的说法的话;已经不仅仅是南美洲的问题了——南美、澳利亚、欧洲都出了问题。而人类要面对的新难题则是“交流与交通不畅”。
没电的时候。至少帝国政府还可以勉强保证对绝大多数区域的控制力。在这样一个中央政府的统治下;很多难题可以得到解决——例如不依赖电能起飞的飞机;不依赖电能行驶的车辆与船舶。甚至在后期军队的装备也越来越先进;越来越有几分蒸汽朋克的味道了。
可如今的状况是帝国政府几乎已经瘫痪;各地都快要自立为王了。想要这些单独的小势力联合起来一致对外;显然是天方夜谭。
其实在他看来眼下的情势要比五年前险恶得多。一些人看得到;选择了视而不见。而另外一些人;则连看都懒得看。
李真叹了口气:“你们都说有优势;那么;优势是什么?”
**低声道:“武器上的优势。你之前听说了咱们这里有‘门’;其实除了门之外;还有武器——都是从菲律宾那里买过来的。”
“也像门一样;用空间能力造成杀伤?”李真淡淡地问。
**一愣;随后笑起来:“果然瞒不过您的——您就有这种能力。的确是这样的;那种武器和门都是利用空间原理。门可以暂时突破隔离带;而那种武器我看过一次试射。一枪命中一只活羊;那羊整个就消失不见了。据说现在已经造出了大炮——这是咱们的叫法。菲律宾那边应该叫做虚粒子相空发生器——大概是这个名儿。”
“战果呢?”
“英国人用那东西干掉了一个类种——隔了三千多米;没一个伤亡。”**笑了笑;“这个消息一传出来;菲律宾那边可发财了。”
李真犹豫一会儿;终于将心里的那个问题说出了口:“菲律宾那边负责的是谁?这东西又是谁搞出来的?”
**抿抿嘴;想了想:“是个中国人;叫王远伟。我听局长说那人和您还有些缘分;是在五年前从大陆去了菲律宾的。不过在我们这边来看;说心里话;这些东西都不靠谱。所以局长给我们的指示是”
但李真打断他的话:“另一个问题呢?那里的负责人是谁?”
**愣了愣。然后他的脸上飞快掠过一丝无奈而颓丧的情绪;最后也叹了口气:“将军。”
他的这种口气。
李真觉得心里微微一跳;手心儿里略微渗出了些汗水。他皱起眉头;再一次沉声道:“有什么不能说?”
**垂下眼帘;犹豫一会儿;最后露出苦笑:“好吧。菲律宾那里的负责人现在是叫南吕宋共和国首相——是个女人;叫张可松。”
李真的手握了握;微微咬了咬牙;然后低声问:“那个首相今年多大年纪?”
**看着李真:“将军;就是您认识的那个张可松。”
李真冷笑一声:“这不可能。她还是一个”
他想说她是一个不到二十岁的女孩子!
然而随即意识到;现在已经过去五年了。张可松已经二十四岁了。
即便二十四岁也还算是名副其实的年轻人。即便二十四岁也很难让人将一个女孩同“首相”联系在一起
但问题在于眼下不是从前的世界。
就连当初那个让他为自己讲解化学题的王远伟;都已经搞出那么惊世骇俗的东西了。
可这消息仍旧让李真觉得难以置信。他瞪大了眼睛看着**——但对方的神色表明他没有在说谎;反倒有些同情似地看着他。
李真的手慢慢松下来;抬起头:“怎么可能?怎么回事?”
第七十七章 她和她
挠挠头:“这事儿我们刚知道的时候和您是一样的反应。据说是她先预料到了隔离带将会出现;然后带很多人成功躲过一劫——可能您还不清楚;这东西就好像一张大网;是一下子把整个世界都给包裹住了。所以说当时被那东西‘盖’上去的人或者东西必然是不可能活下来的。就好比现在的这几个区;灾难之前总人口将近三百万;但是现在;人口是一百五十万上下。”
“所以您可以想一想;在隔离带刚刚降临、变化还很剧烈的那段日子;如果出现了一个可以带他们活命的人的话她的影响力会有多么大。”
李真默然不语。他的确是在想象——如果张可松在那段时间里扮演了那么一个角色
然而他随即摇头。她不是那种性格的女孩子。
可以说她很**;挺坚强;喜欢把事情都藏在心里不愿同人分享。但她绝对不是那种想要攫取些什么的女强人;她甚至连控制欲都不是很强烈。
唯一的一次爆发大概是她对自己说;不想成为自己的累赘
这样的一个年轻女孩子怎么会去做什么首相?又怎么会在那里建立一个**政权?
他觉得这件事情无论如何想;都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匪夷所思。
似乎猜到他的想法;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或许和您还有些关系。”
李真看着他。
“是真的。”摊开手;“私下里有传闻。菲律宾的那些人之所以脱离帝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对帝国政府相当不满。她认为您是因为帝国政府而死的。”
李真轻轻皱起眉头。
无奈地笑:“其实要真这么想也可以这么看。您第一次在菲律宾的时候;是被通缉了。您第二次上天的时候是因为咱们这边起先把假的当真了、把真的当假了——我觉得女人的思维模式总是和男人有点儿差别;更何况她是您的”
李真闭上眼睛;用手捶了捶自己的额头。这也勉强算是一个解释;但在他看来还不够。故事里很多善良的女人会因为爱人的死或者亲人的死变得心理扭曲、并且在若干若干年之后成为可止一方小儿啼哭的女魔头
但他总觉得这里毕竟是真实的世界啊。
然而下一刻;李真的眼睛突然一亮。他下意识地深吸一口气;曲了曲几根手指。
实际上还有一个人。
他在上天之前将那个人托付给杜启溪;要对方将她带到菲律宾去。因为那时候他真的不清楚自己还能不能回来、什么时候能够回来。国内的环境太复杂;况且他不知道另一个“李真”还留了什么后手。因而可松所在的菲律宾。无疑成为他的首选。
过了五年
现在于清清应当已经十四岁了。
她不再是一个可以被随随便便抱在怀里的小姑娘了;她已经——如果按照旧世界的算法;眼下她应该是一个初中生。那种纤纤细细的、穿着校服的、口中满是娱乐八卦与情情爱爱的初中生了。
但李真可以笃定的是;那或许是大多数女孩子的生活。却绝对不会是于清清的生活。那个小姑娘从来就不是什么可以被忽视与轻视的人。而她的那些念头和想法
也许早已经超越了她的年龄的限制。甚至比某猩年人更加成熟。就是这么一个女孩子;才更有可能产生强烈而毫无缘由的爱;与恨。
李真毫不怀疑她对自己的爱。
那么恨呢?
那种重逢之后又“永远”失去的恨?
如果是这样一个大胆、冷静。但同时又处于叛逆的青春期;更不完全属于人类的女孩子在身边
张可松会变成什么样子?
李真意识到;这似乎是最接近真相的可能。因为无论他是否承认;那时的于清清都算不上是一个人类——她是门徒。路西法“赐予”了她智慧的力量;也许起初表现得并不显著;但经历了五年的时间
或许这同时可以解释王远伟的“神通广大”。
李真闭上眼睛沉默了一会儿;慢慢让自己镇定下来。
还好如果自己的猜测是对的;那么意味着每个人还都在。每个人。于是他觉得自己的心跳再一次变得平静;这夜色重新柔和起来。他想了想;抬头直视:“暂时不去考虑那个问题。那么;为什么一开始不想告诉我?”
无奈地苦笑:“我是真怕您不顾一切就跑过去那么一来我们这边的事情可就难办了。”
“你们的事情。”李真沉声道;“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你们到底有什么事情——说吧。”
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应局长相信您还没有死。所以在之后的那段时间里趁着我们这些执行官被打散重新编制的机会;让我们分散在全国各地了。我和另一些人的任务就是;尽可能地利用地方情报网收集您的资料;如果您真的没有死;出现了;那么——”
他看了看李真手中的那柄枪:“那么我们就要协助您;将这东西送去燕京。”
李真看着他:“你;或者他;还认为这东西才能够对抗类种?”
点头:“我深信不疑。”
“为什么?”
“我只是一个执行者;不是决策者。您可以在应局长那里找到答案。”又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