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类神 >

第300章

类神-第300章

小说: 类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真便摊摊手:“只是觉得奇怪,他们跑那么远到底做什么?不出那件事,您这一家大概早就团圆了。”
  于是郭包荣摇头:“没了。再就没听说过。”
  “那么,也没什么奇怪的事情发生?”
  郭包荣看了他一眼,无奈地笑笑:“我哪还有心思去管那么多。奇怪这世道还有什么好奇怪的?万州人变多了算不算奇怪?”(未完待续。。。) 
  


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旱

  李真愣了愣,呵呵笑几声,没有立即追问,而是转移了话题。
  事事都急不得。原本是以郭锦媛的师兄身份来说话,到这时候却盯着万州的事情问东问西,正常人都会觉得奇怪。
  于是他随意挑了些泛泛的空话来讲。比如某某天在食堂里遇见了郭锦媛,又比如和某某副院长谈话的时候听到对方夸赞郭锦媛——都是他之前在那个学校里的所见所闻辅以自己的加工,听起来相当可信又没有具体透露什么令人生疑的细节。
  这些话说得夫妻俩又哭又笑,只有小女孩忽闪忽闪眨着眼,不明所以地到处瞧。
  情到浓时,李真停下来不再多言,让情感在这两位的心中发酵。
  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对外界的环境的变化总是有些迟钝。而等到激动的情绪平复下来——比如现在郭包荣抹了抹眼,就觉得稍微有些尴尬了。
  无论怎么说两个四十多岁的人在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面前哭鼻子,都是一件令人难为情的事。
  所以李真试着转向另一个话题,以“缓解眼下这种令人尴尬”的气氛。
  他轻咳两声,低声道:“您刚才说的万州人变多了,是怎么回事?”
  郭包荣显然对这个年轻人的“明事理”感到相当满意,于是顺着他的话说下去:“刚才就是说说嘛,我也不是很清楚的——就是自己这样想。你知道的,那东西来了之后。很多人都死掉了——所以很多房子也就空出来了。”
  李真点点头。
  隔离带的确是在白天的时候降临的,大多数人都在户外。于是有很多人就再也没回到家里。如今的渝州半城就有大量空置的房屋,成为从前那些流浪者或者居无定所的非法移民们的乐园。
  郭包荣继续说:“我家附近那些小区,头两年的时候冷清得都要闹鬼了,晚上一栋楼亮灯的就只有那么十几户。结果到了这两年的时候,楼里面住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到了晚上在外面一看就和从前一样。有的时候我晚上睡醒过来往外瞧,就真觉得还是回到前些年的时候了——”
  “那您有没有弄清楚都是什么人?”李真从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可真是奇怪。这种世道怎么还会人越来越多?逃来的难民?”
  “不是难民的、不是难民的。”郭包荣摆手,“看样子更像是当兵的。”
  这时候女人怀里的小女孩细声细气地喊起来:“妈妈我饿。我累”
  于是女人摸了摸她的脑袋。往路边瞧了瞧,低声道:“咱们歇一会儿吧。”
  男人看了看李真。于是李真笑起来:“我也累——那就歇一会儿。”
  歇一会儿总是好的。因为几个人坐在某处,总不好什么话也不谈。他们前行了近百米,两旁的楼宇仍旧空无一人。于是在寻觅落脚点的当口李真问:“这里怎么就看不见人影?是这边的人都跑去你们万州了?”
  郭包荣摆手:“不是的。你不晓得。这里的人都在南边。因为这里没水。南边才有水的。”
  他凑近一家冷饮店的门口,抹掉玻璃门上的灰尘往里面瞧了瞧,然后试着推门。门应声而开。屋子里还算干净整洁。于是他招呼妻子和女儿走进去,又试着按墙壁上的电灯。然而此处的电力供应似乎也中断了,他们就只好挑靠窗的位子来坐。
  李真也和他们一家三口隔了一条过道坐了,问:“渝州缺水?”
  这事儿他还真没听说过。或者说之前在将军府并没有过多关注这种事。大大小小的琐碎事务都由庞飞鸿分派给那些官员们去做,他最在意的只有和那一位有关或者同类种有关的信息。倘若这里都缺水,那么那一边想必情况也不会太好。他在市中心或许没什么感觉,然而更偏远的区域,大概也同这里是一样的情形吧。
  他不禁在心里微微叹息了一声。早知道自己经验不足,难以承担一城一地的领导者之责,却没想到竟然失职到如此地步。
  不过就像他之前问的那样,渝州怎么会缺水?
  要知道渝州临江,而且是长江——世界第二大河。这里都缺水的话,那么其他地方还能活人么?
  郭包荣似乎看出他的疑惑,取出行李箱当中的瓶装水抿了一口,又递给李真。李真笑笑,摆摆手。于是他去喂小女儿,边喂边道:“是嘛,谁也想不到。谁也想不到长江要断流了嘛!”
  李真的第一反应便是因为隔离带的影响。这的确有可能。隔离带里面有时间和空间的乱流——时间乱流还好说。如果是空间的话
  那些江水被弄到别处的什么空间里了?!
  他第一次意识到这样一个大问题,不禁深吸了一口气。
  怪不得。从他回到这个世界到现在已经将近一个星期了。然而在长达七天的时间里,在渝州这种地方,竟然一场雨都没下。地面都被晒得发烫,空气也干燥。他之前觉得渝州的夏季本该如此,却并未料到竟然是由于缺水的缘故。
  郭包荣叹息一声:“不但缺水,还大旱,气温高。万州那边现在天天四十多度,街上都没有人走动了。我家那个小区就在太子湖附近,连太子湖都干得要见底了。”
  李真皱起眉,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儿。但思绪有些混乱,他又在记挂些别的事情,只好暂且放下这个念头,重新提到刚才那件事:“那么,刚才您说您那边人多,看起来像是军人?”
  “看着像。都好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脸上冷冰冰不笑也不爱说话,白天晚上在路边乱晃,瞧来瞧去。一开始我还以为是在监视我”他苦笑着摇头,“后来知道人家没把我放在心上。”
  李真觉得自己似乎隐约抓住了一个什么苗头,但还不确切。他看着夫妻俩低头喂小女孩吃了些东西,过了一会儿才问:“那么那些人——是不是就在你们家附近那个太子湖旁边走动?那湖有多大?”
  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刚才为什么觉得奇怪了。
  如果说长江要断流是因为受到隔绝带的影响,那么太子湖呢?
  渝州一带是帝国的四大火炉之一,夏季气温达到四十度左右并不算“极其罕见”。但如果仅仅因为温度高,一个湖泊就要见底这事儿似乎有些说不过去。哪怕因为江水水位降低没有河流注入的话,光是蒸发掉也要好一段时间吧?
  更何况他说那湖在小区里,更不见得就是和长江连通的。
  郭包荣奇怪地看看李真,皱了皱眉,问:“你怎么”
  李真意识到这次没法儿再用“闲聊”这个借口搪塞过去了。于是他又扯了个谎。
  “我就是搞这方面的调研的。”他笑了笑,“我毕业之后考的是渝州大学的研究生,在搞大气动态调控——”
  这词儿是他乱编出来的。听着神神秘秘,但总能和自然环境之类的东西扯上边儿。
  “这次出来就是想要多看看。您知道那东西,隔离带,我们总不能就这么只看着,总得想点法子。”他露出微涩的笑容,抓抓脑袋,“我知道自己一个人可能得不到什么进展,但好歹多了解一些机会就多一点。”
  郭包荣从脸上露出恍然的神色,赞许地点头:“你说得对。有志气。”
  这么一来他说得就更加详细了。很多事情不要李真问,他便自己一一做了补充。
  不过李真听了之后,眉头皱得更紧。
  事情的确蹊跷
  太子湖是与长江连通的,但湖区面积不算小。从郭包荣的叙述来看,时至今日两者之间的水道也未断流,还有江水在向湖中注入。
  于是眼下的情况是,这边的江水——尽管量并不大——流进来,那边的湖区水面却在日益下降。据说有的地方已经见湖底了。
  而郭包荣口中那些看起来挺奇怪的人,也的确是住在环湖周遭的小区楼房里。
  他妻子还补充了另外一件事——某天她外出的时候见到过其中一位。据说力气特别大。大到了一脚踢在路灯柱上,那铁皮便微微凹陷下去的地步。
  那么就是能力者。
  大批能力者跑到那里去
  “大批能力者”。而且看起来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李真先想起的是那些他曾经在陵县见到的生化战士。这意味着那个奇怪的太子湖或者隐藏着什么内情。
  能力者、干旱这两者似乎很难联系到一起去。这意味着或者中间缺少了关键的一环。他思索了很久,但没有弄清楚,只得暂时放下心中的念头。
  于是眼下他面临一个选择——西伯利亚在北,而万州的地理位置偏南。要不要去那里瞧一瞧?
  几乎可以肯定万州方面同西伯利亚的那群人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种联系的建立时间甚至比肖恒更早。白小当也告诉他万州当面的渗透有些严重,这说明在肖恒被转化以前,那群人的重心在万州。(未完待续。。) 
  


第一百一十九章 有怪兽

  李真闭上眼睛沉默一会儿,然后轻轻出了口气。
  总不能当做什么都发生。或者说无论自己有多么心急,总不能在后院还有可能起火的时候便冲到敌人的老巢当中去。
  那些人的确有可能是生化战士。但并非只有帝国才搞得出来生化战士。要知道在这一方面真理之门的技术据说要领先十到二十年,更何况安若素——那位白骑士,当初就从北方基地获取了大量的资料。
  而联系到郭包荣之前所说的西伯利亚一行,他觉得那些人属于帝**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倘若这么一群人真的聚集在万州,在距离渝州如此之近的一片区域当中图谋着什么,他无论如何也找不到坐视不理的理由。
  于是他向郭包荣笑了笑:“那我们也许可以继续同路走了。我得去那边看一看。”
  他本以为还会在在渝州的另外半城遭遇一些事情,却未料到在这里的旅途竟然出乎意料的平静。这里比不得他那边,似乎人烟更加稀少,街道更加冷清。他们一直走到市中心才又瞧见人群。人们三三两两地站在路边,用麻木不仁的无神目光去看路上的行人。很多人衣衫褴褛,街边更难见巡逻的士兵与警察。
  其实两边的本质差异并不仅于此——不仅仅是体现在富有或者贫困这一方面,还体现在这些人的精气神上。
  至少在门那边的那些移民还在想着法儿地生存下去。他们试着出卖体力甚至生命得到一些东西,而不像这些人一样。浑浑噩噩。李真对于这种差异感到有些疑惑,但在走出这边那道门的时候终于知道是因为什么了。
  之前走过来的时候,这边空无一人是有原因的。原来时至今日这里的当政者仍旧对这里的人们采取了某种限制——借道此处的人可以过,而这里的原住民则被限制了自由。他不清楚这样做的用意何在,但很多时候很多决定之所以被实施出来,很大程度上就仅仅是因为当政者拍了一下屁股。
  在从前这类情况尚不少见,更何况如今这个时代。
  而他们在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