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类神 >

第105章

类神-第105章

小说: 类神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扣的农夫——倒是和他的名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人见到屋里的两位似乎也吃了一惊,可还没停住脚步,直直冲了进来,口里仍旧不停:“应公!”
  应昭然与那个保安紧随其后跟了进来。保安似乎打算动粗将他弄出去,但应昭然看了看屋子的两位客人,阴着脸摆摆手,将保安打发走了。
  他大步走到那人身边拉了他一下子:“云台,你成何体统!”
  “我没办法了,我是真没办法啦!”那人的情绪看起来相当激动,胡乱挥舞着手臂,“您不给我解决,我只能来找应公了!”
  应昭然还要说些什么,但老人已经从内室走了出来。站在看口看清楚客厅里的样子,重重咳一声:“云台!成何体统!”
  倒是和应昭然说了同样的话。但这一句却管用了。来人顿时安静下来,动了动嘴,像是满腹委屈似地说:“应公,我是来求您来了。”
  应紫阳看看李真与戴炳成,微微叹了口气:“你唉。坐下来说吧。”
  见来人终于理智了一些,应昭然也放缓脸色,挨着他坐下,为他介绍道:“这位是戴炳成,特务府的保卫局局长。这位是李真,特务府的执行官。这位是沈幕沈云台,辽吉大学的副教授。”
  李真微微有些惊讶。这位人看起来可不像是做学问的。
  戴炳成与李真向他微笑问好,沈幕却似乎对两个人的身份不以为然,只点点头,没多说一句话。这样的态度自然不会令人愉快,但两个人都没有表现出来。只当是这个做学问的人对于特务府这种名字有着天然的抗拒心理——毕竟听起来和帝国历史上的东厂、西厂差不多。
  沈幕坐在椅子上,可看起来却像是随时都要站起身,神色焦虑得很。焦急当中又有些患得患失的意味,就连李真都看得出,他是打算向应紫阳要求些什么。
  他不由得在心中暗暗猜测起这个人的身份来。虽然他还没学会看衣度人的本事,却也能够看得出来人身上的衣服都是便宜货。羽绒服的袖口还有未剪去的线头,露出来的衬衣领口也有点儿发黄,应当好久没换了。一条眼镜腿似乎掉了螺丝扣,用白线缠在一起,可就连白线都快看不出本来的颜色了。这么一个寒酸的人看起来又同应公挺熟
  究竟是什么人?
  应紫阳落座之后微微皱眉:“云台,你这是怎么了?怎么也不打个招呼?”
  沈幕看了看应昭然,欲言又止,最后只说道:“我怕打了招呼就见不着您了。”
  应紫阳向应昭然看过去。这位平阳知市在自己父亲面前表现得像是个孩子,无奈地摊手:“是我拦着他的。但是这个事儿我也没法帮忙。”
  两个人遮遮掩掩的态度弄的老人有了些火气。他哼了一声,指着应昭然:“你说给我听听。”
  “年前云台来找过我一次,为了经费的事情。”应昭然微微苦笑,“他想给他的那个项目多拉些赞助。但是您也知道,他搞的研究是私人研究,辽吉大学的研究经费是拨不到他那里去的。更何况他申请的还是112项目——每一笔都是以十万计的的数目。我这个知市就是面子再大,也不可能这插手这类事。要说我给他们学校的董事会私下里打个招呼,给他争取些校级研究项目的经费还可。但是这个我是真的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沈幕倒是没插嘴,只愁眉苦脸、若有所期地看着应紫阳。
  老人扫了他一眼,微微皱眉:“那么你就没做点儿别的?这都什么时候了,看看他把自己弄成什么样!”
  应昭然没说话,但沈幕开口了。他似乎有些害臊,低声道:“应公,我这个这个是不怪应兄的。上一次他给了我三千块,要我好好过个年的。”
  戴炳成与李真不约而同地低下头找杯子喝茶——可惜早都凉了。
  这家伙的脸皮倒真是厚。原来是找应紫阳讨要研究经费。而且听起来之前应昭然的确是没办法,私下里给了他三千块——可今天他竟然又跑上了门。
  一般人这个么干早被打出去了吧?这家伙究竟是什么来历?
  应紫阳皱皱眉:“那么钱呢?你花到哪里去了?”他看着沈幕拍了拍椅子扶手,“你都快到四十岁的人了!现在连个家的都没成——你是想让你们沈家就这么绝后了么?!”
  李真第一次见这位老人这样激动。而沈幕也不禁缩了缩脖子,讷讷道:“应公,您消气,我是把钱用去修加速器了。我自己在外面租了个房子当实验室,前段时间那个、那个”
  这话一说,应紫阳愣了愣,怒气似乎也就平息下来。他看起来相当无奈地摇摇头:“云台啊。唉。”
  见他的态度缓和,沈幕也就赶紧说道:“应公,您一直都是知道的,您资助我上大学,又资助我读硕读博,又说做研究是件好事。我现在就是在做研究啊。但是我搞的是基础理论,周围一群人说我是异想天开,可是我自己清楚,他们统统是一群蠢材!”
  
  后面还有一章。今天又战胜了6000字! 
  


第二十三章 男儿膝下有黄金

  应昭然微微皱眉,似乎并不喜欢沈幕的这种态度。但父亲没说什么,他也不好开口。
  沈幕继续说道:“应公,我搞的是统一量子论啊,如果这个体系由我建立起来了,那完全是、那完全是”他激动地搓着手,脸上的愁苦神色统统消失不见,似乎一提到自己的研究便沉浸到令一个世界、而自己就成为了那个世界的主宰者,“那完全是科学史上的奇迹!我会和牛顿、爱因斯坦齐名!我会把整个人类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推进一百年!一百年啊应公!”
  但实际上,激动的似乎就只有他一个人而已。
  因为其他四个人都弄不清楚他究竟在说什么。量子力学李真是知道的,那是极深奥的东西。但是和相对论或者经典力学不同,那种理论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相对成熟的体系,正有不少顶尖的科学在那条道路上艰难前行。
  而此刻沈幕所说的“统一量子论”,按照李真的理解,就是一个完整的、能够自洽的量子力学体系。
  这东西他能搞得出来么?
  他不是什么世界知名的学者,也不是什么国内知名的学者,甚至还只是个副教授——看起来穷困潦倒。眼下似乎连研究经费都没有,在外面租了个房子作为自己的实验室。
  若非见到他的衣着确实寒酸,李真几乎要怀疑他是一个骗吃骗喝的骗子了。
  应紫阳微微叹了口气:“云台,搞研究是件好事。但不是你这么个搞法。你先得把自己给安顿好,然后才能谈得上一心做学问。昭然说的我听明白了,他的确不是故意为难你。别说是他,就算是我也没法给你打这个招呼。你搞的这个事情,短期里没有什么收益,对不对?”
  沈幕想要说些什么,但应紫阳摆了摆手:“你应该比我这个老头子了解现在国内的学术环境。你们学校能让你搞这么久,就连我都惊讶。112工程针对的不是你这类项目,别说是你的私人研究,就算是你们校内的项目,这笔款子也落不到他们头上。”
  沈幕的脸色暗淡下来。他动了动嘴,沉默好一会儿,苦涩地笑了笑:“学术环境应公。这个我当然懂。可是基础理论总得有人搞吧?没有基础理论,什么都是空中楼阁!现在就算是做出花来又能怎样?一切都在原地踏步!我这个人,我这个人”
  他颤颤巍巍地站起来,走到应紫阳面前,直愣愣地看着他:“我这个人,没有什么追求。您说要我把自己安顿好应公,我现在是没那个精力去做那些事情的。我这辈子注定要献给我的这个理论的,我不求大富大贵,也不求什么传宗接代,我只想做好一件事。做好这件事,我也算是对得起自己的祖宗,对得起沈家这个姓氏。我只求您一件事,我”
  他忽然哭了起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大男人在四个人面前哭起来令人惊讶。然而更加想不到的是,就在下一刻,他跪下了。
  膝盖磕在木质的地板上,噗通一声响。
  应紫阳一皱眉:“云台,你这是做什么!”
  “我只要十万块,应公,我只要十万块。”沈幕咬牙哽咽着说,“十万块,我就能搞出来!”
  李真微微动容。如果说之前他还觉得这人不可理喻、毫无尊严、执迷不悟的话,那么这个时候,他之前的印象就都统统消失不见了。
  虽然他还弄不清楚沈幕所说的话究竟是真是假,他的那套理论究竟是正确的,还只是自己的癔想,然而
  一个人能够为那么一件事放弃自尊,在应紫阳的面前跪下来这种难以想象的执着与隐忍就足以令人钦佩了。
  更何况他似乎的确是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他心中的那个事业。辽吉大学是北方闻名的高等学府,作为一个副教授,他本应是过着那种富足平和的中产阶级的生活的。再加上有应家源源不断地资助,但凡他动些脑筋,眼前早就是一个令人艳羡的成功人士了。
  然而他似乎将自己所能拿来的钱统统投进了他的事业当中。
  于是至今孤家寡人,甚至连坏掉的眼镜都舍不得换。
  这样的人,严格来说,的确是有些精神不正常的吧。不过这是可敬的偏执。比起那些一辈子茫无头绪、庸庸碌碌的人来说,或许他更能体会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
  沈幕跪在应紫阳的身前喃喃地说些什么,但与哽咽声混在一处,听不大清楚。
  应昭然走到他身边试着将他拉起来,唉声叹气:“云台,你这是做什么,有事你起来说,这成何体统!”
  然而沈幕抽抽噎噎地跪在那里,衣服被扯开了一半,就是不起。
  李真握了握拳,站起身:“应公。您就答应了他吧。”
  他当然知道自己这样做很不恰当、甚至可以说是无礼。十万金元不是小数目,对普通人来说当然是巨大的财富。但若是应家,想必不会缺那些钱。
  他也是可以理解应紫阳的。所谓救急不救穷。搞科研是一个无底洞,即便应家财力雄厚,也定然没法支撑一个听起来这么庞大的项目。实际上他们已经做得相当好了——无论两家之前有什么样的渊源,到今天这位老人不但资助了沈幕的学业,还一直支持着他搞这样的科研——完完全全就是将他当做一个极亲近的晚辈来看的。
  两者似乎都没有错。
  但他还是被眼前这个落魄的男人那种执着的精神感动了。
  李真说了话,应紫阳与应昭然都微微一愣。他觉得自己脸上有些发热——这种借花献佛的事情总不大光彩,更何况自己是第一人与人相交。
  沈幕也有些发愣。他扭头看了看李真,使劲儿抹了把眼,却又不小心将眼镜带了下来,于是便用发颤的手去地上摸索。这情景看得李真心里发酸。
  于是他继续说道:“应公。不知道您有没有听说过欧非几何这门学问。”
  谁都没想到会是李真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应紫阳的神色略微舒缓了些,低声道:“你说说看。”
  “欧非几何这东西是三百多年前被人提出来的,之后也有一些著名或者不著名的科学家在研究——研究它究竟有什么用,但是一直毫无头绪,人们弄不清楚,这门学问究竟可以做什么。”李真用怜悯的眼神看了看沈幕,“之后的一百七十多年也一直没有找到答案,于是大家觉得那只是毫无用处的理论游戏而已。但是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