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仙侠电子书 > 笑傲天下 >

第174章

笑傲天下-第174章

小说: 笑傲天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淞指鞔笫屏σ才沙隽舜恚渲凶钪牡笔粑涞闭平讨角逍樽印⒇ぐ锇镏鞔蟮茏幼笠欢 ⑨陨浇E烧泼排饲⒒浇E烧泼炮锖臁⑸倭炙禄弁ǔだ系取U庑┟鸾陌椎来笙蓝际苎斡胛遄寤崦舜蠡幔餐ば乱蝗蚊酥鞯牡>菟档苯癜椎赖谝磺嗄旮呤郑小坝衩嫔窳敝频募Ш泼饕步鱿H绱硕嗟母呤衷萍ぐ玻偌由衔宕蠹易灞旧淼木⑷宋铮婵晌绞侨盒擒鲚停陟谏浴5比辉诎档乩铮鞅焙诘劳换崞骄病N耪嵝赝迹昭⒗魍蚪堋⑾罨⒌热舜来烙6自谱谘钚院μ旃⒐⒂诨常幢乜暇痛税帐帧�



胡笑天问道:“这姬浩明竟敢号称‘第一’,究竟是什么来历?难道其他人没有异议吗?”莫余道:“回公子,姬浩明此人师门不详,三年前横空出世,不论切磋比斗,还是对阵厮杀,历经大小七十余战未尝一败,更是于八个月前独力斩杀黑道排行榜第十五位的高手——‘小冥王’铁鲨,一跃成为白道武林公认的领军人物。”顿了一顿,露出古怪的神色,又道:“江湖传言,姬浩明是看中了唐门的一位女子,所以专程赶来长安参加大会,或许会当面向唐氏家主提出婚约。”胡笑天心头一跳,不觉呼吸有几分艰难,咬牙道:“姓姬的想要娶的人是谁?”莫余小心翼翼地瞥了胡笑天一眼,低声道:“据说这位女子乃是唐门旁系子弟,名叫唐雪。”



唐雪!



这个名字如同一记闷雷,轰在胡笑天的头顶,令他心潮翻卷,几乎不能自持。自四年前分别,他再也没有见过这位对自己情根深种的少女,那些被他刻意深埋于心底的记忆走马灯般闪过脑海,雨夜初识,野外重逢,以及那永远不会忘记的深情拥吻。他起初只是将唐雪视为异姓妹妹,心中多是怜爱,哪知后来卷入天下会内乱,被困地下深处,唐雪大胆表露心迹并主动献吻,于是两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暧昧复杂。再后来因为衣舞凤的关系,他险死还生,加入魔教成为玄宗弟子,在雪峰绝岭苦修三年,彻底与唐雪失去了联系。即使下山之后,得到过唐雪生父唐伯文的帮助,答应过对方照顾唐雪,但因为魔教弟子的敏感身份,他也没有刻意打听唐雪的近况。数年的离别,胡笑天自己也已成亲娶妻,但听到她可能嫁给别人的时候,一种锥心的痛不可遏制的漫过全身,激起几分愤怒,更激起几分杀机。一个可怕的念头突然蹦出脑海——唐雪是我的女人,谁要来抢我便杀谁!



胡笑天神色忽变,杀气隐隐外露,莫余不禁吓了一跳,忙轻声提醒道,“公子,公子!”胡笑天及时警醒,收敛身上暴涨的杀气,心里却仍然极为别扭,低声吩咐道:“你立即给我收集姬浩明的一切消息,特别要查清楚此人的出身来历!另外派人关注唐门动向,尽快向我汇报。”莫余乃是心眼通透的角色,隐隐猜出几分内情,神态愈发恭谨,道:“是!”



入得城来,只见人流如织,商社林立,棋盘状的街道宽敞大气,各处豪宅庭院透着皇城古风,随处可见前朝留下的古迹。一行人七曲八拐,来到东门附近一处大宅住下。这处宅院是莫余他们花大价钱提前租下的,占地十余亩,院落数重,房间众多,足以安排下全部人马。宋谦甚是满意,夸赞了莫余等人一番。长安城内鱼龙混杂,若是投宿客栈旅舍多有不便,总不如自家人单独住在一起方便安全。



人马分头安顿,设置值班护卫,这些自然有人安排妥当。由于盘灵儿、苏浩然、南宫仇等人都内伤未愈,简单洗漱之后,众人一一回房休息,并未出门一探长安城的繁华夜景。



胡笑天探望安抚过盘灵儿,回到自己的住处,但觉心中烦躁,坐卧不宁,每每一想到“姬浩明”三字,便杀机如炽。如此反常的焦躁情绪令他悚然而惊,立时醒悟到这是阴阳失调,心魔入侵的征兆。“灭世霸王诀”霸道刚猛,修炼者必须及时吸纳玄阴之气,维持体内阴阳二气的平衡,否则极易走火入魔,要么沦为杀戮狂人,要么变成绝世淫魔,决不会有什么好下场。以玄宗通天彻地之能,坐拥数十美女,犹要自困于雪山之巅,可想而知心智失控的后果有多么可怕,连号称黑道第一高手的魔教教主都心存忌惮。



胡笑天摩挲着贴身收藏多年,得自唐雪的彩凤玉佩,回忆起唐雪娇美无双的面容,不禁摇头苦笑,昔日的一缕情丝却成为今日心魔入侵的元凶。其实早在数月之前,胡笑天已派人持亲笔书信前往明教总坛,向明教圣女云黛儿讨要“万年冰魄”,以便日夜佩戴身上,保持心智的清醒。但明教总坛远在昆仑山中,路途遥远,一去一回耗时良久,直到他离开兰州时仍未拿到万年冰魄。一路走来,阳气越积越盛,再加上前两日经历了血腥搏杀,今日又被唐雪一事触动,心中渴望发泄的欲望陡然变得十分强烈,连佛门法咒都压制不住。



胡笑天推开窗户,任凭寒冷的夜风扑面吹来,心头的炽热杀机丝毫未减。他曾经与赤阎深谈过,明白这股欲望宜疏不宜堵,你压抑控制得越厉害,将来的反弹越强烈。何况此去京城数千里,耗时数月,若这么独自憋闷下去,阳气太盛,不走火入魔才怪!万一他因为阴阳失衡而丧失理智,变成一只人形野兽,那绝对是魔教历史上空前绝后的笑话。



黑夜如墨,浓云笼罩,看不见半点星月光辉,只有远处的灯火光芒隐隐闪现。



胡笑天正欲关起窗户,眼角余光扫过高耸的院墙,竟看到不少夜行人自空中悄然掠过,而且他们的奔去的方向居然出奇地一致,都是长安城南。若非胡笑天练有天眼通,在如此昏暗漆黑的时刻哪里看得清楚?他心中一动,难道南边发生了大事?可是他此刻禁功修行,内力轻功均不能使用,纵然有心跟去探查亦无可奈何。



长安之夜,注定不会太平啊。



次日天明之后,由宋谦居中指挥,多组人手化装分派出去,开始系统的收集城内外的情报信息。不论是为了自身的安全着想,还是为夺回玄铁密图做准备,掌控当下的局势和动向最为关键。形势未明了之前,不宜妄作决策。不然一步踏错,惹火烧身,他们就走不出长安城。长安为西北第一名城,当然也有魔教弟子秘密驻扎,但此地的负责人正是冷面修罗项虎。项虎拥戴的是玄宗二弟子战锋,与胡笑天一系势同水火,根本不可能相互合作。



反正左右无事,盘灵儿等人还需时日养伤,胡笑天索性换上文士装扮,让护卫备齐礼物,前去拜访城中大儒。他明面上的身份是兰州“盛景行”的少东家,也是奉诏赴京候选官员的秀才,按当时的文坛风俗,每过一地,功名未显的儒生都要以弟子之礼拜会当地知名文人,在学问上进行讨教。有的儒生还会事先准备诗文书画,登门拜访时,乘机请对方点评题字,以此为荣。胡笑天临时起意拜访城中大儒,一来想了解官场现状和朝廷用人的标准,二来想了解长安的风土人情,三来他要在此逗留多日,如不按规矩造访文坛前辈,日后做官考察时就是一大污点,会被扣上“清高自傲,目无师长”的帽子。



胡笑天出手阔绰,谈吐举止远比同龄人成熟稳重,加之腹中确有学问,不过两日时间,城中的文士儒生们都晓得新来了一位兰州秀才。那些收下了厚礼的成名大儒,更是对胡笑天赞不绝口,评价他知礼节,懂进退,轻钱财,淡生死,唯一的缺点是不善音律。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此乃儒家弟子都需要精通的,缺一不可。众人感慨之余,只能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胡笑天昔日勤于练剑练功,哪有时间玩赏音律?他对此也不多加解释,有人问起便一笔带过,无人过问自然乐得轻松,也不会主动献丑。



连续数日放晴,积雪早化。这日天高气爽,胡笑天和几位刚结识的儒生相约,同去拜会西北名士谭在勤。谭在勤以书法文章著称,曾经担任过元朝官吏,明灭蒙元兴起后,他秉持“明臣不事二主”的理念,多次婉拒了朝廷出任地方官的邀请,闭门在家教育本族子弟。秦王朱樉听闻谭在勤的大名,便派人强邀他入府,给自己的子女讲授诗文经义,从此成为秦王诸子和郡主们的授课老师。因为这层身份,不少未成名的儒生都想巴结他,进而搭上秦王这条线,一跃成为长安城的新贵。



谭府面积不大,胜在幽雅清静,是一座有着相当年头的老宅院,青砖灰瓦,古树环绕。胡笑天一行五人投上刺帖,并让随行的护卫敬奉上备好的礼物。等了半响,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仆快步迎出,客气地请众人入府详谈。



进入客厅,众人分头落座,自有青衣小厮奉上热茶点心。胡笑天举目望去,只见厅堂高处悬挂一匾额“淡泊明志”,左侧白墙上挂着一副草书,笔走龙蛇,铁钩银划,写的是《管子。霸言》中的几句话“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知善者谋,不如当时。精时者,日少而功多。夫谋无主则困,事无备则度,是以圣王务具其备,而慎守其时,以备待时,以时兴事。”右侧墙上挂着一副长轴水墨山水画,笔意苍茫,神韵悠远,一看便是出自名家之手。



同行一位孙姓书生抚掌赞道:“好字!此贴既有怀素的结构奇逸多姿,法度具备,又有几分米襄阳的强劲风骨,神采飞扬,定是出自于谭师之手。妙哉妙哉!”另一汪姓书生附和道:“谭师书法冠绝西北,传言果然不虚!真乃神笔是也!”既然书法评点被人抢先,尚未开口的两位赵姓书生转而评画:“子华兄,你看这幅山水画作古风扑面,气质具盛,莫非是南宋大家所作?其落款印章模糊,难以辨清作者名号,甚是遗憾。”“恭华兄,我观其笔法韵味,与马远之画技极为接近。”四人你一言我一语,评书论画,旁若无人。胡笑天微微一笑,并不多言。



忽听足音轻响,一位颌下生须,年近五旬的中年男子缓步走进客厅。他身材修长,相貌堂堂,顾盼间书卷之气甚浓,有几分古书上所描述的温文尔雅的气质,眼角长着细密的鱼尾纹,透出历经人世浮沉的淡定从容。他眼眸一扫,正在高谈阔论的几名书生立即收声,与胡笑天一同站起,恭敬地施礼问好。来者正是长安名士谭在勤。



谭在勤回了一礼,示意客人落座,淡淡道:“各位青年才俊联袂造访,谭某不胜荣幸。家中无甚值钱之物,只好每人回赠一幅亲笔所书的诗词,还望各位莫要嫌弃。”说罢轻拍手掌,两名小厮捧着数幅的书法卷轴,分别放到众人手旁。



众人大喜望外,连连称谢。除开胡笑天,其他四人早有准备,纷纷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诗文,呈到谭在勤面前,请他予以点评。谭在勤不置可否,瞧着端坐如钟的胡笑天,问道:“阁下便是近日风头甚劲的兰州秀才胡笑天么?”胡笑天欠身道:“回先生话,正是小生。”谭在勤轻抚长须,点头道:“气质不俗,神华内敛,难怪有不少人在我面前提到过你的名字。你到长安来是探亲访友,还是谋求一个出身?”胡笑天道:“学生是应诏前往京城,参加今年举荐选官的考试。因见长安繁华昌盛,特意逗留几日,一来结识同道文友,二来拜会各位师长,以聆听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