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破谍 >

第1章

破谍-第1章

小说: 破谍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介:间者——因间,内间,反间,生间,死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孙子兵法》那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火,日头已由那座城落了下去,只在天边还留着最后一抹猩红。如血的残阳,无边的烽火,扑朔迷离的身份……那是一段沉痛的历史,却从中开出一朵轻盈、温暖、永恒的爱情之花。再回首,她们其实是用一生去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信仰、生命、爱情,孰轻孰重?然而隔着一世的暮光与尘埃,对与错、黑与白之间的界限,也越来越模糊。时间如轮回不歇的转经筒,该遗忘的,终将被遗忘;永恒的,将永恒下去……本文过程虐,结局HE,不会坑。如同两位主人公多舛的命运一样
 28982

第1章 楔子() 
这是一个八月的早晨,在美国西海岸这座叫做布鲁金斯的滨海小城,蔷薇花忘我地在主街上唯一的这爿面包店外绽放了一墙,倒不是她忘了季节,实在这是一个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所在。

    像世界上许许多多的小镇一样,这里节奏缓慢,民风淳朴,早晨去一趟面包店,很多老街坊即已完成了一场颇具效率的社交活动。

    就拿眼前这个八月的早晨来说,人们买完了早餐面包都迟迟没有离去,而是或站或坐,唏嘘着这天布鲁金斯当地报纸上的一则新闻。新闻上说那对来自中国的、优雅的、年迈的女士于头天晚上一起与世长辞了,是的,一起,前后相距不到半小时,这并不是一宗你所设想的他杀或自杀事件,然而现实却更具戏剧性——她们多舛而又幸运的一生,在这一天竟像约好了似的,一同走到了尽头。

    这是两位年过八旬的老太太,被人们在海边的高地上发现时,一个静静地坐在轮椅上,还有一个则依偎在轮椅旁,就像平常很多人看见她们时的状态一样。据说两张饱经沧桑的脸庞十分安详,而她们面对着的,则是一望无际的太平洋。

    “也许两位是对着她们的祖国——中国的方向守望。” 面包店老板娘汉娜如是说。

    “有道理。”有人接茬。

    “知道吗?”镇上唯一的私校校长裴顿先生开腔道,“我喜欢报纸上对她俩的描述方式——‘两位勇敢的反法西斯斗士’,要知道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的,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种族都忽略不计。”

    “她俩也参加过战争吗?”老杰克惊呼,他是一个二战老兵,对“战争”一词极为敏感。

    其余很多人也一同看向裴顿,显然很多人对这两位相处了几十年的老街坊并不十分了解。

    “不错,二战期间这两位中国老太太,不,那会儿她们应该还是两位年轻的姑娘,曾经活跃在中国战场上,顽强地抵抗过日本法西斯的侵略。”

    小小的面包店里又是一阵唏嘘,包括曾经对她们或明或暗的性向不置可否的一些街坊,这会儿也从心底由衷地升腾起一丝敬意。

    这个短暂的沉默很快被跨进面包店的母亲和我打破,母亲还是礼貌地和大家打招呼,却掩不住一脸的疲惫。一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向我俩伸出怀抱,这是个不惮于肢体接触的西方民族,人们希望用一个怀抱、一记亲吻,一句“节哀”去分担一些他人的伤痛和思念。

    “谢谢你汉娜,谢谢迈克尔,谢谢杰克……”母亲和大家一一拥抱,“我的两位母亲走得很平静,可以说她们是微笑着离世的,”母亲声音不大,却沉着而清晰。

    不错,这两位中国老太太是我的家人,更加确切地说,她们一个是我的瑜外婆,一个是我的瑾外婆。她们在千禧年那个和煦的夏夜离开尘世,那一年,人类又迈入一个崭新的世纪,那一年的新年,举世同庆,不论种族,不论贫富,抑或是高尚的、龌龊的,人们暂时忘却这些,共同庆祝这个历史时刻的来临。新年夜,十七岁的我陪两位外婆在海边看了场跨世纪的烟火,我还清晰地记得她们脸上那幸福而知足的笑容,在漫天烟花的映照下,我曾有过一刹那的幻觉,我看见两张年轻姣好的容颜,也是在这样一个烟花绽放的夜晚,向彼此甜蜜地笑着……

    葬礼过后,母亲和艾丽用了很长时间整理她们的遗物,大多是些书、衣物,和一些怀旧的小玩意儿。一天,母亲拿着几本旧书坐到我身边。

    “这些,我想交给你。”母亲的声音有些沉重,自从我出生,她在家中就坚持用中文和我对话,即使她自己也是在美国长大,但母亲说,我们不可以忘了这门沉淀了几千年的古老语言。

    “这是什么?外婆的东西吗?”我接过来,在手上翻了翻。

    那不是什么书,而是几本看得出曾被主人用心呵护着的羊皮笔记,年代有些远了,纸张泛着深深浅浅的黄。

    “对,这是一部从未出版的自传,由两位外婆合作撰写。”

    “外婆的自传?”我翻开扉页,那里写着:给我们的后人。一九七四年春。

    那是我所熟悉的瑜外婆的字迹,柔中寓刚的俊逸行楷。再往后翻,的确是交错着两个人的笔迹,都说字如其人,瑾外婆的字则是刚毅中蕴藏着些许不常示人的柔情和风淡云轻。

    “好好保管吧,没事看一看,也许会有所启发。”母亲揉了揉我的头发。

    我点点头,算是应承下来,至于会有什么样的启发,我仿佛并不很期待。

    等一切归于平静,我离开布鲁金斯,回到了学校,外婆们的那部自传,也被我带了回去,一开始是出于好奇没事翻一翻,可不知怎么回事,渐渐的,那些故事仿佛有一种魔力,吸引我没日没夜地看下去,直到一个月后全部被我看完,竟有了一种落幕后的惆怅,我甚至觉得,在过去的十七个年头,我从来没有与两位外婆那样亲近过。

    这太疯狂了!

    这几本笔记不仅拉近了我与两位外婆的距离,甚至让我觉得,自己与中国、与那段历史的距离,一下子全都拉近了!要知道,“中国”对于在这里出生的我来说,只是遥远的东方大地上一个古老的国家,我知道自己长着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我和母亲及外婆们很多时候用中文对话,我喜欢吃她们做的中餐,然而,我却从未有过去那里看一看的念头;而历史,则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门学科,过去了那么久的事情,众说纷纭,我曾执着地认为,这世上的历史书都是片面的,我们没有必要去深究那些不知真假的陈年旧事……

    一个念头就此萌生,偶然的抑或注定的,我要去到那个遥远的东方国度,那个据说是我们这个黑发黄肤的种族的发源地去看一看,去寻找外婆们年轻时的踪影。

    我在电话里将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艾丽也坐在母亲身边,用免提键听着我近乎疯狂的奇思异想。

    母亲沉默了一会儿,只问了一句:“需要我们陪你去吗?”

    “不用,妈妈,谢谢你,我想我自己能应付。”我谢绝了母亲,我想独自占有这段旅途。

    十一月份,一切手续办妥,我独自一人踏上了这段让我魂牵梦绕的旅程,我的目的地是一座叫做南京的古都,飞机将在上海降落,在那里,我将踏寻瑜外婆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以及白利南路,也就是如今的长宁路,那所叫做圣玛利亚的贵族女校的废墟,之后,我将乘火车从上海到南京,去两位外婆相识、相知、相恋、生死相许的地方,去找寻她们的故事。倘若她们在天有灵,定会陪伴我一起重游故地,我想。

    在飞机上,我又重新打开这个故事,它并不像传统的自传那样由出生开头,而是选择这个对于她们来说意义非凡的转折点:

    “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刚刚立冬后的这个礼拜六,在上海至南京那段疮痍的铁路上,我独自一人坐在一列‘蓝钢快车’的头等车厢里……”

    横跨太平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知什么时候我已捧着笔记本睡着了,睡梦里依稀看见两位外婆,竟像是和我仿佛年纪,远远地,对我微微笑着,她们穿着民国时的旗袍,华髻侧挽,风华绝代。

第一章 白色手提包() 
民国二十九年十一月九日,刚刚立冬后的这个礼拜六,一列“蓝钢快车”在上海至南京那段疮痍的铁轨上奔劳残喘,纵然是德意志的车身,大不列颠的车头,在这四处被日军轰炸得体无完肤的“京”沪线上,也显得分。身乏术。

    列车内的头等车厢里,一名年轻女子轻蹙着眉坐在窗边,窗外残存着本应属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富饶,以及零星暂时躲过战火的粉墙黛瓦。她却无心注目,手中的英文短篇小说集‘Waifs and Strays’(《流浪者》)俨然捧成一本。道具,这书原是当年她就读于圣玛利亚女子中学时,校长傅德(C。A。 Fullerton)女士惠赠,已经跟随她在这乱世中辗转近十载,书中的一章一节她已烂熟于心,由此,作为道具再恰当不过。

    女子约莫二十岁光景,于这肥大的单人沙发椅中略显瘦削,却不孱弱,玉葱似的挺拔拔坐着,同样沦为道具的还有半杯冷透的咖啡,她是吃得咖啡的,同样吃得的还有洋酒,洋烟,只不过样样会得样样都不曾上瘾。

    细细看去,这女子肌肤皎白通透,胜似玉雨梨花,眉峰处若有若无地拧着,淡如罥烟,全然不似同时代女人们趋之若鹜得那般细长墨黑,却自成一缕清俏仙气,低垂的长睫毛根根分明,掩着一片隐忧而执著的眸色,映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历练。

    车厢略略摇了一摇,她下意识地抿了抿薄唇,动作轻微得连她自己都没有察觉。她在脑中将这几个月来发生的事情重组串联一番,早在两个半月前,山城重庆依然热得如火如荼,也是这样一个天色渐淡的下午,她从军统局训练处处长郑锡麟的办公室出来,刚刚被委派了一项不同寻常的任务。

    “明天动身!”这是郑锡麟给她的时间,重庆只给她一天去准备,想来也是怕她接触到杂人走漏了风声。甚至刚下楼就隐隐觉得有人在暗中跟着她,既然安排了绝密的任务,这种半公开的盯梢也在常理之中,为着提醒她谨言慎行,另外也防她有什么变故。一路走回自己的单身宿舍,这个突然的派遣令于她本不是什么天塌下来的事情,九岁那年起她就漂泊惯了,而要说危险,她已在刀尖上行走了近两载,可此刻,心里却有一桩事情,她无论如何要做到。

    这样想着,她带上白色的手提包走了出去,这条巷子走到头右转是一条不宽不窄的马路,马路中间有一个邮局,邮局门口有个小吃摊子,摊主便是她的联络员老陈,每当她有情报,便会带上这个白色手提包作为信号,去老陈的摊子上买上一个叶儿粑,伺机把情报传递给他,老陈家中藏着一部电台,得到情报后,老陈便回家把刚刚得到的情报传到延安。

    她一心想把自己离开的消息通知老陈,一来组织上可以对这条线及时作出调整,二来避免老陈因为自己的消失而担心,这种担心一方面是感情上的,毕竟自己和老陈联络了已近两年,是真正的同志和战友,另一方面,一条情报线牵连几个端口,她一旦莫名消失,其他人不知情况深浅,不知这条线还安全与否,必然要尽数撤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走在小巷里,她估算着后面盯梢者的距离和角度,以便一会儿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