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BL电子书 > 那个夏天 >

第18章

那个夏天-第18章

小说: 那个夏天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福裕给她让开路,两个人擦身而过,她正要出去的时候,陈福裕在许诺背后轻声地说:“许诺,我愿意等。”
许诺没有回头,快步走了出去,她怕陈福裕听到她心狂跳的声音。
刘建军送许诺下楼:“刚才我打过电话了,汇钱的事都安排好了,今天学校就能发确认了。”
许诺点头说:“嗯,你办事我放心。”
“你跟老陈说这事了吗?”刘建军问。
许诺摇摇头:“没说,不知道怎么说。说了好像怕人家纠缠我似的,也太自作多情了。要不你帮我说吧。”
刘建军说:“我才不管,你们俩的事我再也不搀和了。”
许诺想起来:“你别跟小田说了,她大喜的日子,我不想用我的事喧宾夺主。让她高高兴兴的结婚吧。”
刘建军嘱咐她:“十一那天你可得来啊。跟我可别玩消失。”
许诺点头:“放心吧。”
刘建军结婚那天场面非常盛大,席开三十桌,新娘子打扮得很美,衣服换了一套又一套,刘建军则被灌得频频告饶。
许诺坐在新娘闺蜜那一桌,含笑看着他们,刚才听他们在主婚人的引导下对彼此说我愿意的时候,她悄悄擦掉了眼角泛出的泪。婚姻确实并不只是男女结合那么简单,这意味着承诺、责任、奉献、牺牲、分享、获得……太多,所以才会让人觉得神圣与向往。
她也看到了另一桌的陈福裕,两个人隔着人群远远的举了下酒杯,不知为什么,许诺的心里有些难过。
跟小田和刘建军道了祝福,她准备提前走了,刘建军说:“我送你出去。”
两个人走到酒店门口,刘建军问她:“打算什么时候走啊?”许诺说:“估计最晚月中签证就下来了。我都定了机票了,拿到签证就走。”
刘建军有点难受:“我明天去泰国,估计赶不及回来送你了。不过那边我都安排好了,你有什么变化直接跟孙姐联系。”他要度蜜月去了。
“没关系,好好度你的蜜月,对我嫂子好点,女人很看重这些的。你回头可以带她来看我。”许诺柔声说。
刘建军再也忍不住了,把许诺搂在怀里,恶狠狠地对她说:“妈的,你一定要幸福你知道吗?一定要幸福。”
许诺在他胸前偷偷的擦掉眼泪:“放心吧。我会的。”

十月

北京最好的季节到了。天蓝得让人心醉,空气通透,阳光如金子一般。许诺最喜欢骑着车在使馆区乱转,安静的小巷里,只能听到树叶哗啦啦的响声,门口站岗的武警战士有时候会对她友好的微笑,刚刚开始零星有酒吧营业的三里屯,周末的午后会把桌椅摆在门外,她常常坐在那里晒着暖阳发呆。这是她深爱的城市,而她,就要离开。
上飞机的那天,妈妈哭得很厉害,让许诺也特别难受。爸爸在一旁劝妈妈:“哭什么啊。没两个月放假就又回来了,一共才去一年多,又不是见不到了。”跟许诺说:“别心疼钱,有假期就回来,省得你妈想你的时候老拿我撒气。”妈妈才笑了。
进关的时候,许诺下意识的回了回头,并没有人追上来说:“留下来,别走。”许诺自嘲的笑了,外国电影看得太多了。直到飞机腾空,听着广播里空姐说:“本次航班是飞往悉尼的CA175次航班。”许诺才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真的离开了。
想着小叶和刘伟说:“没想到你比我们先走。”还有老师欣慰的笑:“早就说你这么聪明的孩子应该继续深造,虽然没能去美国,悉尼大学也很不错的,给你介绍的那个教授也算是他们国内一流的了。”爸爸妈妈勉强的点头:“念书总不是坏事,虽然舍不得你,但是一年能念下硕士从时间上来说还是划算的。”以及刘建军那个有力的拥抱:“你一定要幸福。”
许诺闭上了眼睛。
空姐送上饮料,打断了她的沉思,隔壁坐的是个鬼佬,搭讪着说:“第一次去悉尼吗?”许诺点头:“是啊。”“出差?”对方继续问。“上学。”许诺说。
“哦,你真幸运,你可以在夏天过圣诞节了。”鬼佬语气夸张的说。“我作为澳洲人,从来都没有过过白色的圣诞节呢。”
许诺一想,真是,南北半球季节颠倒,现在已经是澳洲的春末夏初了。
长途飞行真是让人痛苦,许诺在后排找了个空座躲开了过于健谈的邻座,半坐半躺的折腾了很久才渐渐入睡。她发誓以后要努力赚钱,每次都坐头等舱,12个小时的旅程,不能把自己放平,实在太不人道了。
而当她看到似乎是浮在海面上的悉尼机场,那美丽的海岸线,一片纯净的蔚蓝,忽然觉得,自己来对了。
许诺的房东就是帮她汇学费的孙姐,这次接机、安排她住下,关照她生活的都是她。孙姐人到中年,是个典型的爽利的北京人,跟许诺非常投缘。带她吃了午饭,买了电话卡,送她回家还不停的嘱咐:“有什么事尽管打电话问我,平常我们家就是我跟儿子,就想有个人作伴。再说建军也嘱咐我让我好好照顾你。今天周末银行不上班,明天我带你去银行开户,然后咱们去学校报到。”她的关照,让许诺觉得自己很幸运。
她在飞机上并没有睡好,但是她完全没有睡意。事实上,她的心跳得让她坐立不安。她又检查了一遍随身带的东西 – 钥匙、钱、住处的地址、电话卡,和那张内容她已烂熟于心的小纸片。
许诺在楼下拦了辆出租车,把地址给司机看。悉尼的司机并没有北京的那么健谈,许诺坐在后座,沉默的看着沿途的景色,看着周围的一切一点点熟悉了起来。
“George Street,那是悉尼市区的主干道了,有很多名店都在这条街和Pitt街上,可是当地人穿的比较朴素,其实好些款式都挺过时的。值得一看的是Queen Victoria Building,里面有澳洲最老式的电梯,还有导游给你讲解。”
“George Street其实很短,走路的话,有半个小时也走完了。我们可以穿过Dixon Street,那是唐人街的主街,有很多的纪念品商店和小饭馆。广东酒楼最多了,但是如果会找的话,小巷子里也能找到很美味的北方小馆子,环境差点,可是吃起来跟国内没什么两样。”
“唐人街很靠近达令港,周末我们可以去水族馆玩玩,看看街头艺人表演,让中国来的画家们给你画个素描什么的。”
“悉尼的公园很多,唐人街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叫Tumbalong Park,经常会有世界各地来的音乐家在那里作表演,很有意思。”
“我住的那个地方,算是比较市中心的居住区了,出去玩很方便。附近有一条街也叫Broadway,有一个挺大的购物中心,将来你可以去那里买东西。当地人要么开车,要么喜欢在路上走,因为空气好,景色也漂亮,悉尼大学离我那里也不远,走路二十多分钟就到了。我楼下对面有个咖啡馆,我周末早晨一般都在那儿吃早饭。如果你来了,你就可以做给我吃了。”
“你到了。”司机回过头对许诺说。
果然,她看到了那个小小的咖啡馆。宋闵跟她说过很多次的地方,她抬头看看对面那座公寓楼,那是宋闵住的地方,玻璃窗反射的阳光刺痛了她的双眼。
她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路上的行人,这是个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情正浓时,宋闵跟她说过很多次悉尼,描绘过很多他们将来在一起的日子,他们未来的家,他们的生活,一起要做的事,很多。
所有的一切都曾经那么清晰、真实,几乎触手可及。可当她伸出手去,却发现,不过是一片泡沫。
他不出一声的,就那样把所有的承诺和可能,带走了。
可是,她从来未曾忘记过。那些曾经存在于她心底的美好的梦境,曾经带给她的那么多甜蜜的希望,她不会让这些还没有开始就破灭,没有留下一点痕迹。
无论是在书堆里找到的宋闵往澳洲邮寄包裹的底单,还是刘伟无意中说出的那句“澳大利亚”,都触动了她那个封存的梦,她知道她从来都没有忘记。
就像她终于有一天站在这里,勇敢的面对着她的过去,告诉自己,他真的来过,他真的存在过。
如果他没有勇气告别,如果他没有能力实现他的承诺,就让她来完成这一切。他留给她的,不过是一些散在风中,逐渐淡去的回忆,和一笔让她能够踏上这片土地的现款,现在,她要用这种方式都还给他,对他说:“我们结束了,现在,我们两不相欠。”
过去的柔情蜜意都是虚空,曾经的海誓山盟成了梦魇,将近两年的时间,她都活在他不告而别的诅咒里,她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回来,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再开始,她不敢再相信爱情与承诺,她象他的囚鸟,翅膀被钉在一个叫过去的城堡。
而今天,她来救赎她自己。
许诺安静的坐在窗前,想像着她去按他的门铃,两个人的见面。他会惊喜吗,窘迫吗,生气吗。刘建军曾经担心的跟她说:“过去的事,就过去吧。对男人,不要这样穷追猛打,他有他的苦衷,你要给他留点余地。”
许诺只是温柔的对他说:“你不懂的。”
她并不是要挽回,或者指责,或者做些什么,她只是要完成一个仪式。
她想过,最好的结果,是两个人在乔治街的人流中遇见,互相体面的问候,仿佛两人昨天才见过:“你好吗?”“很好,你呢?”“我也很好,现在在上学,毕业就回去了。”“再见。”
再也不见。
可是这样戏剧的事也只有在戏剧里发生,在一个平均一平方公里只有两个人的国家,他们也许永远都不能相遇。那她又何必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这里,找寻一个答案。
找寻她自己。
“小姐。”侍者轻轻的唤她。“你的咖啡凉了,要换一杯吗?”年轻的澳大利亚男孩,脸蛋红红的,眼睛里都是关心。
“好的。”许诺笑着说,看着他的蓝眼睛,这双眼睛,也曾经这样看着宋闵。
“你叫什么名字?”许诺问他。
男孩的脸更红了,“我叫JAMES。”
“我是NORA。”许诺笑了。
NORA给了很好的小费,JAMES看着她离开的身影。最近一个星期,她每次来都会给很好的小费,在悉尼的中国人,都很有钱,但是他们很少给小费。所以一开始他以为NORA是日本人,NORA说不不不,她是北京人。JAMES很喜欢NORA的微笑,所以他总是尽量把她坐惯的靠窗的位子留给她,幸好,这个店客人并不是那么太多,每次她坐下,都会对JAMES感谢的笑笑。
JAMES觉得她不是来喝咖啡的,因为她面前的咖啡几乎很少动,她好像是在等人,但是从来也没有等到。谁会让这么漂亮的女孩子等呢,谁让她的眼神里经常透露出忧伤。年轻的JAMES常常这样想。
许诺开始上课了,她现在上的是语言课,为的是通过读硕士课程必须的IELTS考试。悉尼大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常常让她想起她喜欢的北大 … 古老,雍容。她喜欢白天的学习,老师都很谦和耐心。同班的亚洲学生里,她的发音是最漂亮的,同学们都很喜欢她,下课常常邀她一起出游。她总是抱歉的拒绝,一个人走路到这家小咖啡馆,独自坐到天黑才回家。
“今天好吗?”JAMES问候许诺,今天是星期五,客人比较多,但是JAMES还是想办法给她多加了一张桌子,让她在窗边坐下。
“谢谢你,很好。”许诺笑着说。她已经不那么介意是不是会看到宋闵,她开始习惯现在的生活 … 安静、充实、有目标。虽然宋闵的家近在咫尺,她忽然不那么想见到他,甚至,她在想,也许明天她不会再来了,孙姐要带她出海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