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

第6章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第6章

小说: 不懂拒绝的老好人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相信自己应该始终当好人,即使那意味着任由别人利用我的敦厚。符合/不符合

  当好人,让别人高兴,这是我保护自己免遭拒绝、反对和抛弃的方式。符合/不符合

  如果我批评了别人,我就不会再认为自己是个好人了,即使他们就该遭到批评。符合/不符合

  我努力做个好人,就是为了让别人喜欢我。符合/不符合

  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好像需要讨好别人来“换取”爱和友情。符合/不符合

  当好人常会阻止我对别人的消极情感的表达。符合/不符合

  我相信别人会认为我是一个彬彬有礼、和蔼可爱的人。符合/不符合

  我认为我的朋友应该喜欢我,因为我为他们做了很多。符合/不符合

  我想让每个人都认为我是个好人。符合/不符合

  打分和解释

  数数你选择了多少个“符合”,那就是你的总分。参照下面的分数范围来解释你的得分:

  ◆总分在14~20分之间:你已经“好”过头了。实际上,你的好心好意很可能已经对你的人际关系和情感健康产生了消极影响。你正在为当好人付出太高的代价。如果你把对自己不那么有害的品质放进自我概念的核心,取代当好人,你的改变速度就会加快。

  ◆总分在8~13分之间:你的取悦症状跟你“宁可亏待自己也要对别人好”的极端需求强烈相关。放开你当好人的自我概念,这会让你的改善加速。

  ◆总分在5~7分之间:你仍然很在乎别人是否认为你是好人,尽管不像大多数取悦者那么严重。你要发扬自己的很多优点,但是请记住,当好人不在其中。你离危险的心理地带仍然很近,所以你还是应该对宁肯亏待自己也要当好人的倾向保持警惕。

  ◆总分在0~4分之间:你不怎么在乎当个好人。但是请检查一下,确定你没有掉进否认的陷阱。如果你真的已经克服了当好人的心理需求,那么你就已经在康复道路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讨人喜欢=好

  作为一位做了25年临床心理的学者,我可以向你保证,性格通常有趣得多也复杂得多,远不是某个词语或描述(比如“好”)能够概括的。尽管如此,我的确知道,如果你的某种个性品质是在早年形成的,并且已经成为了自我概念的核心要素,那么这个标签就会对你一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产生强烈影响。

  “好”就是一个这样的标签,家长、老师以及其他大人常把它贴在听话的孩子身上。“你可真是个好姑娘啊!”或者“那真是个好孩子!”,这些是我们时常能听到的赞美之词。或许,你自己也常常这么说。

  “好”还约定俗成地被家长和其他成年人所使用,比如说“你应该当好人”,因为它意味着有教养、有礼貌并且最终能被社会所接受。它还常常被用来区分道德和不道德的行为,描述禁止性规定,尤其是用在少女身上,比如说“好女孩不去酒吧”或者“好女孩不跟男生鬼混”。

  然而有趣的是,在用到成年人身上时,“好”这种品质经常会打折扣,甚至被贬低。比如说,我们常常会听到“她人很好,但是……”或者“他是个好人,但是……”之类的话。让“好”打折扣的“但是”通常会引出某种消极的个性品质。

  词典把“好”定义为讨人喜欢或令人愉快。一般来说,好人往往被看成是平面的、二维的,而不是立体的、三维的,缺乏深度和清晰度。他们确实不会讨人厌,但他们的性格没有清晰的棱角或轮廓。在群体或组织中,好人绝对不会兴风作浪。他们不会触怒别人,但也很少会给别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的女儿小时候曾经说过,她更喜欢迪士尼动画中的“坏蛋”,而不是“好人”,因为那些坏蛋“更有趣”。)

  事实上,有些“好”人甚至恰恰因为顺从、逢迎和讨人喜欢而受到指责,而这些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好”的代名词。体现在一个女性人物身上,简·奥斯丁的描述准确地刻画了这种针对“好”的微妙但消极的反应:

  她不过是个好脾气、热心肠的年轻女人;我们很难讨厌她,因为我们根本没把她放在眼里。

  既然“好”原本就有“讨人喜欢”的含义,那它成为取悦者自我概念的核心就很好理解了。然而在另一方面,既然“好”作为性格特征和自尊来源似乎最多只有模糊的价值,那取悦者为什么会觉得它是如此不可抗拒的行为准则呢?为什么与“好”相悖的行为会引起这么大的焦虑和苦恼呢?

  “好”是情感盔甲

  要想找到答案,你得理解当好人在取悦者的信念系统中所起的保护作用。“好”作为人际关系保护层的价值,要比它作为性格特征的价值大多了。

  确切地说,取悦者相信当好人能帮他们避免令人不快的经历,比如被别人拒绝、孤立、抛弃、反对和激怒。毕竟,如果你不兴风作浪或者不晃船,其他的乘客就不应该想要把你扔下船去。

  但是,好人们通常会更进一步,以确保他们在别人眼中不是一般的好,而是非常好。为此,他们往往会过分努力地表现出他们的体贴和关心。在极端的“好”中存在着感知保护:毕竟,如果你对别人那么好,谁会想要伤害你呢?

  想想你对本章前面的小测验的回答,尤其是第7、8、11、13、15、16和19项。如果你发现自己符合其中的某些陈述,那么至少在某种程度上,你就是在把“好”作为一种人际保护。如果你符合所有这7项陈述,那么你显然期望对别人好能帮你赢得他们的感激、喜爱和认可。接着,你相信(并且希望)你的好和友善能保护你,让你免遭拒绝、抛弃、反对或者其他的情感伤害。

  表面上看,这种信念系统似乎很合理。实际上,作为现代紧张及紧张诱发疾病概念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汉斯·塞尔耶博士有保留地认可了这种信念。塞尔耶认为,人类要想避免人际压力的困扰,最好的办法就是对他人友好和付出。他相信,这是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存之道,因为他对人造成的压力是致命的。5(几年前我写了一本书,名为《致命的爱人与恶毒的人们》,6其中就探讨了这些有毒的人际关系。)

  塞尔耶把自己的压力管理哲学称为“利他的利己主义”。这个有点儿拗口的名词,意在传达这样的含义:利用慷慨来赢得他人的友善,这其实是为了你自身的利益。塞尔耶认为,如果你对他人友好和付出,那么他人就会倾向于对你友好,因此就不大可能给你造成压力和紧张。

  那么,用作保护层的“好”,跟塞尔耶博士利他的利己主义的明智建议有什么区别呢?塞尔耶博士明白,当好人不能时刻保护你免受每个人的伤害。他坚信,肯定有人能够并且将会在情感上伤害你——不管你对他们好不好。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因为对方本质上就可恶、有偏见或者心胸狭窄,也可能是因为他对你怀有积怨故而报复,或者只是因为他情感上不够健康或不够成熟,不懂得怎样爱与被爱。

  相比之下,把当好人奉为信条,深信当好人具有一种魔力,可以帮你避免来自他人的刻薄或伤害,按照这样的逻辑,要是对别人好没能帮你避免别人的冷落或伤害,那一定是你对别人还不够好,你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

  还记得你的“魔幻”思维吗

  深信当好人会保护你免受他人的伤害,这种不可抗拒但终归有缺陷的信念,根植于儿时的魔幻思维。“魔幻思维”是指思想和行为难以区分的一种心理状态。如此一来,思想将跟行为一样有力。

  当然,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它将会赋予几乎任何一个有思考能力的人以魔力。在孩子令人兴奋而又幼稚的思维中,一个简单的愿望就足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孩子常常用天生的魔幻思维来击退恐惧。在孩子的头脑中,想象出有条件的协议是为了维持控制幻觉。例如,孩子可能会跟壁橱中想象出来的怪物达成协议:“如果我上床睡觉并让所有的灯都开着,你们就不能跑出来或伤害我。”

  同样,为了逃避父母将要离婚的真实可能,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谈条件:“如果我很乖,什么都听爸妈的话,那他们就不会分开。”我们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做好孩子”会成为孩子赖以保护自己的魔幻条件之一。

  在正常发育过程中,到了大约七八岁时,孩子会认识到想与做、愿望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到了青春期,大多数魔幻思维已经变成了基于现实的计划和行动,或者是文化上可接受的形式,包括宗教信仰和祈祷。

  然而,有些天真的思维方式(魔幻思维)直到你长大成人依旧可能存在。尤其是当这样的思想能帮你减轻恐惧和焦虑时,它们就更是有可能存在好几十年。当你用逻辑和成年人的现实来严格地检查它们时,你可能会发现它们并不占支配地位。然而,你仍旧坚信它们的保护承诺。

  因此,相信当好人能给自己提供保护,这是儿时魔幻思维的延续。害怕遭到拒绝、抛弃、孤立或反对,害怕这样的经历可能造成沮丧和情感痛苦,这些恐惧就是你现在需要遏制的“怪物”。但是,跟孩子想象出来的衣橱中的怪物不同,对拒绝、疏远以及孤独的恐惧是基于现实的,而不是基于幻想的。

  你是否仍有“魔幻”思想

  对孩子来说,做好孩子与逃避坏结果之间的联系不仅是魔幻的,而且还有牢固的现实基础。大多数孩子会通过直接体验认识到,如果他们服从父母的规则和偏好,也就是说,如果他们是“好”孩子,那么他们就会得到表扬或者免受惩罚。在另一方面,大人也会一再地向孩子们证明,如果他们“不好”,如果他们违反规则或者质疑父母或学校的命令,那么他们就会受到批评和惩罚。因此,做好孩子至少可以防止某些坏事的发生,这是非常真实的。

  小孩往往会在“好”的现实基础之上增加魔幻思维的无限能力,从而使“好”的保护力量变得复杂。这意味着做“好”孩子可能被赋予了虚幻的力量,孩子们认为,这样的力量能帮他们避免那些不受他们控制的坏结果。例如,为了阻止父母离婚,这样的孩子可能会在心里许诺说,自己一定会做个好孩子。

  正如我们前面在卡罗琳的案例中看到的,如果特别有破坏性或特别痛苦的早年经历,跟个体对“好”的保护力量深信不疑的信念联系起来,那么这样的经历就能产生持久的影响。如果在孩子的头脑里,“好”跟实际防止或改善痛苦经历联系在一起,或者反过来,“不好”的做法或想法跟痛苦经历的发生联系在一起,那么痛苦经历的影响就会更加持久。

  在我接待过的来访者当中,有很多人都能把他们渴望当好人的心理需求,追溯到他们儿时的特定痛苦经历。在有些案例中(比如卡罗琳),这样的经历是严重的病痛折磨着家庭成员,或者就发生在孩子身上。在另一些案例中,痛苦的经历可能是致死或致残的事故,也可能是父母或兄弟姐妹的早亡。

  试图恢复没有失控的外表,这是对严重精神压力的正常心理反应,尤其是在关系重大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