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闺杀 >

第525章

名门闺杀-第525章

小说: 名门闺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菩萨是救苦救难的菩萨,自然是不愿意要未婚妻的性命的,只道:“我听闻你绣技出众,在人间女子中也是百里难挑一的。你就用你的这一项技能来换取你未婚夫的性命吧。只是你若是答应了,那这一生都不能再碰针线。”

    未婚妻当即表示愿意。

    果然过了不久,未婚夫就平安回来了,而未婚妻见未婚夫平安归来,她的病也慢慢好了。

    三娘听着白果一脸憧憬的说着这个她听来的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嘴角抽了抽。

    故事是很唯美的,可是配上真人就……毁了。

    三娘看向姚悦容,姚悦容也一脸的古怪,最后两人都忍不住“噗哧”一笑。

    “你哪里听来的?”三娘问白果。

    白果眨了眨眼:“刚刚去给老王妃请安的那位刘夫人身边的丫鬟说的,她好像是听礼亲王府里的一个小丫鬟说的。”

    果然又过了几日,这个故事里的男女主角都浮出了水面,在京中的各路八卦中位列榜首,成为了近两年京中百姓们津津乐道的最受欢迎的三个八卦之一。

    只是对于这个八卦,不同的人的关注点不同。

    女子们大都为故事中的两人纯粹美好的感情赔了不少的眼泪,尤其在听闻那位未婚夫之前是一个花花公子,红粉知己无数,可是经此一事之后却下定了决心,今后要与那些个莺莺燕燕们一刀两断,一心一意的对自己的妻子之后。

    男人们却被这个故事中牵扯出来的真实背景吸引住了目光,当这个未婚夫的原身浮出水面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便转移到了这次的江南肃贪案和追杀案上来了。

    不少好事者将故事里提到的江南官员们与现实一一对号入座。

    于是江南的一些官员们,在京中的亲戚朋友们无一不表示最近压力很大。

    京中的热闹一直持续着,从北而来的几个人就是在这种热闹中不引人注意的进了京。

    这几个身量高大之人最后进了城西的一座并不引人注意的小宅院里。

    与此同时,西寺胡同沈府沈惟正在书房里召见自己的下属。

    两个身材高壮的青年恭谨地站在他的下手处,垂手听命。

    待沈惟吩咐完了之后,其中一位青年出声问道:“主子,大王子这次派人进京是来见您的,你真的不打算出面?”

    沈惟朝他看了一眼,微微一笑:“你们将话带到就是了。”

    这轮廓分明的高壮青年又道:“不知主子是否知道他们此行的目的?属下们嘴笨,怕到时候中了他们的圈套给主子添乱。”

    沈惟靠在椅背上,缓声道:“如今蒙古形势陷入僵局,他进京自然是为了寻求同盟,打破这个僵局。而这个,也正是我们想要的。现如今,蒙古人越闹腾,北疆就越稳,对于我们越是不利。”(。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百一十八章 有人欢喜有人忧() 
自从生了宣小一之后,三娘的日子便过的十分的惬意,每日宣韶出门之后她除了逗弄儿子,就是想尽法子想要减肥,下定决心要在三个月之内将腰围减下来

    庄亲王府的内院交给了姜氏,姜氏想着宣小一还小,便也没有立即提出让三娘管家的事情,三娘也就趁机偷了懒。

    好在内院有庄嬷嬷和范姨娘帮忙,到也井井有条。

    老王妃现在有了曾孙,心情舒畅,连困扰她多年的腿疾似乎也好了不少,入了秋也不见她难受,倒是又开始三天两头的进宫去与太后说话。因为皇宫中也添了新丁,两人现在的话题便都围绕到了孩子身上。

    这一日秋高气爽,老王妃又进宫去了,三娘带着宣小一在院子里晒太阳。

    “嬷嬷,这方子有用吗?”

    旁边,赵嬷嬷正在口述,白英铺了纸笔在写字,三娘有些好奇的探头来看,她怀中的宣小一也睁着乌黑溜圆的眼睛看了过来。

    赵嬷嬷转头看到她们母子二人,脸上那深深的褶子笑成了一朵秋天的菊花。

    “怎么没用,这是你外祖家流传下来的,你外祖母,你姨母和你母亲都用过。吃了不禁能瘦下去,还能调理身体让你很快再生一个。”

    三娘已经把赵嬷嬷从王家接来了,安排在自己的院子住下。赵嬷嬷年纪大了,三娘也不让她管什么事情,只说让她看着照看宣小一的那些婆子丫鬟们。

    赵嬷嬷见三娘最近总是闹着说要减什么肥,怕她乱吃东西坏了身子,说了她几次,今日索性给了她一个方子,让她照着吃。

    三娘看着那方子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她不好当面质疑赵嬷嬷,便还是让白英好好收了,等宣韶回来之后让他给看看。

    这时候白芷和白果相携着从外头走了进来,两人一面走着还一面说着话。见三娘带着宣小一在院子里忙走过来请安。

    “小姐。郡王妃立即来了。”两人起身的时候,白果立即开口道。

    三娘闻言眉头微皱:“王妃进宫去了,她不知道?”郡王妃已经很久没有出现在庄亲王府了,之前有听白英说起过,府里有亲戚在郡王府做事的说郡王妃被郡王爷软禁起来了。今日怎么突然过来了?

    白芷回答道:“夫人说王妃进宫去了,郡王妃也不肯走。说是要在府里等到王妃回府。”

    三娘见宣小一大了个哈欠,便把他递给了一旁的奶娘,让奶娘给他喂奶,哄他睡觉。宣小一每日都要定时定点的睡觉。雷打不动。

    “郡王妃没说她找王妃有什么事情?”三娘见宣小一的眼睛还跟着自己转,一边朝他挥手,一边随口问道。

    白芷上前一步,小声道:“奴婢和白果刚刚去郡王妃带来的婆子那里打听了,原来今日早朝的时候不知因为什么事情,皇上对郡王爷大发雷霆,要夺了他的郡王爵位。郡王爷现在还在金銮殿前头跪着呢。他的随从得了消息便跑回郡王府报信,原本如今的郡王府里是郡王爷的一个宠妾在当家,她见事情大了,自己做不得主就去将郡王妃请了出来,郡王妃是来找王妃求情的。”

    三娘闻言不由得挑了挑眉,原来是回来搬救兵的?

    “走,看看去。”三娘想了想,起身道,她怕郡王妃又范混

    。姜氏吃亏。

    白果最喜欢热闹,闻言立即高高兴兴的跟了上来。

    赵嬷嬷却皱眉嘱咐道:“小小姐,郡王妃怎么说也是你的长辈,你去了可别与她发生口角。有什么事情还有你婆婆做主,你千万不要逞强。”赵嬷嬷一早就从白果那里问到了这些年庄亲王府的事情,自然是知道三娘与郡王妃相互看不顺眼。

    只是她觉得,郡王妃不管怎么说都是老王妃的儿媳妇,是长辈。和她起争执,吃亏的还是自己。

    三娘知道赵嬷嬷担心什么。点头笑道:“我知道的嬷嬷。您留下来帮我照看小一。”

    今日的郡王妃不知是被庄郡王关掉了锐气,还是因为有求于庄亲王府。三娘到了外头的时候到没有见她闹腾。

    因为老王妃不在府里,郡王妃被请到了老王妃寿辉堂的前厅。姜氏与她一个坐在这边一个坐在那头,泾渭分明,互不搭理。

    三娘进去的时候两人都朝她看了过来,郡王妃只扫了一眼就移开了视线,姜氏则道:“你怎么过来了?孩子呢?”

    三娘笑着上前去给两人行了礼:“小一让奶娘哄睡了。”

    姜氏点了点头,笑道:“这孩子到是好带,与韶儿一样。”

    两人便就着孩子的问题说了几句,厅里总算不想是刚刚那样的僵硬了,只郡王妃将头撇向一边,没有往这边看。

    她与姜氏已经撕破了脸了,自然是连寒暄都是多余。姜氏之所以在这里陪着,也不过是全了一个礼数。

    只是三娘才一坐到姜氏身边没有多久,外头就有婆子进来禀报说老王妃的马车回来了。

    那边坐立难安的郡王妃眼睛一亮,立即就起身迎了出去。

    三娘与姜氏互看了一眼,也起了身,去迎老王妃回府。

    她们带着丫鬟婆子们不慌不忙的走在后头,郡王妃早已经跑了老远去。三娘和姜氏大老远的就见到郡王妃一看到郡王妃的面就哭天抢地的迎了上去。

    老王妃似是有些不耐的呵斥了她一句,郡王妃声音便小了一些,却还是一副哭哭啼啼的模样。

    三娘和姜氏一上前去就看到了老王妃板着一张脸,郡王妃好几次想要伸手去扶老王妃都被她给挥开了。

    老王妃也看到了三娘和姜氏,步子一顿,接着便道:“你们也来我屋里。”

    这就是有话要说了。

    三娘和姜氏低头应了一声是,跟在了老王妃身后去了她的寿辉堂正房。

    “张嬷嬷留下,其余的人都退下吧。”老王妃一进去就将丫鬟婆子们都谴了出去,只留了张嬷嬷在身边伺候。

    三娘,姜氏,郡王妃又上前重新见了一次礼,这才分辈分坐下了。

    “小一呢?怎么没抱过来?”老王妃问的第一句话果然是宝贝曾孙。

    三娘忙道:“还在睡呢,等会儿醒了就抱过来给您问安

    。”

    老王妃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了。

    郡王妃却是实在忍不住开口了:“母亲。您不能只顾着曾孙啊,您儿子都快要死了!”

    老王妃却是突然怒了,呵斥道:“闭嘴!我儿子早死了!”

    郡王妃一噎,随即哭道:“母亲,您还有一个儿子啊。我们郡王爷他,他被奸人陷害。皇上要夺了他的爵位。这怎么能行?这郡王爵位本就委屈了我们,现在还要夺走,这还要不要人活了?母亲!你就该去太后和皇上面前哭一哭先帝!”

    老王妃额头上青筋直跳,忍了半天才将气忍住。却还是冷笑道:“被奸人陷害?这话倒是新鲜,他陷害别人的时候又怎么算?”

    郡王妃急道:“郡王爷怎么会陷害别人……”

    老王妃冷冷瞥了她一眼,吓得郡王妃的话消失在了喉咙里。

    “你什么也不知道,就敢大放厥词让我去哭先帝?你可知道今日皇上为何会生气?我告诉你,那是因为他之前假造信件污蔑自己的哥哥通敌叛国!”

    这下不仅郡王妃呆住了,三娘和姜氏也朝老王妃看了过去。

    郡王妃呆怔了片刻,突然哭道:“母亲。您怎么就能肯定是我们郡王爷说的话是假的?这手心手背都是肉,您可不能这么偏心啊。大伯他死了这么多年,以前发生了什么事情可是谁也说不清楚。”

    “就是因为信儿他死了,无法再为自己辩驳,所以就能任由你们往他身上泼脏水?”老王妃的脸色冷得像冰。

    郡王妃看着老王妃的脸色,小声道:“可是不管如何,您也该先顾着活人吧?”

    老王妃冷声道:“这几日早朝,你们郡王爷又联合了一帮大臣拿那封据说是信儿私下结交老蒙古王的信件来说事,还一连拉了好几个北疆武将下水。不想。那封信却是让老蒙古王的儿子,在京的二王子看到了。二王子拖着病体出来作证,那封信纯粹是污蔑!信上蒙古王的印章纯属伪造。”

    印章是中原才普遍流行的,蒙古那边虽然也有人跟风,但是他们却很少在传递私信的时候用印章,他们更多会用能代表自己的徽记。那封信上有徽记也有印章,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