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言情电子书 > 名门闺杀 >

第409章

名门闺杀-第409章

小说: 名门闺杀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涩难听。

    三娘回过神来,才发现是荣妃说话了,于是回道:“您不愿意说话,我便不说了。”

    荣妃转过头来,睁着一双漆黑的眼珠,却没有朝三娘看过来,而是顶着上面的帐顶:“她们也都经常来看我,话却多的很。明明说着安慰我的话,不知道为何我心里听着却十分难受。”

    三娘知道,荣妃口中的“她们”应该是那些嫔妃们。

    三皇子的死对太后皇帝皇后和荣妃来说是一个打击,可是对其余的人来说却未必,可想而知,那些来“安慰”荣妃的女人们,话不一定都会好听。

    “那一日我听得实在是烦了,就将头下的玉枕朝着一个女人砸了过去,她胆子真小,明明没有砸中她,她却吓得坐到了地上。”荣妃轻声道,她的声音不大,依旧是粗哑难听。

    “从那以后,我就清净了。连身边的这些宫女都不敢说话了,她们也再不来了。”

    三娘瞟了一眼荣妃现在枕着的这个玉枕头,心想还好自己没有开口说话,这么一块板砖砸过来,不死也要破相

    “那您现在愿意与我说话吗?”三娘问道。不愿意她就不开口,不然谁也不高兴,何必。

    荣妃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你说吧,我想听听你说的与她们有什么不同,我觉得你与她们是不一样的。”

    “……”

    荣妃果然是荣妃,连这种悲痛的时候都与众不同。可是要她说什么?荣妃摆明了不想要听安慰同情之言,那样只会让她更为难过。

    “娘娘,臣妾觉得您并不需要臣妾说什么,您心理都是明白的。臣妾……因为臣妾还没有孩子,所以无法体会作为一个悲痛的母亲心情的万分之一,臣妾不敢胡乱劝说您什么,因为没有资格。”

    荣妃喃喃道:“是啊,她们也都没有孩子,又拿什么资格来劝说我?一个个都在那里虚情假意地要我节哀,说三皇子没有了以后,我还有机会。可是,即便是再生一个皇子,也不是这一个啊。我的孩子……呜呜……他还那么小,我之见过他一次,只抱过他一次,他就那么乖巧的在我怀里睡着了,做梦都还在笑……呜呜……”

    荣妃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她将身子蜷缩着,哭得十分大声。

    三娘叹息一声,走到她床前坐了下来,轻轻抚着她向着外面的背:“娘娘,兴许是你们两人的缘分还不够吧。”她是真的不知道要怎么安慰荣妃。

    荣妃转过身来,抱住了三娘的腰,哭得更加撕心裂肺。三娘想着,若是能哭出来也好,总比像开始的时候那样毫无生气地躺着,让她觉得连生命也一点一点的从荣妃的身上流失了一般。

    荣妃哭了好久,三娘就任她抱着。知道她哭得声音哑的再也哭不下去了,还在那里抽噎。

    三娘轻声道:“娘娘,饿不饿?吃点东西好不好?听说孩子们的性子都是从父母那里学过来的,你坚强一些,在天上的三皇子见了便也学会了你的坚强。你若是太过于弱不经风,孩子也容易被挫折打败。这样他再回凡间的时候,是会让人欺负的。”

    荣妃一边抽噎一边道:“他还能看见我?”

    三娘想了想道:“应该能的吧,孩子都依恋母亲。你这么难过,他想必也不想离开。”

    荣妃沉默了一会儿:“虽然我不想他离开,不过我更希望他能再去投胎。”

    三娘点了点头:“您明白那就再好不过了,去给荣妃娘娘端些吃食来。”后一句话是对荣妃身边的宫女说的。

    见荣妃没有说话反对,宫女立即出去了,生怕荣妃反悔一般。

    三娘看着荣妃吃了两碗粥,还有一些小菜,见不早了,便起身告辞。

    荣妃眼睛红红的看着三娘道:“以后进宫的时候,你记得要来与我说话。这宫里,我找不到真心可以说话的人。”

    *******************

    感谢 谜郦瞄,书友080526100310786; 徐柳柳三位亲的粉红票~

    谢谢天秤派对亲的香囊~^^

第五百零六章() 
第五百零六章

    对于荣妃的话,三娘有些意外。

    再她怀着三皇子的时候,总是喜欢找那些嫔妃们来与她说话,她还以为荣妃不懂那些个妃子们心里那些个弯弯绕绕的,不想她却是明白的。

    荣妃笑了笑:“你很奇怪我明明知道她们大多不是真心实意却还原意与她们相处?外头人人都羡慕能进宫做娘娘,因为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还有一帮子人跟前跟后的使唤。可是他们不知道,这房子大了,说话就只能听到自己的回音了。我刚入宫,总想找人与我说话,最怕的就是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这大屋子里的回声。所以即便我知道她们并非真心,也愿意她们能来陪我的。”

    三娘点了点头:“娘娘保重,臣妾下次再来看娘娘。”三娘从羽华宫退了出来。

    想着太后与老王妃即便有什么悄悄话这会儿应该也说得差不多了,三娘依旧往太后的慈安宫去。

    到了慈安宫的时候,却是发现这里已经来了五六位夫人。看一衣服的品阶,应该都是朝中三品以上大员的夫人们。

    几位夫人正在说话,三娘见了礼之后就低头站在了老王妃身后。

    “太后娘娘,您不知道,最近这京城里可是经常出现一些怪事儿。”一位身二品诰命服的夫人神秘兮兮道。

    太后之前就很喜欢这些外命妇们进宫来与她说说外头的趣事,听见这话也不奇怪。笑着道:“又有什么趣事儿了?你们许久不曾进宫来,宫外的事情我也很久不曾听闻了。”

    那位二品夫人道:“就在前几日,城东那一带胡同里,一个卖豆腐的人家的当家的起的早,刚开门看到院子的景象就被吓了一跳。”

    “哦?”太后好奇地偏头看想她。

    那位夫人脸上似乎有些害怕的样子:“您猜他看到了什么?他看见他家院子里躺了一院子的死鸟,黑压压的一片乌鸦。最后清扫出来的时候数了数,有**百只呢。”

    此言一出。在场的夫人们无不发出惊呼。

    太后皱眉:“可能是他得罪了什么人,人家想要找他晦气,故意为之吧。”在这里。乌鸦是一种晦气的鸟,一般人都不会去射杀乌鸦。他们出现的地方也被认为是有人要死亡的地方。

    那位夫人一脸的心有余悸:“原本大家也都是这么想的,不过才过了一日。城东又出事儿了。”

    太后知道定不是什么好事,皱了皱眉,没有问下去。

    那位夫人却是说得正起劲儿:“城西那一块儿的小户人家家里都爱养狗的,大前日,那些人家家的够竟然一夜之间全都死了

    。开始大家还以为是瘟疫来了,吓了一跳,之后却发现只有狗出了事情,别的家禽畜生们都没事。你们说这事儿怪不怪?”

    几位夫人连连点头,一位三品夫人道:“你这么一说,我到也想起来最近确实是出了许多的怪事。不光是我们京城,听说沿海那些个……”

    “好了!哪里有那么多的怪事?不过是一些牛鬼蛇神暗中使坏罢了。你们一个个都是出生书香门第,怎么与那些个市井女子一样,连这些没有根据的话也随便乱传?”太后不等那位三品夫人说完,就不高兴地打断道。

    原先开口的二品夫人忙赔笑道:“太后娘娘。实在不是臣妾们混说,只是……最近京中到处都是这样的传言,臣妾们也有些害怕。”

    三品夫人附和:“是啊,太后娘娘,最近京中都是人心惶惶的。你这一阵子正病着,怕是不知情呢。这外头百姓们都说。是因为龙王爷发怒了才会出现这么多的怪事。”她终究还是没敢说是先帝也发怒了。

    太后看了几位夫人一眼:“你们是朝廷命官的夫人,受着朝廷俸禄的供养,怎么也跟着那些没有见识的小民们人云亦云?如今还拿到哀家面前来说,难不成还指望哀家也帮着传这些没根儿没影儿的事情,让外头的人更加信了这些无稽之谈?荒谬!”

    几位夫人低了头,最后还是一位一品诰命夫人硬着头皮笑道:“太后娘娘您请息怒,臣妾们都是些没有见识的,胆儿也小,听着下人们在传,难免就信了几分。只是,这神鬼之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不是?不然宫里也不会请了大师进来作法了。若是这些事情真的都是因为海龙王发怒,那……那我们诚心抚慰就没事了。”

    三娘抬头看了太后一眼,见她脸色有些不好看,那几位夫人也将头低的级低。

    原来这几人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来的?说起来这些诰命夫人们也不容易,不管她们懂不懂政|治,该她们出来冲锋陷阵的时候,也容不得她们退缩。

    想必是朝堂上的形势已经陷入了僵局,所以那些想要开海禁的官员们便想着要从太后这边寻找突破口。不知道太后最终会不会迫于压力,劝皇帝妥协。

    “我累了,你们都退下吧。”太后摆手道。

    下面几位夫人相互看了一眼,最后也只能起身。太后想要送客,即便是她们不想走,也不得不走,何况她们此时也是有些坐不太住。

    几位夫人最终都低头退了下去,殿中又只剩下了太后,老王妃和三娘。

    太后脸色还是有些不好看。

    一直没有说话的老王妃叹气,劝道:“您又何必与她们一番见识?说到底,她们这些话也不过是学来的。”

    老太后终于也叹了一声气,摇头道:“这些人以为皇帝那边的路子走不通了,就打起了我这边的主义了。”

    “因为他们都知道,皇上是个孝顺儿子。您的话他总是能听进去的。”老王妃道。

    太后笑了笑:“怕是因为觉得当年我就很好说话,如今老了,就更好说话了。”

    老王妃语塞。

    太后看着自己眼前的茶碗,神色难辨:“他们总是容易忘记,当初皇儿还小,如今皇儿已经长大了

    。哀家虽然贵为太后,但是哀家只是一个妇道人家。先皇在世的时候。哀家万事听先皇的,如今……自然万事听皇上的。皇上的决定,哀家从来不会反驳。也不会阻止他做任何他想要做的事情。所以,他们的算盘,怕是要打错了!”

    说起来。太后这种女子,当真可以算的上是古代贤妻良母的典范了,出嫁从夫,夫死从子。连权利也都没有让她忘记自己的本分。

    只是,太后这边的路子走不通,前朝那边怕是又要有得磕了。

    “只是,这外头的谣言已然愈演愈烈,若是放着不管的话怕也是不好。”老王妃有些忧心。

    太后只能叹息:“天灾**全都碰到了一起,又能如何?只能怨时运不济。只是希望今日的困难也能如这些年所遇到的那些一样,最后都化解了的好。他们说是海龙王与先皇降罪。才使得我朝如今多灾多难,这简直是荒谬!”

    太后闭了闭眼:“他们都不了解先皇。先皇是巴不得后世子孙能福泽绵长,巴不得我宣室王朝能国泰民安。当年他做那么多,无非就是为了这些。又怎么会反过来害自己的子孙,毁自己的江山?这才是哀家最不能容忍的!”

    太后这一生都对自己的夫君敬仰有加。是听不得半分先皇的不好的。

    太后因为这件事情,原本好好的心情又被破坏殆尽了,还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