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其他电子书 > 盛唐传说 >

第47章

盛唐传说-第47章

小说: 盛唐传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六十一章 进城第一架


 李多祚劝道:“主公,这内卫之流如何利用全凭主公调遣,虽说内卫素为世人所不齿,可是却也并非全无益处,当年武则天设置铜匦告密,内卫四处侦缉朝臣行踪,固然搞得人心慌慌,也制造了不少冤假错案,可是却也整肃了不少贪官污吏,剿杀了不少忤逆之臣,总体来看内卫还是功大于过的。主公万万不可因噎废食,将内卫这一利器弃之不用啊。”
  李重俊道:“好吧,这件事就暂且依你。”
  李多祚喜道:“多谢主公。”因为众人都已走远,李多祚再无顾忌,便伸手私下面具恢复本来面目,他本来面目如今也憔悴不堪,揭下面具实在是年轻不了几岁。
  紫岚此时已经知道原来的大师兄李九便是李重俊乃是当朝皇子义兴郡王,心中非但不喜反而多了许多担忧,她自幼成长于天山,过惯了平静的生活,对于即将到来的宫廷生活反而有几丝惶恐不安,她更怕以后李重俊再娶几个妃子,冷落了自己,在紫岚眼里,李重俊仍是她的大师兄,可不是什么嫡皇子,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她宁愿与李重俊从此隐居天山,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也不要去什么长安大明宫。
  可是她心中极爱李重俊,自然不愿以小女儿情怀坏了心中情郎的大事,所以只得一路低头不语。
  长安距离洛阳不过几百里之遥,三人缓辔而行也不过几日路程,等到了长安,紫岚立刻被气势磅礴的长安所惊呆了,她是第一次进入长安这样的大城池,大街上车水马龙,人流川流不息,天山上何曾有这样热闹,特别是看到绸缎庄、脂粉铺这些女孩子最爱的物事,更是挪不动脚步,她转来转去最后眼睛盯在了一个白玉梳子上,眼神中流露出欢喜之色。
  那白玉梳子虽只有巴掌大小,但远远望去滑如凝脂、润如鱼冻,通体不带半点杂色,显然昂贵之极,被店家郑重其事的镶嵌在琉璃盒子里,这种昂贵饰品极少有人买得起,所以,店家放在这里只是作为招牌,显示自家的货物比别人的货物都要高级。
  李重俊见她喜欢,便上前问店家道:“这位掌柜,那梳子拿来看看。”那掌柜乃是长安土著,长于大邑,见惯了富商巨贾,为人极为势利,又加上这间铺子的东家乃是右监门卫壮武将军独孤伟的产业,更是觉得自己大有来头,待人接物总是盛气凌人。
  他见他们三人衣着朴素,不像是官宦富贵人家的弟子,还以为是李重俊是携带家眷仆人从外地来长安赶考的举子,当下懒洋洋的答道:“这位爷,这梳子价格昂贵,少说也要两千两银子,你说拿来看看便要拿来看看,倘若不小心摔坏了,你们便是变卖家产也赔不起,要买梳子,就请看看这些木梳就行了。五文钱一个,随便挑。”
  说罢,下巴颏对着着门前竹榻上散放着的一堆木梳一抬。
  紫岚大吃一惊,她万万想不到,这么个小小的梳子便要这么多银子,要知道在很多地方一亩良田也就是三五两银子而已,这个白玉梳子怕是能换个镇子了。
  连忙拉住李重俊的手臂低声道:“这么贵的东西,咱们可买不起,还是走吧。”
  那掌柜冷笑道:“看看,乡下来的村汉,能有什么见识?刚才说拿来看看,哼哼,这摸一下也得要十两银子才成,以我看,这位爷,便是把你这位小娘子买了,也未必能卖上十两银子!”
  李重俊大怒,他本不欲多事,但这掌柜说话欺人太甚,让人不由得不怒。
  李多祚赶紧上前低声道:“主公,这等狗一般的小人,主公与他斗气,便是抬举了他,请主公将他交给末将即可。”
  说罢,从怀里掏出一块金锭,在手里来回掂量着,那掌柜却也识货,见金锭成色极高,如换成白银必定在三千两之上,当即转换笑脸,喜气洋洋的道:“这位爷还真是深藏不露啊,刚才怪小的多嘴,您老人家大人不计小人过。”
  说罢忙将那白玉梳子取下来,双手托着毕恭毕敬送到紫岚面前,刚才的话气的紫岚浑身哆嗦,哪里还有兴趣看什么梳子。
  正要呵斥几句,忽听一个娇慵的声音道:“这白玉梳子倒也煞是好看,回去拿给公主看,公主定然喜欢。”说罢素手伸过来将那梳子从掌柜手中拿去,紫岚回首一看,原来是个雍容华贵的年轻女子来到身边,后面还跟着个小丫鬟。
  那掌柜一见立时满脸谄笑迎上前去,道:“原来是贵客光临小号,怪不得小的大早晨起来就觉得神清气爽,原来是借了崇琳小姐的瑞气。”
  那个崇琳小姐看也不看众人,随口吩咐道:“把梳子好生包裹了,送到府上去。”那掌柜笑道:“好嘞。”
  紫岚怒道:“这位小娘子好生霸道,买东西也分个先来后到,怎么不问问别人要不要,就自顾自的拿下了。”
  崇琳小姐冷哼一声,转身对那掌柜呵斥道:“这是什么东西,也敢对本小姐大呼小叫,还不赶出去!”
  那掌柜赔笑道:“这几个人大概是乡下来的土财主,兜里有几个大钱,便来搅了小姐的雅兴,小的这就把他们轰出去!”说罢,对他们喝道:“还不快滚,得罪了宰相府武家大小姐难道不想活啦!滚!”便要伸手推搡。
  李多祚迎上前来一把揪住那掌柜手腕喝道:“瞎了你的狗眼,武三思早已被罢黜丞相职位,不在家中惶恐待罪,女眷还敢用宰相名号出来招摇闯骗,这才是不想活了!”
  说罢,单手用力,喀嚓一声将掌柜腕骨拗断,那掌柜疼的杀猪般嚎叫:“你们大胆,等我家东家来啦,定要把你们剥皮抽筋……啊……”。
  李多祚冷笑道:“不知你们东家是谁?倒是好大的威风啊!”掌柜早已疼的说不出话,那小丫鬟嘴快,俏斥道:“那是右监门卫壮武将军独孤伟!你们敢在这里撒野,看不好好收拾你们!”李多祚哈哈大笑:“原来老子当年的跟屁虫独孤伟也成了将军了,好!老子便让他膝行来见!”
  说罢从崇琳小姐手里抢过票白玉梳子,用力握得粉碎,回首对紫岚道:“主母恕罪,这白玉梳子已经被不入流的罪臣之女玷污了,不足主母使用,末将毁了它。”
  将碎玉随手丢在崇琳脸上,崇琳乃是刚被罢职的宰相武三思之女,从小颐指气使惯了,何曾受过这等侮辱,直气得几乎昏厥,用手指着李多祚颤声道:“你……你……好大胆!”
  在刚进城的时候,李多祚便知会守门的右监门卫士卒嫡皇子李重俊殿下驾到,此时独孤伟怕是正匆匆赶来。正在喧闹间一众顶盔掼甲的军卒奔过来,那掌柜一见如同见了救星,大声喊道:“东家救命啊!”带头的军官正是独孤伟,独孤伟对掌柜呼救恍若不闻,远远地就跪下,膝行数步来到李重俊面前,叩首道:“义兴郡王殿下,末将接驾来迟万望恕罪!”
  崇琳与那掌柜闻听登时呆住了。
  李重俊道:“免礼平身。”独孤伟拜谢道:“谢皇子殿下。”说罢站起身来立在一旁。
  李多祚道:“数年不见,你倒涨了本事了。”独孤伟赶紧施礼道:“见过李将军,都是当年李将军一力保荐,属下才有今日。”
  李多祚道:“这掌柜的可是你家的奴才?”独孤伟道:“回李将军的话,正是,这奴才平日里做事倒也勤勉……”
  李多祚打断他的话头道:“果然是勤勉的很哪!都敢对殿下出言不逊了,哼哼,你养这么个奴才可是想为自己招灾惹祸吗!?”
  独孤伟大惊失色,此人倒也甚是机警,略一沉吟便从抽出腰刀来道:“末将即可将这奴才斩首,为殿下谢罪。”那掌柜吓得鬼哭狼嚎,连叫饶命。
  紫岚生性良善,刚才虽然极为愤怒,此事见独孤伟要杀那掌柜,却也于心不忍。
  赶紧道:“算啦,这人也不认识咱们,也是无心之过,这次李将军拗断了他的手腕,也算是得了教训,就饶了他吧!”
  李多祚笑道:“主母宅心仁厚,不与这泼才一般见识,也是这厮的福气,”转过身对独孤伟说:“不过,这人嘴巴脏得很,以后说不定还会胡说八道,去,把他的牙齿给拔了!赶出长安去!”独孤伟一使眼色,手下的士卒便涌上前去将掌柜的按住,把脸扳过来朝天仰着。
  李多祚道:“不要士卒动手,你亲自来!”独孤伟道:“属下遵命!”说罢从手下士卒手里接过铁棍,上前一步抡圆了铁棍,结结实实砸在掌柜的嘴里,满口的牙齿立刻和着鲜血唾液飞溅出来,那掌故当即昏死过去,自有士卒如拖死狗般将他拖出城外去。
  处置完那倒霉掌柜,李多祚冷冷打量着崇琳道:“莫说你爹是个被罢职的宰相,便是现任宰相见了我家殿下也要磕头拜见。赶紧滚,不然,就把你抓进大牢,治你个大不敬之罪!”崇琳尚浑浑噩噩呆立在傍边,那小丫鬟倒是机灵,赶紧拉着她如飞逃奔而去。众人簇拥护卫着三人向皇城行去。
  

第六十二章 武三思之怒


 “咣当”,
  长安城里,宰相府书房,武三思怒气冲天狠命摔砸屋里的器皿,宛如择人而噬的猛虎,府里的丫鬟仆人站在外面吓得心惊胆战。
  武嵩训和武嵩琳站在一旁,武嵩琳哭的梨花带雨,武嵩训则面色铁青地看着被砸坏的周鼎汉瓦,心中暗痛。
  等把书房砸得一片狼藉,他才气喘吁吁的住手,狠狠的坐在椅子上,血红的眼睛看了看站在屋角的武崇琳,道:“乖女儿,这泼才敢对你出言不逊,乃是挑衅我武三思!你不要哭了,我找机会一定要了这小子的命!”
  武嵩训上前道:“爹爹息怒,几个破落户狗才哪里值得您如此大动肝火?不如派人打听打听他们在何处落脚,我带着几个护卫赶过去结果了他们了事。”
  武三思没好气地骂道:“你懂什么!独孤伟是什么人,见了那人竟然远远跪下,那老家伙说要惩治掌柜,独孤伟连句话都不说,立即动手,哼哼,独孤伟可是最是护短的,可见那帮人来头不小,若是平时老夫倒也不放在眼里,可是如今今非昔比了,咱们还得查访清楚了,再做打算。”
  说到这里,忍不住又心头火冒,吼骂道:“为父叫你们深居简出,少惹是非,你们偏就不听!为父把持朝政多年,虽然门生故吏不少,可是仇家也不少,这次幸好只是被人羞辱了一番,要是落在厉害仇家手里,恐怕连命都没了!”
  正在此时,一名仆人小心翼翼的走进屋来,陪着笑道:“相爷息怒,小的们查访到了,据右监门卫的眼线说那个年轻人是当今圣上皇子义兴郡王,叫李重俊,那老仆乃是故内卫将军,叫李多祚。至于那个女子,好像是李重俊的师妹。”
  “恩。不会有错?要是出了差错,小心你的狗命!”武三思恶狠狠的吼道。
  吓得那仆人赶紧跪下道:“小的不敢说谎,那独孤伟亲自说的,他叮嘱手下人好生伺候,千万不要冒犯了义兴郡王殿下。还说李多祚当年是他的上官,对他颇多照顾云云,想来不会错的。”
  武三思烦躁的挥挥手,那仆人如蒙大赦慌忙奔出去。“哼哼,老子落难的时候,做儿子的避难江湖,如今老子当了皇帝,做儿子的巴巴地跑来沾光打秋风,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你皇帝老子答应,你那后娘也不会答应!这个时候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躲在角落里韬光养晦,居然刚进城就大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