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凤朝重锦 >

第3章

凤朝重锦-第3章

小说: 凤朝重锦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遁入空门,还弄什么特殊的,既然如此,还不如在富贵门中设一个佛堂,看着还高贵些。”
  无我师太觉得很有趣,于是把她唤入房中,没想到她小小的年纪懂得那么多佛理,二人从那以后就成了忘年交。
  重锦和无我聊着天,重锦说一些她最近做的事情,和她遇到的一些人或事,无我静静的听着,然后提点她一些她从来不曾在意的方面。重锦一直觉得,无我的身份肯定不简单,这个人的宅斗知识很丰富,而且似乎宫里的事情她也知道一些,有时候重锦想着,她是不是宫里的妃子看破红尘来这里出家了。
  和无我聊了很长时间,重锦见无我有些倦了,于是便去找贺氏,她和贺氏在庵里吃了午斋,又休息了一会,便回家去了。
  —————————————————————————————————————————
  而这时在家里闭门思过的赵姨娘把宣之语叫了过去,宣之语磨磨蹭蹭的去了赵姨娘的房里,其实宣之语一直都看不起赵姨娘,她认为像她这么美好的女孩就应该是嫡女,就应该被大家宠着的,她很羡慕宣重锦,家人都很疼她,她也曾试着讨好过宣憬灏,给他做一些精致的东西,可是宣憬灏一次都没带过。
  在房里等候多时的赵姨娘看到宣之语,就气不打一处来,她恨恨的说道,“姑娘,你可出息些吧,这么多年了,连一个二小姐不曾混上,一直都被下人叫做语小姐,你甘心吗,还有这次,我为了给你争取和夫人一起出门的机会,害得自己都被禁足了,可你呢,连个音儿都没有。”
  宣之语觉得很委屈,“别人不叫我二小姐,还不是因为我是从姨娘肚子里爬出来的,姨娘何苦来说我,如果姨娘没事,我回房了。”说完后,也不理会赵姨娘,一转身就走了。
  看到宣之语这样的动作,赵姨娘气得浑身哆嗦,她颤抖这手指着宣之语离去的方向,“你,你,……”一句整话都说不出来,她怎么就生了这么个孽星。
  不说赵姨娘气的如何,只说宣之语回到房间后,就坐在窗前发呆,她还记得第一次随着嫡母和宣重锦参加宴会时,她为了能在宴会上让大家都看到她的美好善良,故意温声安慰一个犯了错的丫鬟,没想到迎接她的不是赞许,而是众人鄙视的眼神,甚至还有人说,奴才生的就是能和奴才惺惺相惜。
  她当时既尴尬又委屈,她认为一定是以前宣重锦说她的坏话了,不然大家怎么会不被她的善良感动。
  回到家里后,父亲和嫡母、哥哥他们也都不安慰她,任由她伤心委屈,她觉得这个家里的人都是冷酷无情的,但是她相信未来一定会有个人来救她的。
  而在这时,宣文澜带回了一个不算好,也不算坏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惊闻指婚意

  
  这日宣文澜带回了一个消息,在吃过晚饭后,宣文澜让重锦和宣憬灏都留了下来,看着父亲有些严肃的脸庞,重锦就知道有事情要发生了。
  果然,宣文澜沉思了一会,皱着眉头说道,“锦儿还有两年就要选秀了,我本来打算在锦儿选秀前辞官,并且希望求得锦儿免选的恩典,可我今天和皇上透露出想要辞官的想法时,皇上却不同意,还透露出要给锦儿指婚的意愿。”
  这个消息果然足够震撼,宣家向来不看重权贵,大家一直都想到苏杭之地过平淡的日子,没想到这个愿瞬间破碎了。
  贺氏震惊的问道,“怎么会这样?那皇上说了会把锦儿指给谁了吗?”
  宣文澜叹了一口气道,“看样子不是三皇子,就是四皇子。”他最不想的就是女儿进入天家,可是怎么躲都没能躲过去。
  宣憬灏也皱着眉,他本来不打算入朝的,可是如果妹妹真的被嫁给皇子,那么他就必须要进入朝堂,好给妹妹撑腰,现在就要做准备了,很快就要开始大比,他这次一定要参加。
  此时并没人知道宣憬灏的决定,都只关注着重锦终身大事的问题,重锦想了一下,坚定的说道,“父亲,母亲,你们还是照着原定的计划走吧,女儿自己可以的。”
  宣文澜喝道,“胡闹,为父怎么会扔下你。”他要离开也是为了儿女能过平淡日子,怎么可能为了自己的自由而扔下稚女呢。
  贺氏也抱过重锦,安抚道,“锦儿,别怕,父亲、母亲和哥哥都在你身边,我们不会让你受欺负的。”为母则强,为了女儿,哪怕豁出她这条命她也是愿意的。
  当大家都沉浸在悲伤中时,宣文澜打起精神道,“先别担心了,船到桥头自然直,我们都先为锦儿做好准备。”
  众人散了后,不说宣文澜和贺氏怎么唉声叹气,宣憬灏如何奋发图强,只说回到房间的重锦,她静静的半卧在罗汉床上,思考着是不是每个穿越的人都要和皇室扯上关系。
  因为指婚这件事情是他们一家四口偷偷说的,所以辛嬷嬷还不知道,她看到重锦心事重重的样子很担心,于是便走了过来轻声问道,“小姐,怎么了,可是有什么事情?”
  重锦微微叹了一口气道,“皇上有给我指婚的打算,听父亲的意思不是三皇子就是四皇子。”
  辛嬷嬷也吓了一跳,本来他们都已经做好要往南边去的准备了,没想到……,但是辛嬷嬷是什么人,什么大场面没见过,于是她安慰道,“小姐,别担心,凭他是谁去,大不了奴婢弄点药,让小姐诈死罢了。”
  重锦心里微微一动,但还是放下了,如果在选秀前诈死,那么一定会影响父亲的,她不能这么自私,算了,就像是父亲说的,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以后的事情,谁又能知道呢。
  “这是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能用的,嬷嬷放心吧,我也只是一时魇住罢了,现在最重要的是多训练一些人,尽可能的让他们去到三皇子、四皇子身边。”
  辛嬷嬷点头称是,并在心里暗暗的打算,一定要训几个好的,让他们能成为三皇子、四皇子的心腹,而且其他皇子、皇子妃那里也得预备着,还有宫里有权势的娘娘那,最好都得备上一两个,免得姑娘被算计了去。
  第二天,重锦吃过早饭后,就去了母亲房里,贺氏拉着重锦坐到炕上,问道,“今儿吃了多少,可还可口?”
  重锦倚在贺氏的身边答道,“女儿今早吃了点子水晶冬瓜饺、喝了半碗碧粳粥,用了点酸爽小黄瓜。”
  贺氏点头,吃的不算少,她看着尚且年幼的女儿,心里十分不舍,她心疼的说道,“本想着你就算是参加了选秀,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让你能早早的撂了牌子,没想到,我儿最后竟有这样的奇遇,既然是要嫁皇子,那么选秀切不可马虎了,不然于你未来有碍。”
  重锦知道贺氏说的是实话,皇家最在意的就是脸面。
  看到女儿点头,贺氏继续说道,“昨夜母亲和你父亲商量着,给你请个嬷嬷,专门教你些选秀规矩和宫中规矩。”
  重锦立刻从贺氏怀里起身,然后福身道,“谢谢父亲,母亲。”
  贺氏扶起女儿,心疼的说道,“我儿无需多理,只是这嬷嬷规矩严厉,只怕你要吃上些苦头。”她一直都把女儿娇养着,没想到最后却要被别人教导,想想都觉得难受。
  重锦安慰道,“母亲,女儿知道这是为了女儿好,女儿一定很努力的,不给父亲母亲和哥哥丢脸。”
  正当母女二人说着体己话时,外面丫鬟来报,“奴婢给夫人请安,夫人,赵姨娘那里遣了人来说,赵姨娘病了,希望府里能给找个大夫。”
  贺氏一听此话,冷笑一声,她就知道,这个赵姨娘一定会折腾的,她淡淡的说道,“派人去找大夫吧,顺便告诉赵姨娘,有病就好好养着,不许胡闹,否则的话别怪本夫人不给她留脸面。”
  丫鬟忙称“是”,然后退了出去。重锦眼珠转了转,想着一会回去后让辛嬷嬷把宣之语看话本的事情透露给母亲才是,宣之语的年纪渐渐大了,有一个赵姨娘影响着,已经长歪了,可不能再移了性情。
  母女二人又说了会话后,重锦就回房了,贺氏招来身边的李嬷嬷问道,“赵姨娘怎么回事?这才几天,就闹上了?”
  李嬷嬷赶紧回道,“奴婢打听了一下,听说,赵姨娘的娘家要来人了,想必是赵姨娘想托病出来,然后再让老爷怜惜一下,好给她长些脸面。”
  贺氏冷哼一声,“果然是一个看不透的蠢货,老爷要是想给她脸面,早在几年前就给了,何苦拖到现在,哼,她的娘家来了人也挡着,就说赵姨娘病了,不方便见客,可不能让她家那群吸血的盯上咱们府里。”
  李嬷嬷点头称是,转念又一想,“夫人,那他们家人不会闹事吧,那些可是个没脸的。”
  贺氏想了一下道,“告诉外面的找大夫的时候,声响弄大点,就说赵姨娘病的很重,不让见风,也不准有大起大落的情绪,既然赵姨娘自己找了个借口,我们就帮人帮到底吧。”
  李嬷嬷忙接道,“还是夫人仁慈,给他们找了个台阶下,要是搁别人家,早打出去了,哪有小妾的娘家上门探视的道理。”
  贺氏笑了笑,她可不能坏了府里的名声,不然以后儿女也会受到牵连的,尤其是儿子要到成亲的年纪了,女儿又可能要做王妃,这时候就更应该注意,别让人有机会说府上的不是。
  下午的时候,贺氏正在闭目养神,这时李嬷嬷悄悄的走了进来,她想说话,却不敢打扰夫人,正在着急时,贺氏说话了,“什么事儿?”
  李嬷嬷赶紧走到贺氏跟前,小声的说着一些话,本来还懒洋洋不愿睁眼的贺氏,在听到李嬷嬷的话后,猛地睁开双眼,坐起身来,怒道,“果然是有其母必有其女,都这般不要脸面。”
  贺氏叫丫鬟进来,给她梳洗,整理着装,然后带着心腹直奔听雨院,贺氏一进到院子里,就吩咐心腹将听雨院的丫鬟都悄悄遣走,然后关了院门,宣之语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愣愣的看着贺氏。
  贺氏冷冷的看着宣之语道,“姑娘大了,心思也多了,可是你不该拿自己和府里的名声玩笑。”
  宣之语并不知道,自己做错了什么,只是委屈的看着贺氏,心里想着果然恶毒的嫡母是容不下善良的庶女的。
  正在她黯然神伤的时候,李嬷嬷已经从宣之语的房里找出那些话本了,宣之语看到李嬷嬷手中的书,立时吓的脸色惨白,她知道父亲最在乎礼义廉耻,如果让父亲知道她看这些□□……,她瑟瑟发抖的跪坐在贺氏面前,心里想着完了,完了。
  贺氏嫌弃的看着宣之语道,“姑娘把嘴闭的严一些,我不想听到有人谈论宣府的语小姐不知廉耻。”听到贺氏嫌恶的话,宣之语抖得更厉害了。
  李嬷嬷将书包裹起来,然后跟着贺氏走出了听雨院,晚上宣文澜回来后,贺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给了他,并且给他看了书,宣文澜气坏了,他没想到他宣文澜的女儿居然看这种书。
  看着气到发抖的宣文澜,贺氏急忙用手给他顺气,柔声说道,“老爷,且别气了,孩子错了,教她便是,何苦气自己呢。”
  然后她话锋一转道,“妾身想着,这件事绝对不能外传,不过今儿我去听雨院这事是瞒不住的,不如对外就说她院里有人偷东西,我们去查这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