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闺绣 >

第31章

闺绣-第31章

小说: 闺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淑苓那天真烂漫的样子还真有几分可爱,只是因为病痛的关系,脸色显得有些苍白清瘦。娇娇弱弱的,似那三月中枝头上的娇花,忍不住想让人去呵护。
  “妹妹在想什么?”
  薛愫微怔,听见淑苓问她才回过神来:“没想什么。”
  好不容易上了山,白水庵在半山间。
  老庵主早早的就得到了消息,听说秦老夫人要来,遂率领弟子开了山门,亲自来迎接。
  等到秦老夫人落了轿,老庵主圆通走至轿前,替老夫人打起了轿帘,恭迎她下轿。
  秦老夫人倒也不惊讶,含笑着双手合十行了个礼,扶着圆通的手缓缓下了轿。后面随行的丫鬟玻璃和如因忙赶了上来。
  淑苓和薛愫俩,由丫鬟搀着也下来了。
  圆通引着众人进了大殿。
  薛愫一一看去,那些泥金的菩萨个个宝相庄严。还来不及挨着打量,只见小师傅们搬了蒲团来,秦老夫人在前面已经跪下了。淑苓也跟着要跪,薛愫不敢迟疑,也忙随礼。虔诚的拜了菩萨。
  等待跪拜完毕,圆通陪着秦老夫人她们在偏殿喝茶,又见薛愫面生,不免多看了两眼。秦老夫人连忙引荐:“这是我们二太太娘家的侄女。”
  圆通上下打量了了一番,方笑说:“这位小姐生得可真是标致。”
  被一个出家人这么打量称赞,薛愫觉得怪怪的,被称赞了也丝毫感不到高兴。
  知道曾家的女眷要来,庵里疏忽不得,早早的就准备下了一座极清静的院落,让人打扫得干净整齐。秦老夫人住了上房的三间屋子,薛愫和淑苓俩倒不愿分开,住了东厢的一间宽阔的屋子。小小的一处院落,院中两棵高大的银杏树,此刻树叶已经全黄了。落了一地的树叶,没人打扫,倒更添了一份静谧之美。
  “曾小姐!曾小姐!”
  薛愫心想这里个个都言语不多,是谁这么聒噪。淑苓扭头和薛愫笑说:“必定是妙真小师傅来了。”
  不多时,只见她们的房门口出现了位高高壮壮的尼姑,灰色的尼袍,浆洗得已经有些发白了,戴着同色的帽子。圆圆的脸,大大的耳朵,生的白白壮壮。手脚也都极大。
  淑苓上前笑说:“我又来了,倒好久没见你。怎么不到我家去?”
  妙真笑道:“师父管得严不再放我随便下山。”
  淑苓道:“那可不大好,我还想你吃你做的馒头呢。”
  妙真立马道:“知道曾小姐喜欢吃,我一早去就跟着磨面,蒸了一大笼。这就去端两盘来给小姐吃。”
  淑苓忙摆手道:“算了吧,这会儿我不饿,过些时候再说。”
  妙真又拉淑苓:“我们去捡白果。”
  淑苓想到那白果有一股臭味就不大喜欢。不过本来是出来散散心的,倒答应了下来,回头又叫薛愫。走出了房门,妙真抱着院子里碗口粗的银杏树猛摇,树叶像一只只振翅的枯叶蝶纷纷而下。有白果砸到了妙真的头,忙捂了头,叫了一声“哎哟!”
  不过并不放弃,绑好了裤腿,准备爬树。
  薛愫在下面和淑苓:“我们要这果实干嘛?”
  淑苓笑道:“我当然不要,不过她硬要摘给我们,就被辜负她的好意吧。”
  别看妙真生得有些壮硕,身手却不错,几下就爬到树中了。得意洋洋的冲淑苓她们挥挥手,“曾小姐,上面有好多,我这就摘一大把给你。”
  “那多谢了!”淑苓冲她喊道。
  妙真便开始摘果实,哪知妙真的师父圆空突然来了,正四处找她:“妙真呢,她有没有跑来找曾家小姐?”
  淑苓偷偷的指了指上面。
  圆空气呼呼的说道:“人也不小了,天天就知道玩。水也不担。”找了根竹竿就要上前我将她捅下来。
  妙真大叫:“哎哟,曾小姐,你别催我!”
  “丢人现眼的,就知道玩。爬那么高做什么,快给我下来。”
  “师父,你老人家怎么来呢?”妙真暗叫不好,垂头去看的时候,头上的帽子便掉了下来,正正的打在了圆空的脸上。圆空气红了脸:“你再不下来,回头罚你浇菜园去。”
  妙真却笑道:“师父我这就下来,你不用罚我,也是我浇菜园。”说着极其利索的爬了下来。手背上多了一道殷红的口子,可能是刚才在树上被划伤的。
  (求收!)
  

第五十六章 女神医
更新时间2015…1…14 10:02:05  字数:2102

 妙真自然少不了被她师父一顿训,后来被她师父给拖走了。
  淑苓笑着和薛愫解释:“她在妙字辈里排行第六,因为身材健硕,力气又大,管了厨房里的事。担水劈柴,耕地除草无一不能。我每次来庵里她都跑来和我玩,做的馒头还不错。再加上没什么心眼,爱说爱笑,问什么答什么,实在有趣。”
  薛愫记起来了,上一世,白水庵里的师傅们总会到曾家去和秦老夫人说佛法,淑苓和一小尼姑倒谈得拢,年代久远她几乎都快忘记了,原来就是妙真。
  淑苓陪着秦老夫人要参加早晚课,薛愫既然跟来了,自然也是一直陪在旁边,处处倒也虔诚。圆通师傅在秦老夫人房里讲佛家故事,淑苓张着耳朵听了半天,不免有些腻烦了,加上昨夜没有睡好,不免有些呵欠。
  后来秦老夫人见她实在熬不住,便开口说:“苓丫头去小憩一会儿,不用在跟前伺候。”
  淑苓觉得身上软软的,扶了流苏就出去了。这里两人还继续在说话。薛愫则静静的陪在老夫人跟前,两眼打量起这间禅房来。东面的墙壁上挂着一幅宽约三丈,长约半丈的杏黄缎子巨幅佛像群图。从莲台到衣袂尊尊宝相庄严。薛愫看着心中大为赞叹,要绣这么大一幅作品该要多久的时间,花多少工夫。
  “愫姐儿你看这绣像如何?”秦老夫人也注意到了薛愫的目光。
  薛愫含笑赞道:“当真是出家人好闲心,自然是精妙无双。”
  “要是让愫姐儿来绣这么一幅要花多久?”
  薛愫一愣,这老夫人不会是要让她照着这像来绣一幅吧,绣制本身不是太难,可难就难在配色和上稿,没有坚实的功底是无论如何是做不出来的,因此有些为难道:“怎么着也得花上三个月吧。”
  别人犹可,唯独圆通一脸的惊讶诧异,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听说绣这幅是三个好手,足足绣了四个月。这些小姐说的三个月那要多少人来绣?”
  秦老夫人笑道:“庵主不知,我们这位姐儿绣艺一绝,她说三个月,定是她能办到的事。”
  圆通听说忙念弥陀:“没想到这位小姐还真是深藏不露的高手。说不定以后还有劳烦小姐的地方,还请小姐不要嫌弃推辞。”
  不待薛愫表态,秦老夫人便替她说了:“庵主也太见外了,菩萨面前的事那是大功德,怎么能嫌弃,也不敢推辞。”
  薛愫微怔,心想日后真的要她绣佛像么,人物最难绣,再说她从来没有绣过佛像,看样子刚才不该夸大其词炫耀了。似乎也没有她插嘴的地方。
  这边秦老夫人和圆通已经没有继续聊佛家故事,而是在扯一些凡尘俗事。
  只听得秦老夫人道:“临阳伯家的老夫人病了,有人荐了庵里的金丹。不知他们周家派人来取没有?”
  圆通笑道:“来要了五粒,听说那位太夫人的病也好了。”
  白水庵里有一位医术精湛的师父,法名圆静。她惯会制各种丸药,药效也神奇。京中一些富贵人家的女眷们生了病,无处求医的时候,总会请她下山去看看。不过这位圆静师父性格古怪,不轻易给人看病。总说她是个世外人,不该再沾凡尘。她要给别人看病,也得投了她的缘分才给人瞧。
  薛愫在上一世就有所耳闻的。
  “我们家苓丫头的这里又病了一个来月,总不见痊愈,这里稍微有些好转,我让她上庵里来,想着圆静师父给瞧瞧。不知方不方便?”
  圆通道:“老夫人放心,我出面去说动师妹,她定肯。曾家小姐年纪轻轻,偏偏就落下了病根,若是不料理周全的话,只怕将来是祸患。”
  秦老夫人皱眉说:“可不是,我总得给沈家一个交代吧。好不容易给她定了这么一门天定的好姻缘,不能白耽搁了。想着马上治好就好了,就怕他们沈家嫌弃我们苓丫头说要退婚。那我们苓丫头的脸面往哪里搁。”
  薛愫一旁听着,心想退婚好啊,反正她淑苓姐姐又不喜欢这门亲事,将来还给曾家招来不幸,退了自然是最好不过。可是看秦老夫人这光景,断不会同意退亲,那么努力的想要维护,薛愫想,就是她磨破了嘴皮只怕也说不动秦老夫人改变心意。
  圆通笑道:“说起沈家,对了,我倒忘了和老夫人说。他们沈家昨儿派人来说,他们太夫人明日要上庵里来做场法事。还说在我们这里小住几日。这下可好,两亲家可遇上了。”
  秦老夫人也跟着笑道:“那可真是巧。我们老姐妹在这里还能相遇。难怪不得你们将东院空闲了出来,原来是要迎接沈家的家眷。”
  屋里人都是喜气洋洋的。
  对于这桩事不感兴趣的,怕只有薛愫和淑苓吧。
  圆通是个开朗话多的人,和秦老夫人聊京中权贵圈子里的后院事,竟然就聊了快两个时辰。薛愫在一旁扶额,心想一位出家人,又是庵主,哪里有那么多的闲心去打探别家后院的事。出家人的本分难道不是念好经,参好禅吗?
  晚膳的时候,妙真特意跑来送了二十个馒头给淑苓。淑苓看着一堆的馒头有些无语,她是多能吃才吃得完这些。后来薛愫也忍不住在旁边嘲笑道:“看样子苓姐姐是真爱吃,所以那小师傅想拼命讨好您。”
  “她做事就这样,满满的都是好心。”让薛愫尝尝,自己留了两个,余下的都赏了丫鬟婆子了。
  薛愫轻轻咬了一口,慢慢的嚼了起来,松软香甜,还带着一股淡淡的奶香。倒实在不错!
  晚课后,圆通领着圆静来给淑苓瞧病。
  薛愫暗地里打量着这位京中流传着的女神医。三十出头的样子,清瘦如竹。不过眉目间却看得出来年轻的时候是个美人。只是和圆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自从她进门以后,从没见她笑过,又寡言少语,神色皆是清冷。倒是一副世外人的风范。
  

第五十七章 沈家
更新时间2015…1…15 10:04:46  字数:2129

 圆静详细的替淑苓看了诊,什么也没说,就起身准备走。
  秦老夫人则是一头雾水,到底能不能好,总得给句话吧。
  圆通看出了秦老夫人的担忧,拉了拉圆静的衣袖道:“师妹,你给老夫人说说小姐的病情吧。”
  圆静却冷冽的说道:“想来大夫们该说的都说了,我没有那个必要。回头我会给配药的。”说着单手施礼就告辞了。
  弄得秦老夫人心里有些不快,圆通只好赔笑道:“老夫人莫怪。我这位师妹的脾性是有些古怪,但心地不坏,医术也是有目共睹的。她既然愿意给小姐看病,那么就大有希望。你也该高兴才是。”
  秦老夫人这才脸色微霁:“是呢。那我们家苓丫头也是投了菩萨的缘分。这些日子我早晚礼佛总是让她跟着我,修一下功德,将来应该也是有福泽的。”
  圆通忙附和了几句。
  淑苓便安慰着老夫人:“老夫人不用替我担心。我自己的身体,心里有数。该好的总会好,要是不该好,只怕神仙也救不了。”
  秦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