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闺绣 >

第131章

闺绣-第131章

小说: 闺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都是哪年的老黄历了,还提它?我虽然这些年在福建,可也听说过他的风评不怎么好,喜怒无常,又暴虐成性。要对付这么一个纨绔办法多得很,不用怕。不出三个月我们定能打到京城,逼那个人退位!”
    齐王自满的样子,不免让手下有些担心。要真是沈锐没有大用,当初齐王就不会使那么多的计策要拉拢他了吧。这个人的存在是威胁。他们这边的陆冬就是让沈锐给干掉的,共事那么多年的兄弟也能说拿下就拿下,可见这个人可是不讲情面的。
    过了两日开封那边便传出了消息,沈锐愿意用开封城做筹码换回周王。
    齐王笑眯眯的说道:“看吧,我就说他没什么能耐,这么快就要投降了。走吧,我们进开封去看看。”
    余钱忙说:“王爷此事只怕没那么简单,小心埋伏。”
    齐王略一沉吟:“这点诡计当然是一眼就能看出来,不过真能白白得到开封岂不是好事,再说我也没打算真将七弟交出去。他们有诈,我自然不会那么轻易上钩。你和董川去和沈锐谈判,就说我们答应他们的请求,只是得让他们到商丘来。只要他们肯过来我们就放人。”
    沈锐听说了齐王的主意,稍作思量便和婉玉说:“妹子,你看好开封,我将带来的人马都留给你,也会做好安排。我去一趟商丘,将王爷接回来。”
    婉玉自是不肯:“大哥,你去不得呀。你一人去,只怕是凶多吉少,他们暂时也不会拿王爷怎样的。”
    沈锐道:“夜长梦多,得先将王爷救出来才行。不然他们手中有这样一个人质对我们几方都很不利。”
    “大哥!”
    沈锐拿定了主意就不会更改的,当下布置妥当,骑了马便出了开封城,一路往东而去。婉玉站在城楼上目送兄长,心中暗自祈祷一定要成功,不要有什么磨难才好。
    且说沈锐出了开封城,便想办法和彭将军的大部队联系上了,大家凑在一处商量了对策,彭将军对沈锐的鲁莽感到有些不悦:“沈世子也太贸然行事了。”
    沈锐却不以为然:“我哪里贸然行事呢,真是那样的话我就直接去商丘,单枪匹马的将周王给救出来。”
    彭将军笑着摇头:“年轻人,你也太天真了。”
    沈锐道:“我总不能一直呆在开封不出来,不然怎么清剿叛军。还得和将军汇合,所以一点也称不上鲁莽,接下来就听将军的吩咐。”
    彭将军见沈锐还算谦虚,也没继续发火,和几位副将们商议了对策。沈锐又主动请缨打前阵,彭将军见他英勇,便答应了。
    齐王认为开封那边会好好的和他谈判对策,没想到竟然派人来攻打,当下就发了火,两军对峙,交火难免,互有死伤。沈锐想要带人硬攻,几回合下来都是徒劳。
    最后沈锐不得不让人挖地道,偷偷进城。
    没想到这一招竟然凑效了,他们的人成功的进到了商丘城内,打个齐王措手不及。原本就要拿住齐王了,哪知却被他给溜走了。
    不过好在夺回了一座城池,而且损失并不大。更值得庆贺的是,他们竟然找到了周王。
    周王看见了沈锐,很是激动道:“世子怎么来呢?”
    沈锐含笑说:“我奉了皇上的命令来清剿叛军,听说王爷受难,自然要来解救。”
    “王妃呢?王妃怎样呢?”
    “她好着呢,王爷还不知道吧,我这个妹子率领一股很少的兵力再加上和百姓合作,竟然将城守下了,一直坚持到了我赶来接应。有这样好的一位妻子,王爷应该感到欣慰才是。”
    周王眼眶有些湿润,颔首道:“不仅欣慰还很敬服。反而是我轻信了敌人,到头来吃了不少的苦。”
    沈锐笑笑:“没事的,这不都出来了么,你收拾一下,明天我送你回开封和妹妹团聚吧。”L

  ☆、第一百八十五章 绣像

雪下了一场又一场,天气一天冷似一天。
    薛愫几乎连畅和堂的门都不大出了,自从接了太后吩咐的活,几乎一整天都呆在暖阁里。侯夫人帮忙找的那两位绣娘手艺本是极出色的,不过薛愫的绣艺却远在那两人之上。
    倒不是薛愫瞧不起人,一心想着为肚里的孩子祈福,所以很少让她们帮忙,更多的时候都是自己亲自上阵,穿针引线,密密的绣制起来。
    薛愫出色的技艺看得两位绣娘目瞪口呆,心悦诚服。
    “世子夫人手艺真是高超,怪不得连宫中的太后也是极欣赏的。”
    薛愫含笑说:“要是生在穷人家这手艺或许还能养家糊口。不过如今我一心想要祈福,修点功德,倒怠慢二位了。”
    “能跟着世子夫人学本事也是我们的荣幸,世子夫人倒教了我们不少的东西呢。”
    薛愫微微一笑,又埋头去赶进程。只是如今他不敢坐得太久了,不然肚里的孩子要抗议,只好过一会儿又起身走动走动。看看手下的活,心想在正月里应该能完成。
    “世子夫人这一片虔诚,想来一定能感动菩萨,世子夫人一定能生一个白白净净又漂亮的小少爷。”
    薛愫听着这样恭维的话自是顺耳,她走到窗下,轻轻的抚摸了下隆起的肚子,心中充满了柔情,不免又惦念起沈锐来。自他走后音信全无,也不知他在外面怎样呢,是否平安。
    “少夫人,侯夫人有请。”
    薛愫一怔忙问:“可知道是什么事?”
    玉笙笑着摇头:“这个奴婢就不清楚了。”
    薛愫暗想,莫非是清和他有书信回来呢?这样一想。便也不耽搁了,急着要去如意馆。锦瑟见外面冷,忙忙的拿了一领裘皮披风过来与薛愫披上,又递了一个烧得热热的手炉。
    仆妇丫鬟一大堆,簇拥着薛愫出了门。
    薛愫发现那亭子畔的腊梅俨然已经绽放了花骨朵,几枝早梅也悄悄开放。这是一年最寒冷的时候,过了这一阵。就该是春天了吧。到了春天沈锐是不是就该回来呢。他们的孩子也即将在春天里出生。
    薛愫扶着紫绢匆匆来到如意馆,却见张夫人等也在。侯夫人穿着紫貂的褂子坐在铺了大红猩猩毡的罗汉床上,手里握着一个画珐琅的手炉。张夫人等坐在下面的圈椅里。每人手中也是一只手炉。
    侯夫人见她来了,便指了指靠东墙的一张铺了锦袱的圈椅让她坐下。
    侯夫人先关心了一句:“今日可还好?”薛愫坐胎以后晨昏定省都免了,加上天气寒冷,又要忙着绣观音。薛愫几乎一整天都不出畅和堂。
    薛愫见问,少不得要回答:“我还好。”
    “好就成。燕窝可每天让丫鬟弄给你吃没有。吃完了你和我说。”
    薛愫道:“每天早起都要吃一盅。”
    侯夫人点头道:“这个最是滋补人,对说对胎儿也格外的好。我们家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每天一盅燕窝还是吃得起的。”
    薛愫又问:“莫非是世子有书信回来呢?”
    侯夫人摇头道:“他哪里有什么书信,叫你过来。是为老二的婚事来着。我已决定给他娶周家的那个女儿,我见过她几次,模样性格都还好。配我们家老二是配得上的。”
    薛愫听着糊涂。又多问了句:“哪个周家?”
    下面张夫人笑道:“世子夫人还不知道么,大嫂说的是临阳伯家的那个小女儿。”
    薛愫的脑中才渐渐浮现出周丽贤的模样来。说来倒许久没见过她了。这样的姑娘以后做妯娌应该也合适。她对这桩婚姻原也没有置喙的地方,不过以后能有个聊得来的妯娌对她来说也是件好事。
    “我打算正月里让媒人上周家提亲去。媒人我选的是安国公夫人。这安国公夫人也是个爱管闲事的,听说我请她当媒人,二话不说就答应下来。还说等事成后该给她一个大大的封红。”
    张夫人笑道:“是该好好的赏一个封红。”
    “要是选定了,我打算明年下半年就让他们成亲。老二年纪不小了。上半年你要坐月子事情也多。”
    薛愫点点头。
    回头沈钧听说此事后,也没什么表示,一副听之任之的样子。侯夫人深感欣慰,她养的这两个儿子,总算有一个是省心的。
    薛愫继续埋头绣她的观音像,一面绣一面虔诚的祈祷,祈祷肚里的孩子平安,祈祷沈锐在外遂心。莲花座已经绣好了,像身也有了大致的形状,照她现在的速度,正月里应该能完成。
    又过了三五日,沈锐总算来了书信。
    当时大家都集聚在如意馆,书信是沈钧念读的。
    沈锐说到了开封一事,屋里人都听得胆战心惊。侯夫人手心里直冒汗,直到听见后面说周王与婉玉团聚时才松了一口气。信上后来又说到叛军四处作乱,一时半会儿还无法完全清剿,只怕还要等几个月才能回京。
    侯爷倒是先赞叹了句:“我们沈家是武将世家,我这一代倒都从了文,锐哥儿还算有祖风。我们家玉儿以前你还总说她没个女孩子样,到了这关键的时候竟然还是能独当一面。令好些男人也不及。”
    侯夫人道:“这样危险的事情就不该她一个女人掺合,幸好没出什么事。”
    沈钧也笑说:“大妹妹如此,也令我汗颜。到底是女中豪杰。”
    侯爷睨了他一眼,说道:“谁让你对这些刀呀枪的不感兴趣,就知道下棋。”
    薛愫静静的坐在那里,信上只是问候了一句“大家都还安否?”并没有特别的提到她,难道他都不想她么?即使不想她,也该想想腹中的孩子啊。不过知道沈锐平安,她也算略略的疏了一口气。
    绣像的事还在继续,只是月份越大,身子就感觉越笨拙了似的,偶尔让绣娘帮着绣几针,她在屋里踱着步子。
    “我当初生我们家大妞的时候,她爹也没在家,还是半夜里发动的,腰杆又酸又疼。家里只有一个婆婆,腿脚还不方便,我让她帮我请接生婆来。她却说天黑不好走路,你这情况还早着呢。等天亮再说。后来呀,下面一股水流了出来,心想坏了,不会是羊水破了吧,吓得我不敢乱动,只好躺在炕上,依旧疼得我死去活来的。婆婆却在她的屋里睡大觉。世子夫人不知道,那一夜我是真害怕,都说女人生孩子是在鬼门关走一圈,真怕自己孩子没生下来,却先将自己的性命搭上了。那一夜偏偏又那么的漫长,一直熬到了天亮,我婆婆才一瘸一拐的去请接生婆,这痛苦还没结束呢,知道傍晚时我才将大妞给生下来。生她的时候也是十分危急,差点就将命给蹉跎了。偏偏她还胎位不大好,好在没有出现大出血。”
    另一位绣娘忙向她使眼色,她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讪笑道:“世子夫人别在意,您这样有福分的人,我们哪能相比呢。也不会遭这些磨难的,定能顺顺利利的生下小少爷。”
    薛愫倒不怎么在意,云淡风轻的说:“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不管遇到什么难处都不会害怕。”
    冬至这一日,薛愫跟随侯夫人入宫向太后、皇后朝贺。留在宫中用了饭。
    太后相问道:“绣像的事怎样呢?”
    薛愫含笑答道:“正月里应该能完成。”
    太后点点头,道:“倒赶得上。其实我后来也有些后悔,你身怀六甲,不该再让你劳碌的。可别把身子折腾坏了。”
    薛愫说:“没事的,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再说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就当是给肚里的孩子祈福吧。”
    太后笑道:“你能这样想当然最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