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重生之嫡女归来-重生之再世前缘 >

第80章

重生之嫡女归来-重生之再世前缘-第80章

小说: 重生之嫡女归来-重生之再世前缘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庆王世子邾温,几乎很少在人前出现,除了每年进宫的朝贺,很少有人在其他场合看到他。如今已是十七岁,外表俊朗,温文尔雅,面对这个只在自己面前才会露出本来面目的妹妹,很是耐心。
    明岚郡主说完便返回了。
    王青茵与甄华最终还是先其他人告辞了,明岚郡主并未再拦着。
    回到李府,风平浪静的过了几日后,王青茵收到了甄华的回音,两人约好了下次在梅宅碰面。李府这两日出奇的平静,李泽曜一如既往忙于公务朝政,李夫人与顾云薇也比往日里更安静,比起前些日子李夫人的热络,王青茵只觉得有什么事。
    …
    还没仔细回过味来,事情便悄然发生了。就在明岚郡主的生辰宴当日,回宫复命的两名大宫女陪着皇后在殿里待了多半日也不见出声,彼时遣退了伺候在侧的一干人。
    皇城之内,象征权力的最高处所,总有这么一些女人徘徊在生死和权利之间,利益的驱使使得她们渐渐忘记了初进宫时的本心。坤宁宫内,皇后肖氏一身常服靠坐在正厅次间的塌上,手指有一搭没一搭的点着身前小桌上的一幅画面,身边伺候的宫人已经这样静静站立多时。突然肖皇后出声道:“可看清楚了模样就是这画中之人?”
    身旁立着的两名宫女中有一人道:“是,奴婢特意近前看了,确实是与画中人相差无几。除去画里的年岁有些远,无论是眉眼还是年纪都几乎是一样的。”
    肖皇后看着画中的岁月,仿佛是忆起很久之前的岁月,愣怔地又开始凝神起来。没有多久又道:“去回话安庆王妃,本宫答应她的请求。”宫人退下后,肖皇后吩咐打开宫门恢复往日的气氛。
    …
    夜晚的宫墙总是比白日里看着萧索孤寂。皇帝还在养心殿批阅,肖皇后走进殿门口,看着那点点微光有些感怀地想起曾经,近日没来由的总是忆起从前,不知是因为那个丫头而让她想起伊人还是因为这阵子皇帝对她的态度软和,肖皇后不敢深想。
    一声通传打破了低头细看纸张的皇帝,也打破了宫殿里的宁静,肖皇后步履缓慢而轻盈地走进,丝毫没有看出因为上了年纪而不再年轻的心里所住着的沉闷。
    “皇后怎么来了?有什么事早些派人过来通知即可,不必等到晚了再来。”
    肖皇后莞尔道:“白日里繁忙。臣妾怕打扰皇上。这个时候也该歇着了。臣妾便自作主张过来叨扰皇上片刻。”
    “哦?皇后有什么事?”
    “也不是什么事,只是最近,从来不踏入宫城的安庆王妃竟是登门拜访,臣妾拖了好一阵子。可毕竟安庆王妃从来没有什么事求过臣妾,记得太后在世的时候安庆王妃也极为孝顺,那时候也从没开口向太后求过什么事,臣妾有些不忍便厚着脸皮来求皇上了。”
    “安庆王妃进宫的确是难得,既然皇后都来了,便说是什么事吧。”皇帝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特别的,这天下的女人成为人母,唯一看重的事便是儿女婚事了,安庆王爷也到了抱孙儿的年纪了。世子的婚事却是一拖再拖。”肖皇后停顿,看了一眼皇帝,见仍无特别之处,接着道:“安庆王妃便求着我给世子指一门婚事。”
    皇帝点头道:“咱们皇家确实是该有孙辈出生了。我记得安庆王世子的婚事一早便由太后作主了的,怎么如今又要指婚?”
    话到这里便是进入正题了。肖皇后道:“确实是如此,唉,可谁知温儿这孩子的婚事竟是会出现波折,这原被赐婚的赵家嫡女前两年便被伤了容貌,好歹是皇家娶亲,这世子妃的人选若是已经破相了自是说不过去。”
    皇帝皱眉问道:“所以呢?难道是要退了这门太后赐的婚?”
    肖皇后当然知道不能退婚,“自是不能这么做,咱们皇家当然不能做出这等反悔之事,只是听安庆王妃说道,这赵家很是通情达理,甘愿让出世子妃之位,这才有了安庆王妃上门求旨的话。”
    皇帝脸色稍霁,还是道:“这好端端的怎么伤了容貌?若不是很严重就没必要再指婚,毕竟这是太后赐婚,让出世子妃之位为侧到底是委屈了。”
    皇后道:“皇上说的是,可既然安庆王妃找上臣妾,想必这赵家的孩子伤的有些严重,这世子妃将来是要掌管王府中馈事物的,安庆王妃的顾及不是没有道理。”
    皇帝毕竟不是女子,不喜在这些事情上多费心思量,直接问道:“那依皇后的意思是?”
    肖皇后回道:“臣妾也只是听听安庆王妃的意思,还要请示皇上,可做不的主。”
    “说来听听。”
    “这赵家的女儿从小便通情达理,也是个才女,只可惜天公不作美。安庆王妃的意思是找一个门第相当的,不论从地位上还是性情上都能与赵家女儿合得来的姑娘,这样日后做了姐妹也定能与世子三人和乐融融。”皇后知道这件事对男人来说有些不耐烦,便趁着开口一并说完,“说来也巧,这安庆王妃看上的人不是别人,与咱们皇家倒也有些关系呢。”
    最后一句引起了皇帝的兴趣,便出声问道:“难道是与皇家有亲?这样人家的女儿会有合适之人?”
    “皇上整日里国事繁忙,自是不知道与皇家沾亲带故地人家有哪些,别的也不用说,只这位皇上定是不会陌生,是李尚书,也是安平王妃的外甥女,应天府王家的嫡女。”
    皇帝听到最后一句话,顿时看向肖皇后,仿佛想要从她的脸上看出什么,让肖皇后生生冒出些许心虚,埋下心事,迎面问道:“皇上怎么了?”
    “皇后的意思是要帮着指婚?”
    “臣妾就算是想指婚也要得到皇上的允许才是,若是皇上不发话,臣妾自是不敢擅作主张。”
    “既然安庆王妃有所求,皇后为安庆王府着想是好事,这指婚也不失为一个办法,毕竟那位赵家小姐是太后赐婚,地位不同一般,朕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肖皇后只当是皇帝同意了,却不料接下来皇帝道:“只是,这李大人的外甥女朕也有耳闻,皇后当初似乎是想要指给二皇子的,如今又提起,不得不让朕疑心皇后对这名女子的用心啊。”
    “这,皇上明鉴,臣妾只是听说这王家的嫡女是极难得的才貌双全,奈何当初年纪小,没能给皇儿,如今也到了定亲的年纪了,凑巧被安庆王妃看上了,这才出面说合。”
    皇帝不想多说,只道:“李大人对这个外甥女很是看重,已经在朕面前得了允许,不日赐婚的旨意便下。皇后可以转告安庆王妃,若是其他人朕倒是可以赐婚。”
    肖皇后不想会得到这样的消息,本是想以皇帝与安平王的交情,这个王家女应该不会被同意进安庆王府,这样一来必是会闹上一番,不管结果如何,这个李府的外甥女名声定是会受到影响,是去是留到时候再想办法,如今看来是不行了…
    肖皇后走后,皇帝没了心思继续忙之前的事情。谁知竟是没有几日,早朝上,皇帝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下了一道赐婚的旨意,户部尚书李泽曜在众人的探究的目光中谢恩。
    肖皇后知道时,脑子里瞬间有片刻空白,待回过神时,她仍是不解皇帝的用意。直到多年后一天,肖皇后才知道当时的皇帝心里早有一番计较,而她不得而知。
    有人欢喜有人愁,赐婚的旨意一下,无论李府还是卫府,一片唏嘘。
    李夫人早就从安平王妃那里得到了王青茵的去处,却没有想到竟然皇帝横插一脚,更是没想到的是,自家夫君却是早就知晓实情而不发。心里多少有些酸楚与不甘,无论怎么说这个外甥女还是有些造化的,她突然觉得之前的自己竟是像只跳梁小丑上下乱窜。
    ……
    “哐当”一声声,满满的碎瓷堆在地上,散向四处,明岚郡主还未来得及细细部署便被人捷足先登,此刻的心情无法发泄,只有满腔愤怒,却空无去处发泄。邾温进来看到满地瓷花,知她已经去掉了大半的火气才走近,有些无奈的揉揉额角,开口道:“你急成这样作何,母亲早前进宫就已经听到皇后娘娘的答复了,这赐婚来的虽突兀,却是圣上早有此意,你难道还想越过皇权不成。”
    明岚郡主的眼神没有平日里的稳定大方,只夹杂着怒意和恨意,她冷然道:“我早就说过,皇后娘娘有问题,这件事若不是她,这赐婚的旨意也不会这么快下来。”
    邾温道:“何以见得?”
    “哼,你说过,那个丫头跟皇家有着屡不清的关联,皇后对她不可能没有目的,要么纳入自己羽下,要么远远打发了,如今这样的结果于她未必是坏事。”明岚郡主几乎是咬牙切齿的说道。
    ps:
    昨天工作了一天没有时间更,今天又是夜班。。。明后两天尽量补更,大家原谅某人的不定时 (^人^) 拜托啦~

  ☆、第一百二十六章

赐婚的旨意下的突然,王青茵虽是早就知道,可也没有想到会是如此之快。馨香居内除了王青茵这个主子之外,都还沉浸在赐婚的余温里。跟在王青茵身边的紫嫣和紫鹃见主子平静的很,心里有疑惑却又不好问。倒是从小就照顾王青茵的李嬷嬷忍不住道:“也不知这卫公子的品性如何,家里的情况又是如何,唉,怎么好端端的会有圣旨呢。”
    “嬷嬷不用太担心,这卫公子与咱们大少爷和小姐是相识的,人品相貌可都是一等一的,至于家里嘛,这倒是没听说,不过不是说是锦乡候世子嘛,家境定是也不一般。”紫鹃好容易逮到说话的机会,便把自己所知一股脑地说了出来。
    “你这意思是,小姐也是知道这位的?”李嬷嬷说着便瞅了一眼坐着一言不发的王青茵。
    还不等紫鹃回话,紫嫣便道:“嬷嬷还是把心放宽吧,若是有什么问题小姐肯定不会坐视不理。奴婢猜着,圣上定是跟舅老爷通过气的,否则怎么能随随便便就赐婚。”
    “你说的是,我这一把年纪了脑子也不好使了,凭舅老爷的官职咱们小姐也委屈不到哪去。这些日子老太太也总在为小姐的事发愁,担心应天府那位给小姐使绊子,如今也不用老太太操心了,皇上亲自赐婚,这人选总好过一般人家。只是,老爷那边…”想到婚期、还有应天府的一应人事,李嬷嬷不禁又是叹气又是担心。
    此刻的王青茵,表面看似平静,内心也不免不安。今昔对比,改变命运竟是如此简单,只因她是应天府府尹的女儿,有个可以依靠的兄长。不再是孤儿寄居李府。对于卫勉之,她并没有想到此生会遇见他,在她的回忆里。并没有有关这个人的记忆。在她得知会被赐婚时,脑子里也只会想起他偶尔投过来的关心。再后来的几天中,她自私地想,有他在,那么将来对付王青妍便会容易许多,于是她渐渐地默认了…
    同一日,得知消息的另一人却是如雷贯顶,仿佛心尖上有一道小缺口被放大了。如今才清晰得知那缺口是什么。想起那日从馨香居传来的曲调,李易晟不自觉望向那个方向,书房前摆好了琴案,地面上残留着花瓣。回身走回案前坐下。想象着那日的情形,独自抚曲。“四月微风轻似梦,落花入泥有余香,琴弦声声照旧曲……”
    春雨毫无预兆地滴落下来,却是滴不散抚琴人的愁绪。无奈停止琴音。命人收起案桌。李易晟想也没想便出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