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来自星星的宠妃 >

第30章

来自星星的宠妃-第30章

小说: 来自星星的宠妃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将军,皇后他已经去了,还请节哀啊。”周煜觉得面对傅少行,他似乎词穷的很。
  “节哀?她是你的皇后,如今反倒要让你来劝我节哀,真是可笑啊。”傅少行抬起头看了周煜一眼,臂膀上结实的肌肉结成了块状,牢牢抱住怀中的人:“我把我最亲爱的妹妹嫁给你,你是怎么对她的,周煜,你还有没有一点人性,你为了这片江山,都做了些什么?”
  面对傅少行的步步逼问,周煜站在那里,却一句也无法为自己辩解。
  “对,我为了江山机关算尽,我为了大盛牺牲了很多无辜的人,你说的没错,可这一切,只因我姓周,是这大盛的皇帝。”他尽量让自己的话理直气壮很多,但说到最后,却还是忍不住微微颤抖了起来。
  傅少行冷冷一笑,斜目扫过周煜身后的太监宫女,还有站在他一旁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子。喟然叹道:“凤贵妃,你父王不是一直在找一个让他名正言顺谋反的理由吗?那我傅少行告诉你,他周煜,根本不是什么真龙天子,他不过就是裕亲王和太后娘娘婢女私相授受之后,生出来的孽种!就算他自诩姓周,也是周家拿不出台面的私生子!”
  周煜的身子猛然的晃动了起来,脚下连连后退几步,却正巧撞到了身后的凤卿。他转过头去,看着凤卿疑惑的眼神,再缓缓看向傅少行道:“把这妖言惑众的逆臣给抓起来!”
  大家似乎也都惊叹于方才那个惊天的真相,一时间并没有人有动作,傅少行忽然将傅玉淑的尸体背上自己的后背,侧头在她耳边,小声道:“玉淑,哥哥带你回家。”
  迎面而来的侍卫举刀杀向傅少行,傅少行脚下生风,轻轻一跃,已有几步之远,站在宫墙的上头,冲着周煜喊道:“周煜,你等着大盛毁于一旦吧!”
  侍卫仍旧朝着傅少行的方向追过去,周煜扶住凤卿的手腕,抬起头看着她道:“我不是什么真龙天子,你听见了?”
  凤卿咬了咬唇,点头道:“不,你是!我说你是,你就是!”
  然而周煜却只是笑笑,缓缓松开凤卿的手,倒退了几步。
  “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太后看我的眼神永远像在看一个仇人。”周煜笑的颓然,在这种时候,他甚至忘了他一贯的作风,先灭口,再堵住悠悠之口。
  “你走吧。大盛朝本来就不是我的,它的存或者灭和我又有什么关系呢?”周煜说着,居然头也不回的往寿康宫跑了去。
  顾太后刚刚听说了凤仪宫的事情,正躲在宫中静待事情的发展,听闻从凤仪宫的人回禀说,傅玉淑揭穿她派去的那个小太监是镇南王的人。为了此事,顾太后正在审问跪在下面的赵三宝。
  “你说说看,为什么哀家的宫里会有镇南王的人?这人是你弄进宫的,难道连你也是镇南王的人吗?”
  赵三宝抖得跟筛糠一样,愣是他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到为什么皇后会知道那个人的身份。
  顾太后正欲发飙,外头在凤仪宫探听消息的人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见赵三宝跪着一时不敢回话,顾太后见她脸色大变,便让赵三宝滚了出去。
  那宫女这才往前走了几步,在顾太后的面洽跪了下来,将方才傅少行的话一五一十的告诉顾太后。
  顾太后抬眉笑道:“哼,没想到这个秘密竟有那么多人知道,天要亡大盛,又与我何干。”顾太后猛然起身,走到门外,对着众人喊道:“寿康宫最后一次接驾,这大盛朝的天要变了。”
  凤卿追逐这周煜的脚步,跟在他身后几步距离之外。她清楚的知道傅少行刚才的那些话,对周煜意味着什么。可是……古老的《墨彼得斯笔记》所记载的资料怎么会有错呢?而她,也确实在周煜的身上得到了她所需要的能量。
  “你能冷静一下吗?皇上!”凤卿瞬间移动到周煜的面前,拦住他的去路:“为什么要这么在意那些人说的话呢,为什么要这么容易就否定自己?”凤卿看着周煜,正色道:“你当了十五年的皇帝,你勤政爱民、驱除外敌、消除积弊,如果说你不是皇帝,天下的百姓第一个就不信。除了你,还有谁配坐上这帝位呢?”
  周煜猛然就停下脚步,抬起头阖上眸子。先帝无子嗣,只有一个弟弟裕亲王,而按照傅少行所言,他是裕亲王的私生子,这皇帝之位,落入他的手中,看似冥冥中似乎真的有定数一般。可是……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让他知道这一切的真相呢。
  周煜绕过凤卿,又往前头走了几步,离寿康宫越来越近。他忽然觉得脑子剧烈的疼痛了起来,弯腰抱住自己的头,竟然连多走一步路都觉得困难。
  周煜终于蹲下来,难耐的煎熬着,用力的呼吸着,仿佛只有这么做,才能排空身体里面的积郁。寿康宫的路已经不远了,他很想站起来,去质问那个女人,那个欺骗了他二十七年的女人,然而他却做不到了。


  ☆、第 39 章

  寿康宫的大门敞开着,两边迎驾的宫女循序而列。周煜大步走进去,身上明黄色的锦袍在风中猎猎作响。顾太后就坐在大殿中央的主位上,看着周煜一步步的向她走过去。
  周煜的容貌继承了他母亲的秀美,尤其是那一双狭长的凤眼,每每与人对视,就让人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凤卿跟在他身后几步远的距离,看着他一路向前,直至跨入殿中,看着坐上的中年女子。
  “太后娘娘!”周煜脸颊的肌肉微微颤动,挤出这四个字来,面无表情的看着顾太后。
  “怎么?不叫我一声母后了吗?还是觉得这么多年的戏连你也做够了?”顾太后端起茶盏抿了一口,又很淡然的把茶盏放下,抬头看着周煜道:“你是觉得恶心了吗?连哀家都觉得恶心,哀家明明不喜欢你,却还要利用你,哀家连做梦都会让自己恶心醒。”
  顾太后说着,抬起头看着虚无的远方,像是在回忆往昔道:“你不要怪我,若不是我,你怎么可能成为一国之君,我跟你也不过就是彼此利用而已,你说呢?”
  周煜怒极反笑,步步逼近顾太后,那一双幽黑的眸子如冰刀一样冷冽,向顾太后狠狠的刺入。
  “我的生母呢?她在哪里?”
  “死了,一个贱婢的生死,又有谁会放在心上呢?”顾太后说完,忽的就哈哈大笑了起来,甩袖砸了桌案上的茶杯,目不转睛的看着满地的碎片,冷冷道:“当年,我就是用这些碎瓷片塞满了她的口中,让她说出自己的奸夫,可是她不肯,她宁死也不肯。”
  周煜眸中的怒火陡然大增,上前几步按住坐在座椅上的顾太后,掐住她的脖颈道:“你这个疯女人,你这是为了什么?难道现在的这一切还不够你满足的吗?你要毁了这一切!”
  顾太后按住椅子的扶手,艰难的挣扎了两下,忽然就放弃了挣扎,死死闭着眼睛道:“等你也尝到了被最爱的人背叛,被最亲的人欺骗的滋味,你就会明白了。”
  周煜的手指骨节修长匀称,显然是一双很有力的手,可他却没有按下去,要结束一个人的性命太容易,可要结束自己的痛苦,却太难。
  凤卿正想上前阻挠,周煜忽然摇摇晃晃的站直了身子,松开顾太后,退后了几步道:“传朕的旨意,太后得了失心疯,禁足寿康宫。”
  周煜颓然的退出了寿康宫的大门,一路上走的跌跌撞撞,可凤卿不敢上前。这个时候的周煜,太脆弱,也太尖锐。
  凤卿第一次觉得,这看似寻常不过的宫道,承载着太多人的喜怒哀乐。看似风光的背后,有太多阴暗和欺骗。
  周煜忽然靠着墙,跌坐了下来,手指插入有些凌乱的发髻,一遍遍的用力掐捏着,可无论怎么努力,都无法把他从那种疼痛中解救出来。他开始扶着墙呕吐,仿佛要把自己体内所有的污浊都全部吐掉。
  凤卿冲过去,抱住了他,安抚着他的后背,他的脊梁从没有哪一天这样的弯折过,他痛苦的抬起头,看着凤卿,眼角还有未干的泪痕。
  凤卿有些迟疑的伸手擦去他眼角的泪,指尖又一种被灼烧的痛感。周煜终是微微一笑,阖上了眸子瘫软下来。
  乾清宫里,安静的没有半点声响。李廷玉跪在帐外,看着太医们在里面忙忙碌碌的走来走去。凤卿从帘内出来,见了李廷玉问道:“李大人,疑犯抓到了没有?”
  “尚未抓获。”李廷玉低下头,如实禀报。
  凤卿的视线淡淡的扫过床榻内依然昏睡的周煜,忧心忡忡道:“从云南到夙京远,还是从漠北来比较远?”
  “娘娘的意思是?”李廷玉抬起头,看着凤卿,眸中带着些许的不解。
  “你派人去镇南王府送个信,就说傅少行要反,让镇南王派兵前来勤王。”凤卿叹了一口气,缓缓落座,她想保住周煜的江山,这是她现在唯一想帮他做的事。
  “可是娘娘,一旦镇南王来了京城,请神容易送神难,而且,现在还不能确定傅将军会不会反。”李廷玉忧心忡忡的劝说着。
  “大军得胜,他一人回京却不班师回朝,不是为了反,又是为了什么?若不是为了反,又怎么会当众说出皇上的身世,这明显就是为了让群臣归顺于他,指出皇上名不正言不顺。”
  “可是娘娘,前些日子还疯传镇南王要反呢,你这么做岂不是正好给了镇南王机会?”李廷玉还是有所游移。
  “要是能做忠臣,谁也不想先做反贼的,且不管镇南王是不是要反,现在傅玉淑死了,可本宫还活着,若是本宫当了皇后,那镇南王和太上皇有什么区别,放心吧,镇南王会进京的。”凤卿叹了一口气,有些沉重的转身回了帐内。
  贺太医正在为周煜施针,见凤卿进来,只略略的躬身行礼。
  “贺太医,皇上他如今怎么样了?”凤卿不动地球人的医术,只是看周煜现在的脸色,似乎不是太好。
  “皇上急怒攻心,伤及肝脾,一时半会儿还很难苏醒,微臣已经在想办法了。”
  “算了,醒不了也是一件好事,就让他多睡一会儿,若是醒了,他又该伤心了。”凤卿的心中用过一丝酸涩,忽然间只觉得双眸一热,一滴泪早已夺眶而出。她有些愣怔怔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颊,失神道:“原来,我也会哭吗?”
  周吉祥趴在周煜的床前,一个劲的呜呜咽咽哭个不停,见凤卿垂泪,转过头来安慰她道:“娘娘去休息一会儿吧,皇上这里还有老奴照看着。”
  凤卿倒不觉得累,转身至殿外,御书房里还点着灯,往常这个时候,周煜正每日每夜的批阅奏折。今日的奏章还在龙案上堆着。凤卿上前,随手拿出一本奏章,上面写的是江南春收加成,请求皇帝嘉奖当地官员。凤卿随手丢开,又翻看了另一本,写的是山西大旱,官员带头掘井找水源,力求不拿朝廷半分赈灾银两,目前已小有成效。凤卿阖上奏章,又打开了另外一本,写的是岭南小批量海贼被驱逐,海上商贸渐入佳境,渴望提升三成的税款。
  凤卿不知不觉的,已把龙案上的奏折给翻完了,虽然喜忧参半,却还是一个平安的年代,并不曾有太多战乱屠杀。
  而听周吉祥说,周煜上位之初,流寇乱民无数,朝廷几次派镇南王扫平流寇叛乱。也真是因为如此,镇南王的势力越来越大,到最后不得不招凤卿入宫,权当挟制。但实际上,挟制的作用并没有取得什么成效。周煜在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