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公主的崛起-第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茹又悔又气,不觉得红了脸,眼圈含泪:“确实是我太轻敌了,我还以为她是那个好骗的小丫头,谁知道这些天来她居然变得如此厉害!”
陈英冷哼道:“她一个小丫头,能够翻起什么风浪来?!”
陈茹疑道:“大哥认为是她背后的理国公府?”
陈英道:“理国公府数年来假痴不癫,求得就是一个稳字,但是也不得不防他们在这件事情之后改变路线。”
陈茹吃惊道:“大哥的意思是,不是理国公府,那么又会是谁?”
陈英道:“我一直觉得刘嬷嬷这人很可疑,刘嬷嬷此人并非凡人,抚养赵紫薇长大,而后由奶娘变成女官,一些奶娘根本就是村野村妇,可是她却不同。更何况,能够让陈菀赠给她一个可以随意出入宫廷的令牌,绝对不是普通人,从此之后,你要特别注意刘嬷嬷。”
陈茹:“没想到,她居然隐藏的如此深,为何之前的八年她都没有任何动静?”
陈英道:“不管她的动机是什么,小公主毕竟还小,既然小公主已经不再听话,那么不如给她一个警告。小公主的牌,就是仗着皇上对她的宠爱,既然如此,我们就让她失宠!” 接着又冷笑道,“只要让那玄妙改动一个字即可!保证皇上对她立马改观!”
“可我们今后要靠谁呢?”皇后有些犹疑。
陈英微微地瞧了一眼他的妹妹:“皇后娘娘怎么如此糊涂?难道陈家只会有她一个孩子不成?”
皇后低了头,摆弄着手中的茶杯,“大哥,你也知道,皇上进我的宫来只是为了她,这样还一年来不了几次呢,要是再不用阿薇,那我这个皇后可能就要被废了。”
陈英似乎看不得她颓废的样子,“你也是,怎么会落到如此地步呢?”
“怎么能怪我?皇上他一心只惦念着姐姐……大哥,你要帮我,除了你,我再没有可以仰仗的人了。”陈茹拉住陈英的手臂,眼中隐隐现出泪痕。
“好了,好了,”陈英看着她那如同小女孩一般的妹妹,“我是你的大哥,当然会帮你的。”
“其实,我还有一点担心,皇上近来的身体一向疲乏,李氏姐妹二人承宠那么久都没有孩子,会不会?”
陈英沉默了一下,“皇上的身体体虚谁都能看得出来,但是毕竟去年的时候张贵嫔……”
“大哥!”皇后猛然叫道,“你……你知道?”
“我当然知道,孙太医虽然是你的心腹,但也是我的心腹。张贵嫔既然能够身怀有孕,而且时间还这么近,皇上毕竟还年轻,身子也一直都在调养,你放心好了。”
皇后犹自心惊肉跳,她一直以为张贵嫔的事情她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大哥原来早就知道了。
“你怕什么,我们是一家人。茹儿,无论别人怎么样,我始终是你的亲大哥,无论什么情况下,我都不会抛下你不管的。”
皇后感动地点点头。
作者有话要说: 这就是熊孩子赵紫薇的惊喜,大家接着看,惊喜在后面~
☆、祭祀求雨
八月三日子时初刻,天还黝黑一片,赵紫薇便被人唤醒,从被窝里面扶了出来,赵紫薇困得跟一滩软泥似的,东倒西歪,打扮的时候全程都没有睁开眼睛,宫女们也是低声伺候,轻手轻脚,不敢惹怒了赵紫薇,恐怕她将起床气撒到她们身上。
整理完毕,进了马车,在马车里面也是睡了一路。马车宽敞,被褥柔软,旁边有赵嬷嬷和绿痕宝扇跟着,赵紫薇睡得一塌糊涂,天地不知。难得她连日来跟皇后苦斗,梦里居然什么都没有梦见。
皇上命人打起帘子时,只见赵紫薇在里面歪在大马车的软榻上,赵嬷嬷正在给她擦口水。
刘嬷嬷吓了一大跳,忙道:“皇上。”
赵祁一身衮服,头戴旒冕,腰间插着大圭,一身礼服装扮,连日来祭祀之事已经将他折腾的疲惫不堪,但今晨早起,难得精神舒朗,见女儿睡得香甜,摆摆手,示意不叫醒,时辰未到,就让赵紫薇睡吧。
这些天她修行礼法,也够累的了。
这些天和阿薇呆的时间似乎比以前多很多,以前都是忙什么?以前的阿薇也很是听话,但是看起来倒还是和皇后亲一些。这也难怪,陈茹毕竟是阿薇的亲姨母,又被她亲手养大。可这些天来,阿薇似乎跟他亲近了很多,倒是要比过皇后去了。赵祁不由得笑了,要是让人知道我堂堂大赵皇帝,跟阿薇的亲姨妈吃醋,那可叫人笑掉大牙了。
可他心里就是舒泰得很。而且,阿薇以前看起来只知道吃喝玩乐的傻丫头,这些日子以来倒像是开了智慧,越来越有她娘的样子了。赵祁喟叹一声,不知是喜是忧。
赵紫薇只觉得酣梦沉沉,醒来半晌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赵嬷嬷见了,忙将在马车旁边侍奉已久的太监捧着的盆端进来,宝扇忙接了,赵紫薇拦住了要给她亲自洗脸的紫菱,亲自洗了脸,又重新梳了头发。
整肃起身,这才出来马车。
只见,天已经微微发亮,隐隐有几点残星。
赵祁站在社稷坛下,文武百官皆肃穆而立。
赵紫薇忙按照所学整顿衣裳,震掉尘土,跟着前来引领的礼官太监走到赵祁的身边。赵祁见了笑笑。
忽有赞引官唱到:“吉时已到!进殿!”
“奏《云门大卷》,行大雩之礼——”
一时间,鼓乐齐鸣,社稷坛上如同凤凰飞鸣,声震天阙!赵紫薇赶紧趁机在脑海中搜索了一下,发现了云门大卷相传是黄帝依照凤凰鸣叫的十二音阶而创造的《云门大卷》,声音圣洁高雅,让人心生肃穆崇敬之心。
六十四位童子纵横八对,在台下跳祈雨之舞,赵祁则也来回舞了一下,以示行了大礼。舞姿看起来甚是缓慢,庄严肃穆。
“升坛!”
赵祁携着赵紫薇的手登上了社稷坛。
丘台上列着牌位,摆着三牲,四时果蔬,四海酒品,七彩锦帛,赵祁连同赵紫薇一同进香,重新献上玉和帛,又赵祁赵紫薇协同百官行三拜九叩之礼,然后又是来回几次折腾,再行叩拜之礼,虽然地上铺着毯子,赵紫薇仍旧觉得自己膝盖快跪肿了。然后是赵祁念祝文:
臣成命嗣服;今十余年;兹尚未植;赤地千里。呜呼;其惠雨乎!……上天仁爱;生物篇心。下民有罪;定有林林。百辟卿士;供喊惟数。此罪不在官;不在民;宵臣罪日深。然上天登以臣一身之故而令离民受炎害之侵呜呼;其惠雨乎!瑾以臣躬;代民清命。昭昭在上;言敢虚伎舒窦力竭;言司慈碱罄。(注)
然后赵紫薇念祝文:
臣子今受大帝之命,降生八年,承帝之泽,未名未禄,不开智慧,不启天命,殊为不肖……上天仁爱,不负万民,臣子发愿侍奉父母,求赐甘霖,以惠万民……
念毕,天已大亮,赵紫薇起身,站在台上,往天上望去。只见天上仍旧晴空万里,哪里有下雨的迹象,但是礼节已毕,该回宫去了。
赵紫薇记得前世听人说,她八岁那年登台求雨,天降大雨的,宫道上的积水没过脚踝,朝中朝外议论纷纷,都说帝女之福不可限量,而那“女主天下”就是在道士设了乩坛之后求出来的天机。
回宫路上,赵紫薇要和皇上同承一乘马车,为父亲搬来脚凳等车,以示亲自侍奉父母之意。
帝王的马车更是宽敞舒适,左右开敞,垂着明黄布帘,帘子打起来,四处路过,走的时间越久,赵祁的脸色就越不好看,眉头皱的更深,赵紫薇知道,他是在担心不下雨。
钦天监虽然已经算出今日确实是该下雨而那道士玄妙虽然是作假,但也能够推出是八月初三,看来也是半个天文学家,可即使是天文台,也不一定能够算得精准,毕竟下不下雨,是老天的事儿,难道这一世的今天,注定不下雨吗?
赵祁又抬头看了看天,不由得发出一声悠悠的叹息,久未生子,朝廷不稳,连日大旱,他这个皇帝未免当得太失败了!怎么对得起征战南北,打下基业却早早去了的父皇和长兄?
若是以功过评价,赵祁不算是个好皇帝,没有雄才大略,甚至不够聪慧,就是一个典型的皇二代,长于深宫妇人之手,脾气在皇帝当中算是温和的了,耳根子软,但他前世今生都待赵紫薇很好,那种怜惜之情,甚至于上一次对赵紫薇宫规的溺爱,赵紫薇猜想,应该是因为,他曾经很爱她的母亲,不然也不会为她建造超出规格的宫殿。
为他做点什么吧,赵紫薇心中道,让他的心里舒开一些,痛快一些。
可她能做什么,她又不会呼风唤雨。重生以来,她一直不愿意重复以前的道路,但却希望今天老天能够像上一世一样降下雨来,真正的泽被苍生,毕竟关中大旱确实太久了。如果在这样下去,她的复兴之梦怎么实现呢?
赵紫薇在脑海中中搜出一篇求雨歌,甚至应景,赵紫薇便道:“父皇,我唱歌给你听。”
赵祁皱着眉,闭着眼,手搭在太阳穴声,似乎没有听见。
赵紫薇也不在意,前世听过不少音乐,也能邹一个平平然后起而后落的调,轻轻地唱了起来。
“七月流火八月未央,本应金谷遍地黄。
奈何大旱遍关中,不济我民遍地殍。
我心悠悠复悠悠,我思切切付切切。
盼得上天降甘霖,解我子民幽幽渴。”
童音声音纯净澄澈,起伏辗转,悦耳动听。本应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但那声音澄澈无比,其中却又富含悠悠情思,听来让人感觉缠绵不已。
赵祁睁开了眼睛,含着笑看着赵紫薇,赵紫薇得到了鼓舞,声音变得更高更大,忽而起了风,是啊,天不会变的,今日一定能够下雨!赵紫薇喜笑颜开,唱的声音更大,歌声趁着风飘散四处,文武百官,沿途百姓都听到了,都觉得的悦耳动听,且又满含虔诚期待,纷纷互相询问这是谁在唱歌,更有人急急找来纸笔,将这《求雨歌》抄录了下来。
人们被这声音感染,纷纷默默祷念上天,而上天也似乎也收到了感召,风起的更大了,满天很快被乌云遮盖,雨水哗啦啦地下了起来,果真不一会儿就满了官道。人人都说,“秋雨几时能够这么来得快,一定是皇上和公主的心感动了上天。”
赵紫薇高兴地要从车里跳起来:“下雨了,下雨了!父皇你快看啊,真的下雨了!”
赵祁只觉得数月辛苦没有白费,于是大笑起来,一滴眼泪从眼角溢出,他都丝毫没有察觉。
这时,只见他八岁的小女儿指着他笑道:“父皇,你脸上打上雨点了。”然后笑嘻嘻地拿了袖子替他拭去。
赵祁心中一暖,鼻子一酸,急忙把头转过去道:“是啊,这雨这样急。”
赵紫薇公主时年八岁,做《求雨歌》,民间以帝女八岁能做此歌而啧啧称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黄口小儿,纷纷传唱。
作者有话要说: 注:此章中赵祁所念的祭文从出自清朝乾隆时期的祭文。
☆、倒霉道长
超然居里,玄妙正靠在黄花梨木太师椅上啃梨,等着皇上祭祀求雨过后回来,肯定还要再召见他,自己只要写出那八个字就算完成任务了,他也该拿了银子早早地离了这是非之地,找个地方快活一下!
自从前些日子自己私自给宫里的宫人们占卜的事情,让皇后娘娘知道了训斥了一番,再也不敢明目张胆的设乩坛了。皇后还命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