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明露集-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个人牵着手默默无语地往回走,夕阳下两个人的影子交融在一起,这场景很是动人,可惜徐亦和许依并没有回头去看他们的影子。
走了很远很远的距离,许依低声说:“徐亦,你知道吗,我以前不是叫这个名字的。我叫小揺,许小揺。”
徐亦问:“那你后来为什么要改名字呢?”
“不知道啊,”许依抬头冲徐亦笑了一笑,“妈妈,我是说我的后妈来到我家以后,就让我改了这个名字,听说后妈以前有一个孩子就是叫这个名字的,可是后来那个孩子走丢了。”
徐亦听了心里一触,脚步略停,如果许依那个时候不是低着头,她一定能看见那个时候的徐亦,看着她的眼神是她从前从来没有见过的,阴沉而痛苦的神色。
“徐亦,你再背着我走一段路好不好?”许依忽然抬起头来,问他。
徐亦缓缓蹲下身,让许依趴在他的背上。
许依忽然想起很久很久以前,爸爸和妈妈一起带着她去游乐园玩,那个时候她玩累了不想走路了,就坐在地上耍赖撒娇,非得妈妈背着她走不可,妈妈不肯背,要她自己起来走,爸爸心疼女儿,要自己背她,结果妈妈说不能这样宠坏了孩子,和爸爸争执起来,闹得不欢而散。那是记忆里第一次见到爸爸妈妈吵架,吵架的原因都是因为她,她害怕极了。
------题外话------
有的人在白天泪如泉涌,而有些人的眼泪却隐藏在黑暗里。
——泰戈尔《园丁集》
絮语相依(二)
勉为欢谑也无聊(二)
后来爸爸妈妈吵架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妈妈开始整日不回家,再后来,妈妈再也没有回过家。邻居家的婶婶告诉她,妈妈在外面有了新家了。再后来,爸爸带了一个陌生的女人回家,那个女人变成了她的新妈妈。
是啊,她许小揺不过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孩子罢了。她一点也不讨厌她的新妈妈,新妈妈也会带她去游乐场玩,而且会给她买好多好多玩具,她很喜欢新妈妈,虽然经常,她很想妈妈。
那一天徐亦并没有送许依到家门口,只是在小区外面止步了,许依想想也是,总不能让她的家人发现她在和徐亦恋爱的事情吧。徐亦似乎有什么话想要说,但终究还是什么都没说就走了。
分班以后,徐亦和许依就不能常常见面了,徐亦毫无疑问地进了理科尖子班,许依也无任何悬念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文科后进班学生。两个人的教室在不同的教学大楼,平时根本凑不到一块儿,加上学业突然地紧张了起来,许依想徐亦那个学习疯子大概现在更疯了吧。许依有时候很害怕他们就这样变成陌生人,很有点异地恋的紧张感。
徐亦跑到许依班里找她的时候,他们已经差不多两个星期没有见面了。那个时候刚刚放学,教室里只剩下稀稀拉拉几个人还没走。许依背着书包走到门口发现鞋带散了,于是弯下腰去系,站起来的时候撞到了徐亦,他捂着下巴惨叫一声。
许依是不是太久没有和他说话了呢,都忘记了要怎么打招呼,愣愣地问:“徐亦?你找谁?哦,你找我?”
徐亦呲牙咧嘴好不容易缓过来,说道:“嗯,我来找你。”
许依叉着腰哈哈大笑:“臭小子你还知道来找我啊?你多久没找我了你知道吗?别人还以为我俩分手了呢!”
“对不起。”
“说,来找我干嘛?”许依虽然心底早就乐开了花,但还是装出了一副不满的样子。
“我来向你借几本书,你们哲学课的教科书,三本我全要。”
“你一个理科生干嘛要看哲学书?”
“增长见识,增长见识。”
借给他书的结果是许依那一天陪着徐亦在图书馆里挑灯夜读到晚上九点半,时间虽然不晚,但对于许依这样一个看见书就头大的人来说已经很痛苦了。
“柏拉图--理--想--国,OK······”
听到徐亦像小学生练习听说读写一样的喃喃自语,许依不禁问道:“徐亦你是不是有阅读障碍啊,这里是图书馆你还读那么大声。”
徐亦:“反正就我们俩也影响不到谁,大声朗读有助于加速记忆。”他抬起头来,“我声音这么大,你就不能睡觉了,我是在督促你学习啊学习。”
许依才没有心思学习呢,她那三本哲学教科书本来都可以当新书放到网上去卖掉的,现在叫徐亦记满了笔记,密密麻麻的,许依看见了就头疼。
许依常常在想,他们两个人一个学霸一个学渣,无论性格脾气都不相投,到底是怎么在一起的呢?难道就像徐亦说的那样仅仅是因为两个人有相似的名字,坐前后桌的位置,日久生情?这样的想法太不可信了啊。天地下同名同姓的人那么多,难道都得在一起?
她搜肠刮肚,终于记起那个时候的事情来,好不得意地对徐亦说:“哎,徐大哲学家,你说我们是属于谁追的谁啊。”
可是徐亦一心只盯着书看,似乎并不打算理睬她。
那个时候,徐亦和许依相识并不久,撑死了也就是见面打招呼的关系。直到有一天许依忽然在下课的时候问他:“徐亦,你喜欢什么样的女生啊?”
徐亦愣了一愣,问:“干嘛问我这个?”
许依:“没有啊,我听说他们在票选班花的事情,你打算选谁啊?”
徐亦扶了扶眼镜:“我没兴趣。”
许依:“怎么可能没兴趣!你不喜欢女生吗?你性取向有问题啊!没问题就肯定有喜欢的女生类型啊!”
徐亦仍是一脸淡漠的:“你干嘛那么关心我喜欢什么样的?”
许依居然毫不脸红地说:“知道你喜欢什么样的,我才能按照那个目标去改变啊。”
“哦,我喜欢你这样的,你不用改了。”徐亦说这句话的时候,神色丝毫没有改变。
于是他们两个就这样确立了关系。
那个时候的徐亦和许依都没有想过,原来两个人也会有分开的一天,原来这样没有吵架没有闹脾气的恋爱也会有一天走到尽头。
从图书馆自习结束已经不晚了,许依害怕一个人回家所以要徐亦送他回去。徐亦同往常一样的送她到了小区门口。
许依对着徐亦摆手说再见,徐亦只是点了点头便走。许依突然叫住他,问他:“你为什么每一次送我回来都要这样急匆匆地走掉呢?就好像怕遇见什么人似的。我都不怕被爸爸看见,你怕什么啊。”
徐亦并不言语。
许依问:“你不是说你妈妈也住这个小区吗?你不去看看她吗?”
徐亦仍旧不言语。
许依好不懊丧:“你不会是故意不想跟你妈妈联系吧?”
徐亦终于开口,声音很低:“反正在她眼里,我不过是一个‘走丢’的孩子罢了,她现在有新的家庭,我何必去打扰她。”
“为什么啊?就算你跟你爸爸住,但她还是你妈妈啊,你不要跟我说什么男子汉的自尊心啊。因为你那点可怜的自尊,就可以不承认自己的妈妈吗?”
许依的话没有说完,就看到她妈妈--不对,是后妈从小区里走出来,跟他俩正好撞见。
“妈。”许依有点被撞破“奸情”的感觉,瞬间脸就红了,她原本急着想解释他们是普通同学啊之类的话,但没想到徐亦看见许妈妈脸色瞬间就变了,许妈妈的神色似乎也很不自然,甚至她的目光完全没有理会许依,而是直直地盯着徐亦。
许久,徐亦几乎是从齿缝里挤出一声低吟,声音虽轻,许依还是听得清清楚楚。
“妈。”他说。
徐亦,喊了她一声妈。
许依,我记得你说过吧,你从前的名字,是许小揺对吧。我还是喜欢叫许依的你,徐亦许依,听起来就很相配。虽然无法理解她为什么要你改成这个名字,但是我想,她每每这样叫你的时候,总是会或多或少的想起我吧。
许依,我其实很感谢妈妈,如果不是她给你改了这样一个名字,我也不会注意到你。你喜欢我,是不是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呢?
这个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事情吗,因为一个名字而喜欢一个人?许依,我才不管你是许依还是许小揺,我只想像那一天的傍晚那样背着你走啊,走啊,一直走到世界的尽头里去。
你不知道吧,我其实一点也不喜欢什么狗屁哲学,但是我想我总要有一个理由来找你吧?我只想和你在一起,原谅我的小心机吧。
“徐亦,我们就是像这样莫名其妙地相遇莫名其妙地相爱然后又这样莫名其妙的分开吗?就算是这样,我还是觉得莫名其妙,徐亦,我们为什么一定要选择分开呢?”
徐亦张了张嘴没有说话,但是许依知道他想表达什么。她也终于什么都没有再说,他们之间,从来不需要一个理由或者一个解释。
那天他和她一起走在学校里一条被人在草坪中央活生生踩出来的小径上,一块“脚下请留情,小草微微笑”的标语不知被谁碰倒了,半截没在泥土里。
许依的脚尖不由自主地摩擦着土地,徐亦踩住了小道上仅剩的几颗杂草,又小心翼翼松开。那一天许依穿了蓝白纹的裙子,梳着马尾,穿了一双白色帆布鞋。徐亦想他永远也不能忘记这样的一副画面,这样的一个女孩子。
因为要上课了,两个人互相说了再见然后回到各自的教室里去。徐亦永远不会知道,许依在背过身的那一刹那已经泪流满面。而许依也不会知道,徐亦曾在前一天的雨夜,整整三个小时立在许依家的楼下,不动分毫。
这并不是一个悲剧的结尾吧?许依想,恋爱和永远在一起根本是两件不一样的事情吧。他们因为名字的缘分而注定会相爱,但是也注定了不能在一起。
虽然在一起只有两年的时间,但是许依想,这已经是许依的一生。她不是那样痴情的人,无须留这样一份回忆过一生,因为,她也是许小揺啊。
无须话语,也无须停留,她清楚地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谁离开谁就活不下去的事情,反而,离开对大家来说都是好事,无论是许依,还是徐亦,或者是爸爸妈妈。
许依想,或许很多年以后,他们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偶尔翻翻年轻时候的相册,脑海了里会冒出那样一个带着眼镜的斯斯文文的男生,和她曾经有相似的名字,有同一个母亲,有同一份爱情。
门铃响了,徐亦放下手里的工作起身去开门,门口是一个穿着蓝白纹的裙子,梳着马尾套着白色帆布鞋的女子,一如那个时候同名同姓但是不同字的女孩。
许依笑道:“哎,我借给你的哲学教科书什么时候还给我?”
徐亦从书柜的最底层摸索出一个精致的收纳盒,发黄但整洁的书页,一本,两本,三本,写满密密麻麻的思念。
------题外话------
我迷了路,我游荡着,我寻求那得不到的东西,我得到我所没有寻求的东西。
——泰戈尔《园丁集》
花开易见落难寻(一)
痕迹
蜗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时候在树干上留下一条发光的银带,那是它走过的痕迹是为了不迷路。人类亦是如此,我们在世界上留下我们生存过的痕迹只是为了不忘记回家的路吧忘记自己来这世间的目的,也不想让同伴忘记。
有一个很经典的比喻,说青春是一场长途旅行。蜗牛要留下旅行的痕迹,为了不忘记回家的路也害怕一旦走错,就再也找不到原来的方向。
那个钉子和小男孩的故事影响了全世界的人,因为在木桩上留下的坑坑洼洼,是他做错事的痕迹,这痕迹无论他做多少好事都无法弥补。也许是受了这个故事的影响,我们都兢兢业业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留下一点点的痕迹成为日后永远抹不去的阴影。
其实人无完人,不会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