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恐怖电子书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

第7章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第7章

小说: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国外,这种小家伙更是一次又一次被搬上银幕。1997年的美国片《捕鼠记》里的小老鼠成功地摆脱了两兄弟千方百计的圈套,机灵的模样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在动画片里,它们的出镜也是屡见不鲜,《猫和老鼠》《料理鼠王》《精灵鼠小弟》……撇开它们干的坏事,洗洗干净,其实老鼠也长得蛮可爱的哩!
安国李道豫,元嘉中其家狗卧于当路,豫蹴之,狗曰:“汝即死,何以蹋我!”未几豫死。
李道豫回家,看见他家狗挡路了,一脚踹过去,谁知这狗开口吐槽,“你都要死了,还踹我干吗?”没过多久,李道豫真的死了。
故事的主人公,遭遇了双重惊吓,一是狗说人话了,二是死亡预告。
至于这条狗,喂喂,是你家主人要死了,竟然说得这么淡定,想来李道豫平常对待家狗也不咋地吧。
狗偶尔口吐人言,在六朝志怪中也能见到。《述异记》中,有对兄弟坐在家里好好的,突然来了一条狗,蹲下来遍视二人而笑,遂摇头歌曰:“言我不能歌,听我歌梅花。今年故复可,奈汝明年何?”当然妖狗被杀了,然而第二年梅花开时,兄弟打架闹官司,到夏天他们都死了,狗预言成真。
那么,这些狗成精了吗?并不是。结合中国古老的天人感应说、宇宙全息论和气化论,古人认为,事物要发生变化,必定有预兆,会出现平常难以遇到的现象,所以,一有个风吹草动,古人就会紧张兮兮地起来算卦。当时运衰弱,身边的事物就会受气的影响展现出妖异的变化,根据志怪记载,可能是家里的宠物会说话,可能是某棵珍爱的牡丹突然枯死,也可能是在深夜的回廊上见到另一个自己……因此《礼记》说“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为此,国家专门建立了司天监这样的部门,专门搜集各种奇怪的现象,而这些官员是十分寂寞的,因为他们手中所掌握的天象信息,都是国家高度机密,都是天机,不得和非天文官员往来。
晋永嘉中,李谦素善琵琶。元嘉初,往广州,夜集坐倦,悉寝,惟谦独挥弹未辍,便闻窗外有唱佳声,每至契会,无不击节。谦怪,语曰:“何不进耶?”对曰:“遗生已久,无宜于突。”始悟是鬼。
1700年前的一个月夜,参加夜宴的客人们都睡下了,唯独一人弹着琵琶,铮铮然,透着一丝寂寥。
窗外突然传来动听的歌声,婉转低回,合着他的琵琶,打着拍子,天衣无缝。
是何方佳人,如此深夜,如此雅兴,如此契合?
“为什么不进来呀?”弹琵琶的手停下。
良久,只闻一声幽叹:“遗生已久,无宜于突。”
原来纵是知音,却人鬼殊途。
琴声,歌声,戛然而止,留下的,只是一段千年的寂静。
曾经,多少文人骚客怀才不遇,默默化作一捧青土,只有一缕幽魂摇摆在天地间。在古人志怪里,夜闻窗外吟诗,或者合唱的故事并不少见,明清志怪里鬼诗层出不穷,往往格外苍凉淡雅。
“谁来赏识我一下啊,来个鬼也好!”无数个夜里守着孤灯的读书人曾发出这样的感慨,毕竟神女不可攀,狐仙花妖又太稀罕,于是,就有了这种种的鬼故事。
寂寞之心,人鬼皆有,这样的鬼,当真风雅,这样的人,当真豁达,而这样的故事,也只有出现在古人的志怪里了。

第五章 源远流长的南朝《幽明录》(刘义庆)

嵇康字叔夜,谯国人也。少尝昼寝,梦人身长丈余,自称黄帝,伶人骸骨在公舍东三里林中,为人发露,乞为葬埋,当厚相报。康至其处,果有白骨,胫长三尺,遂收葬之。其夜复梦长人来,授以广陵散曲。及觉,抚琴而作,其声正妙,都不遗忘。高贵乡公时康为中散大夫,后为钟会所谗,司马文王诛之。
嵇康,竹林七贤之一,高大冷峻,集美貌与智慧为一体的国民文学偶像。黄帝,上古华夏部族首领,中华民族的始祖。
历史上许多美妙的艺术作品,灵感都来源于梦境,嵇康的古琴曲《广陵散》美妙得如同神来之笔,因此就有了黄帝显灵的传说。不幸的是,这么棒的曲子却没有传承下去,嵇康三十九岁被钟会小人谗言陷害,冤死在了司马文王的刀下。临刑前,他的哥哥为他递上了琴,嵇康坐在刑台上,当着上千粉丝的面,最后一次弹奏了《广陵散》,他并没有教给任何人,就让这首曲子成为了绝唱。
然而,嵇康的故事在南朝的《幽明录》里得到了另一个延续:会稽贺思令善弹琴,尝夜在月中坐,临风抚奏。忽有一人,形器甚伟,着械,有惨色。至其中庭称善,便与共语。自云是嵇中散,谓贺云:“卿下手极快,但于古法未合。”因授以《广陵散》。贺因得之,于今不绝。
和黄帝显灵如出一辙,会稽一位擅长弹琴的官人,在月夜中独自临风抚琴,却遇到了嵇康,《广陵散》再度以超自然的方式得到了传承。
在道教中,梦中得到仙师传授功夫的故事也很多,毕竟古人认为,梦是沟通另一个世界的桥梁。如果先人有那么容易入梦来,灵媒有那么容易招魂,那许多美好人物的逝去也不会显得那么令人扼腕了,巴赫能继续创作,李白也能接着写诗……所以呢,梦,只不过是梦而已,真正在梦境中的导师,依旧是来自自己灵魂深处的力量啊!
在某个夜里,你也可以独坐月下,聆听管平湖大师弹奏的《广陵散》,酌一杯嵇康酒,细细品味古人的这番心境。
此书是南朝宋宗室刘义庆从门客手中搜集题材所创作出来的小说集,有三十卷,可惜大部分已经失传。同是南朝志怪,比起《异苑》,《幽明录》就显得细腻许多,在六朝志怪里篇幅算是较长的,甚至有些长达千字,可以看作是小说艺术的前身。唐宋小说、元明清的戏曲,很多都是从六朝志怪中酝酿、起步,从而令书中许多优美的题材得以代代延续,家喻户晓。比如著名元曲《牡丹亭》就取材自《幽明录》的“做梦捡一老婆,挖棺材富家美小姐死而复生”的生死姻缘,而“刘晨阮肇游天台山遇仙女盛情倒贴”和“石氏女梦中离魂会男神”的故事都被后世不断扩写,在唐为小说,在元为戏曲。“汤生柏枕一梦直接玩了一遍模拟人生”更称得上是“梦境题材”的鼻祖。这些广为人知的文章暂且放一边,让我们来发掘一下本书中那些相对简洁、不为人知的有趣故事吧!
楚文王少时好猎,有一人献一鹰,文王见之,爪距神爽,殊绝常鹰。故为猎于云梦,置网云布,烟烧张天,毛群羽族,争噬竞搏。此鹰轩颈瞪目,无搏噬之志。王曰:“吾鹰所获以百数,汝鹰曾无奋意,将欺余耶?”献者曰:“若效于雉兔,臣岂敢献?”俄而,云际有一物凝翔,鲜白不辨其形,鹰便竦翮而升,矗若飞电。须臾,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堕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众莫能识。时有博物君子曰:“此大鹏雏也。”文王乃厚赏之。
历史上,凡是能带上个“文”字的,都不是等闲之辈。《楚史》说,这是一位“强硬如挟雷带电,诡谲如翻云覆雨”的君王,他的一生,几乎都在狩猎中度过,战场、情场、猎场……追逐与占有,就是他的人生乐趣。
有一天,这位霸气的主儿,得到了一只非同凡响的鹰。然而到了狩猎场上,这只鹰却只是冷眼旁观。
“我的鹰都抓了上百只猎物了,你献上来的鹰却一点动静也没有,这是耍我么?”楚文王问。
“如果这只鹰只能用来抓抓野鸡和兔子,那有什么意思?这样的凡鸟,臣怎么敢献上呢?”
不一会儿,天上出现了一个白色的不明飞行物,说时迟那时快,这只鹰如闪电般直入云霄,活生生扯下了一只大鹏的雏鸟!
大鹏是什么?传说中的巨鸟幻兽啊!《庄子?逍遥游》中说“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么个神鸟,硬是被这只鹰给打下来了!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刘义庆阐述的文笔,也十分生动夸张,“羽堕如雪,血下如雨,有大鸟堕地,度其两翅,广数十里”,这惊心动魄的大场景,用短短的十来个字,就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虽然这则故事过于天马行空,但在一堆狐鬼妖仙中,显得格外霸气,这般气吞万里的奇幻意境,怎能不叫人向往!
汉武帝在甘泉宫,有玉女降,常与帝围棋相娱。女风姿端正,帝密悦,乃欲逼之。女因唾帝面而去,遂病疮经年。故《汉书》云:“避暑甘泉宫,正其时也。”
汉武帝在甘泉宫避暑度假,天上来了一个仙女陪他下围棋。这仙女长得相当正点啊,汉武帝忍不住蠢蠢欲动了,一边下棋,一边一眼一眼地偷瞄人家,终于按捺不住暴起求欢。就算贵为天子,也是一介俗子,竟然对仙女意图不轨!
“呸!”仙女怒了,往他脸上啐了一口,一转眼消失得没影了。
从此汉武帝脸上长了个疮,过了好几年都没好。人家色字头上一把刀,他色字头上一粒疮。
同样是遇见仙女,你看人家唐太宗都进月宫看仙女跳舞了,也没对人家毛手毛脚呀,不但吃了月饼,还留下了《霓裳羽衣曲》。
同样是神女,你看楚怀王就有巫山女神自荐枕席,想必是长得比汉武帝帅多了。从古至今,和女神扯上关系的帝王,就没几个有好结果的,看那调戏女娲娘娘的纣王吧,就被搞得亡了国。倒是穷小子董永之类的,往往能有艳遇,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编这些故事的,都是穷小子呗!
董仲舒尝下帷独咏,忽有客来,风姿音气,殊为不凡,与论《五经》,究其微奥。仲舒素不闻有此人而疑其非常。客又曰:“欲雨。”因此戏之曰:“巢居知风,穴居知雨。卿非狐狸,即是鼷鼠!”客闻此言,色动形坏,化成老狸,蹶然而走。
西汉,有一位响当当的儒学家,名叫董仲舒,因为有了他的存在,被秦始皇糟蹋得体无完肤的儒学得以大放异彩,成为汉代的官方指导思想。有一天,这位大师的府上,来了一个神秘的公子,文中仅仅用“风姿音气,殊为不凡”就从样貌、举止、气质和声音,描绘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形象。五经,也就是儒门五大经典《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单单一部《周易》就已经很难了,更何况五经。这人不但风度翩翩,还才识过人,按理来说,早就应当名震天下,就连董仲舒也看得呆了,真不像是凡间能有的人啊!
“啊,快下雨了。”客人突然说。
“嘿嘿,住鸟巢的懂风向,住洞穴的知雨情。你不是狐狸精,就是个鼷鼠吧?”董仲舒开玩笑地说。
谁知这客人一听,顿时变了脸色,慌慌张张地从座位上跳了下来,在地上打了个滚,化成只老狸,一转眼跑得没影儿了。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董仲舒一句玩笑,把这位难得的客人给吓走了。
董仲舒大概愣了半晌,看看空荡荡的席位,若不是煎茶半冷,真让人怀疑方才的畅谈不过是一场梦。
在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狸”的成分。虽然现在人们已经习惯称“狐”为“狐狸”,但在古代“狐”和“狸”是两种不一样的动物。清代小说《三侠五义》中《狸猫换太子》里的“狸”指的是山猫,这是生活在山里的一种野生大猫,漂亮的花纹如虎如豹。而日本的“狸”指的则是貉子,是一种长得跟浣熊很像的犬科动物,广为人知的动画片《平成狸合战》中就有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