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重用,一手防范的策略。现在看来,这个策略失效了。
裴仁基准备模仿专诸,在给王世充上菜之时,拿把匕首劫持王世充,然后他的万人敌儿裴行俨率兵接应,复立杨侗。
收到消息后,王世充先下手为强,抓住裴仁基父子,直接送到了刑场。
此事过后,王世充做了深刻的自我检讨,最后他认定这些人之所以反抗自己,都是因为杨侗还在。
于是,杨侗倒霉了,王世充可能记着以前中了杨侗的毒,专门回请杨侗喝酒,奇怪的是,杨侗服毒之后,竟然没死,最后还是绳子靠谱。也就是说,杨侗被执行了两次死刑。实在是个倒霉孩子。
在死之前,杨侗继承他爷爷高标准的要求,弄了一把琴,焚了香,并说了一句十分经典的皇家遗言。
愿自今以往,不复生帝王家!
但凡江湖好汉上刑场,多放下豪言,二十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而帝王家的多祈求下辈子换一个活法。个中差异,实在让人费解。
杀了杨侗,王世充松了一口气,隋朝的根已经被我断了,你们就老老实实跟着我干吧。
事实证明,王世充还是抓错了方向,杨侗并不是他的竞争对手。杀了杨侗,也无法留住人心。
王世充再一次听到人才跑路的消息,这个消息差点让他暴跳如雷。
罗士信跑了。
谁跑,罗士信也不应该跑!
罗士信并不是主动前来投靠的,他是被俘的,抓住罗士信后,王世信亲自给对方松绑,给他安排了工作,为了拉拢对方,王世充跟罗士信食同桌,睡同屋。牺牲不可谓不大。
王世充大概想模仿当年刘备与张飞关羽食则同桌,卧则同寝的典故,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在看来,同床也不管用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
王世充又开始了检讨,经过回忆,他终于想起来了,前些日子,他下令罗士信将自己的一匹骏马交出来,然后分配给了自己的一位侄子。
因为一匹马至于背叛我吗?
事实上,罗士信叛逃不仅仅是一匹马的事,真正的原因是裴仁基的死。
罗士信跟裴仁基是朋友。在张须陀死后,罗士信投靠过裴仁基,他们关系不错。这也是秦叔宝跟程咬金投唐后,罗士信没有一起走的原因。
现在裴仁基死了,洛阳城里已经没有朋友,还留着有什么意思。
王世充出离愤怒了。
为什么这些人都要背叛我?我已经成为九五之尊,我可以给他们官位,可以给他们前途,为什么他们依然选择叛逃?
掌控权力的人不是拥有一切吗?为什么他们不肯追随于我?
我对他们推心置腹,为什么依然无法得到他们的心?
好吧,既然这一切都是徒劳的,那我就换一种方式吧。
王世充终于决定脱掉自己的伪装,说实话,老是装另一个人是件很辛苦的事,而且装的还是道德标兵。
为了防止跑路事件再次发生,王世充启用了连坐机制,一人逃跑,全家就戮,要是全家都逃了呢,那对不起,只好拿你的邻居开刀了,若对王世充有什么不满的,全家老少将获得宫城单程游,大将出征,家属全部也入住宫城。据记载,因为宫城入住条件十分宽松,前前后后,入宫居住的达万人。这是据我所知的史上最大监狱了。
王世充终于回到了自我,重新拿起了暴力。简单,直接,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种力量。暴力以其见效快,药效猛,成为很多人的首选,但历史无数次证明,迷信暴力的人,永远无法掌握真正的力量。暴力也从来聚集不了英雄,更无法持久下去。
王世充要想留住人才,只有回到问题之初,为什么没有人愿意追随他?
【人品问题】
从中国的历史来看,百姓是崇拜伟人的,他们相信上天一定会派一名伟人来终结乱世。至于这位伟人是不是踩着五彩云来的就不得而知了,但他们知道,这个人绝不是王世充。
王世充作战英勇,意志顽强,还有一些小聪明,他本可以成为一名猛将留名青史。但遗憾的是,他的欲望将自己领向一个不属于他的领域。
王世充不是一个合格的领袖。
王世充经常许诺,但从不兑现,重视人才却又猜忌对方,想当好皇帝又怕辛苦。
当上皇帝后,王世充玩了一阵亲民游戏,天天跑到街上闲逛,表示要广泛接纳群众的诉求,充分表现了一位刚登上皇位的人急欲大展宏图的迫切心情。我相信历史上许多亡国之君他们一开始也充满干劲,但他们跟史上的明君相比,缺少的是恒心。正所谓做一辈子的好人好事不容易,比做一辈子好人好事更难的是做一辈子的好皇帝。
做好人好事需要挑战自己的冷漠,而做好皇帝需要控制自己的欲望。显然,欲望是比冷漠更难驾驭的野兽。
很快,街上再也见不到王陛下的身影,至于各位有什么诉求,还是烂在肚子里吧,王陛下没精力给你们办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王皇帝是心无余力也不足。在当上皇帝之后,他又暴露出了技能上的短板。
跟说话经常卡带的宇文化及不同,王世充堪称庙堂复读机,他经常在朝会上就同一件事情翻来覆去说很多遍。原本可以拿大刀到沙场驰骋的王世充现在穿着宽大的帝服,每天满头大汗在大殿上复读陈年旧句,实在是呜呼哀哉,要了命。
王世充自我感觉挺好,大臣们受不了了,王世充这位庙堂唐僧简直让他们疯掉,最后,一位御史大夫实在忍不住,上书表示圣上您老人家太啰唆了,咱们把事情商议一下就可以了,没必要重复提及。
复读机终于卡带了,整个大殿陷入尴尬的寂静中,许久过后,王世充挥挥手,转身就走。
下班,今天不玩了。
当皇帝当到这份上,还不如找块豆腐撞死算了。
综上所述,大家该知道王世充为什么留不住人了,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大概是:
老王,你人品太差,能力太次,觉悟太低!
王世充没有找豆腐撞死,他依旧当着他的皇帝,但总有一天,他会发现自己坐错了位置。普通人定错了位,顶多浪费青春,王世充找错了定位,那会要命的。
第一个让他头疼的是罗士信,自从投唐之后,罗士信被任命为行军总管,没事就冲到洛阳城外攻打一下。要么趁夜冲进洛阳外城,跑到坊间放了一把火,再不然,把洛阳外的禁苑给占了。有一次,罗士信差点将王世充的太子给刺死在战场之上。
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王世充都有给自己两耳光,然后把那匹名马杀了的心。
事已至此,后悔是没用的,不过,王陛下,一个罗士信都能搅得你天昏地暗,要是李世民来了可怎么办?
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七月,击败宋金刚刘武周的两个月后,李世民兵临洛阳。
【刺秦】
七月,洛阳以西,慈涧。夏日的骄阳炙烤着这片大地,涧里的水似乎都要沸腾起来。
李世民的脸又呈现标志性的绛紫色,此时,连嘴唇都干裂起来。越来越大的喊杀声从四面传来。
骑尘越来越近,也越来越大。
李世民被包围了。
不久前,李世民率领大军抵达河南,到了之后,李世民率领了一支骑兵前来观摩一下自己的对手。
到达现场之后才发现,王世充正设了一个圈套等着他来钻。
郑军已经四面而来,想要全身而退是不现实的。李世民转身,下令左右先退,然后自己殿后。
这个有些奇怪,我国传统历来是让领导先走,大敌当前,哪有让秦王殿下殿后的道理。但显然,李世民不是在开部下的玩笑,更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他之所以让左右先退,是因为自信。
普天之下,只有望我背影,吃我马尘的人,这是来自坐骑的自信。
史书记载,李世民此次所骑是一匹紫色的大马,名为飒露紫。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当然,在策马甩开追兵之前,李世民还需要给部下创造突围的时间。
在吃我马尘之前,诸位可吃我一箭。
李世民取下了背后的长弓。
箭已搭在弓上,这是一支奇怪的箭,杆很长,杆身略粗,更怪的是,箭尾是四羽。
普通的箭羽是两尾,也有三尾的,但四尾的非常少见。因为尾羽过多在增加箭身平衡的同时,会减慢箭飞行的速度。四羽之箭,意味着你要等到敌人冲得很近,才能射出。或者,你能拉开李世民的长弓。
据记载,李世民的大弓是普通弓的两倍长,加长的弓提供了额外的助力,让四羽箭获得更稳定飞行的同时,又不失其劲道。李世民的四羽箭可以射穿一扇门板。
四羽的大箭在战场上空呼啸,追兵纷纷倒下,追击的脚步开始放缓,但这些追兵并没有离去,他们远远地跟随着李世民。
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放弃追杀,他们在等待一个人,一个可以避开四羽箭,跟李世民较量的人。
李世民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王世充辛辛苦苦设了这个埋伏,当然不会只派一些鱼脯上来喂箭。在某个山坡的后面,一定潜伏着王世充的杀招。
如果野史描述的这把武器的细节可信,那么紧接着出现在沙场之上的,应该是一把长丈七,单手难以合围,刃重七十斤的大枪。这是让人的骨头发寒的大枪,这是挑尽无数白骨的大枪。
这是寒骨白,是赤发灵官、飞将、义薄云天小关羽,亲近的人更愿叫他单二哥之单雄信的寒骨白。
在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纷纷背郑降唐时,单雄信选择了留下。
演义里为了解释单雄信为什么不跟随瓦岗的兄弟降唐,编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单雄信的大哥因为在野外围观李渊跟宇文述家臣的战斗,不幸中了李渊的飞箭,意外身亡,跟李唐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这个原因比较悲情,因为家仇,他无法投向更有希望的长安。但真实的原因比演义里的更无奈,更苍凉。
单雄信不去长安,不是他不愿意去,也不是因为王世充对他太好,而是因为他无法前往。在当日王世充跟李密大战,他选择驻兵不动之时,就已经把自己置于孤立的地位。
秦叔宝们走时,没有叫他,罗士信走时也没有叫他,他就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瓦岗军的一员。而在长安城,李密、王伯当虽然死了,但许多李密的部属依旧在那里。他们绝不会欢迎一个导致瓦岗大败的人。
为了坚守住翟让那份已经逝去的友谊,他断绝了身边的友谊,这便是孤独的单雄信的选择。
他只有留在洛阳,然后为王世充卖命。
那就混着吧,反正都是打工,给谁打不是一样。什么建功立业,什么荣华富贵,对草莽英雄来说,本就是不该有的奢望吧。
综合各种正史以及野史,此战大概可以还原如此的情景。
交战之前,王世充叫来了单雄信喝酒,碗是金子打造的。王世充比当年曹操请关羽斩华雄要下本得多。
捧上这杯酒,王世充告诉对方,李世民那个小儿自恃力大弓强,没把我们洛阳的大将放在眼里,现在只有将军出去讨回颜面了。
单雄信比关羽懂生活,知道酒还是趁热喝的好。当下一饮而尽,然后提枪驰马而出。
数百骑迫近李世民,单雄信亮出了他的寒骨白。据史书所说,这把名枪离李世民的身体只有区区一尺。一尺之差,历史或许就是另一副模样。
在枪头只需再往前送出数寸时,一声急喝阻止了历史朝另一条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