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历史电子书 > 安乐公主 >

第7章

安乐公主-第7章

小说: 安乐公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可是这时则天皇太后在见到索元礼的面容后心情大变。她本打算让他跪近点待他一抬起头来就伸手去摸他那部油黑发亮的胡须的,可见到的却是一张刮得光光的脸,还擦过粉,原先浓浓的眉毛经过修剪变成两条细线,不伦不类地横在一双闪着凶光的大眼睛上。她本想能在他身上闻到一股威猛男人的汗馊味的,可扑鼻而来的竟是一股香水气味,而且那味道与控鹤府里那些三流供奉身上的香水味一个型号,因为太浓,直刺鼻腔,蹿进脑门和肠胃,令人发晕发呕,要不是她及时避让把身子迅速仰靠在御椅靠背上,晚饭时与太平公主吃下去的生猛海鲜一定会被熏得吐出来。
  “平身——”皇太后从袖里取出手绢,捂着鼻子说。
  索元礼因一心一意欣赏太后的御颜,没听清太后说什么,仍跪着不动。
  “叫你平身。”太监过来猛拉他一把说。
  索元礼这才听清楚,忙起身,退后两步站住。
  “今晚,召你进宫,”太后见索元礼离得远了,那股气味渐渐远去,便取下捂鼻子的手绢,恢复了皇太后的尊严,拖着声音说:“是因为上次你去房州,事情办得很好,让人放心。今天,再命你去一趟巴州,代我去看在那里的已废太子贤,把一封书信和几本书交给他.并传达我的口谕,叫他在那里悉心读书,闭门思过。只要迷途知返,为娘的随时都可以接他回京城……”
  说着,太监捧过一个盘子,里面放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布包,索元礼双手接了过来。
  “巴州比房州更远,”太后接着说:“虽然没有押解钦犯那么紧要,但路途艰险,一定要多加小心。到了那边,把书信交了,问问情况就回来,不要耽搁。”
  “是,小臣即刻起程,早日回来复命。”索元礼复又跪下说。
  “好了,你可以走了。”
  “小臣告退。”索元礼又叩了个头,准备起身出宫。
  “慢着。”太后喊住他,从御案上取过一把短剑,扬扬手说:“索将军,这把剑是西域的贡品,已随我二十年,今赐与你,去巴州时带在身上作防身之用。”
  索元礼心头掠过一阵惊喜,双手从太监手上接过短剑,再一次跪下,口中不停地念叨:
  “谢太后隆恩。”
  回到家中的索元礼,心情也有些特别。他满怀一腔兴奋和美妙幻想踏进太后寝宫,起初,还真的听到她几声略嫌粗糙的娇滴滴的呼唤:“过来点,再过来点。”怎么一下就变了。看她手捂鼻子的神情,难道说我身上有什么怪味?可是出门时才把半瓶波斯香水全身洒个遍呀。他感到不解,不过当他下意识把手伸向脸颊摸摸光溜溜的下巴时,他似有所悟,难道她喜欢的恰恰是被我刮掉的胡子?他不敢肯定,敢肯定的是女人的心思很难看透。比如这次叫我去巴州吧,难道千里迢迢就为了给李贤送封信和几本书?他打开布包看看,信也没封口,大胆取出来就着灯光看一遍,全是些平常又平常的套话,什么“自我珍重”啊,“潜心修养”啊之类;再看那几本书,也都是再平常不过的,如《少阳正范》、《孝子传》,等等。

第四章 媚态索元礼(4)
最后索元礼想到那把剑。这是今晚进宫最大的收获,皇太后亲自赐剑,真是莫大荣幸。取过剑细看,剑壳剑把上镶满了各色宝石。抽出剑锋,寒光闪闪,满屋生辉。用手指试试剑刃,锋利无比,可算是把价值连城的宝剑。他记得太后赠剑时的叮嘱:“你去巴州,道路艰险,把它带上,作防身之用。”这么短的剑,削削水果切切肉还可以,防身实在太短了。不过面对面拼杀倒也用得上。想着想着他忽然想到,难道太后是用它来暗示,让我去杀了李贤?完全有这个可能,不是可能,而是肯定,贤是她的亲生儿子,难道弘不是?她一心想登基当女皇,不杀尽李家王子能上去吗?想到这里,就连把杀人当儿戏的索元礼也感到吃惊。这不跟自己以前在长安街头当混混一样吗?为了争当那个头,亲父子、亲兄弟都杀来杀去绝不手软。他逐渐明白太后的用意了,他这趟去巴州如果不杀了贤,自己就会被杀。到时候借口有的是,就像我自己想杀谁就杀谁一样,罪名想怎么编就怎么编。
  索元礼就是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上路的,他带了一大帮兵士,晓行夜宿,走了大半个月,直到快到巴州时,他都未能想出个万全的办法。
  其实,万全的办法则天皇太后早就安排好了。
  还在高宗在位时,则天皇后坐在他身边的紫纱帐里听政议政就尝到君临天下的滋味了。高宗死后,她决定取而代之。长子太子弘仁孝谦谨,礼贤下士,深孚众望,她派人毒死他;次子贤立为太子后道德败坏与男仆搞同性恋不说还要造反,贬去巴州。高宗病故时则天太后就想接过他的权杖了,但想想根基还不稳,便让三子李显继位当皇帝,不想他竟然口吐狂言,大放厥词;废掉他,贬去房州。四子李旦接任为睿宗,他对母后千依百顺,怎么挑剔也找不到借口废他贬他,那就先让他在皇上位子上先坐坐,到时候,他自己都坐不住。
  武则天靠她的铁腕统治把朝廷内治得服服帖帖,已经达到想哪天当女皇就哪天登基的地步,可是朝廷以外的各藩王,一时还难治服。他们都是皇室子孙,分封在外,有地盘有武装。对他们,文的办法他们不理,武的办法没借口。现在,武则天正在为他们也为自己制造—个借口,索元礼就是她派去制造借口的工具。虽然索元礼精明过人,也猜出太后差他去巴州的目的,但她并没有明说呀。杀,还是不杀李贤,他拿不稳。他只感到脑子不够用。
  李贤被幽禁在巴州一个秘密的处所,孤独惶恐地度过了好几年岁月,偶尔,也有人奉旨来看看他。今天,突然听说刑部官员索元礼奉诏前来探视,他大吃一惊,是专门办案的刑部,又是以用酷刑著称杀人如麻的索元礼,他已感到不妙。及至见到满脸凶像的索元礼站在面前,他的精神几乎崩溃。
  “末将奉太后懿旨送来信件物品,请验收。”索元礼面无表情地说。
  李贤打开布包,取出信读了,又一一翻过那几本书,感到失望和不解。问道:“母后就只送了这些?”
  “是的,就这些。”
  “母后有什么口谕?”
  “太后说了,叫你安心读书,闭门思过,要迷途知返……”
  “啊——”李贤答应着。突然,他眼里发出异样的光,他看到了索元礼腰间的那把短剑。十几岁时,他常常从母后那里偷出来玩,剑壳剑柄上镶了多少颗宝石他都数得清。有一次他正偷来玩时被母亲发现,一把夺过去说:“不读书习字,专爱玩这个。”他却说:“这把剑做得这么精致美丽,我就是死在它的剑锋下,也值得。”母亲骂了他一句:“放屁!”几年前,废他的太子位时,他想不通,趁人不注意抽出剑就向自己胸口刺,幸好被母亲和身边的人拉住……李贤这时见到那剑,像见到亲人,瘦削的脸上竟泛出一丝笑意。
  “索将军,”李贤努力使自己恢复平静,缓声说:“你腰间的那把剑,是母后叫你带来赐给我的吗?”
  “不是,是太后赐给我的。”
  “这把剑小时我玩过,我很喜欢它,请将军借我一观可以吗?”
  索元礼说:“可以。”他想趁抽剑给他看的时候顺势向他胸口刺去。但当他真的抽出来时,又犹豫起来。太后究竟没有明说呀,何况,他们又是母子……剑已抽出来了,不好再收回,只得让李贤拿去一观。
  李贤接过剑,退了半步,趁索元礼不注意把剑尖指向自己的胸口,噗哧一声压了进去……
  李贤倒在血泊中,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
  一切,都发生在一瞬之间。
  索元礼一脸惊恐,赶快找来刺史,收殓了李贤的尸体,自己则慌慌张张赶回京城,向太后报告。
  则天皇太后听了大怒,指着索元礼骂道:“派你去探视废太子贤,你怎么就这么大意,竟让他当着你的面自杀了?你,你该当何罪?”
  “臣太大意,臣该死。”索元礼跪在地上不断地叩头请罪。
  “姑念你往日有功,从宽发落,降三级俸禄,原任留用。”
  “谢太后恩宽。”索元礼谢恩毕,摸摸自己的脖子心想,幸好不是我杀的,真的要是我杀了贤,今天这脑袋就保不住了。
  为了对死去的李贤表示哀悼,则天皇太后命令礼部在显福门设灵堂隆重祭奠,并发布诏书,追封李贤为雍王。
  同时,太后专门下诏,对索元礼表彰一番。直到这时,索元礼才似乎有点明白,原来,是这么回事。他打心眼里佩服皇太后的手段高明,不过,如果他能了解到皇太后的第二步第三步计划,他的佩服还不知要到什么程度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五章 两网打尽(1)
则天皇太后站在长安城高高的城楼上,好似一个经验丰富的渔夫站在高高的船头。她手握网头,向波涛翻滚的水中撒去,南边一网,北边一网,将反对她的人两网打尽。
  “……小人原是李贤太子的随从,太子被贬巴州后,我流落至此,以挑水为生。听说太子去世,感怀他以前对我的许多好处,故而那天送水时顺手偷了这块黑布绣个‘孝’字戴在胸前……还望殿下和夫人宽恩……”沙聋子说罢,把头压得低低的,跪在那里不动。
  半晌过去了,膝头跪痛了,颈子也弯酸了,怎么没有一点动静?沙聋子忍不住抬头看去,不觉吓了一跳。只见李显殿下歪身靠在椅子上,脸色发紫,口吐白沫;夫人虽端坐在那里,眼珠却不知转动,愣愣地定在那里。李贤的死讯竟然把他们吓晕吓懵了。
  沙聋子急忙起身,先把李显扶至床上睡下,给他擦去嘴边的口沫,然后掐人中、揉穴位,抢救中,惊醒了睡着的裹儿。孩子哇哇的哭声把母亲吵醒。韦娘揉揉眼睛,拍拍脑袋,见沙聋子正在抢救李显,也赶过来相助。渐渐地,李显苏醒了过来。
  沙聋子见两人都没事了,忙挑起空水桶出了小院。
  苏醒过来的夫妻俩相对无言,他们心里装满了疑惧和恐慌,不知先从哪儿说起。这时,裹儿又哭了,韦娘抱过她来,她的嘴直往母亲怀里拱,她饿了。母亲把*堵住她的嘴,但吮了两下,又吐出来接着哭。没有奶水的韦娘又气又恨,把孩子重重丢在床上,看她哭。看着看着,忍不住自己也伏在床上哭起来。
  半靠在床头的李显这时倒显出分外的冷静,他慢慢从床上爬起来,扶着墙走到门后的柜子边,打开柜子,从中摸出两个核桃,随手放在门斗里,再把门用力一拉,核桃嘁嘁嚓嚓在门斗里响了几声,坚硬的壳就碎了。李显拾起桃仁放进嘴里,不停地咀嚼,然后慢慢走近孩子,把嘴向孩子伸去。孩子立即停止了哭声,嘴对嘴接过食物,像小鸟从老鸟口中接过食物一样,无比欢快地吃着。而当她把父亲嘴里的食物*尽了后,又张起嘴哭起来。这么大的孩子了,两个核桃哪里顶事。不过她很快就停止了啼哭,因为这时母亲的嘴已伸向了她。
  不选择时机投向人间的裹儿,给父母带来了累赘,带来了忧虑,但同时也带来了鼓励,带来了欢乐,还带来了目标。
  吃饱了的裹儿又甜甜睡去,夫妻俩当晚作了彻夜长谈。
  “显,这下你该看清楚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