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有喜事-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纪宁回过身,见着他歪歪咧咧地站了起来,皱着眉头道:“说事儿。”
沈飞瞅着他那比自己还着急的模样,想起方才自己那句戏言引来的一抹神儿,不觉拧住了眉,“该不会我真说中了吧?一听到我妹妹要逃婚,你便兴高采烈的,想都没想便答应了我。这会儿人丢了,你居然比我还急。什么时候的事儿?是兄弟的就把这话挑明了说,别让我跟这儿瞎猜。”
只怕说了也没人信,若不是个有心人,他堂堂荣亲王家的世子能折腾几宿不睡?帮着逃皇上御赐的婚,那可是大罪,人家好歹也是个亲王世子,哪能想不明白这些?除非……
纪宁跟那儿杵了一会儿,低下眉睫点点头自己走了。
雨依旧淅淅沥沥地在下,直打得头顶上的瓦片儿跟那儿啪啪地响。
沈飞愣了好一会儿,拔腿便冲进了这场大雨里,见着纪宁刚骑上马,他跑上去便将人生生拽了下来。
纪宁被他唬了一跳,脚还没站稳,便火了上来,跟着便吼道:“你又想干嘛?我不是已经认了吗?你还想怎样?”
沈飞这会儿酒也被雨淋得彻底醒了,拖着他便往马车那边走,一边走一边说:“我和你一块儿去。那可是我亲妹子!”
纪宁这才对旁边候着的人挥了挥手,跟沈飞一道上了马车。与那车把式说了声儿,两人才在车厢里沉默了下来。
听了一会儿雨,纪宁就着些外间的光,才幽幽地开了口,“小嘉五岁那年,我跟父王去了你家老爷子的寿宴。瞅着这丫头可人儿,就跟那儿喜欢上了。不过那会儿只是小孩儿心性,回去后没几天儿便忘了这事儿。你也知道我父王与你家老爷子交好,时不时会跟我面前儿说,小嘉这丫头不错,叫我上点儿心,把她娶回来。”
沈飞听着他这话便想起了妹妹五岁那会儿,那丫头到现在还对荣亲王捏了她面团儿这事儿耿耿于怀呢!只是没跟人家说而已,就算这丫头记得,只怕也记不起对方是什么人了。
正琢磨着,就听纪宁叹了口气,“父王跟那儿絮絮叨叨地说了这么些年,我哪能听不进去?心里早已当了她会是我的世子妃,就记着她那张可爱的小脸儿了。之后与你玩到了一块儿,又见过这丫头好些回,越发在心里生了根儿,也早知道了这丫头的糊涂事儿,却没往心里去,心想往后搁府里呆着,也闹不出什么麻烦来。谁知等到小嘉刚及笄,皇伯父便打起这丫头主意来。我在皇奶奶那儿听到这消息,跟那儿一急,就将这事儿告诉了你,知道你一家子都不希望小嘉嫁进宫里受罪。”
纪宁说道这儿,苦笑了两声:“可我千算万算,却没算到我父王也会在意这丫头的毛病。打你家老爷子进了宫去求医,父王那儿便再没提过这事儿。私下问过他一回,才知道他也在意小嘉的病,惋惜着呢。可我一颗心都交了出去,哪能看着她嫁给别人?所以没事儿便跟你一块儿出去瞎转悠,就想避开父王安排的婚事儿。没问过我乐不乐意,他也不好强逼。本想拖上几年,等他瞅着我年纪不小了,再跟他面前儿说说去,到时他只得应允下来。眼看两年都过去了,正想试着旧事重提,却不料这时候我那堂兄回了京。也不知用了什么法子,居然一回来就说得我皇伯父下了旨。我正跟那儿愁呢!你就来了。你说我能不答应吗?却没想这一折腾还真把小嘉给弄丢了。”
沈飞还真没想到纪宁会这么喜欢自个儿的妹妹,平日里瞧着他像个没事儿人似的,还以为是他没玩儿够,不想成亲,合着在这儿等着娶他妹妹呢!这会儿也不知该说点儿什么,只得搁那儿一声不出地沉默着。
好半天儿,无奈地笑了笑,说:“那日刚回京,听说了皇上赐婚的事儿,没想回头就遇上了你那堂兄。我瞅着他也是认了真,只怕要是给他知道了这事儿,不定闹出什么大麻烦来。”
说起纪策,沈飞不觉记起那日他跟自己说的话,立马抓住纪宁的胳膊说:“我俩回京时,小嘉好似招惹上了什么人,那日下午差点儿便在街上出了意外。难道……这事儿与那家子人有关?”
纪宁一听这话,立马收起了一脸的颓然,问:“谁?”
沈飞咬着牙说:“还能有谁?就那潘英正的两个混蛋儿子。”
纪宁一寻思,还真象那么回事儿,赶紧命人停住马车,琢磨一会儿便安排了人去安熙郡主府那儿盯着。要真落在他们手里,小嘉指不定会受什么罪。倘若对方不是为财,这会儿还没收到匪徒消息也就讲得通了。
安排完这事儿,纪宁忍不住又苦笑了一下,问:“是不是觉着我这些年太不果断了?”
要是他下了狠心跟那儿争,哪轮得到堂兄回来搅了这事儿,潘英正那一家子也不会欺负小嘉那么些年。想着他就觉着自己不是个男人,怎的就没为小嘉说上一句话?
沈飞不想瞅着他不开心,此前不知道就不说了,这会儿什么事儿都弄明白了,也知道他忍得不易,若早早地给荣亲王知道他存的是这心思,还不逼着他成婚哪?说不定就去皇上那儿请了个什么旨,将这事儿给搅黄了。
想到这些,沈飞安慰了句:“人还没找到,指不定只是走丢了。你也知道那丫头糊涂,再说她跟你堂兄那事儿未必成,你父王尚且如此,端亲王就能瞅着他儿子娶个这样的丫头回家?他那是一头热呢!回头我们再想想法子。”
不是沈飞要看轻自己的妹妹,可这丫头的糊涂病未必人人都接受得了。人家端亲王好歹也是个人物,难道真啥都不计较?
二人说着这些话,又想起办法来,不管怎么说,得先找到人要紧。
作者有话要说: 终于赶回来发文了。
☆、30
这雨下了一夜,天刚亮便停了下来。屋檐上还滴着水珠子,沈嘉听着这滴答的水声醒了过来。
揉揉稀松的眼,刚一睁开就见到一张英气儿的脸正瞅着自己笑。这才觉着头下软软的,也不知枕着什么东西。可这么一望,她就明白过来,能这样瞧见人家,只怕自己这会儿正躺人家腿上呢。
赶紧打地上爬起来,沈嘉红着脸问:“昨晚殿下一宿没睡?”
纪策搁这儿坐了一夜,那是动都没敢动一下,就怕惊了这丫头的美梦,瞅着她笑弯了小嘴,心里美滋滋的。媳妇儿终于不做噩梦了,他能不开心吗?
这会儿人站了起来才觉着浑身酸得紧,跟那儿舒展了几下,问:“饿了吗?我出去找点儿吃的回来。”
沈嘉摸摸肚子,却一下想起正事儿来,不想再耽搁,赶紧摇摇头说:“还不觉着饿。要不……先回去?”
纪策才跟她呆了三、四天,正意犹未尽呢!还真不想这会儿放人,寻思着昨儿媳妇儿说的那些话,赶紧诱惑了一声:“你不是说离这儿不远有座废弃的古城吗?要不我们先去那边儿走走?回头雇辆马车,我再送你回去?”
沈嘉倒是想去,可心里惦着家里的事儿,也不知这会儿出没出什么大乱子,摇摇头说:“往后有的是机会。”
纪策听了这话有点儿悻悻的,可胡闹了几天,估计他家那暴脾气的老东西也快到京了,万一他要真不在那儿候着,指不定什么账都有得算的,他到不怕老东西吹胡子瞪眼,可也不想在京里丢什么人。再说媳妇儿这会儿也不愿意,唯有无奈地点点头,“这可是你说的。不许反悔!”
要知道他纪策是最重承诺的人,说过的话就得算,否则即便是自己的心头肉,他也狠得下心。
得了沈嘉的应允,他抓了媳妇儿的手上路。走了大半日,刚过午时便进了京都城的大门,可到了城门边儿他又不舍得放人了,故意跟那儿说着自己饿了,非要媳妇儿陪着吃顿饭才回去。
沈嘉拗他不过,只得依了他找了间食肆吃饭。
打那儿出来后,沈嘉越发归心似箭了,一个人在前边儿走着,再没去瞅纪策一眼。纪策心里那个失落啊!媳妇儿这是啥意思?什么时候把他当家里人这样惦着,他就开心了。
走着走着,纪策想起件事儿来,三两步追了上去,捉住媳妇儿的手说:“往后出门儿,只准我主动牵你。哪怕是你走丢了,也不准拖任何人的手,站着等我来寻你。”
沈嘉也不知他发的什么疯,这不大街上呢吗?两人拉拉扯扯象什么话?跟那儿便甩了两下手,却怎么也甩不开这厚脸皮的主,只得应了声:“知道了。”
纪策这才心满意足,这丫头糊涂得紧,万一跟上回一样拖错了人家的手怎么办?他倒不担心谁敢真了与他抢,可他媳妇儿的手,哪是能任人摸的?总之这丫头身上的每一寸地方都得打上他纪策的封印,谁敢真碰下试试,扒了那人的皮都有份。
正想着这事儿,纪策便瞅见路边儿有间卖好货的铺子,拖了媳妇儿便往里头走。
沈嘉不知他又哪根筋不对了,忙叫住他问:“殿下这是要干嘛呀?”
纪策回头笑笑,说:“回了京都这么久,我还没正式去你家拜访过未来老丈人。空着手去哪成?你爹都喜欢些啥?快跟我说说,回头别买错了,他瞅着不高兴可不成。”
沈嘉这才知道他打的是这主意,想起自己就这样与他不清不楚地呆了三、四天,虽然二人早有了皇命,依旧觉着不自在,顿时脸便热了起来。死命挣了两下,说:“我爹可不喜欢这些。殿下别瞎折腾。”
纪策这会儿就想折腾来着,不依不饶地问:“那他喜欢啥?这就带我买去。”
沈嘉见着他那执着样儿哭笑不得,故意说道:“我爹喜欢的东西,那是钱买不着的。”
这一说,纪策就奇了,天底下还有钱能买不着的东西?他就不信找不到,“说说!是什么?赶紧的。”
沈嘉抿抿嘴,噼里啪啦说了一大串儿,纪策越听越头疼,光那一大串儿人名儿就够他伤神的了。敢情都是这些文人喜欢的玩意儿?他这一高兴,倒把这层给忘了,他这未来老丈人不是当朝大家吗?哪能喜欢世俗的玩意儿,估计他琢磨的那些东西就只能哄哄皇奶奶而已,要不是媳妇儿这一说,他还真差点儿送错了东西。
可媳妇儿说的这些,那都得去求人,有些还山长水远的不知住哪儿,一时半会儿的,他怎么弄去?
正愁着呢!就听媳妇儿莺莺地说了:“还是等我自个儿先回去吧!见着我没事儿,他比什么都高兴。”
纪策琢磨了一下,还真没了辙,只得先送了这丫头回府。
纪策把媳妇儿送到府门口,原想着陪她一块儿进去,可沈嘉怎么说都不肯,一个劲儿地把他往外推,跟撵瘟神似的将他撵了回去。
纪策哪知道媳妇儿是在害羞啊?瞅着她这般不乐意,只得悻悻地转身。横竖他今儿都没买到像样的东西来孝敬未来老丈人,再说这会儿的模样也忒寒碜了点儿,还真没法儿去见人,这么一寻思,也只得作罢了。
没走几步,他又回头去瞅,可媳妇儿早没了影儿,纪策心里不觉就恨了起来,这丫头怎的送个书生出门还知道瞅两眼人家的背影,换了他就一点儿留恋没有呢?该不会这丫头之前是在哄他开心的吧?
可媳妇儿这会儿不准他进府,他也不好真的跑进去问,合着师出无名还可以用到这儿?
沈嘉一进家门,就急着去寻娘亲,还真没功夫惦记府门口那人,只道他已经走了,连头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