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完结 >

第5章

唐朝好媳妇 完结-第5章

小说: 唐朝好媳妇 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每天的劳动让她感到非常的辛苦,可看着那些山药一点一点的从田里搬进了地窖,她的热情也就越来越高了。虽然山药不是粮食,可撑过这个冬天是没有问题的。而且,她也不必将山药全挖出来,这东西极其耐寒,可以就地贮藏,如果再闹兵灾,也算是个粮食贮备不是?

    当然,她是不会用这些山药去换钱的,尽管现在在县城里,山药也能卖出好价钱,可这年头钱又有多大的用处?有钱也未必能够买到吃的,而且她现在也不缺钱,那几百两银子还藏在家里,等乱世过后,振兴张家就要靠这笔钱了……或许,等到明年春天,李唐就会平定天下,好日子就会到来,那时就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不必担心地里的庄稼被抢走,更不必担心挨冻受饿,过那朝不保夕的日子。

第一卷 乱世 第八节 发烧、安神

    “婉儿,婉儿!”

    朦胧中,小婉的神志渐渐清醒,眼还没有睁开,鼻中先闻到一股淡淡的香气,她皱了皱鼻子,分辨出这是安神香的味道,而且还是上好的香料,香而不浓,甜而不腻,她前世的时候家里也点过檀香,可比这种特制的安神香差多了。

    有人在叫她,听声音是张杨氏的声音,她想回答,可无论如何也张不开嘴,连眼皮都似重逾千钧,怎么也睁不开。

    我这是怎么了?

    小婉努力地回想着……好像有点儿印象,她应该是昏过去了,在昏迷之前,她还在地里干活,不知怎么,一直腰,就觉得天旋地转,栽倒在地上,后来……后来就不知道了,直到现在才恢复知觉。不过听到张杨氏的声音,她心里安稳了许多,也大大松了一口气——总算没有再次重生。

    心中一阵轻松之后,连眼皮似乎也轻多了,一使劲儿,反倒睁开了,映入眼帘的是一张略带苍白,但还算清秀的脸,这是她的婆婆张杨氏。

    “哎呀,婉儿,你总算是醒了,谢天谢地,谢谢祖宗保佑!”张杨氏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慈爱地看着小婉,伸手在她的额头上摸了摸,“还好,终于退烧了,可把娘吓坏了!”

    “娘,我这是怎么了?”小婉觉得自己的声音就像是蚊子在哼哼。

    “傻孩子,你发烧了,有病就休息休息,干嘛要硬撑着!”张杨氏嗔怪地道,眼神里满是心疼。她说得轻松,当时小婉的情况可够吓人的,烧得满面通红,还不时地说胡话,做恶梦,大夫给开了退烧的药,又开了一些安神的药和安神香,这才稳定了病情——小婉这次昏迷,足足昏迷了两天一夜,把张杨氏吓得不轻。幸好小婉体质还算不错,加上医治及时,否则还真够危险的。

    竟然发烧昏倒,还真是够丢人的。小婉突然想起正在燃着的安神香,开口问道:“娘,您是不是请大夫了?花了多少钱?”

    张杨氏知道小婉这是心疼钱了,她慈爱地拢了拢小婉额前的刘海,道:“是请大夫了,是县里济春堂的凌神医,你这就是感冒发烧,没花几个钱。他还给你开了几付药,你吃了之后,很快就会好了!”她的脸上露出笑容,嘴上安慰儿媳,心中却是有些后怕。

    那个凌神医说了,小婉是最近一段时间没休息好,再加上繁重的体力劳动,导致神气两亏,以至于外邪内侵,如果三剂药下去还是高烧不退,昏迷不醒,那这个人就等于是完了,准备后事吧。

    还好,那个凌神医刚走没有多久,小婉的烧便渐渐退去,人也醒了过来,算是渡过了一劫,喜得张杨氏就要立即去拜天拜地,拜祭祖宗。

    “娘,张陵他们还好吗?”小婉的声音倒是不像蚊子哼了,可也没大多少,有气无力的。

    “他们好。”张杨氏给她掖了掖被角,扬声喊道:“陵儿,你们几个可以进来了。”

    过不多时,外面响起腾腾的脚步声,张陵领着虎头虎脑还有小囡囡跑了进来,几个人的目光都看向炕上的小婉,关切之色表露无遗,不过一个个都没有说话,眼巴巴地看着好,有点儿大眼瞪小眼的意思。

    “你们有没有好好学习,练字?”看来这病人说话也是个锻炼,小婉的底气是越来越足了,说话也显得有力多了。

    “有啊,娘说我的字比二哥的字还要好!”张虎脑举起小手喊道。每次想起他的名字,小婉就想笑,用虎头虎脑形容男孩子当然是贴切,可用虎脑当小名……感觉上总是觉得怪怪的,幸好这不是他的大号,否则将来说出去可是够难听的。

    “好啊,等我病好了,你们几个举行写字比赛,第一名我就给他买一套真正的文房四宝。”小婉微笑道。

    “好啊,我一定是第一名!”虎脑挥动着小拳头,信心十足,张陵毕竟大一些,只是在旁边微笑,倒是虎头在旁边不满地哼了一声,只是他才输给了虎脑,也不好意思在弟弟面前说大话。

    “好了,你们这回放心了吧?赶快出去,别在这儿添乱了!”张杨氏怕他们吵着小婉,开始赶人了,几个小家伙只好不情不愿地离开屋里。

    “婉儿啊,娘知道这段日子你很辛苦,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吧,反正那些山药扔在地里也坏不了。”张杨氏怕小婉上火,便劝道。

    “是,娘,我知道。”小婉微微点头。张杨氏如此关心自己,小婉心里感动,只是说了这会子话,她感到有些疲惫,便道:“娘,您这几天也没休息好吧?您还是回房休息,莫要为了我的病,将您也累倒了。”

    她已经注意到张杨氏的脸色不是太好,万一张杨氏再累倒了,那可就是个真正的大麻烦。

    张杨氏这两天照顾小婉,直可谓是衣不解带,寸步不离,她原本身体就不是很好,现在劳累了这几天,脸色就不太好。但见到小婉的病情有所好转,还出言安慰自己,张杨氏心里的欢喜,当真是无法形容,觉得这几天不管多辛苦,都是值得的。她伸手放在小婉的前额上量了一下的她的体温,觉得情况再没有反复,这才又叮嘱了一番,回房休息去了。

    小婉确实是觉得累了,闭上眼睛想睡上一会儿,可迷迷糊糊的却似睡非睡,这是大病后,身体虚弱的表现之一,好在没有恶梦缠身,否则更加难受。

    就在她闭眼休息的时候,门外转来细碎的脚步声,脚步声在她的炕前停下,似乎很犹豫的样子。她睁眼一看,却是张陵站在那儿。

    “姐姐,我把你吵醒了。”张陵有些不安地问道。

    看到张陵有些紧张,小婉笑了笑,道:“你没吵着我,是我一直没睡着,身上有点难受,你把窗子打开,让我透透气。”

    张陵连忙摇头,煞有介事地道:“窗子可不能打开,见风会加重病情的。”

第一卷 乱世 第九节 严寒、饥荒

    小婉笑了,“谁告诉你这病怕见风的?今天天气好,打开窗可以促使空气流通,我现在已经不发烧了,无碍的。”

    “好,我开窗,如果娘责问起来,你可得替我说话。”张陵犹豫了一下,还是选择了服从。

    张陵打开窗户,一股清爽的空气涌进来,将屋里有些污浊的空气换了出去,虽然安神香的香味有些减弱,却让小婉的精神为之一振……这病啊,本来就是越捂越重,空气流通一些,反倒有益于痊愈。

    又过了两日,小婉按时服药,身体渐渐地好了起来,等到了第五日,基本上是症状全消,身体也恢复了健康,她已经能够在院子当中散步,而且开始慢慢地打拳,只需要再将养几日,便又能跑跳自如。

    村里的住户原本就已经不多,只剩下十几户人家,历经兵灾之后,邻里间的感情反倒是更加深厚了,听说小婉病愈,有几户人家就打发了自己的女眷过来恭喜,言谈之中反倒是又听说了一些外面的消息。

    县城里的官儿跟走马灯似的换,前几天还是大隋朝的官,这两天又变成了什么凤鸣王派的官,刚刚听说新任的官又要走,说是太原的留守也反了,马上就要打过来。

    太原留守?

    小婉想了一下,好像李渊在造反之前就是太原留守吧?只可惜张陵太小,不然鼓动他去投奔李唐,说不定还能够弄个开国功臣当当,可现在首先要保证家人在乱世中活下来。

    日子平静下来之后,张杨氏见小婉身体一日好似一日,心里也是十分欣慰,身体也开始好转,村里又有几户人家搬回来,听说外面已经不那么乱了,县城也比较安定,不少铺子又重新做起了生意。

    “娘,我们也去做些小生意吧?”小婉有一天跟张杨氏道。

    “哪来的本钱?”张杨氏也知道家里需要钱,可做生意那得有本钱,而且现在外面虽然好一些,可谁知道什么时候再过兵,那时候又是一场混乱,这里病的病,小的小,哪里经得起折腾。

    “本钱……其实有的,只是还没有想好做什么。”小婉犹豫了一下,终于将那笔意外之财和出处低声向张杨氏和盘托出。说实在的,这件事压在她心里越久,就越觉得沉重,这次得病也未始不是这件事闹的。

    “做得好,不愧是我张家的儿媳妇!”

    出乎小婉的意料,张杨氏眉毛一挑,竟然是大加赞扬,尔后低声责备道:“傻孩子,自己揣这么大的心事,那身体能好得了吗?早点儿跟娘说说,哪里用遭这么大的罪!”

    “娘!”小婉一头扑进张杨氏的怀里,眼泪稀哩哗啦地往外淌,虽然不如长江黄河那么气势恢宏,可没多会就将张杨氏的衣襟打湿了一大片,把心里积攒多日的恐惧、委屈、无助……都一鼓脑的倾泻出来,心里顿时一阵轻松,病根算是彻底地散了大半。

    ……

    天气愈来愈冷,虽然门已经重新修理过了,但还是当不住冷风的入侵,为了保暖,小婉将窗户纸又糊了一层,如果窗户也通风,这日子可真是没法过了。

    树上最后一片叶子也掉落了,天空跟人的心情差不多,都是灰沉沉的,最可怕的不是天气,而是食物的匮乏,在这最寒冷的日子里,这个最让人恐惧的灾荒还是发生了,比寒风还可怕的饥荒席卷了附近的村县,据说又有不少人出去逃荒了。

    在这种大面积的饥荒面前,有钱也没有食品可买,几次兵灾,大部分食品和牲畜都被那些兵匪抢走,张家算是幸运的,窖藏的腊肉没有被抢走,地里还有山药,家里的猪崽虽然还不大,但那些鸡已经长得半大,开始下蛋了。

    “娘,今天杀一只鸡好吗?”小婉征求张杨氏的意见。

    天天吃煮山药,几个孩子已经有些受不了,入冬前准备的腊肉早已经吃完了,他们已经有一个星期没见过荤腥了,看着小家伙们祈求的目光,小婉心痛的不得了。不过,小猪崽还不能杀,它们还小,要是现在就把它们宰了,根本没什么吃头,要是再过两个月,至少它们长得半大的时候,身上还能有点儿肉。至于那匹马……现在全家当宝贝似的供着它,来年春天还指望它春耕呢。

    “还有几只公鸡?”张杨氏问道。母鸡可以下蛋,公鸡留下一只就够用了。

    “还有四只。”小婉想了一下,现在鸡窝里还有三十多只鸡,里面有四只公鸡,杀一只至少可以吃两天,也好让小哥几个打打牙祭。

    “那就杀一只。对了,小婉,取十个鸡蛋给后面杨二叔家送去,前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