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穿越电子书 > 唐朝好媳妇 完结 >

第249章

唐朝好媳妇 完结-第249章

小说: 唐朝好媳妇 完结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如此。”二人微微点头,却也为这中年人的眼力所惊,李道玄长年军伍,身上自然带着杀伐之气,只是这两年整治地方,尊李世民之命读书养性,这才去了几分煞气而已。

    “梅兄,为何在这荷花池畔垂钓?”长孙珏又问起一个不解的问题。

    那梅姓书生淡然笑道:“二位有所不知,这是鹿鸣春新推出的一个娱乐性的服务项目。”

    “娱乐性服务项目?”二人有些不解。

    梅姓书生解释道:“此地原本是一片洼地,冬日积雪,夏日积雨,为贫民所居,脏污不堪,那张府出资买下这片地,迁其民另居它片,在这里掘池筑楼,并在池内栽种了大量荷花,移植了数千尾鱼苗。并推出了一项服务:酒楼备有钓竿、鱼饵,客人可租竿、买饵,自行在这池边垂钓,所钓得的鱼就归客人所有,可以托酒楼处理,也可以将鱼卖于酒楼。”

    “好灵巧的心思。”

    李道玄和长孙珏相视一笑,才孙珏问道:“那没有钓到鱼的客人岂不是亏了?”

    梅姓书生微微蹙眉,道:“渔之乐,不在鱼,而在钓”

    “呵呵,常某失言了”

    长孙珏连忙告罪,谢过对方。那梅姓书生也连忙返回垂钓的地方,又开始目不转睛地盯着水面的浮子,目标是鱼还是钓就不得而知了。

    二人相视一笑,举步上桥,向鹿鸣春走去,桥头自有伙计殷勤接待引领进去。

    一进门,引起二人注意的不是那些正在就餐的客人,而是左边半个厅里搁置的一些玻璃缸,里面俱装着鱼虾之属,一个个活蹦乱跳的。

    “伙计,这是怎么回事?”李道玄问道。

    “客官,这是本店推出的海鲜系列,这里面装的都是海水,定期更换,里面都是从海里打捞出来的新鲜海鲜,客人可自行选取,由本店给您捞出来烹制。”店伙计热情地讲解。

    竟然还有这种服务?

    李道玄来到那几口大玻璃鱼缸跟前,饶有兴致地看着那些海产,然后转头问道:“店伙计,你有什么好菜式介绍吗?”

    店伙计嘻嘻一笑,道:“二位客官一看就知道是来自大地方,这飞禽走兽吃得多了。本店也不缺这些货色,不过要依我介绍呢,还是吃本店特色推出的海味菜肴为佳,就像这焗蛎黄、牡蛎汤、香烤鱿鱼……”

    “好啦”

    见那店伙计口若悬河,大有一发不可收拾的模样,李道玄连忙止住:“你先别介绍那么多,我二人也吃不下,就捡那味道好的来它三、四样便可。”

    “好嘞”

    店伙计想了一下问道:“二位客官,四菜一汤可够?”

    “够了。再来两壶酒和六个馒头。”李道玄说道。

    “那您二位是在厅里用还是去包厢?”店伙计又问道。

    “那就包厢吧。”二人都是喜欢清静之这,长孙珏又补了一句:“要能够据窗看到荷花的。”

    店伙计笑了:“本店就建于池中,任何一个窗子打开都看得到荷花。二位客官楼上请”

    长孙珏也哑然失笑,和李道玄跟着那店伙计向楼上走去。

第一卷 乱世 第三百二十一节 平遥 漆器

    第三百二十一节 平遥 漆器

    “长孙,感觉怎么样?”李道玄用牙签剔去牙缝中的碎肉,笑问道。刚才这一餐,二人吃的酒足饭饱……如果不是实在吃不下了,二人还要添几个菜才满足。

    “鲜”

    长孙珏寻思半天,总算是找出了一个字来形容,“山珍海味,我在长安城也吃过不少,但像鹿鸣春这般能够将这个‘鲜’字发挥得淋漓尽致的,却是少之又少。”

    “说得不错,那几个菜孤看皇上的御厨之中都没人做得出来。”李道玄说道。

    “呵呵,张夫人要知道你打算从她这里挖人,恐怕会跟你拼命的。”长孙珏笑道。

    “孤岂会做那等下作事,便是皇上知道了,也断不允许。”

    李道玄微微一笑,“想来以孤的面子,求一份菜肴的制作方法应该不成问题吧?”

    “那王爷可是抢了张家的聚宝盆。”长孙珏虽然是开玩笑,可也是提醒。

    “难道皇宫中的御厨会出宫抢鹿鸣春的生意?”李道玄不以为然道。

    二人结帐下楼,径往刺史府中而去。

    来到府前,当二人告诉门前家人要见王守拙的时候,下人为难道:“回禀二位,老爷不在府中。”

    “哦,可是在衙门之中?”长孙珏问道。

    “也不在衙门。”下人犹豫着,还是不肯说,他不是王府的老人,自是不认得这两位贵客。

    长孙珏也懒得让他们去找王保,便威吓道:“好大的胆子,我等是你家老爷在长安时的挚友,你意敢支支吾吾,难道就不怕王士义回来治你个怠慢之罪?”

    那下人却是不经吓的,闻言立即身子骨便有些发软,急急回答:“老爷和夫人在一个时辰之前应张夫人之邀前去观看新船了。”

    “哪个张夫人?”长孙珏问道。

    “张别驾的夫人,张大人与我家老爷是通家之好,这次新船试航,所以特邀我家老爷和夫人前去。”下人答得挺快。

    听那下人说什么‘通家之好’,长孙珏觉得好笑,刚要说话,李道玄却上前问道:“鲇鱼弯在什么地方?”

    那下人却是有几分眼色的,立即将鲇鱼湾的位置笔划了一下。

    “李兄,莫非你要去鲇鱼湾?”长孙珏问道。

    “新船试航,我们岂可不去凑个热闹?”李道玄微微一笑,二人飞身上马,向城外驰去,几名护卫远远地跟在后面。

    鲇鱼湾。

    一辆马车碌碌地来到岸边,王保从车夫旁边的座位上跳下车,将车帘打起,请王守拙和王夫人下车。

    张南急急地跑过来,行了一礼道:“张南奉命前来迎接大人和夫人。”

    王守拙却是认识他的,见他过来便笑道:“免礼,你们夫人在哪里?”

    张南答道:“夫人正在前面挖牡蛎,小的已经让人前去禀报了。”

    “挖牡蛎?一定很有意思吧?”王夫人向海边张望道。

    张南却没有回答,只是笑了笑……这有没有意思,只有自己去做了才会知道,别人说是没有用的。

    这时,小婉得到了禀报,也连忙过来与二人相见,紫鹃跟在后面,手里提着篮子,里面却装了半篮子的牡蛎。

    “妹妹倒是好兴致。”王夫人笑道。

    小婉从紫鹃手里接过篮子,举在王夫人面前笑道:“姐姐今儿个可有口福,这些都是刚刚采下的牡蛎,用来生吃最为鲜美。”

    二人之间早就‘姐姐妹妹’的叫了起来,而张陵虽然年少,王守拙坚持以兄弟论交,这其中也自有深意,不须赘言。

    “太丑陋了些。”王夫人看着牡蛎的模样道。

    “呵呵,姐姐着相了,别看这东西外表丑怪,却是内藏锦绣,味道好着呢。”小婉笑道,随手又将篮筐交给了张南。

    “对了,小婉,你所说的新船在什么地方?”王夫人问道。

    小婉向远处张望了一下,抬手指着前面笑道:“瞧那可不是来了?”

    王守拙、王夫人、王保,顺着凤舞指的方向看时,不由得愕然起来。

    平遥,属汾州,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大县,但县城古旧,就跟当初张陵初到沧州的时候差不多,风尘仆仆的张陵立马城外,微微摇头……一个城市建成如此模样,当地的官员实在是难辞其咎。

    “老爷,为何摇头叹息?”张松在一旁问道。

    “一个官吏最紧要的事情是什么?”张陵问道。

    “治所之内,政通人和。”张松开口便道。

    张陵笑骂道:“你这滑头,我难道要你背文章吗?”

    “那要怎么样?难道我说的不对吗?”张松故作委屈地回答。

    “对,但不实在。”

    张陵说道:“最实在的是,老百姓吃饱饭,穿暖衣,住好房,衙中无只积案,库中有余粮。当初我们刚到沧州,沧州的城墙是什么样,现在的沧州城是什么样?”

    张松有些明白了,但这小子一侧头,又问道:“老爷,按您所说,要做实在官,这城墙自然没有百姓的生活重要,好与不好又有什么差别?”

    “你说的没错,但一个城市的面貌就像是一个人的名刺一样,是脸面,只管民生的官员只是一名好官,不算是一名能吏”

    “老爷就是能吏”张松立即捧上一顶高帽。

    “马屁精”张陵笑骂了一声,二人策马向城内驰去。

    入城之后,最显眼的还是两旁的店铺,新旧有别,二人一路走去,发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新店铺的主人通常都是外地人,旧店铺的主人多是本地人。

    “都说这一带的人怄门,连自家的店铺也不认真修缮一番。”张松小声嘟囔道。

    张陵好笑,但还是瞪了张松一眼,低声训道:“人家是卖货的,又不是卖房子,你管人家店铺新旧”

    前面传来一阵吵闹声,张陵和张松下马,牵了坐骑走过去看,却是一队佩戴着城管标志的汉子正和一支商队理论,那商队的牲畜屙了满地的污物,正要罚款,商队主人却是狡狯,耍起了无赖,最后还要在袖中塞点银钱,却被那头目拒绝。

    到最后,那商队主人终是怏怏不乐地交罚款,给牲畜的屁股后面套上了兜子,才算了事,而城管小队的头目却又指定了两个人将那些污物除去,也算是拿钱办事。

    “不错,看来这里的官员倒也是做了实事的。”张陵微微点头。

    虽然李世民派他出来巡察,可这大唐的疆域大了,他一个人哪里跑得完,只是负责河北道周围的几个地区而已,其它地方另外有人,而且他也是每到一县,主要是暗中巡访,没有什么事情也懒得惊动地方,

    从这支城管小队的执法情况来看,还算是不错,张陵本来就要在这平遥有些事情待办,倒也想再观察两天。

    “老爷,是不是先去找个安歇的地方?”张松轻声问道。

    他清楚,张陵是不愿意麻烦地方的,虽然那样可能得到更好的食宿条件,但就像张陵所说,‘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这种行为无疑是给自己增添了束缚,得不偿失。

    张陵抬头微微打量了一下太阳的位置,道:“这平遥县城这么大,还会少了住宿的地方?我们先去找个吃饭的地方。”

    向旁边的路人打听了一下,路人立即热情地指点他们……一盏茶的时间之后,他们已经在一条非常热闹的街道上了。

    “老爷,你闻没闻到有一股味道?”张松耸动着鼻子说道。

    “不是你小子的馋虫被勾动了吧?”张陵笑道。

    “哪有的事,是一股怪味。”张松说道。

    这次张陵也闻道了,笑道:“这是漆器,我们这次来平遥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平遥的漆器。”

    平遥特产的是推光漆器,是一种工艺性质的高级油漆器具,以手掌推出光泽而得名。外观古朴雅致、闪光发亮,绘饰金碧辉煌,手感细腻滑润,耐热防潮,经久耐用,诚为漆器中之精品。底漆多以墨黑、霞红、杏黄、绿紫为主,上面绘以具有民族风格的图案,如小说、戏剧中的故事人物、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等等,或描金彩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