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农女喜嫁 >

第135章

农女喜嫁-第135章

小说: 农女喜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秦安点了点头,起身离开。

    ……

    “枝儿——”

    童枝儿一回到家里头,童知信和方翠微等人便是迎了出来,脸上尽是担忧之色。

    童枝儿微微一笑,握住方翠微的手。看向童知信,柔声道:“你们怎么还没睡?”

    “枝儿,张管事刚才来找你……”

    方翠微虽然没有提到秦安,但她的意思显然就是怕童枝儿因为心软。被秦安给迷惑住。

    “爹,娘,我和他都过去了,往后,什么事情也不会有了。”

    一句话,如同给方翠微吃了一粒定心的药丸。

    梳洗完毕,童枝儿回到自己的房间。

    秦安控诉而委屈的眼神,一直在她的脑子里盘旋不去,叫她心头的愧疚更是深了。

    “对不起……”

    她轻声低喃。

    童枝儿想,这是她做过的最卑劣。也是最胆小的一件事情了。

    往后的日子,童枝儿照常与方翠微、罗氏和童珠儿进到林子里采蘑菇,童知信按照日子将采好的蘑菇送到一方酒楼去。

    采完了蘑菇,童枝儿又去忙了别的事情,不让自己闲下来。

    日子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地到了八月末。

    这阵子,方翠微担忧的厉害,瞧着童枝儿的时候,也是欲言又止的。

    童枝儿状若平常的生活,她自己不觉得有什么变化,身为局外人的方翠微等却是瞧得明白。

    童枝儿清瘦了。

    本来就小的脸,如今竟是比巴掌还要小。

    方翠微知道她是因为什么而忧心忡忡的。想要劝慰她,每每话到了嘴边,对上童枝儿的笑脸,却是什么都说不出口了。

    而到了八月末的这天……

    “娘,咱们该收黄豆和花生了。”

    低头望着童枝儿亮晶晶的大眼睛,以及因为兴奋而红扑扑的脸颊。方翠微心头的担忧才算放下。

    许久,都不曾见过童枝儿如此开心的笑容了。

    “哎——”

    方翠微笑容满脸的回道,抬手摸了摸她的头。

    当夜,先把花生给收了,收完了花生。再收黄豆。

    毕竟,扯花生的时候,还要刨地,将地里面连根折断埋着的花生给挖出来。

    收花生,讲究一个速度快。

    童知信将收集的蒲草拧成绳子,带到地里,好把花生给捆起来。

    童朵儿和周芸娘照旧是在家里头准备大家伙的饭菜,每到饭点,董平便是会过来,护着两个人将饭菜给送到地里,免得耽误了农活。

    童知信、童知德和方翠微主要负责扯花生。

    童招银和罗氏负责刨他们扯过花生之后的地。

    童枝儿和童珠儿负责将童招银和罗氏刨的泥土里的花生给捡起来,丢到袋子里面。

    分工明确,两家人又不是偷懒耍滑的,用了十天的功夫,便是将地里的花生给收完了。

    接下来就是收黄豆。

    黄豆茎粗,且土地是那种比较厚实的土地,直接拔,没一会儿便是会将手掌弄得很疼,而且她们的劳动效率也不高。

    童枝儿去了一趟铁匠铺,将铁匠铺的老板按照她的设计图,打造了锋利的、专用来割黄豆的刀。

    对了,说到铁匠铺,就不得不说一下童记铺子。

    在秦安离开的第二天,童记的三家铺子,童记铺子,童记烧烤店,童记锦绣坊,便是被知县老爷派人撕了封条,说是查明了事情的真相,是有人嫉妒童家的声音好,恶心的商业陷害行为。

    童家的三个铺子重新开张,童枝儿只在重新营业的第一天去了。

    伙计还是店里头原来的伙计,只是少了一个账房和管事。

    童枝儿在青州开铺子,童招银是要去青州的铺子做管事,童记得重新培养出新的管事来。

    趁着不是农忙的三个月,童招银通过观察和考核,确定了能够胜任童记铺子的管事,告诉童枝儿和童知信后,两人去见了这人一面,便是确定了童记铺子新的管事————刘管事。

    是以,童招银便是清闲了下来,每日在家里头让周芸娘叫他认字。

    青州是帝国的一大城市,繁华、熙攘。童招银深知,一个铺子的管事,若是不识字,在这个满是文人才子的地方。很难得到青睐。

    一家铺子想要客人多,除了靠卖的东西,也与铺子的管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个好的管事,说话、行事,叫人舒心,给人好印象,便会有不少的回头客,而且也可以吸引新的客人。

    等到农忙的时候,便将自己的事情放在一边,帮着家里头干活。

    “堂哥。割黄豆的时候,你把刀稍稍往下斜一些,这样能够割的比较容易。”童枝儿一边捡着众人割好的黄豆,将其整整齐齐的摞在一旁的空地上,一边指导着童招银正确的割法。

    童知信和童知德却是不用提点。两个人割得又快又稳。

    童枝儿想,大约是两人经常去树林里砍竹子,练出来的本事。

    收黄豆不需要刨地,黄豆一割,捆了挑回家便是。

    是以,收黄豆用的时间比起收花生来,减少了将近有一半的天数。只用了五天便是收割完成了。

    大黄豆,需要将黄豆植株给晒得干干的,这样黄豆才容易从黄豆荚里面脱落出来。

    童知信、童知德和童招银,将最后一天收的黄豆给摊在空地上晒,然后便是拿了连枷,跟着方翠微和罗氏。一道打第一天收的黄豆。

    第一天的黄豆经过暴晒,已经很干很容易脱黄豆了。

    连枷是童枝儿让木匠师傅做的,她小的时候见过自己的姥姥用连枷打油菜,便是记住了这种叫连枷的东西。

    谁想,木匠师傅一看。便是知道了这是什么。

    原来,这个时代也有连枷,只不过因为童枝儿居住的村子,没有人用得上连枷罢了。

    木匠师傅是个行家,当即便是做了五把连枷出来。

    得了这东西,童知信等人极是欢喜。

    连枷用着方便,省时省力,比起去年的棒子,不知道好用了多少倍。

    石碾沉,童枝儿怕石碾和牛,把黄豆给压坏、踩扁了,到时候留种的少了,便是没让童知信用石碾。

    大黄豆是件体力活,看天色,大约过不了几天就会有雨下,童知信等人更是不敢歇息。

    在他们将第二天收的黄豆打好之后,天上便下起了大雨。

    一开始只是一粒一粒的,可渐渐地,却是化作了瓢泼大雨。

    好在,早就预料到了会有雨下,童知信将晒干的其他黄豆放进了柴房里,并没有淋得雨。

    下了雨,他们也没有闲着,收拾了柴房,接着打。

    如此陆陆续续的,打了二十来天,所有的黄豆才算是打完了。

    期间,童枝儿、童珠儿和从私塾里回来的童招福,等到了一年一度的捡花生日,便是一道出了门。

    童枝儿的任务不只是捡花生,她也想找石膏。

    石膏是做豆腐必不可少的东西,今年种了三十多亩地的黄豆,她都迫不及待的想让方翠微等人做黄豆出来,吃上美美的豆腐了。

    “珠儿,阿福,你们捡花生的时候,帮着我找找那种白色的石头。”

    “好的,二姐。”

    三人一路走,一路找,期间童珠儿和童招福发现了不少白色的石头,可惜都不是童枝儿要的那一种。

    如此找了几天,依旧如此。

    童枝儿有些沮丧,找不到石膏,她也没有发现这边有卤水,豆腐就没法做了。

    “枝儿……”

    董平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童枝儿抬头,对上他俊朗的脸。他穿着灰色的长衫,背后是采药的背篓,等凑近了,童枝儿便是发现背篓里全是草药。

    “董大哥,难怪我这段时间没见到你,原来你是采药去了。”

    “嗯,”董平笑了笑。瞧了瞧从左到右,童枝儿、童珠儿、童招福,道:“有心事?没捡到花生?”
第177章 豆腐
    八月末,还带着微热暑气的风撩拨着童枝儿额前的碎发,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董大哥,我们在找一种白色的石头。只可惜,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

    童珠儿扁着嘴巴,可怜兮兮的说道。

    “哦?你们找这个要做什么?”

    童珠儿和童招福看向童枝儿。

    童枝儿道:“我让珠儿和阿福忙着找的白色石头叫石膏,至于做什么,还是找到了再告诉大家。”

    白色的石头……

    董平在脑子里细想这一路采药,他有没有见过。

    “枝儿,你把石膏的大概样子给我描述一下。”

    咦?

    童枝儿眼睛一亮,瞧着董平的神情也带上了期待。

    难道说……

    “石膏是白色的,有珍珠光泽,片裂状……”

    “我好像在采药的山上见过。”

    董平突然道。

    童枝儿、童珠儿和童招福三人都兴奋地看着他。

    “走,咱们去那里。”

    董平起身,童枝儿三人连忙跟上。

    山有些远,离童枝儿住的村子大约相隔了两个村落。

    山并不太高,大约有现代三层楼那么高,坡势缓平,遍生树木和花草。

    董平一边在前面领路,一边将药粉洒向路的两边。

    童枝儿猜想,这大约是用来驱赶蛇虫的。

    “珠儿,阿福,慢点,当心脚下啊。”

    童枝儿抬头对前面的童珠儿和童招福道。

    董平领路,她断后,年纪小的童珠儿和童招福在中间。

    心头惦念着能够找到石膏的欢喜,三人都不觉得累。

    “到了,枝儿,你看看这是不是你要找的石膏?”

    走在前面的董平停下。转过身来,手里拿着一块白色的片状石头,举给童枝儿看。

    童枝儿没有说话,可是董平、童珠儿和童招福瞧着她一脸喜色的容颜。以及闪闪发光的眼睛,就知道,找对了。

    “是了,这是石膏。”

    童枝儿几乎是跑过去的,将董平手里头的石膏放在手里,瞧着如同珠宝一般。

    “枝儿,你要多少,这里还有许多。”

    “嗯,董大哥,你再带两块回去就成了。”

    最后。四个人带了四块。

    董平、童枝儿、童珠儿、童招福,人手一块。

    只不过,童珠儿和童招福年纪尚小,带的是比较轻的石膏。

    来的时候惦记着找石膏,回去的时候又是慢慢的欢喜和期待。几人都不觉得累。

    董平将三人送回童知信家,又留了些他采到的野生蘑菇,这便是回了自己的住处。

    “娘,你看我们找到了什么?”

    童枝儿三人往屋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