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句话既出,李逸风和冷枫对视一眼,一脸灰白,不过二人的眼神中都流露出了一丝欣慰之意,还好,幸好,关允的回答达到了蒋雪松的满意,如果关允还是一心朝推翻李永昌的方向说话,不知道会引发什么严重的后果。
政治人物都不是鲁莽的人,在无法做到给予对手致命一击确保对手无法还手时,就会及时收回拳头。李逸风和冷枫都暗中擦了一把冷汗,失误了,没有揣摩透蒋雪松的心思,没想到蒋雪松对如何处理李永昌是大事化小的手法。幸亏关允够聪明,否则事情有可能就麻烦了。
到底蒋雪松想怎样处理李永昌?如此一来,倒让李逸风和冷枫心里没底了。不过冷枫想的比李逸风更长远,等他确信关允的回答契合了蒋雪松的心意后,他也是对蒋雪松对待李永昌问题高高举起轻轻放下的处理手法微感失望,但失望也没有办法,谁让蒋雪松是市委书记?不过随即一想蒋雪松当众向关允问话的另一层含义,不由怦然心惊,难道说,蒋雪松真的有意要用关允当秘书了?
蒋雪松明是借向关允问话来向孔县县委暗示,不要将李永昌的事情闹大,暗中何尝没有借机考验关允是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之意?冷枫此通此节,心中复杂难言,他才刚刚和关允建立了默契,正打算在关允的辅佐下,在孔县推动他的执政理念,万一关允真被蒋雪松选中,从孔县调往黄梁市,他岂不是又身边无人可用了?
此时冷枫才深切地体会到了关允的重要性!
“李永昌同志的处理意见,逸风、冷枫,县委先拿出一个建议,回头报我一下。”蒋雪松合上了材料,站了起来,“钱爱林的问题,就和关允说的一样,依法处理。”
蒋雪松金口一开,等于是孔县的两大问题,就此划上了句号,也是暗示,钱爱林的问题依法处理,而李永昌的问题,酌情处理,但两者不能混为一谈。等于是说,钱爱林的事情,不要波及到李永昌身上。
怎么会这样?辛辛苦苦将钱爱林事件在此时及时引爆,却没能收到预期效果,被蒋雪松轻轻一推,就将爆炸的威力抹平了,为什么?
关允心中愤愤不平,钱爱林倒台是小事,李永昌下马才是大事,不过听蒋雪松的意思,李永昌估计是暂时保住了官帽,顶多就是背一个处分了。
不过,气愤之后,关允忽然又想通了什么,直觉告诉他,蒋雪松并不是非要刻意袒护李永昌,似乎他在左右为难中,有什么顾忌不敢对李永昌悍然出手。究竟是什么原因,关允当然不可能知道,但隐隐约约中,从蒋雪松当场落了李永昌的面子,又当面叫停平坟复耕政策,又允许夏莱随行来孔县,似乎是一盘很大很复杂的棋局,孔县只是一枚棋子,但棋盘可能是整个黄梁市。
如果关允所猜不错的话,最终如何处置李永昌,还要涉及到蒋雪松和市里主要领导之间的平衡。
“还有一点儿时间,关允,你陪我到平丘山转一转。”蒋雪松又不急着回市里了,脸上又露出了清风明月一般的笑容。
“好呀,我正想向蒋书记汇报一下平丘山旅游开发招商引资的情况。”关允顺势就上,此时正是争取市里支持平丘山旅游项目的大好时机,不容错过。
李逸风明白了,蒋雪松要关允陪同去参观平丘山,那么他和冷枫就不必跟着了,因为,蒋雪松是要给出他和冷枫时间,尽快拿出关于李永昌若干问题的处理意见。
孔县的局势,要掀开新的一页了。
ps:零点还有更新,继续猛烈求推荐票,谢谢投票和打赏的兄弟!
卷一 潜龙在渊 第102章 强势推动
此时正是下午四点时分,日头西斜,余晖洒的平丘山,红叶漫山,被阳光一照,煞是喜人。
陪同蒋雪松游览平丘山的人员安排,很耐人寻味,县委一号二号同时缺席不说,三号也不见身影,县委出面的最高一人是县委副书记桂晓杰,其次就是关允和温琳了。
市委方面,常务副市长曾伟宪依然不见出现,似乎从平坟现场回到县委之后,曾伟宪就不知去了哪里,蒋雪松不解释,谁也不会多问。冷岳身为市委大管家,肯定要随时跟随在蒋雪松左右,还有蒋雪松的秘书师龙飞,也跟随上山了。
师龙飞30岁左右,倒也长得高大帅气,只是眉宇之间总是不时流露出一丝阴郁之色,偶而对关允的身影投上几眼冰冷而充满敌意的目光。只不过不管他怎样表达心中的不满,他的身影落寞而孤单,不能近身到蒋雪松身边,却只能跟在后面——市委第一秘落魄到这种程度,怪不得别人,只能怪自己不会做人做事。
很有意思的是,夏莱和金一佳也在随行人员之中。夏莱是以随行记者的身份,金一佳则是以投资商的身份。
更有意思的是,刚才在县委书记办公室脸沉如水官威如山的蒋雪松,此时满面春风,站在平丘山山脚之下,抬头仰望简陋但却朴实的山门,对山门上的几个大字赞不绝口:“平丘古山,笔力饱满,古意昂然,小关你看,平字气势平缓,丘字就显示出胸中有丘壑的气度,古字又古风纯朴,山字却又笔风一变,巍巍然如一座大山扑面而来,令人仰视才见……妙,妙不可言。没想到,小小孔县还真是卧虎藏龙之地,你一定要让我见见题字的高人。”
此时的蒋雪松哪里还有之前身为上位者一言定人前程的气势,他激动之下,拉住了关允的手不肯松开。周围等人呈半圆形将蒋雪松和关允环绕其中,此时的关允,说是蒋雪松的忘年交也可以,说是他的秘书,也有七分相象。
冷岳离蒋雪松最近,他淡然笑意站在蒋雪松身后,对蒋雪松和关允之间的互动,一副乐观其成的姿态。也许是巧合,也许是有意,他站的位置恰好挡住了身后所有人的前路,师龙飞想向前一步离蒋雪松近上半分也不可能。
夏莱微瘦,苗条而曼妙,温琳丰腴,饱满而圆润,金一佳不胖不瘦,多一分就胖减一分则瘦。
三人之中,夏莱紫衣长发,皮肤白嫩而细腻,细腰长腿。温琳红衣长发,肤色健壮而结实,细腰圆臀。金一佳粉衣中长发,她比夏莱的清瘦丰满,比温琳的丰腴瘦削,肌肤既不如夏莱的白嫩而诱人,也不似温琳的麦色而迷人,却是如美玉一般散发光泽的中白色,她个子中等,细腰翘臀。
三女各具特色,其美秀丽,平丘山与之相比都黯然失色,蒋雪松的随从中不少人都自认见识美女无数,此时还是被三女之美吸引了目光,主要也是三人美得娇艳美得花枝招展,也美得乱花渐欲迷人眼。
不过美色当前,关允却没有心思欣赏,他以前并不觉得“平丘古山”几个字好在哪里,只觉得老容头的书法确实不错,听蒋雪松一点评,才感觉眼界大开,果然是每一个字的笔风和走势都各不相同。
“蒋书记在书法上的造诣深厚,我可比不了,我只是感觉四个字写得气度非凡,但具体好在哪里,可说不上来。”关允顺势接话,“不过老容头现在不在县城,蒋书记恐怕见不到他了。”
蒋雪松一脸遗憾,不是假装,是真失望:“可惜,太可惜了。”
关允乘机将老容头的字帖和新鲜出炉的题字拿了出来——从书记办公室出来时,柳星雅很及时地将两件宝贝还给了关允,就让关允对柳星雅更多了好感——双手递到蒋雪松面前:“蒋书记,我取了字帖和他新写的一幅字,请您点评。”
关于老容头,关允对蒋雪松的说辞是,老容头是一个卖艺老人,路过孔县的时候,和他成了忘年交,但老容头行踪不定,并不长住孔县,有时不知道去了哪里,蒋雪松听了信以为真,流露出怅然若失的神情。
由此,也更让关允断定,蒋雪松骨子里文人气质不改,就让他对蒋雪松的为人更多了了解。实际上关允并不知道的是,此时他对蒋雪松性格的了解,已经超过了李逸风和冷枫对蒋雪松认知。
官场之中,重重迷雾,首先是对领导性格的摸索,其次是对领导背景的分析,最后才是选择站队。摸透性格,才好确定是否脾气相投,性格不合,即使站队过去,也很难赢得领导信任。分析背景,则是考虑长远,毕竟谁也不想找一个根基不稳的靠山。
每个人初入社会初进官场,都是单枪匹马,除了少数天生的官二代之外,大多数人要从零开始。所以,人人都需要选择一个靠山,没有人赏识,个人能力再突出,也无人提拔。但如何才能得到靠山的赏识,全在运作之术了。
关允对冷枫的判断,基于他一年多来对冷枫的细致观察,再加上老容头的点拨,算是摸到了冷枫背景的冰山一角。现在,他有了和蒋雪松近距离接触的宝贵机会,不细心留意蒋雪松的一举一动,岂非错失良机?关允从来不是一个不会把握机会的人,尽管他还是不认为蒋雪松真有意用他当秘书。
蒋雪松接过字帖和题字,先打开了题字,念了出声:“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
他双手捧字,足足欣赏了三分钟之久,才心满意足地放下,又拿起了字帖。
只看了几眼,他就惊讶地“咦”了一声,又拿起了题字看了几眼,似乎是在对比什么,反复各看了几遍之后,又将字帖和题字收回,随手交给了冷岳,然后不再说话,负手上山。
关允就紧随其后。
走到半山腰,似乎一路一直在欣赏美景的蒋雪松才又突然说了一句:“关允,我说你的笔风很像一个失传的书法大家的风韵,你却说师从老容头,不过从你拿到的老容头的字帖和题字来看,他似乎并不是失传的书法大家,也许是我看错了。”
关允暗暗点头,老容头真有一手,也不知道怎么在题字中变了笔风,让蒋雪松不再误会他是失传的书法大家……不过,关允又严重怀疑老容头还真有可能是蒋雪松所说的书法大家。
一行人到了山顶,蒋雪松的兴致才被平丘山的美景吸引,关允见时机成熟,就及时说出了平丘山的旅游开发,蒋雪松本来因为山门的题字就对平丘山印象大好,又听说平丘山的旅游开发是夏莱的表妹金一佳的风险投资,更是兴趣大增,等关允将金一佳引见到他的面前,一见金一佳的俏丽干练和年轻,蒋雪松哈哈一笑:“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呀,好,说说你们的想法,我来替你们把把关。”
关允大喜,有多少县委书记和县长想向蒋雪松当面汇报工作,都不得其门而入,平丘山的旅游开发,现在还没有正式提交县委,却可以直接上达市委书记之耳,确实是天大的幸事。
而且关允还有一个私心,就是乘机推出温琳。
每个人都要有一个试一试的机会,关允相信温琳也会有成为蒋雪松秘书的机会,尽管他也听温琳说过,蒋雪松爱惜羽毛,不会任用女性秘书,但凡事总要试过才知。
温琳落落大方地站在蒋雪松面前,金一佳则是坦然而立,干练而优雅,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将平丘山旅游开发的前后经过,一五一十并详细地向蒋雪松做了汇报,难得的是,蒋雪松十分耐心地听取了二人的汇报,还不时问到一些数据和规划方面的问题,可见蒋雪松并非应付了事,而是确实上了心。
关允在一旁听了无比欣喜,温琳在对数据的记忆和对数字的敏感上,不比王车军差上半分。从蒋雪松的积极回应上不难看出,不管是温琳的数据补充还是金一佳的前景描述,都深得蒋雪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