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运-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文化产业的威力,是许多只知道建设高楼大厦只知道钢筋水泥出政绩的泥腿子官员所不能达到的高度,关允很清楚一部美国大片所能创造的价值,远比江浙一带无数个血汗工厂靠榨取廉价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所创造的价值大出数十倍。
而且美国大片席卷的不仅仅是物质财富,还在无形中传递美国的普世理论和价值观,也是在向世界潜移默化地宣传美国的美好,让无数人认为美国就是世界的中心,就是世界的警察,就是正义和公平的化身。更不用说在无数人对美国建立了好感之后,会对美国的产品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又是多大的广告效应的输出。
毫不夸张地说,一部成功的美国大片为美国带来的财富或许可以计算得出来,但为美国带来的正面影响和广告效应,难以估量,是中国花费数十上百亿美元的真金白银去援助第三世界国家也远不能达到的效果。
这就是文化产业的魔力和威力,在赚取了世界各国的财富之后,还可以传递价值观和世界观,又让世界对美国有了好感和归属感,比起国人伟大的官员花钱收买人心的低级水平,不知道高明了多少倍。
多少年了,文化市场一直闭塞而封闭,在意识形态的杯弓蛇影指导思想的控制下,不知扼杀了多少优秀作品和影片的诞生,却又把大量的金钱洒花一样洒向第三世界国家,以为可以朋友遍天下,却不知道,以金钱维系的友情如果可以长久,就和苟富贵无相忘的承诺一样可笑。
世界上任何金钱和战争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从根本上的解决,政治上的强力统治也不会是长久的统治。
战争上的侵略,最终也会以失败而告终,只有一种侵略可以长久,就是文化侵略。
文化直指人心,人心一变,人的行为和做事方式就会变,所以,一个国家只有在文化上成为大国,才算真正地成为了大国。
同理,一个城市,只有有了文化,有了与众不同的底蕴,才会在众多千篇一律的城市面孔中脱颖而出。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标志。没有文化的城市,就如一个没有灵魂的机器人,表面上很光鲜,其实不过是一具冰冷的躯体罢了。
温琳听了关允的话,沉默地站了起来,她在客厅背着手掂着脚尖,来回走了几圈,仿佛下定了多大的决心一样,重重地点头说道:“好,我听你的话,回去好好劝劝我姨。不过你要告诉我,你是站在谁的立场上说话?”
关允含蓄地一笑:“从现阶段看,我是站在蒋书记的立场上说话。从长远看,我是为你姨着想。你姨不懂男人,尤其是不懂政治男人,有时候适当放手,留出可以想象的空间,反而有可能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如果逼迫过急,效果却会恰得其反。”
关允必须要为蒋雪松扫清叶林这个障碍,或许以后叶林还可以和蒋雪松走到一起,但绝不是现在。
身为秘书,就是要为领导分忧,工作上的麻烦,可以做到明面。私人问题上的麻烦,就必须做到暗处了,尤其是在领导没有明确要让秘书介入的情形之下。
不过关允相信,如果他替蒋雪松摆平了叶林的麻烦,他在蒋雪松心目中肯定可以加分。
“我姨确实不懂男人,还不如我。”温琳莞尔一笑,“男人就是风筝,风大的时候,要适当放放线,让他飞得高一些,以为可以脱离大地了,其实他不知道,他的线始终牵在女人手中。但如果拉得过紧,风筝就会掉下来……”
关允哈哈一笑:“男人不是风筝,男人是飘荡的风,只有博大的胸怀才能收留风的脚步……”
次日一早,温琳告别关允,和关允约好中午时分再见面,她要提车,要让关允亲见她提车的历史时刻,关允自然一口答应。
一上午没什么事情,除了省里的联合调查组正式启程前来黄梁的消息在市委引起一阵波动之外,其他诸如郑安逸跳楼自杀、郑天则失踪等消息,还没有全面传来,并无几人知道,也就没有多少议论。
中午快下班时,关允见蒋雪松心情不错,就决定提一提刘洋外放的话题,此事,事关重大!
卷一 潜龙在渊 第393章 理想和现实
应该说,以关允和蒋雪松之间虽不亲密无间但却配合默契的关系,他多半可以从蒋雪松的性格和处事方式判断出蒋雪松对刘洋外放一事的大致态度。身为秘书,如果不能准确把握领导的心态和暗示,就不是一个合格的秘书。
从为人处事方面来讲,性格即命运,对官场中人来说,也是如此。性格决定一个人的手腕和魄力,也能决定一个官员的未来。
“蒋书记,有件事情要向您汇报一下。”关允恭恭敬敬地说道,态度必须端正,蒋雪松毕竟是他现阶段的大树,虽然他可以依靠的大树很多,但官场规矩就是必须做好分内事,就是说,必须先履行好一个秘书的责任。
“小关呀,最近你辛苦了。”蒋雪松并没有接关允的话,却突然说了一句题外话,“你是一个称职的秘书,你的工作,值得肯定。”
蒋雪松何出此言?关允心中一惊,通常情况下,身为领导很少当面夸下属,一是不想让下属沾沾自喜,二是为了保持足够的神秘和威望,让下属在自己面前时刻保持恭敬之心。当然,如果对下属非常满意,在私下在别人面前夸上几句,也是常事。
关允担任了蒋雪松的秘书以来,蒋雪松并没有正面对他的工作给予过任何点评,不管是肯定还是批评。都没有。好在关允心思剔透,察颜观色间,也能看出蒋雪松对他十分满意。
而最让蒋雪松对关允满意的是两次电话事件。
有一次关允接到来自省委的一个电话,省委来电,多半是高官,就算不是高官,哪怕只是一个处长。也有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对方没报姓名和来历,只是沉闷地说让雪松同志接电话,出于秘书的职责需要。关允正要开口问对方是谁,话到嘴边,脑中灵光一闪。话又咽了回去,二话不说就向蒋雪松做了通报。
蒋雪松接了电话之后,心情很好,回头还问关允是不是听了出来是谁来的电话,关允摇头,蒋雪松笑了笑,似乎是考验关允一样又问了一句:“你就不好奇是谁来的电话?”
关允回答了一句话,让蒋雪松大为欣慰。
“我只在意这个电话有没有耽误领导的事情。”
一个秘书,该问的事情,要问清楚。不该问的事情。一定不能问,一问,就越位了。关允一直铭记的一句话是,有为才有位,到位不越位。身为副职或秘书。该到位的时候必须到位,但到位之后,一定要看好自己的脚尖,不能越位半分。
如果仅仅是这一件事情,还不足以让蒋雪松对关允百分之百满意并且加以信任,还有一次也是省委来电。对方也是没有自报家门,上来就找蒋雪松。关允却一下听出了对方是谁——不是别人,正是夏德长。
按说以关允和夏德长的关系,关允本应热情地问好几句,或是寒喧几句,但关允却压下了多话的冲动,直接将电话转给了蒋雪松。自始至终,他表现得好像没有听出来夏德长一样,直到蒋雪松和夏德长打完电话,蒋雪松意味深长地看了关允一眼,眼中全是赞赏之意,一个秘书要识大体,知进退,分清轻重缓急,公私分明。
通常只有经过多年秘书生涯的人,才会达到游刃有余、滴水不漏的水平,关允才来市委多久,年纪才多大,就能有这一番含而不露的真本事,着实让人欣慰。两件小事看似不大,却让关允在蒋雪松心中确定了可堪大用的评语,以至于有一次蒋雪松在外面和人吃饭,高兴之余,当众点评了关允一句。
说是一句,却只有两个字,两个字的评语,让关允在市委众多秘书中,正式确立了市委一秘的地位。
“不俗!”
没错,蒋雪松对关允的评语是不俗,轻易不会夸人的蒋雪松,一句不俗让关允成为市委无数秘书仰视才见的存在。如果谁能和关允一样得蒋雪松一句不俗的评语,那么外放的时候,蒋书记必定会安排一个好位置。
市委书记是何许人也?对黄梁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来说,除了为数不多的市委常委之外,市委书记是所有人命运前途的掌控者。
蒋雪松在背后对关允的评价,关允也有所耳闻,如果他不是身边有一个老容头的缘故,以他现在的年龄和心性,或许也会沾沾自喜,但正是因为有一个老容头在时刻警醒他,不时讲一些发人深思的历史故事让他从中领悟为人处事的道理,他也不会有现在的沉稳。
不过今天当面听到蒋雪松的肯定,关允还是难免微微激动:“谢谢蒋书记的肯定,都是我应该做的,我只是尽到了一个秘书的本分而已。”
蒋雪松站了起来,来到关允面前,伸手轻轻拍了拍关允的肩膀,然后一转身又来到了窗前,推开窗户,窗外阳光大好,枝头初现微微的鹅黄,预示着春风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就会浩浩荡荡地充盈于天地之间。
“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马上就到雨水,天气就要转暖了。”蒋雪松感叹万千地说了一句,“黄梁的春天,今年来得早。”
关允不说话,蒋雪松这一番话是引子,必定还有正事要说,他只管听下去就行了。
“昔在洛阳年少时,春思每先花乱发……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感情就是一切,等长大了才知道,感情只是人生历程中的春天,春天虽然美好,但早晚会有春尽花随尽,其如自是花的一天。”蒋雪松背对着关允,他一脸的落寞和无奈只留给窗外的迎春花,也是他有意不让关允看到他感性的一面。
关允闻弦歌而知雅意,听了出来蒋雪松是在感怀人生之中总有一些感情来之不易却又不得不放弃,他心中不由一阵激动和感慨,激动的是,蒋雪松虽然背对着他抒怀,但总归是在他面前流露出了真性情的一面,如此,是对他的绝对信任,是和他私交的开始。
感慨的是,即使到了蒋雪松的高位,也难逃红尘男女爱恨纠缠的魔咒,也说明,他和叶林的感情,确实情根深种。
关允依然不说话,确实也是无话可说,而且蒋雪松话说一半,还没有点明正题,他就继续保持了沉默。身为秘书,有时候适当的沉默反而是最好的选择。
“听说,你和温琳的关系很不错?”蒋雪松感慨过后,转过身来,终于切入了正题。
“在孔县同事一年,关系处得还可以,温琳人不错,很善良,知书达理。”关允已经猜到了蒋雪松的用意,心中隐隐激动,他昨晚提前出手替蒋雪松化解困扰,现在蒋雪松才含蓄向他提出,如果一个秘书能处处抢先一步替领导排忧解难,就是一流的秘书。
“温琳的姨是组织部副部长叶林同志,这层关系,你也知道吧?”毕竟不是太好的事情,蒋雪松不太好直接开口,只好徐徐推进。
“我知道的,温琳说过。昨晚和昂洋几个人一起吃饭,温琳也在,还聊到了她姨的事情。温琳说,叶部长有一个调往省教育社的机会,但叶部长不太想去,温琳问我是什么意见。”关允知道,有些事情不能非让领导说个明明白白,身为秘书,要举一反三,要及时领悟领导的意图。
果然,关允如此一说,蒋雪松的神情大为轻松,微微一怔,问道:“你怎么说?”
“我说调往省教育社是一个好机会,应该抓住。”关允说道,“我还告诉温琳,最好好好劝劝叶部长,现在黄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