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运 >

第298章

官运-第298章

小说: 官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秘书跟人,是有讲究的,跟了谁就是谁的人,以后不管到哪一步,都是要荣辱与共。”刘洋挑起了话头,却并不是想让关允回答他的话,说实话,他也嫉妒关允,只不过他比无数嫉妒关允只知道眼红的不得志的秘书不同的是,他好歹也是二秘,就算前途不如关允,至少也不愁最后没有一个好的去处。

“说得是,刘秘书。”关允附和了一句,虽然他还没有猜透刘洋找他所为何事,有什么话要说,但隐隐觉得,今天的对话,恐怕非同寻常。

从刘洋的语气和表情就可以看出,刘洋心思浮动,似乎有难言之隐,关允就索性不再说话,等刘洋一口气把话说完。

“秘书,看似是很光鲜的一个工作,其实不然。”刘洋理了理头发,让他的姿态稍微放松了一些,摆出了和关允随意聊聊的坐姿,“如果没有机遇,没有跟对人,秘书资历再老,职务再高,一辈子就只能老死在秘书岗位上,永远做一些拎包端茶杯熬夜爬格子的勾当,终归是听人使唤低声下气的角色,除了跟在领导身后过一过前呼后拥的干瘾,虽然威风,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关允连连点头,却没有说话,他心里清楚了一个事实,刘洋谈到了秘书工作的艰辛和无奈,怕是和这一次的人事调整有关。想想刘洋担任市长秘书也有些年头了,先后跟过几任领导,而且不久前也提了副处,是该外放了,再不外放,万一在最后一战中呼延傲博一倒,他说不定受到连累,就会再也没有了出头之日。

“我最早是跟姜副市长,姜副市长是挂职市长,要在黄梁挂职三年。姜副市长挑选秘书,没人报名。你也知道,挂职副市长是过渡性的领导,谁都不愿意跟,怕跟了白跟,会扑了一个空。当时都不愿意跟,我就自告奋勇跟了。”

没想到,当年刘洋还有敢于尝试的勇气,关允对刘洋投去了钦佩的一瞥。

“没想到跟了姜副市长三年,他对我很满意,呼延市长上任时,放风要挑选秘书,很多人趋之若鹜,都想攀上高枝,结果最后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呼延市长却点中了我。当时我也很不解,我在市委不显山不露山,跟的姜副市长一直是一般副市长,连常委都不是,可以说,我在政府办绝对是一个无名小卒,呼延市长怎么也不会看中我。”

刘洋说得对,政府办不比市委办,在职务问题的解决上,比市委办艰难多了。而且政府办的秘书解决职务问题,有很多鲜为外人知的潜规则。一般副市长的秘书,有科员有副科,最多只能配到正科级,再要提拔,就只能离开原岗位。而常务副市长的秘书,可以配备到副处,却也只能是一个副处级调研员之类的虚职。

但市长秘书,级别则可以从正科、副处到正处,职务可以是秘书科长、办公室副主任、正处级调研员,甚至可以直达副秘书长级别。而且,只要跟了一把手,提拔重用的概率、频率就会大大高于其他领导秘书,常常可以优先占得些非常抢眼的位置。虽然市长秘书还是比不了市委书记秘书,但在政府办,也是顶尖秘书了,即使放到整个市委、市政府,也是仅次于市委一秘的二号秘书。

正是因此,刘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一般副市长秘书,跨过常委副市长和常务副市长两个关卡,一举成为市长的秘书,不招人嫉妒也不行。不知道有多少人竞争市长秘书的位置,最终却花落一个明显坐了冷板凳的刘洋的头上,就让人愤愤不平之余也都大惑不解,刘洋……凭什么?

“是呀,许多人不明白,我刘洋凭什么当上市长秘书?”刘洋苦笑摇了摇头,“其实当时我也不太清楚怎么就撞了大运,后来才明白,原来姜副市长虽然来黄梁过渡,但他却是呼延市长的老同学,是他向呼延市长举荐了我,说我是一个能沉下心来踏实工作的好秘书,最后姜副市长还送了我一句话——苟富贵,无相忘……”

关允感慨,所以说,有时人生所走的一步路,看似无用,或许会有大用。不过……姜副市长的赠言“苟富贵无相忘”却并不怎么恰当,陈胜为人处事的故事,老容头早早就和他讲过。

当年陈胜耕田时,一时惆怅,仰望天空说出了一句“苟富贵,无相忘”的豪言壮语,当时同乡笑话他一个耕田的人,不会有富贵命,他感慨说道:“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后来陈胜在大泽乡起义,更是发出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千古呐喊。

可惜的是,故事的最后是当年和陈胜一起耕田的同乡去找陈胜,以为陈胜会兑现“苟富贵无相忘”的诺言,结果同乡被陈胜所杀。

姜副市长赠言刘洋苟富贵无相忘,莫非认定刘洋日后前途无量?

“秘书本来就是一个过渡性岗位,再出色再称领导心意,也只能是仕途中的一块跳板,而不是终点。”刘洋继续说道,自嘲地一笑,“说一句不该说的话,关大秘,你还年轻,还可以跟在领导身边锻练几年,我就不一样了,再不下去,年龄就到坎了,只有离开了政府办,到下面担任一个局、委的副局长、副主任,或者是县、市、区的党政班子成员,总要主管一个方面,手中有了实权才行……”

绕了一个大弯,说透了秘书工作的种种辛酸,刘洋最后一句话落到了实处:“不怕你笑话,关大秘,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市长秘书开口求市委书记秘书办事,又在市长和市委书记决战的前夕,这事儿,就有点微妙了。(未完待续)

卷一 潜龙在渊 第388章 信号

“说求就见外了,刘兄有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尽力。”关允改口称呼刘秘书为刘兄,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无形中就拉近了他和刘洋之间的关系。

关允知道,刘洋向他开口,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结果,而且在眼下的形势下,刘洋冒着被呼延傲博呵斥和冷落的风险和他深谈,并且向他开口,显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虽说官场上秘书背叛领导的事情不多,除非是领导被双规,要从秘书身上打开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秘书自知死路一条,与其同死,不如争取立功,以求得独活,才会出卖领导,一般情况下,秘书背叛领导,不但会被领导所不齿,也会被外人看不起,最终落一个无人信任无人敢用的下场。

刘洋此举,也不算是背叛呼延傲博,只能说是想为自己谋一个出路罢了,关允完全可以理解刘洋的心思。好不容易机遇来临,从一个过渡性副市长的秘书一步跨越当上了市长秘书,本以为前途无量,但几年来不见外放,而且以他现在副处的级别,如果在秘书岗位上,也算到头了,再难前进一步,现在是全市范围内的人事大调整,如果运作得当,安排一个区县的党政一把手也不是没有可能。

面对如此重大的机遇,刘洋如果坐等机会溜走,才是蠢笨。

当然,也许有人会想,刘洋完全可以再跟呼延傲博几年。等呼延傲博担任了黄梁市委书记,他身为秘书,也会水涨船高。也是,这条路也不失为一条迂回之策,但话又说回来,秘书岗位终究只是一个过渡性岗位,有机会外放时。通常都不会留在领导身边再担任拎包倒水的角色。

况且,呼延傲博和蒋雪松的最后大战,谁胜谁负还未可知。虽说秘书要和领导荣辱与共。但如果现在有机会外放,以后如果呼延傲博胜了,固然对刘洋来说也是好事。万一呼延傲博惨败,他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冲击。

由此,此时外放就成了刘洋现阶段最明智的选择。

凡事有好处就必有风险,想必刘洋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如果让他有意外放的想法传达到蒋雪松的耳中,只能经一人之手——就是关允。

事情的结果有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关允果断拒绝他的提议,转身走人,他落了一个自讨没趣的下场。另一种可能是关允同意为他传话,但他也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并且要承担相应的代价。诚意就是要配合蒋雪松的大计,适当地出卖部分呼延傲博的利益,最终外放成功。

最坏的一种可能就是蒋雪松没有帮他外放,而呼延傲博也察觉到了他想要外放的心思,对他冷落甚至打入冷宫。最终他两头踩空,一头栽倒,黯然收场。

刘洋早就想好了,最坏的结果也无非就是打回原形,他本来就不看好呼延傲博和蒋雪松的最后一战,呼延傲博身上都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他比谁都清楚,万一呼延傲博倒台,他到时必受连累,与其如此,还不如现在被呼延傲博冷落更好。

秘书要跟对人,跟不对人,是一辈子的事情。结婚了,发现媳妇不称心,还可以再换,但跟错了领导,对不起,除非领导换你,否则你别想脱身。刘洋也知道他的做法很不地道,但为了自身的前途着想,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要争取。

现在的社会,有职就有权,有权就有实惠,就会蔓延滋生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脉资源,就会有许多决定、选择的机会。人脉资源是最富贵的财富,没有人脉,就没有未来。刘洋决定放手一博冒险一试,也是他看中了关允的为人,知道关允就算不答应他的请求,也不会转身就出卖他。

因此,刘洋鼓足了勇气说道:“关大秘,以我的年龄和级别,在秘书的岗位上,也算做到头了,再做下去,也没有什么意义了。眼下正有一次大范围人事调整的机遇,虽然呼延市长没有明确什么,不过我倒是有动一动的想法……你能不能帮帮我?”

关允无语,心中波澜起伏。

秘书一职,确实是表面上风光,其实步步凶险,古人云,伴君如伴虎,秘书陪伴领导也是如伴虎,领导的喜怒哀乐都会影响到领导的情绪,高兴时,或许不会和秘书分享,不快时,秘书绝对是首当其冲的第一发泄人选。

关允担任秘书的时间还短,但从担任市委一秘时起,他就知道身为市委书记的秘书,最大优势不在于身为秘书时如何作威作福如何狐假虎威,而是以后的升迁有保障,背靠市委一把手这棵大树,他一旦外放,主政一方也不是什么难事,只要机会合适。

任何一个秘书从步入秘书岗位时起,就盘算着有一天主政一方呼风唤雨,谁也不会想着要当一辈子秘书。同一职级的官员,在秘书岗位是臣,在区县就是君,主政一方是凤凰,身为秘书就只能是一只鸡了,因此每个秘书内心里都有早些离开秘书岗位的念头。

刘洋想要外放的举动,必定没有经过呼延傲博的同意,关允如果帮他传话,等于是挖了呼延傲博的墙角。若是平常,他断然不敢,但以现在蒋雪松和呼延傲博之间的紧张关系,刘洋此举,反倒是瓦解呼延傲博势力集团的一次有益的尝试。

成,则让呼延傲博威信大失,威望大降,败,则是刘洋被呼延傲博冷落,和呼延傲博离心离德,不管成败,自己一方都没有损失,何乐而不为?

不过关允清楚,最大的难题在于蒋雪松,以蒋雪松的性格,挖呼延傲博墙角的事情可能不屑于去做。

如果市委组织部突然提名刘洋外放担任县长,事先却没有征求呼延傲博的同意,就是严重的政治事件了,呼延傲博必定勃然大怒,而且毫无疑问就会怀疑到蒋雪松头上。

要怎么说服蒋雪松才是整个事件成败与否的关键,关允沉吟片刻,说道:“我理解刘兄的心情,不过这件事情不好办。”

“我知道不好办,要是好办的话,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