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都市电子书 > 官运 >

第2章

官运-第2章

小说: 官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冷枫在县委近乎孤家寡人!

而且近来冷枫又因为一件事情和李逸风的分岐摆到了桌面上,不但矛盾十分尖锐,且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现在选择向冷枫靠拢绝对不是好时机……但关允思来想去还是坚持自己的判断,他甚至认为,越是紧要关头,才越是最好的机遇。

站在县长办公室门口,关允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过了足足有一分钟之久,他才让狂跳不止的心跳平静了几分,脑中又将事情可能出现的各种严重后果全部理顺了一遍,微微一眯眼睛,蓦然下定了决心——不管了,成败在此一举!

与其在县委总是被人排挤和打压,不如放手一搏,反正他已经没有了退路,就当试试运气。人在官场,虽说凡事不能都依靠运气,但有时候还必须承认,要想成事,还真需要三分运气开路。

关允用手理了理微有散乱的头发,轻轻敲响了房门。

“请进!”县长冷枫的普通话微带南方口音,但实际上……他却是地道的北方人,当然,这个不算是秘密,县委人人皆知。

和县委绝大部分领导只是淡淡地应上一声“进来”不一样的是,不管是谁敲响办公室的门,冷枫都会客气地说一声“请进”,就因为冷枫的一个“请”字,还一度被县委不少人议论他没有官威。

没有官威的说法当然不是褒义,而是嘲讽,是嘲笑冷枫不会当官。当官就要有当官的架子,有时候架子必须端一端,不端,不但没有人认可你的平易近人,相反还会觉得你没有架子就没有官威,没有官威,就是不会当官,很容易会被下级挑战权威。

关允也曾经是嘲笑冷枫的众人中的一员,但在他发现了冷枫的秘密之后,他对冷枫的态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不但不再嘲笑冷枫,反而对冷枫的敬畏超过了对县委书记李逸风。

推门进去,关允将手中厚厚的一叠资料放到了冷枫的案头,轻声说道:“县长,材料齐了。”

冷枫头也未抬,只是“哦”了一声:“放下吧。”然后就继续埋头看文件,看也未看关允一眼。

关允心中微有失望,脸色就有些不太好看,他大学毕业分配到孔县县委才一年,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他的个人涵养和养气水平,确实还差了不少。

“县长没什么事儿,我先出去了。”又过了一会儿,见冷枫还没有表示,关允就征询地说了一句。

“嗯。”冷枫依然没有抬头,只是又哼了一声。

关允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刚要开门出去,却听到身后忽然传来冷枫的问话:“小关,我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你能不能解释一下。”

关允一下站住,回过头来,恭敬而谦卑地朝冷枫望了一眼:“县长请说。”

冷枫35岁年纪,鼻直口方,是典型的北方汉子形象,只不过奇怪的是,他说话时总是会不经意间就流露出一股南方口音。别人是否深思其中的原因关允不得而知,反正他是一听在耳中,就一直留意在心里。

“别人都叫我冷县长,只有你叫我县长,是不是有什么讲究?”冷枫的目光就如旷野的清风,淡淡而辽远地落在了关允的脸上。

关允愣了,他以为冷枫会问什么正经严肃的问题,没想到只是一个称呼的问题。

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就拿孔县来说,就喜欢在职称面前加上姓氏,不管是书记还是县长,或是称呼教师、长辈,都会不厌其烦地将姓氏放在最前,以示尊重。关允身为孔县人,虽然在京城上过几年大学,但在称呼别人时,还是改不了先加姓后加职务的习惯。

在整个县委,关允只称呼一人的职务时不加姓氏,就是冷枫。

其实一开始关允也称呼冷枫为冷县长,但在后来有几次他微妙地注意到冷枫称呼李逸风时只说书记而不是李书记,他就留了心,再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致观察,他发现,冷枫似乎不太习惯别人称呼他为冷县长,他就悄然改变了称呼。

就关允所知,以他在京城上大学的经历,京城的习惯也是要在职务面前加姓氏,更进一步说,省城的习惯也是如此。而冷枫偏偏就是从省城空降到孔县担任了县长,再加上冷枫土生土长的省城人的身份,在称呼上的在意和微带南方口音的普通话两件事情,是关允对冷枫的背景大感兴趣并暗中发现了冷枫秘密的原因之一。

“没……没什么讲究。”关允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冷枫的问题,不免有些紧张。

冷枫摆了摆手,不等关允继续说下去,又说到了别的方面:“你是京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给我当通讯员,屈才了。”

冷枫这话是什么意思?关允的心脏不由自主猛烈地跳动几下,正要开口谦虚几句,冷枫却挥了挥手:“你先去吧。”

等关允的身影经过窗外的月季向东面的秘书科走去,冷枫才收回目光,漫不经心地看了看关允提交的材料,并未放在心上。

随手拿起关允的材料,冷枫随意翻了一翻,没有细看,又扬手扔到了桌子上。忽然脸上的神情一变,想起了什么,又迅速地拿起材料,认真而细致地通读了一遍。

冷枫的表情由冷峻变成了惊愕,惊愕过后,又是微微的惊喜,过了许久,他轻轻合上材料,脸上流露出许久不见的笑容,虽然笑容很浅很短暂,但对于人称冷面冷心的冷枫来说,已经是十分难得一见了。

对于关允,冷枫的感觉很复杂,既觉得关允是一个可造之材,又不可惜他一时还不敢重用他,而且他始终觉得关允言谈举止比同龄人成熟之外,他的许多想法很让人吃惊,似乎是一个饱经官场的老人迸发而出的官场智慧,他才多大,怎么会?

过了片刻,冷枫拿起笔,又翻开了关允的材料,一丝不苟地批阅了起来。

PS:新书开始,新的征途,请兄弟们一路相伴。新书上传三件事,收藏、推荐和鼓励,谢谢。

看更新最快的武动乾坤最新章节WwW。81zw。COm

卷一 潜龙在渊 第三章 别得意得太早了

关允闷闷地离开了冷枫宽大的办公室,轻轻带上门,心情复杂。

领导说话都不会无的放矢,肯定大有深意,也不知冷枫特意点明他京城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是什么用意,关允越想越不是滋味,脚步就愈加沉重了许多,就让他对今天的举动所带来的不可预知的后果又多了几分担忧。

今年23岁的关允毕业于京城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放弃了留在京城国家部委工作的宝贵机会,回到了家乡孔县,被分配在县委办公室秘书科担任通讯员。

关允回来的原因有很多版本,最正面的说法是关允吃水不忘挖井人,虽然考上了全国最高学府之一的京城大学,但还是难舍故乡情怀,所以回到了家乡发展。

另有一种说法是关允回到孔县其实是曲线升迁,他在京城有一个在部委身居高官的未来岳父,岳父早就为他设计好了从政之路,回到县里是为了打实基础,增加资历,不用多久,就会调回京城平步青云了。

1995年,纵然是普通的大学生也是天之娇子,更何况京城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在哪里没有用武之地?何必非要回到名不见经传的平原小县孔县?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关允从不回应也不解释,他从京城飞流直下三千尺,一路狂降跌落到县城,个中原因不足为外人道也。而且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他是怎样回到孔县的原因并重要,重要的是,孔县的现状,很令人担忧。

走了几步,回头看了一眼县长办公室的暗红色的大门,想起冷枫办公室的宽大和奢华,再想起孔县的局势,心中的不安更加强烈了几分。

冷枫的办公室是101,本是李逸风的办公室,在冷枫没有到任之前,李逸风一直就在101办公室办公。101办公室也是县委最明亮最宽敞的办公室,而且位置也最好。

但冷枫到任之后,李逸风主动让出了101办公室,搬到了102办公室办公。李逸风这么做可不是谦让,官场之上,书记对县长没有谦让一说,而是李逸风听从了王车军的建议,从西院搬到了东院。

孔县县委坐落在县城的中部,坐南朝北,面积不小,整个大院围成一个方正的长方形,一条主道由南向北从中间穿过,将大院分成东院和西院。

县委和政府在一处办公,原本县委在西院,政府在东院,但在王车军说了一句话之后,李逸风不但立即从西院101办公室搬到了东院102办公室,他还委婉地转告冷枫,希望政府班子的办公地点和县委对换一下。

王车军的原话是什么已经无从考证,但大意是:“太阳从东边升起,最先照到东院。”表面上是指以东方为尊,更深一层的含义是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说,东方红,太阳升,太阳最先照耀的地方,官运最强。官场中人最是在意细节,李逸风又是一个事事讲究的人,他才不会让西方压倒东风的事情发生。

县委的建筑全是平房,没有一栋楼房,东院的办公室从双数排起,西院从单数排,县委搬到东院办公之后,一把手的办公室是102,就让李逸风浑身不自在,他就想让办公室的排号也全部对换过来,后来又是王车军说了一句话,他才又熄了心思。

王车军的原话只有八个字:“好事成双,好运成对。”

一想到王车军,关允就心中一阵无奈,他头上京城大学的光环再耀眼,也抵不过王车军有一个县委副书记舅舅的背景。

能让县委书记李逸风言听计从的县委第一红人王车军,既不是县委哪位重量级领导,也不是前任的县委领导,而只是一名24岁出头的小年轻,而且,他还和关允是同事,同是县委的通讯员。

县委领导不够资格配秘书,但县委书记和县长总不能事事自己动手,身边总是需要一个跑腿跟班的人物,通讯员就是秘书的角色。一些大县或县级市,书记的通讯员都半遮并掩地直接称为秘书了,但孔县是小县,一直沿用了通讯员的称呼。

县委一共三名通讯员,关允是一个,王车军是一个,还有一人是温琳。三人都是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毕业之时,起点相同,但一年之后,人生际遇大不相同。

才想到王车军,关允的脚步刚迈出政府的西院,一抬头就看见王车军迎面走来。王车军迈着副科级以上领导才有的四方步,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上面的摩丝油光可鉴,一只苍蝇试图落在上面,努力了几次都滑到了一边。

关允还没有开口,王车军就抢先露出了惯常的讥笑的表情,抬了抬他金光闪闪的金丝眼镜,细长的双眼眯成了一条缝,审视的目光上下打量了关允好几眼,说道:“高材生,又向冷县长汇报工作去了?”

“高材生”三个字咬得很重,加深了嘲弄的意味。

关允知道,王车军看不起他,其实何止是看不起,简直就是赤裸裸地蔑视!

谁让他是整个孔县唯一的一名京城大学的高材生,谁让他这名当年轰动了全县的高材生从京城大学毕业之后,不但没有留在京城,反而灰溜溜地回到了孔县,并且在毕业一年之后,混得还不如毕业于职业技术学院的王车军!

王车军完全有理由有资格经常拿“高材生”的光环朝他的脸上抹黑。

关允没有示弱,不以为然地笑了笑:“只能领导才能称得上是汇报工作,我们这些通讯员,顶多就是为领导端茶倒水,是服务员。”

关允特意强调了通讯员是服务员的身份,也是有意点醒王车军,希望王车军收敛几分,别以为他现在深得李逸风信任,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