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浙商赢天下-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历史名城、旅游城市、宜居城市,会使北京在国内、国际舞台上的发展空间更大。他们选择北京,是对这个市场有着充分的信心,包括房地产行业。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极为看好北京房地产的投资前景。北京作为一个移民城市,仍然受到传统的安居乐业观念的影响。因此,未来北京房地产一定是稳中有升。考虑到老百姓的承受能力,这种上升绝不可能太快。北京目前的房价不可能像先前上海的房价一样翻筋斗似地涨,而没有升值空间也是不可能的。
浙江人有一句俗语说得好,“买田千千万,买屋万万间”。投资房产是浙江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民风。精明的浙江商人在北京不会像在上海那样,重演“买房如买大白菜”的大戏。今天在北京投资的浙江人不会什么样的房子都去买,也会考虑交通;环境、物业管理,性价比等因素。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不会决定成员的购买意向、数量以及限定投资回报率。它一定是以集团化、规模化、效益化的形式有目的的进行投资。
2007年11月6日,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和本家润园举行了商务对接活动。12月1日,60名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成员和大成国际对接。08年7月5日,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为畅春园食街做了准确的招商定位,根据区域特点进行业态研讨和定位。最近,山东有关部门也同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在对接之中。深圳有个商业地产的项目也邀请浙江民间投资团队进行定位、招商。重庆也组织30个开发商到北京来和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对接,搜房网也专门为此做了一期节目,为浙商进入重庆市场打开了缺口。
目前,东北、河北、四川、湖南、北京以及外地的几个大型的市场和商铺招商引资的项目都有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踪迹和动作。我们先组织人员去考察,以决定是否具备投资价值。投资与风险永远是并存的,这是个浅显易懂的道理。浙江商人投资有时也并不都赚钱。早几年,浙江商人也有看花眼、投资失败的时候。前车之鉴,我们现在投资变得更加成熟;更加谨慎。
第七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选择好你的合作伙伴(3)
二 开发商排队请吃饭
导读: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做出成绩,名声响了,钱也来了。
2006年9月前,国家一道又一道的政策对住宅地产进行了严格地限制。消费者观望、市场疲软,北京06金秋国贸房展会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激活市场、提高消费者的信心是摆在组委会面前的一大难题。在疲软的市场中发现商机一贯是浙商的风格和做法。物极必反,逢低入市,是绝佳的商机。只有敢冒市场风险,才能获大利。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当时的形势下,找出一个非同凡响的亮点也确实不容易。组委会的几个领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市场消化能力极强的浙商,想到了投资能力极强的浙江民间投资团队,他们主动登门拜访,说明来意。首都的房地产市场需要稳定。跌宕起伏,大起大落,不符合首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需要。狂跌狂涨更是对全国市场的一种冲击。救市如救火,让购房者充满信心是这次房展会的宗旨。他们恳求我以浙商特有的风格为这次房展会注入活力,让市面、让百姓都充满信心。
我当即想了几个措施来激活这次房展会。其中的一条就是;我组织众多浙商来参观这次房展会。同时,我告诉他们有如下几个条件必须得到满足。一、这次活动是以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名义来参加的,不是购房团,更不是炒房团。我们是代表浙江商人的整体形象,而不是某人的个人行为。所以,要为我们每个成员定做明显标有“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字样的胸牌,挂在胸前,以示区别其他人员。二、必须要选派端庄、漂亮的女引导员高举着“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引导牌,引导我们这个团队入场并绕场三周。三、必须要在良好的位置给我们所有的成员提供座位,以供听取专家和各路房地产商的情况介绍。我提出的三个条件立即得到了全面的满足。
9月2日下午两点,在国贸新闻发布中心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面对着三十余家媒体记者及众多的各界人士,我全面阐述了浙江民间投资团队投资北京、建设北京、服务北京的理念,特别是做好服务北京大局、服务北京经济建设的理念,并回答了记者提出的种种疑惑,系统地澄清了先前浙江商人对房地产有极强消化能力的误解和曲解,并对这次的活动的正面宣传作了必要的铺垫工作。我的解疑答惑引起了媒体的高度关注和兴趣
有了前期正确的舆论导向,9月6日上午九点半,100名浙商准时来到预定区域集合。没过几分钟,闻到此消息的另外几十名浙商也匆匆赶到,要求加入这支队伍。正整队出发时,又有几十名浙商赶来,要求融入这支队伍。我也不知道主办方一下子从哪儿请来了一百多名靓妹,和我们肩并肩,一比一,在引导员高举着“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牌子带领下,这支队伍雄赳赳,气昂昂走进了会场。
这支队伍没等绕场半圈,就引起了整个会场的高度关注,全场对浙江民间投资团队和浙商的抱团精神和组织能力表示十分的敬佩。许多人都说:只有浙江商人能够拧成一股绳,在很短的时间内能组织起这支队伍。媒体的前呼后拥、房地产商的前呼后拥、消费者的前呼后拥,实着把这支队伍的每个成员都当作了明星来追捧。
“陈总,我早就同你打过招呼的,我们老总请你们这批朋友吃中饭!”“陈总,我也早同你打过招呼的,你也答应过我的,我们老总请你们这批朋友吃中饭!”几家房地产公司的销售人员纷纷拉住我的手,有些人还在前堵后追。其实,这些销售人员我一个都不认识,事先也没有同我打过任何招呼。房地产商请我们吃饭的事,我还真没考虑过。 。 想看书来
第七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选择好你的合作伙伴(4)
邀请我带领这支队伍去吃中饭的口水仗还在打着。说实话,我真想马上跳出这个包围圈,躲在一边看他们怎样收场,怎样回去向各自的老板交代。这时,左边的一个人死拽着我,硬把我拉出这包围圈,怏怏说:“陈总,我们老板诚挚地请你们去吃中饭,给个面子吧!”我看着她十分诚恳的样子,不好再推脱,便答应了她,并提出了三个条件:一、必须要有大巴士来接我们过去,因为我们是团队行为;二、楼盘大厅必须挂好“欢迎”标语;三、楼盘的最高领导必须出来作陪敬酒,并以最高的礼仪接待我们。
这三个条件又立即得到了满足。几分钟内,几辆大巴士迎候在了大门口,并把我们接到了该楼盘。该楼盘的最高领导也以最高的礼仪接待了我们。经过考察,该楼盘的环境、管理、价位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开发商对我们实在太热情了,好几个开发商堵在门口让我们去参观他们的项目,请我们吃饭,推都推不掉。“新盘多、人气旺”是我们这100名团员对秋展的整体感受。团员里有七、八位是特意从浙江赶过来的,其他商人则是在北京都有自己生意的。团里大部分人在北京都已经买了房子,这次看房的重点既有商铺,也有住宅。经过当天的考察后,团里的部分人会在一起交流想法,不会贸然对某一个楼盘进行团购,更多的是自己买自己喜欢的,不随大流。
团队中的大部分人想在北京做长线投资,比如为以后公司搬到北京做准备,或者子女上学而备。北京的房地产市场比较适合长线投资。针对炒房而出台的政策并不会影响我们的投资决定。我们认为炒楼和投资是根本不同的概念。
浙江民间投资团队的成员对自己看中的楼盘都进行了订购。尽管事先没有强求的规定,但许多人还是达成了订购意向,或直接付了定金。这些人所订购的房子到07年时都升值了一、两倍的价格。
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大起大落对房地产市场都是没有好处,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社会不稳定。市面需要众人围,只有齐心合作,才能够稳定市面,大家才能够一起发财。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只有市面平静了,才能有大家发财的机会。稳定市面不仅是政府的事,同样也是我们商人的事。
三 无浙不成商
导读:浙商的抱团精神和经商理念,激活了一个又一个市场。可谓是无浙不成商。
晚清,百姓中流传一句话叫“无湘不成军”。眼下,社会上流传一句话叫“无浙不成商”。
2005年3、4月份,国八条、国六条出台之前,浙商的目光就敏捷地转向了商业地产。其中有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浙江经济是“小狗”经济调头快;第二,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把着国家的脉搏走。几百年前,胡雪岩的一句话影响着现代浙商。他说:商人绝对不要干非法的事情。因为,法律是铁板钉钉的。但是,法律没有禁止我们做的事,我们可以去做,这就看你的悟性了。法律没有禁止的东西,其漏洞太多了,大家可以试着去做,但违法的事我们不做。
北京城市建设像摊大饼一样,一圈一圈地往外摊。西三环是公主坟商圈,早十几年前,公主坟是一片荒凉的城乡结合部。大家不愿在这儿做生意。今非昔比,现在这个商圈已经成熟了,一个摊位卖到两百万,人们纷纷抢着要买商铺;北三环的中关村全卖电脑;东三环是国贸商圈,高档写字楼林立;南三环木樨园商圈全都是由浙江商人经营小百货、小商品。西南三环空缺在那儿,隐藏着无限的商机。有一批浙江人专门做水产冷冻生意,已经在玉泉营附近居住大概十几年了。这商圈怎么就不盯着这批浙江商人来发展呢?北京许多高校都迁过去了,交通又很发达,怎么不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来做生意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七章 一个好汉三个帮,选择好你的合作伙伴(5)
2005年6月份,北京西南三环有个商业地产商邀请我为他策划。他说:“你带50个浙江商人来投资吧!”我说:“50个不够,100个!”于是,我组织、主持推广了北京西南三环商圈。我把招商的客户群首先定位在浙江商人身上。当即我们针对浙江商人搞了一个大型的专题活动。第二、三天,就有几个浙江老板定下了800万、1000万的铺位。之后,浙江商人全要了此地一连串的铺位。浙江商人的融资能力特别强,你投资,我也投资,就把市场搞活了。当初,此地商铺的价格每平米一万元,现在升值到万元/平米;住宅的房价也由原先的4800元升值到2万多元了。
市场、市场,有市才有场。现在有些地方往往人为造场形“市”,效果甚微。究其原因是人们把老祖宗这两个字搞颠倒了。中国的汉字有其结构逻辑,不能随意拆词(字)解说。几千年的叫法就是市场,没有叫成“场市”的。“市”就是人气、人流。没有人的地方是做不了买卖的。在人烟罕见的地方搞出一个五星级的场所来办市场,招商是难之又难,于是就出现了拉郎配和招商人员被逼的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
一个大型的火车站的人流量一天有好几百万。大的火车站边上肯定有大市场,它靠人流来消费,没人流赚不了钱。这批人流怎么消费,市场具体如何定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