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股色股香 >

第15章

股色股香-第15章

小说: 股色股香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右”运动中成为当时华北环保设备研究所最年轻的右派。他父亲是国民党投诚的高级军官,先作为*对象在市政协当个委员,但后来又被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在*中被活活打死。孙树和被流放到农场劳改,因脏活累活全让右派干,他几次险些冻饿而死,心脏病就是这样得上的。他妻子因精神崩溃而自杀,是他吃斋念佛的老母亲帮他把唯一的儿子拉扯大。直到八十年代他被*后,一家三代才过上正常的日子。
  *后的孙树和被调到当时的渤大环保机械厂当了工程师,那时该厂正濒临破产。孙树和为夺回失去的青春,每天玩命工作,搞出了三项技术发明。因成绩突出,他被提拔为总工程师,后来又升为厂长。可以说,渤大机械就是孙树和一手拉扯大的孩子,他在职工心中的威望也极高!这就是陈市长面临的对手和僵局。
  三
  陈邦华的第二个对手便是王晓野,尽管此时他还不知王晓野为何方神圣。
  王晓野住在一个静静的海湾——愉景湾。他与这个海湾有种神秘的缘分,他在此蛰伏、发迹,许多生意和人缘都源于此。他第一次听说陈邦华的名字就是在愉景湾。
  本来愉景湾只是香港大屿山岛上的一个按渡假村风格设计的社区,欧美情调十足,但是对大陆人而言,愉景湾的特别意义在于,它是中国大陆海归在香港最集中的居住地,他们大多是银行、基金、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士,其业务也多与投资银行相关。
  来过王晓野家做客的大陆人都乐意再来,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愉景湾靓女如云!靓女不仅靓,而且健康,品种齐全,黄、白、棕、黑等各种肤色都有,美少女、媚少妇乃至*寡妇一应俱全,并常常成群结队,广场、海滩上到处都是,秀色可餐!当大陆友人为美女感慨心动之际,王晓野会画龙点睛地道出其美丽健康的秘密:原来她们多为混血的杂种!杂种必是杂交的结果,而杂交必是改革开放的产物。
  王晓野与愉景湾的渊源来自他的大学同学陈融。十年前,当王晓野在西藏漫游时,陈融已经在驻港中资机构工作。大学同学毕业后都已分道扬镳,但王晓野和陈融反而越来越近,那是由于西藏的缘故。他们俩早在学生时代就对西藏神往已久,那时还没有互联网,靠写信来描述彼此的生活反而精彩得多。他们一个写西藏的空灵和神秘,一个写香港的繁华。生活往往因为一种看似偶然的东西而全面改观,就像卦相中的爻,一爻变则一切变。因为陈融的缘故,王晓野在西藏就已开始想像香港华洋杂处的文化,而陈融也因为王晓野而迷恋西藏的原始和神秘。但谁也没料到两人后来都成了投资银行家!
  王晓野的西藏深深打动了陈融。他说在西藏一年的漂泊本身就是一切:既是手段又是目的,也是生命中神秘的转折点。为什么西藏对他具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因为她的圣洁、苍凉、雄浑?还是她的空旷、神秘、幽远?他也说不清。也许是一种前世带来的情结?那年他刚一到西藏,就随同一批高级官员进驻了神秘的大昭寺。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上市指标(4)
这是个由千万盏闪烁的酥油灯照亮的世界,酥油味儿弥漫在每一寸空间,从嗅觉、味觉、视觉乃至所有的毛孔嵌入人的记忆,渗透人的灵魂。酥油茶在当地既是饮料又是食品,因为主食糌粑也必须由酥油茶和青稞麦磨的炒粉搅拌而成。搅拌和吃都得用手。酥油茶其实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茶,而是一种由黄油加盐和茶在一种特制的桶里捣成的咸汤。汉人一般很难适应酥油味儿,好在王晓野的人生信念之一是入乡随俗,他很快与喇嘛们打成了一片:同住一个屋檐下,同喝一桶酥油茶,还与活佛同下一盘象棋。
  后来他在西藏的荒原上过着一种浪迹天涯的日子。他模糊地感到自己的灵魂深处有一种呼唤,一种对这无中生有的生命追寻和荡涤的欲望一直勾引着他,这欲望好像只有在这茫茫雪域的漂泊中才能满足。他一路用那砖头般大小的录音机听着莫扎特的《唐·乔瓦尼》和《费加罗的婚礼》,在惊叹与神思中穿越了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最激动人心的漫游目标是阿里的古格王朝城堡。那是一个许多世纪前消失在喜马拉雅山脉的神秘王朝遗留在荒原上的古堡,布满沧桑的残垣断壁。它留下的是关于人、历史和偶然的无尽幻想。离它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神秘的横跨国境线的班公湖:中国水域内是淡水,而克什米尔境内是咸水。
  阿里之行留下了他一生中连续乘汽车时间最长的记录:一辆丰田越野车整整开了七天。因为要穿越无人区,所以必须带足干粮、汽油等一切给养。住宿通常是在改则、日土这种陌生的县城,而所谓县城,也就是几栋土坯房,招待所的被子估计自启用之后就再没洗过,黑如拖地的墩布。在中印边界,他们终于见到了人:守卫边疆的解放军。应该说,是解放军终于见到了人。
  为欢迎远方的客人,解放军给了王晓野他们两只枪出去打猎。他们在荒原上尽情地驾驶越野车,疯狂追逐群群野驴,苍穹下唯一可见的活物。不知该如何形容当时的感觉:辽阔、放肆、自由、遥远!似乎都不够味儿。其实有一种灵魂中飘逸而出的孤独,一种难以言状的释然。王晓野知道那时他肯定在和自己的灵魂对话,因为充满忙碌和喧嚣的世界隐去了,人类的一切纷争消失了。那时的欲望只有一个:天问!无论问天、问地、问自己,最后都成为一个问题:活着干嘛?哈姆莱特将问题进一步归纳为:To be or not to be?活着,还是死去?生存,还是毁灭?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野驴!
  王晓野把这些经历和感想写信告诉了陈融,他阅后不禁心潮起伏,立刻奋笔疾书,回信告诉王晓野:在恒温的办公室里,来自西藏的信在香港的一帮同事们手中传阅,像轮着吸大麻,有种惊奇的*,感叹如今居然还有人在这么活着!一种既远离现代文明又有别于卢梭式古典漂泊的另类漫游?神游?在议论纷纷的刹那,大家似乎也向往一下这种生活!至少应该到西藏去逛一趟吧!陈融说有这种刹那冲动的人成千上万,但行动者罕见。奇妙的世界多在别人的世界里!
  陈融还告诉王晓野,他从香港岛搬到了另一个岛上,并声称这是香港罕见的“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叫愉景湾。从这儿可眺望大海,并乘舒适的海轮去香港岛上班。这在王晓野的脑海里是一幅浪漫的画卷,因为他一直认为生活中有水和船就会浪漫。陈融如果补充说愉景湾里美女如云,那对王晓野就是天堂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上市指标(5)
若干年后,王晓野从纽约一到香港,就毫不犹豫地搬到了愉景湾,从此再未离开过那儿。他渐渐变成了个*倜傥的家伙,也就是越来越牛逼哄哄了。这类人曾被叫做假洋鬼子和洋买办之类,后来渐渐被流行语归类为“海归”,因其在海外留学后归国,故取“海龟”之音,以别于仅有国内文凭的“土鳖”,一种善于在土里打洞、觅食的动物。
  第一次到愉景湾时,陈融两口子请他上家里吃饭。饭后饮茶闲聊时,陈融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给王晓野看。王晓野一看那熟悉的蓝色书皮就乐了,再打开一看时,两人都笑出了声。原来这是王晓野当年送给陈融的结婚礼物,书名叫《悲剧的诞生》。王晓野在扉页上的题字依旧清晰夺目:献给制造悲剧的人们!
  没想到一语成谶,他们果然都成了悲剧大师!
  四
  1996年,王晓野的一位老友从大陆来香港出差,顺便到愉景湾探访王晓野,他从此知道渤大市有两间公司正在申报H股。这位老友不是别人,正是与王晓野十年前在西藏一起漫游的张北凌,此刻他是华北省证管办综合处处长。
  张北凌与王晓野多年来志趣相投,很能尿到一个壶里。这一点从他们的人生轨迹中可以看出:两人在大学毕业后被各自单位派到同一所农村中学教书,从此成为密友。一年后他们本应回到各自所在的国家计委和北京外语学院,但他们都认定回到机关人会过早步人生的阳痿期,于是为了汲取大地精气,他俩决定再到西藏支边一年,从此与西藏结缘。后来王晓野去美国留学,张北凌仍不愿在机关里待,就考回北大读了个金融博士,没想到毕业后还是被分回了部机关。他果然阳痿了几年,回报是熬到了副处级。等提拔到正处级时,他干脆挂职到了华北省证管办工作,因为他喜欢在基层收集一手资料。
  张北凌是个备受争议的人物;很多人不太喜欢他,因为他愤世嫉俗,不大给人面子。但他的专业知识精深,对真正优秀的企业很热心,毫不计较地提供帮助。有人为上市指标而到省证管办搞公关,却在他这儿碰钉子。陈邦华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北凌对王晓野说:“有的国企不符合上市要求,比如申报了H股的华北食品公司,我因此还和渤大市的副市长陈邦华有几次不愉快的交锋。可是他和马省长的关系铁,最后还是他的意见占上风。如果你想做这个项目,要找的关键人物就是我最烦的陈邦华,因为他不仅是副市长,而且是渤大市证管办主任。”
  “你怎么过了这么多年性格一点儿没改?看来你和潜在的游戏规则还是格格不入!”
  “嘿!你还教训我?你那脾气在国内也没戏。北方不比南方,计划经济的氛围更浓。我一看到陈邦华这种人就讨厌,他也烦我,所以我出面找他反而会帮倒忙。”
  “不过,我知道你该出手时会出手的。还记得你当年在金山中学一鸣惊人的翻窗绝活吗?得拿出那种干劲才有戏啊!”
  “可惜当年的勇气和浪漫已不复存在,现在是没有浪漫的年代!咱们只能‘忆往昔峥嵘岁月惆’了!”张北凌哈哈乐了。
  王晓野说的绝活指的是当年张北凌在讲师团的轶事。那时从中央各部委机关派到那个乡里的讲师团成员一共有五个小伙子,尽管各个都想在学校弄出点*韵事,但都有贼心没贼胆,只有平时一本正经的张北凌干了桩绝活把大伙儿给镇了。那时他看上了本校的一个眉清目秀的数学老师,笑吟吟的面容,俏丽的眼神,头上梳着两个粗大的辫子,外加一张性感而倔犟的嘴唇。一天晚上,张北凌跟《红与黑》里的于连一样,先爬上树,再从窗户翻进了女人的闺房!美人大惊失色,紧张到死但不敢出声,继而大喜!于是在漆黑的夜幕中,张北凌靠翻窗赢得美人心!
  “现在我已经给你指了道:你要幽会的“美人”就是陈邦华,*、泼妇还是贤妻良母,反正都是他,就看你如何勾引了!”
  张北凌看似语重心长,实有激将的味道。这是他俩之间不言而喻的一种挑战。张北凌当年之所以胆大包天,就是因为受了王晓野的刺激和挑战:因为他不信王晓野能把他们北大在校读书的女生勾引到那个偏僻的山沟。结果张北凌输了!他靠翻窗入美人闺房才扳回一局。
  后来他们一块去了西藏,这又是两人的想像和互相叫板的结果。
  

投石问路(1)

  王晓野为了见到陈邦华,先通过一个深圳的朋友找到一个中间人。因为此人从事葡萄酒业务有些名气,陈邦华前几年主管的渤大葡萄酒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