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轨的纸币-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货市场最突出的功能就是为生产经营者提供回避价格风险的手段,即生产经营者通过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来回避现货交易中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弥补现货市场的不足,但发展到最后开始制造风险;期货市场上来自四面八方的交易者带来了大量的供求信息,标准化合约的转让又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期货市场中形成的价格能真实地反映供求状况,同时又为现货市场提供了参考价格,起到了“发现价格”的功能,但发展到最后开始制造价格和操纵价格。此次全球性的资源金融危机的爆发,正是包括石油价格泡沫在内的资源泡沫造成的。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惨痛教训。
“贷款换石油”闪亮登场
2009年2月17日,中国同俄罗斯签署“贷款换石油”协议。这项合作不仅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大成果,亦属此次资源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和资源金融转型的重大历史性事件,是中国人在国际资源金融史上的首度大规模尝试,具有改变过去、开创未来的战略意义。 。 想看书来
4 “贷款换石油”不行吗?(2)
根据中俄间这项“贷款换石油”协议,从2011年至2030年,俄罗斯方面以每年1500万吨的规模向中国供应总计3亿吨石油,而中方向俄罗斯提供总计250亿美元的长期贷款。仅过两天,中国与巴西又达成类似协议。巴西同意按市价每日向中国供应10万至16万桶石油,而中国向巴西提供高达100亿美元的贷款。
此后,中国与俄罗斯、巴西等产油国的“贷款换石油”行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此举正在深刻改变着国际资源金融模式。
实质是“资产换资源”
各得其所贷款作为有利息的资金是一种资产,石油是一种有用的自然资源,“贷款换石油”的实质是“资产换资源”。这是国际资源金融史上的伟大创新。首先,用贷款换石油,不管这种贷款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都有了利息,有利息本身就是一种巨大进步。即使原油价格上涨,我国获取的利息收入也可以对冲原油价格上涨的一部分,所以此次协议的签订本身就是必须肯定的历史进步。其次,“贷款换石油”的实质是“资产换资源”,原则应该是资产和资源价格的同步变动。这正是“贷款换石油”这种资源金融创新下一步继续要做的事情。
“贷款换石油”是中国的消费者和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石油生产商为改变石油金融的不合理局面迈出的艰难的第一步。“贷款换石油”是中国的消费者和俄罗斯、巴西等国的石油生产商为改变石油金融的不合理局面迈出的艰难的第一步。从资源金融史的进程看,“贷款换石油”的实质是“资产换资源”,是一种准期货和准现货交易。这可能是一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大好事情,如能有效执行并推广,将规避国际资源金融领域过度创新带来的痛苦。“贷款换石油”最终将实现资产价格和资源价格的同步变动,最大的收获就是抑制资源价格单方大幅上涨,从而有可能拴住此次资源金融危机前脱缰的资源价格。
实业国和资源国正在“相向而行”
此次危机告诉我们,世界已经分为实业国和资源国两部分,二者的博弈正在成为国际经济问题的主角。这是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考察国际问题的一个无法回避的新视角。
在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严峻形势下,中俄、中巴等就能源问题以新的资源金融形式达成长期合作协议,有助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助于双方经济的稳定发展,而且符合全球利益最大化的原则。
此次金融危机带给全球一个极大的教训,那就是成也资源败也资源。对于俄罗斯、巴西乃至中东地区来说,危机爆发前石油等资源的高价格为其带来了巨额财富,泡沫破灭后,一落千丈的资源价格又成巨大困难,现仍处于困难中。
此前,欧佩克国家一直坚称市场炒家对推高全球油价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最大石油生产国沙特*多次重申,沙特一贯坚持平衡公正的石油政策,努力维护所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共同的利益。现在,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俄罗斯和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中国共同努力达成有望实现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共同利益的“贷款换石油”。巴西也参与进来,而且巴西石油公司表示,正与多家石油消费国谈判,用未来石油供应换取资金。这是巴西企业首次进行此种融资形式的谈判。种种迹象表明,资源国和实业国(消费国)都在觉醒,正在“相向而行”,这种觉醒将有助于开启危机后的全球理性繁荣,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实现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的共赢乃至全球利益最大化。
4 “贷款换石油”不行吗?(3)
除了金融创新之外,新的资源协议的达成将可能同时实现中国、俄罗斯、巴西等国石油进出口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多元化最终通向合理化,也将有利于平抑国际石油价格。
此次资源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源市场和资源金融出现了重大转折,这为中国开展海外资源投资和资源金融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贷款换石油”开创了资源金融新模式,我们可以以相同的方式和其他产油国签署协议,还可以推广到铁矿石等资源品。下一步还可以考虑与大的石油销售商进行资源金融创新,发挥销售商的渠道优势,最终实现石油等国际资源在生产、销售、消费三大环节的互利共赢。这是经济学家应该有大作为的地方,要说清楚此次危机的资源金融实质,让资源提供者明白自己的全球经济责任及长期利益最大化的途径,提高进行资源金融创新的自觉性和执行资源金融新协议的坚定性。我们不能总是把经济的命运被动地交给危机。
中国油价与国际油价的“鸡—蛋关系”
是鸡先生蛋,还是蛋先生鸡,这是个永恒的难题。
近几年,在国际资源市场上,中国一买就涨,似乎成为规律,无论铜、铁矿石、石油,都呈现过这种情况。有一种说法是,国际炒家看准了中国必然增长的资源需求,提先把价格炒高,等中国高位接盘,国际资源金融大鳄似乎吃定了“中国概念”。这是个典型的“鸡—蛋关系”。
“鸡—蛋关系”长期左右着中国的资源和能源价格改革,特别是油价。2009年5月8日,发改委出台国内油价管理新办法。《办法》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22个工作日恰是一月左右。对此,有人分析称:“今后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将更加频繁,可能一月调一次。”
《办法》规定,我国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汽、柴油零售价和批发价,以及供应社会批发企业、铁路、交通等专项用户汽、柴油供应价实行政府指导价。《办法》对国内成品油价格计算原则作了规定。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时,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8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直至按加工零利润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
首先,新的价格形成机制仍遵循当初原油成本定价法思路。原油价格由企业参照国际市场价格自主制定,意思是说,虽然我国进口石油占了一半,甚至以后还要增加,但国际油价不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我们控制不了那个烦人的“鸡—蛋关系”,因此必须遵循原油成本定价法。当然,保留政府指导价,不至于让国内油价脱缰,从而带动国际原油价格飙涨,进而再反过来带动国内油价飙涨,或许还能稍微牵制一下“鸡与蛋”的恶性循环。我国在1998年前后曾采取紧盯新加坡油价的方式制定国内油价,就导致了大量投机行为的出现。
特别是80/130美元的量化指标,这个规定极有意思,国际炒家一定十分感兴趣。他们可以理解为,中国认同国际原油价格低于每桶80美元是“正常水平”,可按正常加工利润率计算成品油价格。高于每桶130美元时,就将按照兼顾生产者、消费者利益,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原则,采取适当财税政策,保证成品油生产和供应,汽、柴油价格原则上不提或少提,也就是说中国“不喜欢”130美元的高油价,因为那样国家和纳税人要背高油价的包袱。80/130美元会不会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国际油价的区间?值得作为重*。
4 “贷款换石油”不行吗?(4)
有意思的是,该80/130美元标准是在国际油价处在50美元一线时出台的,会不会给国际油价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或许会有。
“贷款换石油”的普世价值
“贷款换石油”可以推广吗?答案是肯定的。以铁矿石为例。
铁矿石是“泡沫铁三角”的另一极,产值在金属中最大。
从1988年至2008年,全球铁矿石价格处于大幅上涨态势。以巴西Vale的卡拉加斯块矿为例,2000年该矿协议价格为1619美元/干吨,到了2008年则上涨到了8136美元/干吨,短短9年就上涨了4倍多,涨幅巨大。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进口矿市场有如过山车一样,年初价格上涨后开始出现理性回归,到7月,进口矿市场开始出现疯狂下降,价格基本呈直线下降。至2009年4月,铁矿石价格也只有2008年最高价格的35%。
2000~2007年,我国粗钢产量平均增速达到19%,连续6年成为全球最大钢铁生产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也不断大幅增加,铁矿石进口量从2002年的112亿吨提高到2007年的383亿吨,大幅提高了24倍,年均增长27%。根据花旗银行提供的分析数据,在2002~2007年期间,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三大供应商的铁矿石生产毛利率平均在130%以上,而钢铁生产商的毛利率要低得多。2002年,中国钢铁企业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为148%,2003年上升到15%,但以后逐步下降,2007年全行业只有10%左右。2008年10月后出现大面积亏损。
期间,铁矿石进口国和出口国之间的谈判一直是财经关注的焦点。2008金融危机后,出口商普遍认为,鉴于全球最大的原料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减速,2009年的铁矿石合同价格可能降低50%,拥有雄厚资金的中国企业将在矿产品价格的新一轮谈判中占据上风,会抓住资源领域的缰绳。
但是,在近几年的铁矿石谈判中,总有一个“牢固”的逻辑:不是矿石价格高,而是钢材价格低。这还是国际资源贸易中的那个典型的“鸡—蛋逻辑”。2009年,当中国进口商提出,“铁矿石价格应该和钢材价格一样下降到1994年的水平”的诉求时,“鸡—蛋逻辑”分析人士认为,横向观察钢材和铁矿石现货价格波动发现,国内钢材价格较2008年最高点下跌幅度远低于同期现货铁矿石价格和焦炭价格下跌幅度,这意味着钢厂利润甚至高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而且,中国刺激经济的计划如果使钢铁业率先复苏增长,将会稳住甚至提高钢材价格,因此铁矿石似乎没有降价必要,至少没有大幅降价必要。即使铁矿石市场供大于求,价格预期下跌,但矿价谈判仍然是力量极不均等的。目前,三大矿山公司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