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投资10堂课-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头铺夭坏谡庵还善钡钠胀ü缮霞绦芳油蹲�410万美元,而且还在该股的可转换优先股上投资1940万美元,合计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这只股票上投入资金4700万美元,股数720万股,持有该公司33%的股份,这只股票从而成为巴菲特持股量最大的股票。
仅仅到1980年,巴菲特在政府雇员保险公司股票上的投资市值就达到亿美元,增值。【投资心法】俗话说,胆大心细。股票市场上有太多的投资机会稍纵即逝,需要当机立断,不能受“胡参谋”的影响。当然,这种果断决策的前提应该是对这只股票有充分了解。
充分相信自己的直觉
自己的直觉,是自己对即将购买的股票和企业的第一感觉。这种感觉是建立在对企业的充分了解之上的。但是,这种感觉很容易受到所谓的股市行情的干扰,特别是对于那些对股票投资不熟悉的投资者,往往受到这种干扰的影响,改变原本是正确的投资决定,使结果适得其反。所以我对自己的直觉特别有信心,几乎所有的投资决定都是来自于自己的直觉。这一点也不夸张。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一个人的直觉往往非常准确,对于股票投资者来说,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至少从他自己身上就能对此加以证实。
有人曾经就直觉问题向他请教,他坦言道,他的投资决策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凭直觉拍板的;只要直觉告诉他在这方面有投资价值,他就会大胆地去进行投资。
听起来这好像有些不可思议。因为在一般人眼里,凭直觉投资往往意味着草率、盲目,像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大师也会这样“草率”、“盲目”吗?其实不然。因为直觉并不是幻觉,不是空穴来风,尤其是建立在理性思维基础上的直觉,就更是如此。
就巴菲特而言,他对这只股票越了解、越掌握情况,由此而得到的直觉就越符合客观实际和未来趋势,这点非常符合价值投资的法则。
也就是说,当巴菲特凭直觉感到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令人满意,认为这家企业的股票值得投资时,他才不去关心目前的股市行情和所谓点位高低呢!
因为这家企业的内在价值通过直觉告诉他,这只股票值得投资,这时候还有什么必要关心股指高低呢?
巴菲特认为,一家企业只要能善于运用公司资本,并且保留相关盈余用来增加公司净值,那么从长期角度看,公司的股价就一定会回归到与其内在价值相符的价位。他在伯克希尔公司身上,就是这样做的。
众所周知,由于巴特菲持有伯克希尔公司的大量股票,并且控股该公司,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巴菲特就是伯克希尔公司,伯克希尔公司就是巴菲特的化身。巴菲特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他说,伯克希尔公司是他的一块“画布”。1985年10月10日,他在接受《女装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对我的工作非常满意。每天早晨上班时,我好像是前往西斯廷教堂去作画。”
每当伯克希尔公司盈利时,巴菲特总是喜欢购买其他经营良好的企业部分股份或全部股份。当公司净值增加时,股市上对伯克希尔股票的评价也会上升,从而导致股价上涨。
例如,伯克希尔公司1981年每股净值527美元,当时的股价为525美元,可谓极其相当;而到了16年后的1997年,每股净值2万美元,股价也随之增长到万美元,就是这样造成的。
1969年美国股市太热,巴菲特根据他向格雷厄姆学到的投资理论,结合当时股市实际,凭直觉感到这样的股市太疯狂了,接下来一定会潜在着巨大风险。他左看右看觉得股市中已经没什么好的投资机会,于是卖出了所有股票,把13年来的投资收益全部分配给投资者,一下子就在他的家乡产生了50多个百万富翁。
解散巴菲特有限公司的结果怎么样呢?事实再次证实了巴菲特的直觉是对的:1969年6月,美国股市大跌渐渐演变成股灾,到1970年5月,几乎所有股票都比上年初下跌了一半以上!
【投资心法】直觉这玩意很奇妙,但直觉灵不灵不能一概而论,关键要看对宏观股市是否有理性把握。过于关心短期股市行情,会导致直觉失灵,或者直觉被淹没,根本没感觉。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一旦买进就绝不后悔
在年景有好有差的一段时期,如果好的年景就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而差的年景就非常沮丧,是不会有收获的。就像打高尔夫球一样,重要的是以低于标准杆数的成绩去打赢某个球道。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股票投资要不受他人干扰,就要特别避免买进某只股票后就懊悔不已的做法。这不但会影响自己的投资情绪,而且还可能造成与正确决策截然相反的投资结果。道理很简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他说,优秀的投资回报业绩,不能期望用相对稳定的业绩优势去证实。在股票市场价格上升或下跌的情况下,你只能衡量取得的投资业绩能否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而不能保证每次都能达到最高水平。
伯克希尔公司曾经因为投资吉列公司可转换优先股取得巨大成功,这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多年之后回过来想一想,实际上这一投资策略是过于谨慎的。巴菲特在伯克希尔公司1995年年报中,将其称为一大“错误”——他认为,当时的正确做法应当是买入普通股,而不是买入可转换优先股。如果是这样,他差不多可以多赚6亿美元。
但巴菲特话虽然这么说,却并没有为此感到后悔。他说,伯克希尔公司所持有的优先股中,表现最好的就是吉列公司。他一开始就认为这是一家超一流的优秀上市公司。他认为可以“原谅”的是,这种投资“错误”并没有反映在财务报表上。也就是说,巴菲特看财务报告并没有看花眼。
具体地说是,巴菲特1989年投资6亿美元购买的吉列公司可转换优先股,经过拆分调整后,转换成了4800万股吉列公司普通股。如果当时不这样做,而是直接用这6亿美元购买该公司6000万股普通股,情况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了。因为当时吉列公司的股价是美元,巴菲特通过附有许多限制条款的大型私募,完全有把握至少取得5%的折扣,从而使得买入成本降低到每股10美元以内,从而取得6000万股股票。
巴菲特说,如果当时他不是购买可转换优先股,而是购买普通股,吉列公司管理层同样会很高兴的,可惜他当时并没有“聪明”到这一步。
当时在购买了可转换优先股后的2年内,由于这只股票表现优秀,伯克希尔公司取得了一些额外的优先股股息收入(如果购买普通股,则不能享有这笔收入),从而使得吉列公司迅速赎回了伯克希尔公司所持有的优先股。可是,如果当时伯克希尔公司购买的是普通股,它就不可能赎回这些股票,从而使得截止1995年末,伯克希尔公司可以多赚亿美元利润。即使从中扣除7000万美元的优先股股息,也可以多赚亿美元呐!
2007年10月,巴菲特已经抛售了所持有的所有中石油H股,而股价还在不断上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巴菲特承认,这件事情同样也“确实是我犯的一个错误”。
他表示,这笔中石油股票投资到此为止已经结束了,不过如果今后中石油的股价大幅度下跌,他还会考虑重新买入的。
虽然巴菲特具有丰富的股票投资经验,可是他也承认,他一直在以一个“学生”的态度在学习,尤其是面对中国股市非常强劲的发展势头,他自己也不知道怎样来预测这个市场的发展,而只能笼统地对中国投资者提出一条建议,那就是:无论什么时候,你都一定要以谨慎的态度来购买股票。
他说,想通过股票买卖赚钱,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买股票真正应该看清的是它的潜在价值是不是比买入价格高。他说,2003年他买入中石油H股时,中石油的市价大概在370亿美元左右,他之所以买这只股票,就是因为当时它的潜在价值要远远高于股价。
【投资心法】股票投资赚多赚少、是赚是赔很正常,要以平常心来对待每次投资。如果赚钱多就热情高涨,赚钱少就神情沮丧,买了股票经常后悔,这种心态最容易出昏招。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尽可能选择长期投资
如果我们有坚定的长期投资期望,那么短期的价格波动对我们来说就毫无意义,除非它们能够让我们有机会以更便宜的价格增持股份。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投资策略】
巴菲特认为,尽可能进行长期投资,也会有助于不受别人信息干扰。就像你选择了定期存款,对暂时的银行利率调整就不去理会一样。
作为一家基金公司,巴菲特当然希望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们,能够把自己看作是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合伙人。也就是说,希望这些股东不要认为自己拥有的仅仅是这家公司的一张股票,一旦风吹草动,就赶紧抛售;而是能理解并支持伯克希尔公司的长期投资策略,帮助他实现长期投资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华盛顿邮报、政府雇员保险公司等股票的愿望。
巴菲特说,伯克希尔公司虽然形式上是一家股份公司,但他们的态度却是合伙人企业。这就是说,虽然巴菲特对这家公司拥有控股权,但是他和芒格却从来不把公司看作自己的私有财产,而是把它看作是所有合伙人共同拥有的公司,是一种为所有股东赚钱的工具,自己只不过是经营合伙人罢了。
事实表明,伯克希尔公司的绝大多数股东都能很好地理解并做到这一点。他们确实把自己看作是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看作是家里所拥有的一处农场一样,无论收成好坏都会长期经营下去。
对此可以佐证的是,除了巴菲特拥有的股票,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年换手率,仅仅是其他美国大型上市公司换手率的一个零头而已。这表明,绝大多数股东都是以长期投资的态度来对待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的。
伯克希尔公司绝大多数股东的这种长期投资态度,铸就了公司本身的长期投资理念。所以,巴菲特用来衡量伯克希尔公司经营业绩的标准,就有条件像可口可乐公司、吉列公司等长期投资股票的本身经营业绩一样,不以它们在股票市场上的价格涨跌幅度来对待。
他举例说,如果这两家公司今后几年内在股票市场上根本没有交易,或者价格在不断下跌,他也觉得无所谓,因为他压根儿就不关心它们的股价变动,而只关心其内在价值是否在不断增长。只要它们的内在价值在不断增长,那么总有一天股价会与其内在价值相符的。
1989年,伯克希尔公司持有的几只主要股票价格暴涨,巴菲特由此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伯克希尔公司能够为全体股东所创造的投资盈利,今后主要应当依靠所投资的股票公司内在价值的不断增长了,因为当时股价已经达到了几年后的水平。他相信,当股票市场认识到这些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后,对其股票价格进行重新修正,是早晚的事。
中国投资者也许会觉得奇怪:既然伯克希尔公司所拥有的几只主要股票价格大幅度上涨了,那为什么还不赶快抛售、获利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