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计-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活动的基本思路大家是明白了,但也有部分人觉得很荒诞,毕竟买一份报纸有机会中一辆汽车过于夸张了,而且成本也是个关键问题。
齐高这个时候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其实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疑惑。他说,成本问题首先是大问题,你是知道的,谈到钱,我们就囊中羞涩;其二,花这么多的钱做这个活动究竟有没有必要?
胡六看了一眼齐高会意地一笑,那边也回了一个笑容。胡六知道这是齐高故意在帮他捧哏,就如说书的,如果自己一味地说,下面没有反应,那说书的人自己也就越说越没劲;如果下面不停地有人提问,那就越讲越出彩。
胡六说,首先成本问题不是问题,我们不需要承担大的费用,这个活动可以找一个大客户冠名,特等奖最好就是一辆汽车,五一期间的促销也由他赞助我们的促销礼品,这本身也是对商家的一种宣传。我们给他做活动版面上的宣传,以及两千五百套衣服的广告回报,当然,衣服也由他们制作。刮奖的各种礼品可以找各个广告客户赞助,在宣传该活动的时候,我们也会宣传该礼品是由谁提供的,所以不存在活动经费问题。而且我们提前对这个活动做出专题推广书,向各个广告商进行宣传。这样发行量势必翻番,或者更多,而这期的影响力和关注度也会是空前的,势必会带来广告和发行的双重丰收。至于做这个活动的必要性,我认为活动的目的不是活动本身销售了多少产品,而是活动以后带来了什么,活动本身也不能简单地是一次促销行为,那样就会落于下乘。好的活动策划,是要造成轰动效应和新闻话题的,通过人们的口头传播使活动达到影响力无限大。这个活动完了以后必定会给我们的广告和发行的双重销售带来明显的增益,这才是我这次活动的根本性目的。而这个活动最大的卖点就在于促销品本身的价值远远大于销售品,这种促销模式我称其为“倒挂式促销”,这种反其道行之的方式最能使活动拔份,也就正如传媒人在解读新闻话题时常打的一个比方:狗咬人不是新闻,而人咬狗才是新闻。这样的活动就是要制造这样的效果。
胡六这样一解释,大家都是职业老练的传媒人,自然明白了他的意思,而且都觉得这是百利而无一害的好事,但难在谁愿意冠名,要知道这样的投入可是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但这反而是朱总和胡六都最不担心的问题。
3。世界五百强的赞赏
胡六在策划活动之前就把目标盯准了全球五百强的饮料巨头绝对可乐。夏季即将来临,正是饮料业大战的时间,同时也是促销和宣传最密集的一个时段,而且彼此的目标群体非常合拍,让其拿出几万份产品问题不大,难在特等奖需要一辆车上面。虽然这笔费用对于绝对可乐这样的全球五百强而言不算大,但操作上存在一定的难题。
胡六针对绝对可乐作了一个活动方案,重点描述了这个活动在五一期间在六大商务中心的强大影响力,以及数千人被数十万人围堵争买对方产品的壮观景象,为了打动决策者,他还作了效果图。
事情进展得超乎寻常地顺利,朱总和绝对可乐的总经理业务合作多年关系非常好,而且由于双方的目标客户接近,本身每年绝对可乐都在《海城一周》投放近一百万的广告费用。朱总把这个活动在电话里一说,杨总经理直接就带着策划经理过来面谈了。
杨总经理看起来是个非常精明的人,四十多岁的年纪,据说非常喜欢运动,所以身材非常好。
看了方案以后,杨总说,几万份饮料不是大问题,绝对可乐旗下的乐呵呵正在和对手抢夺市场,拿几万罐出来做活动,权作试饮也未尝不可。而且五一长假也正是他们做活动的时间,有这个机会报企联合操作倒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他看重这个活动的影响力,觉得合作不是问题。如果真的能够按照方案达到效果的话,他还可以将这个活动在报纸上多投放几个版的广告,进行预告,这个消息让在旁的广告中心总监非常高兴。
车也没问题,他们有合作伙伴,乐呵呵易拉罐饮料促销里本身就有车送,但要看怎么找到结合点了。杨总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给车商什么样的回报,可以使他愿意做这样的赞助?
胡六想到以前做这种活动的经验,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可以在最旺的商务中心芙蓉街搭一个展台,从活动开始,就制作大的背景板,把活动的特等奖也就是车在那里进行展示,展示的时间定在五一到五七,加上版面炒作,五月七号这天再搞一个盛大的特等奖现场颁奖礼,再次将活动推向高潮。如此,车商得到的隐性广告回报价值将远远大于车的价格,车商也应该会乐意赞助。这样一来活动的持续性、关注度和可信性也都得到了提高。至于场地,芙蓉街天街广场是《海城一周》的合作伙伴,所以问题不是很大。
这个解决方案得到了杨总的赞赏。他认为这个活动要做就大做特做,活动的基调就是以做轰动效应、做新闻话题为主,活动的整体策划他们将安排策划经理全程参与,活动宣传他们可以在下阶段的电视广告上进行预告。活动所需要的背景板和对外广告,他们希望能大家一起设计,最好是由他们的设计公司设计和制作,费用由他们负责。活动还应该有统一的活动名,活动名上要显示出绝对可乐的名字,还应该有统一的 LOGO,统一宣传。最主要的是服装由他们按照要求统一制作,服装的颜色希望能和他们产品的宣传色是一样的,宣传字样就直接写活动名,初步按照活动方案所定,再写上双方的名字和LOGO就可以了。
这一下,《海城一周》所有的担忧都没有了,竟是皆大欢喜的局面。
最后杨总特意跟朱总说了句,朱总我对你们以后的发展非常看好,相信你们今年一定会有一个大的突破,因为你们的第一次销售现在有了一个好的掌舵者。
报刊经营里把报纸发行称之为第一次销售,广告销售称之为第二次销售。常规下,内容是决定第一次销售的主要因素,而第一次销售是决定第二次销售的主要因素,而第二次销售得到利润再用来养活制造内容的群体。三个环节紧紧相连,彼此相互依靠又相互制约。
朱总就把胡六的业内声名略微地作了下介绍,言语里多是溢美之词。杨总说难怪,那我对这次活动就更有信心了。
胡六连说感谢。
这次的胡杨会都给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以至于双方在不久以后又有了另外一次更大的合作。
活动就这样在两个单位老大的短暂接触中定下了基调,《海城一周》不但不需要支出任何成本,而且因为这个活动绝对可乐还会在原来的广告投放计划外另行增加几个整版广告,以扩大活动声势。
这样的好事对于一向穷惯了的《海城一周》而言绝对是意想不到的惊喜,大家所担心的成本问题全部都有人埋单,而且广告额也因此得到增加。胡六可不这么想,他心里暗暗佩服杨总,五百强的分公司总经理果然和这些文化人视野不一样,他在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这个活动将在海城掀起的超大影响力,所以把几个关键性的东西立刻就拽在手里了,而付出的只不过是一点点成本,还令对方都乐开了怀。
活动大方向定下来以后,剩下的细节问题就非常简单了。
到了四月中旬,活动的各种预告都已经铺天盖地了,电视、电台、路牌、《海城一周》、《海城都市报》,以及《海城一周》其他可以互换的广告媒体都对这个活动进行了疯狂报道。关于一份报纸和一辆车,一份报纸和数千元的钻戒、项链等都成了很多人热议的话题。《海城一周》广告中心的广告招商计划也非常顺利,原来计划的一百个版因为这个活动,在提高了刊内价,也就是提高了每个版面的销售价格以后,版面还增加到了一百八十个,这对于《海城一周》而言,可谓盛况空前,胡六也因此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赏。
这天,胡六找到齐高,说应该让朱总出面请陈成吃个饭了。
齐高一听,心里明白,知道这次活动要动用对方数千人的队伍,老板不出面是说不过去的,何况现在更是发行公司最艰难的时候。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4。黎明前的迷雾
海城饭店门口,大家分手告别。
所有的人都离开了,胡六没有走,他坐在车里,打开车窗,点上了一支“三五”烟,他在回味刚才陈成和朱总的一些话,那话里是有些意思的。
这些天发行公司的会议更加勤了,邓林挨的骂也越来越多了。胡六在会上也不再像以前那样老说一些大而空的废话了,他偶尔也会分析下《海城商报》的一些销售模式,他预言在不久以后《海城商报》会取缔代理商。他这是在给自己的复出铺路。
要是在几个月以前说这个观点,估计大家会群起攻之,让他下不了台,现在大家想起他的一些预言都已经实现,才明白他是对的。
最开始《海城商报》在每个代理商处派了很多人员,协助代理商批发和配送,邓林还在骂这些人纯粹是*,钱多烧的。当时胡六曾说过,这是为了下一步取缔代理商铺路,是典型的借鸡下蛋,等蛋孵出小鸡,老母鸡也就可以杀了。但没有人相信他,大家都认为海城不比其他的城市,代理商控制了整个零售市场,以报业集团的强大实力和丰厚资源都没有能力取缔代理商,何况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外来户?但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外来户的手段是多么的恐怖了,轻敌使他们在丢失了整个阵地以后才认识到战法的错误,这个代价太大了。
刚才朱总说:“第一季度市场调研报告出来了,看到这个市场占有率,老板又发火了,再这样下去估计……”估计后面的话他没有说,但大家都明白那话里的意思。陈成也在这个时候说:“现在《海城一周》的发行危机已过,胡总也应该出来多为公司出点力了。”朱总当时也笑着说了句:“虽然舍不得放胡总走,但《海城都市报》毕竟是当妈的,老妈不行了,孩子就得断奶啊。”这句妈和孩子到底是指《海城都市报》和《海城一周》的关系,还是指《海城都市报》和大家的关系?这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朱总也在暗示胡六应该回去做拯救者了。
胡六又想到前几天齐高的一句暗示:“朱总对你评价很高哟,已经多次跟老板说你是解决目前《海城都市报》发行困局的唯一希望了。”当时胡六打了个哈哈说:“希望如此吧。”但今天听朱总那么一说,他确信这应该是真的了。
前些日子何森也叫他去过一次办公室问如何应对眼下的危机,当时由于胡六认为此时正是《海城商报》春季攻势的一个向上攀升的阶段,他没敢英勇地站出来主动要求接招,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下对方的操作手法,还有对未来市场的预期。
一阵海风吹过,燃烧过的烟柱在风中消散了。胡六又点了一支烟,他在想最近的这些暗示究竟是意味着什么?
难道是报社上层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认识到胡六的价值了?在考虑要他出山吗?自己又该在这个时候如何接招?是痛快地接,还是坐地要价?当然坐地要价不是要待遇,而是权限和投入。这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