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祭:天堂有路-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阈量嗲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或许就是上苍让人有之所以能活着的所在吧。所以,老林也不觉得累,这就是生活,他也压根就没想过,这些石子经李狗儿倒腾之后,这石子的价格会比收购价要高多少,对老林来说,这不是他一个农村汉子应该关心的问题。
对他而言,这家才是他生活的中心。现在,他最关心的是自己的两个儿子,尤其是小川,千万别在有什么差错,否则,这今后的日子,该怎么活啊?
可就是这样,人越是害怕什么,越是来什么,如果说对大儿子小山的病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定了型,老林也就接受了这残酷的事实,可这小川,到底是怎么了,这老林的心里却是一点谱也没有。
虽说县上的医生给小川查了,也说了:没事,休养休养,这孩子就好了,可老林的心里总是有些担心,于是每天都要问问小川感觉怎么样。
“小川,怎么样了啊?” 早上出门的时候,老林还问小川来着。
“爸,我好多了,吃了那补血的药,我的腿比以前有劲多了,就是,这眼睛还没好,不过也没事,再过几天就能好了吧,县医院开的眼药膏还没用完呢”
“哦!那好,等吃完了,我再去买几瓶力维隆给你吃,另外涂眼睛的药,一定要记得按医生说的涂啊!”
“嗯!我会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患病【六】
话虽如此,但就算小川把一管眼药膏全涂完了,这下垂的眼睑也没能康复。 虽然这眼睑下垂或许在农村人看来不算什么大病,但对小川来说,可是要了他的命了,让他苦恼不已。
小川现在在几里之外的一所建在半山腰里的初级中学里读九年级了,也就是说,只要再过半个学期,可就得中考了,对每一个莘莘学子而言,这中考就是一道关口,农家的孩子也只有通过这道关口,能顺利跳进城里的重点中学,那么希望之门,也是目前唯一能改变自己一生命运的希望之门也才能为自己打开。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候,小川的眼睛却出了问题,看着同学们都在没日没夜的奋力冲刺,都在为了明年的中考在做最后的努力,你说此时的小川他能不着急吗? 但急也没用,这下垂的眼睑就像是故意跟小川作对似的,愣是好不了。
同学们看小川的右眼睑一直垂着,本也以为他很快就能好起来,可没曾想这小川的眼疾总是好不了,于是有几个成绩差而定了型的同学就给小川取了个“独眼大侠”的绰号。
对这样的绰号,对于十五岁的孩子们来说,是没有恶意,之所以要叫小川大侠,是因为小川在每次考试中都能拿到年级第一名,这不算大侠算什么,其实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村子里,这读书好的孩子,常常是家长们和老师们谈论的中心,也是他们比较喜欢的对象,同时也更是孩子们心中学习的榜样和楷模。
而小川呢,面对同学们善意的绰号,也能笑着坦然接受,但心底里还是希望这眼睛能快点好起来,他可不想因为眼睛的问题而耽误了学习。对小川而言,自己的成绩不再是他一个人的事,而是全家的事,是他父母赖以活得有尊严、活得有意义的根本所在。
但现在视线比以前模糊了许多,上课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板书,他也渐渐的看不清楚了,另外,他还发现自己比以前多了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他的手会莫名其妙的颤抖,有几次,就连笔和课本也会从自己的手中滑落。对这奇怪的现象,他吓坏了,但看着辛苦的父母,他不知道该怎样对他们说。或许,这只是自己看书太累的缘故吧,也或者是自己最近因为眼睛的问题,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吧,“唉!看来,我得减少自己看书的时间了” 小川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默默的想。
“小川,你最近怎么不爱笑了?我有很长时间没看见你笑了!”一天起床后,在洗脸的时候,小山突然问小川。
“有吗?”对哥哥小山这样突如其来的怪问题,小川有些莫名其妙。
“有,是不是明年就要中考了,你压力太大了?”小山继续问小川。
“没有吧,我还行,就是这眼睛坏事,现在,稍微看点书,就头晕,不舒服!唉,这药天天用,怎么就好不了呢?哥,你说怎么办呢?”
“我也不知道,但不管怎么样,你总要好好的,咱爸啊,就指望着你活着呢。你得好好给咱爸争口气。”
“哥,我知道!”
“当然了,也别读成个书呆子,咱家可不能一个儿子病,一个儿子傻,那全村人就要看咱们家的笑话喽。”
说完这些,小山无声的笑了笑,小川也被他哥小山的这句话逗着了,也就咧了嘴笑了笑。 可不知道怎么的,这小山总觉得弟弟小川这笑,笑得非常不自然,但要想说什么,却又是不知道该如何说。
“看来我是多疑了,但愿小川的眼睛能早点好起来,来年能顺利的通过中考。”就在小川转身之后,小山也就在心中默默的念叨着、为弟弟小川默默祝福。
小山也想跟弟弟一样去上学、也去中考一次,但因为肾的问题,三年前他就辍学在家,现在他每天能做的,只是在家静养,地里的活、家里的活,他是一把也帮不上,而每天给自己煎药和喝那非常难喝的中药就是他每天的工作,如果要把家门前的那条道的岔口上的药渣收集起来的话,估计能用麻袋装了。还有,就是要定期去医院检查,目标仅仅是为了那几个检查项目的数字能稳定在标准范围里。
三年,这病就把自己的青春耗尽了,青春能有几个三年啊,今后的路该怎么走,小山一脸茫然。每天看着弟弟背着书包去学校读书,然后看着弟弟每学期都能捧几张奖状回来,贴满家中的墙壁,小山非常羡慕,同时也非常希望弟弟能有出息,但现在看着小川病了,虽然这病不在自己身上,但也彷佛就如同生在自己身上一般,于是,也特别关心着弟弟的病情。
患病【七】
小山的话让小川多了一些疑虑,自己不会笑了么?再联想到最近自己的手老是颤抖,总是感觉抓不牢东西,他有些害怕了,于是赶紧跑到房里去拿了母亲梳头用的镜子来看自己的脸,镜中是一张白皙的脸,略微有些消瘦,嘴角的绒毛也慢慢快要变成了浓密的胡须了,两条浓黑的眉毛和宽阔的前额,让小川看起来有几分像个男子汉了,但右眼睑依然下垂着,很煞风景,一眼看去,可真的快要成独眼龙了,就这幅尊容,那也难怪,那些调皮的同学叫自己“独眼大侠”。
“笑,笑一下!”小川对镜中的自己说。
“怎么笑成这样了,比哭都要难看呢?”看着镜中的自己,嘴角只是咧了咧,可并没有以前笑得那么灿烂,小川有些不满意了,于是,继续对着镜子努力的去笑,尽量让自己笑得开心一些,好看一些。
“小山、小川,吃饭了!”就是小川在房里对着镜子努力笑的时候,他母亲也早把早饭准备好了。
“来了!”小川应了一声,丢下镜子,就从房中跑了出来,从桌上端起母亲煮的那碗面条,准备拿到院子里去吃。
时值晚秋时分,早晨院子里的空气有些凉,但真的很清新,另外,就是在院子里能看到家前屋后的山,因为盛夏已过,也下了一些小雨,这原本光秃秃的、裸露这岩石的山上居然还长出了一些绿色,虽然就这点绿色也让村上的羊啃吃了不少,这山远看去像一个癞痢头,但小川还是喜欢看,看这山的绿色,看这山的风景,而越过这山的,那是小川的梦想,渴望着有那么一天,自己能和同村里那些哥哥姐姐们一样,考上大学,飞出这穷山窝,让自己和家人都换一种活法。
小川向往着大城市,也向往着外面的世界,虽然,对十五岁的小川而言,他从来就没走出过这山窝,最远的,也就是上次和父亲去过县城一次,可他的心却早已是飞到了比这县城要远的多、大得多的地方。
杭州,江南,居说那里是人间的天堂!花红柳绿,所有山都是郁郁葱葱,长满了高大的树木,可不像这整年看到的光秃秃的山。 当然了,小川没去过,这都是听说,但就这美丽的地方,也就在梦里,小川已经去了很多次了,而之所以他能知道在外面的世界里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全因为村上那个在村头开石子厂的李狗儿。
李狗儿的儿子三年前考入了杭州学院,读了计量管理专业。对这个专业具体做什么,小川没有概念,计量二字对小川而言,那是在他的记忆里从来是没出现过的词汇,但他从李狗儿儿子的话里和相册中,他看到了那个美丽的城市,那个被世人称之为人间天堂的地方。
虽然李狗儿的儿子每次回来总要跟李狗儿抱怨,说他再也不要去杭州了,那鬼地方整天下雨,人都快要霉掉了,那像我们这里,一年到头难得下一场像样的雨;还有那鬼地方冬天特别冷,连个暖气也没有,坐在屋里啊,就像坐在冰窖里一样,才几年工夫,他都快要得关节炎了,最主要的是,那地方的人说话,都软绵绵的,跟鸟语似的,听都听不懂,而且人与人之间,太多心机,哪里有我们西北人的豪爽和真诚,总之,在李狗儿儿子的嘴里,这人间天堂就像人间地狱一般,而他,李狗儿的儿子在那里受罪呢。
话虽这么说,但李狗儿的儿子在杭州读了三年,毕了业,愣是没再回到这穷山窝里来,想尽办法还是留在了他痛恨了好几年的鬼地方,听说,现在过得还相当滋润。这不,儿子出息了,可把他老爹高兴坏了,只要这李狗儿一喝酒,就必夸自己的儿子有多出息,在杭州找了个好工作,还有在读书的时候,他还谈了个本地的女朋友,现在一个月工资都好几千呢,听说不久就要和那姑娘结婚了,房子也不用自己操心,女方是家中独养女儿,人家丈母娘家早就给他们小两口准备好了,就等结婚呢。 你说,我还要在这穷沟僻壤挣什么命呢,等他们结了婚,生了孩子,我和老伴还不得去杭州抱孙子去啊。
听李狗儿的意思,这杭州除了是人间天堂外,好像还是遍地黄金,只要你舍得弯腰,这钱是要多少有多少。
一开始,小川总觉得这李狗儿是吹牛,就像他当初刚出去城里打工回来后总爱在村人面前说城里有多好。小川心想,他这么吹,也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罢了,这世上,哪有他说的那么好的地方啊。
好在就在小川就读的学校里,有个小小的阅览室,所以,听完李狗儿叔那些有关杭州的描述后,带着好奇,小川真的去找了一本有关杭州的介绍,仔仔细细读了一边,原来,李狗儿叔没有撒谎,这世间还真有如此美好的地方。从此,小川对李狗儿叔的儿子有了几分妒忌,而更多的是,是对他的羡慕,心想,有一天,我把书读好了,我也可以报考这些男方城市。
所以,等李狗儿的儿子再回来的时候,小川就会去看李狗儿儿子在杭州拍的照片。西湖真的很美,这是在家乡绝对看不到的风景。
“这有什么,上海那才叫繁华呢,杭州跟上海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那可差远了。”当听到小川看着照片夸这杭州很繁华的时候,李狗儿的儿子告诉小川,这世上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