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叉电子书 > 文学电子书 > 低碳阴谋 >

第18章

低碳阴谋-第18章

小说: 低碳阴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工业革命中,法国因为匮乏的煤炭资源而大为吃亏,只能眼睁睁看着其他国家大口吃肉,而自己只能喝点汤。法国基本上就失去了与其他国家争霸的资格,法国只能局限于一个区域性的大国。
  上帝把欧洲最美的一段给了法国,法国拥有丰饶的巴黎盆地及阿基坦盆地,平原占总面积的2/3,三面环山,濒临大西洋和地中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这使法国农业文明时代异常辉煌,但又使其在工业革命中变得先天不足。
  反观德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德国山地多,这使其煤铁资源蕴藏丰富,这为德国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充沛的动力。通过普法战争,德国掠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在使法国严重失血的同时,却使自己如虎添翼。
  到了20世纪初期,在工业产品生产方面,德国甚至超过了英国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把法国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占16%,跃居第二位,英国则居第三位,为12%,法国则排不上号。
  一战前,普鲁士工业蒸蒸日上,经济的过分扩张使德国必然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更多的殖民地来获得原料发展工业,并向世界倾销产品。
  当时世界殖民地已经被世界列强基本瓜分完毕,德国只有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取得欧洲霸权及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英)的殖民地。
  20世纪初期的德国外长皮洛夫说“……让别的民族去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随之而来。
  一战后,德国再次失去阿尔萨斯和洛林,但德国仍有庞大的资源。鲁尔区的工业是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的物质基础,战后又在“西德”经济恢复和经济起飞中发挥过重大作用。
  鲁尔区生产全国80%的硬煤,90%的焦炭,集中了全国钢铁生产能力的2/3,电力、硫酸、合成橡胶、炼油能力、军事工业等均在全国居重要地位。
   。 想看书来

建立在石油之上的美国世界霸权(1)
185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泰特斯维尔小镇。一个叫乔治?比尔斯的人打井时发现了一些黑乎乎的东西,他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但他不想放弃任何发财的机会。于是他请美国耶鲁大学西利曼教授对这些东西进行化学分析,当这位教授通过一阵折腾,发现这个后来被称为石油的东西能够通过加热蒸馏分离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含有碳和氢的成分,其中一种就是高质量的用以发光照明的油。
  经过将近三年的准备,1858年比尔斯请德雷克上校带人打井,1859年8月27日在钻至69英尺(约21米)时,终于获得了石油。
  像10 年前的加利福尼亚淘金热一样,人们蜂拥而至泰特斯维尔小镇投资,想发大财。对石油的狂热在美国一直持续了数十年,大量原油被开采,投资石油开采的资金和企业不断增加,原油开采企业从64 个猛增到2300 多个,产值从200 万美元跃至1800 万美元。到1900 年,原油产量已近1 亿桶,其中300 万桶以上供出口。
  紧接着,现代石油工业从勘探、开采、炼制加工、直到销售,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起来。在现代石油工业发展的最初几十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产油国。
  伴随美国石油工业的不断发现,出现了影响美国历史的传奇性人物——洛克菲勒及其家族。凭借着冷静、精明,富有远见及独有的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一步一步地建立起他那庞大的石油帝国。在巅峰时期曾垄断全美80%的炼油工业和90%的油管生意。
  与煤炭相比,石油有先天的优越性,最主要的原因则是开采成本,煤炭需要人深入到地下进行挖掘,而石油则只需要在地面竖一些杆和塔。石油时代正好和内燃机及发电机的发明吻合,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美国成为世界霸主似乎是天意注定的,因为美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开始大规模地运用,建立了庞大的石油工业体系。这与英国油气资源的缺乏,未能首先实现石油的大规模应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核武器的恐怖平衡状态事实上削弱了用军事手段实现对外战略目标的能力,为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发挥石油安全战略的影响力提供了充分的前提条件。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到现在,石油是重中之重,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谁控制了石油霸权谁就将有主导世界的话语权。
  美国出于加强对欧洲控制、对抗苏联的需要,其全球战略基本上围绕着石油展开,但美国二战后的石油战略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磕磕绊绊中不断前行。
  美国在战后的石油工业中如日中天,整个国际石油市场基本上被以新泽西标准石油公司、皇家荷兰/壳牌、德士古、索克尼、海湾石油公司、加州标准、英伊石油公司为代表的“七姊妹”为首的国际石油公司所垄断,这“七姊妹”中,有五家是美国的。
  一战大大消耗了美国的石油资源,自从俄克拉荷马州大油田发现后,美国在1920年以前没有发现新的大型油田,这使美国不得不向海外寻找石油以保障自身的能源安全,并成功从英法的势力范围——中东分得了美索不达米亚石油的部分开采权。
  随着二战不断深入,美国深刻认识到石油对美国的重要性,开始有意识控制世界石油资源,通过对沙特的援助,并趁英国忙于战事,慢慢对英国在中东的石油地盘进行蚕食。

建立在石油之上的美国世界霸权(2)
当一个危重病人在生的希望与手上的一箱黄金之间进行选择的时候,他可能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命,命都没了,黄金还有什么用呢?这时美国就是那个可以治疗急症的医生,它也顺理成章地从英国手中取得那一箱黄金的一半——与英国共管中东的石油。
  可惜的是,英国靠着美国的援助,在二战中把自己的命保住了,当它高高兴兴地与它的救命恩人共同维护世界石油霸权时,却发现世界的风向已经完全改变了,美国强大的身躯一下把瘦弱的英国从世界霸权的位置上挤了下来。
  病人与医生的关系也适合于沙特*与美国。20世纪40年代末,沙特王国债台高筑,面临第三次财政危机,在美国强大的美元面前,也使沙特彻底倒向了美国。这成为美国今后实现其中东石油战略强大的基石。
  经过不断地辛勤耕耘,美国终于成为中东石油最大的赢家。1954年美国成为中东石油的最大拥有者,控制了巴林和沙特石油的100%,科威特石油的50%,伊朗石油的40%,伊拉克石油的25%。
  美国不仅仅在中东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在世界范围内也全面开花,到20世纪50年代初达到了鼎盛,控制了美国、墨西哥和社会主义国家之外90%的世界石油储量和世界石油产量,炼油能力占世界炼油能力的75%,拥有国际石油贸易的90%。
  美国的如意算盘是把人口众多军事强大的伊朗扶植成军事支柱,起到海湾警察的作用,把石油储量丰富的沙特扶植成经济支柱,起到*国家稳定器的作用,这也就是美国的“双柱战略”。
  由于石油国家民族意识的不断兴起,欧佩克(OPEC)在1960年正式成立,美国及其控制的国际石油公司与盟国、石油出口国之间的权力平衡正被打破,这种不平衡的相互依赖最终导致了20世纪70年代初期石油权利的转移和1973年石油危机的发生。
  石油输出国组织正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并成为国际石油市场的决定性力量。石油生产国不但掌握了石油资源的所有权,更为重要的是从1973年10月16日开始,国际石油公司完全丧失了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油价决定权。
  伊朗“*革命”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共和国”,这使美国的“双柱”失去了重要的一柱,美国石油战略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了挽回不利的局面,1980—1988年发生了两伊战争,伊朗背后是苏联,而伊拉克背后是美国,最后伊朗和伊拉克两败俱伤,但美国并没有成功挽回伊朗的心,而造成永远的隔阂。
  美国在中东只剩下沙特,还有一颗钢钉——以色列。
  但中东对美国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只有牢牢地控制住石油,控制住世界最大的石油主产区中东,才可能维持其霸主的地位。
  所有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美国的对外战略都是围绕着中东进行的,都努力想拔掉伊朗这个“眼中钉,肉中刺”。
  按理说伊拉克是美国坚定的盟友,萨达姆是美国在中东利益的最佳代理人,但美国似乎不满足,靠伊拉克牵制伊朗对美国来说,并不能达到其控制世界石油的战略构想,美国只有抛开萨达姆这个大倒霉蛋,开始单干。
  不知道是不是美国给萨达姆设的套,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至少美国对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是有察觉的。美国CIA虽然吃过不少白饭,但也不可能总吃,漂亮活也干过不少。作为美国的铁杆盟友,萨达姆还不会傻到打之前给老大打下招呼,美国也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萨达姆的头脑发热。

建立在石油之上的美国世界霸权(3)
结果呢,老萨一动手,就被美国以联合国的名义给办了。
  海湾战争发生在苏联解体之后不久,这足见美国的雄心勃勃了,美国一方面迫不及待想用一场战争来宣示自己老大的地位,一方面开始为其全球石油战略铺平道路。
  虽然海湾战争把萨达姆给教训了一顿,但美国还感觉不过瘾,美国的想法是彻底控制中东的石油,进而完全地控制全世界。
  第一次揍伊拉克是因为伊拉克侵略了科威特,而第二次的原因却是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于一个主权国家,难道威力大一些的武器都不该拥有?但美国认为:这个,不可以有!这就是美国牛仔的思维吧,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只是美国的这个借口有些勉强了。
  以前的军事行动一般都需要联合国授权的,在联合国不听摆布的情况下,便自己拉起北约的一帮小兄弟再次杀到海湾。这次把事情做得彻底,最后,老萨被*,伊拉克开始上演“皮影戏”。
  9?11后,这给美国足够的理由去收拾阿富汗,这枚钢钉的意义就是让中国如芒在背,坐立不安,还可以给俄罗斯眼中竖一根刺。相安无事的安生日子不过,老美确实挺能折腾的。
  美国最终的目的仍然是控制伊朗,这是美国梦寐以求的,直接占领伊拉克及阿富汗也是为了最后收拾伊朗作准备。从地理位置上看,攻占伊拉克及阿富汗之后可以实现对伊朗的合围,这也是美国独霸世界最为理想的路径和选择。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美国彻底把中东摆平了,再加上依附于美国的欧洲,通过日本、中国、澳大利亚这个葡萄串把中国东进太平洋的大门给堵死了,美国将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救世主,在石油时代根本不可能有任何国家向它挑战。
  美国在战略制定上是相当完美的,如果按照美国的战略预想,美国就将真正成为地球的球长。地球的法人代表里将写下美利坚合众国的名字,中国、俄罗斯、委内瑞拉、朝鲜、古巴等只是公司里的小股东,偶尔闹闹情绪还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