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权背后-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凳歉瞿蟮某胺怼C拦谝晾俗钣忻幕兀窃诎透翊镆员钡陌屠驴站睾桶材强洗锞禄亍0屠驴站刈ぴ琶拦站恼蕉坊驮耸浠S胫嗔诘陌材强洗锞禄兀敲谰谝晾酥胁恐饕幕睾秃笄谥行摹>路治黾颐侵赋觯喊屠驴站啬芄挥行У亟拦铝α客斗诺街卸魏我桓鼋锹洹M保谰�2003年5月之后在伊拉克修建了13个基地,表明美国从萨达姆·侯赛因手中“解放”伊拉克有着明确的军事含义:他们所谓的“自由”,主要是美军在伊拉克油田和两伊边界上修建军事基地的“自由”。
■ 一架C17运输机在巴拉德空军基地的塔台前着陆 美国在全球修建新军事基地的行动绝不局限在欧亚大陆,尽管欧亚大陆显然是美国军事计划人员的战略优先考虑。正如军事分析家佐尔登·克劳斯曼指出的:“在入侵阿富汗之后,美国最直接的军事干预是在南部菲律宾,针对的是阿布沙耶夫穆斯林游击队。美国宣称这支人数甚少的武装是由本·拉登煽动和资助的,而不是棉兰老岛和苏禄群岛上穆斯林几十年来长期叛乱的集中爆发。”
美国的特殊部队“训练顾问”正在冲突区域与菲律宾部队执行联合“演习”。为了达到在全球范围内打击本·拉登的宣传效果,他们的目标据称是肃清约200名叛乱分子,获得一场“格林纳达”式的胜利。但是,反叛乱行动可以轻而易举地调整为针对棉兰老岛上的摩洛族反抗运动甚至共产党反叛组织。也可以在菲律宾实现美国的其他重要目标——全面重获美国军事力量的驻扎权。冷战结束后,菲律宾参议院终止了美军对克拉克空军基地和苏比克海军基地的控制,火山喷发也曾严重损坏了这两个基地。
美国重返菲律宾,如同布什对朝鲜的威胁一样,在东亚被很多人视为是随着中国正在崛起为世界性大国和其他亚洲经济体从亚洲金融危机中恢复过来,美国试图重新对东亚施加军事影响的努力。美国军事力量在亚洲各地的增加也可以抵消日本国内对美国军事基地不断增大的批评。中国担忧美国的势力范围已经触及其国界,设在前苏联前加盟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的美国军事基地离中国太近了,实在很难让中国放心。
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都被美国的“反恐战争”瞄上了,比如南美。美国的冷战宣传曾将越南南方和安哥拉的左翼革命者说成是越南北方和古巴的傀儡,现在美国的“反恐战争”宣传又将哥伦比亚的反政府武装说成是邻国委内瑞拉的盟友。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被描述为“同情”本·拉登和菲德尔·卡斯特罗,并有可能推动石油输出国组织反对美国的害群之马。在本·拉登被清除后,查韦斯可能被美国视为“一个理想的新敌人”。 尽管很难与穆斯林武装拉上关系,但在南美的危机却可能是美国谋划下一场新战争的由头。
第五章 基地帝国——帝国的基础(5)
到2007年,世界很多国家已经明白华盛顿正在全世界挑起冲突和矛盾,其目的不仅是为了控制石油,尽管对全球石油的战略控制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就是美国世纪的核心。美国试图控制任何潜在竞争者的经济,以防止其成为与美国相匹敌的力量,挑战美国独一无二的世界霸主地位。
早在20世纪80年代,华盛顿的资深战略家们和有影响力的智库就意识到,美国的工业能力已经空心化,其他国家或地区,如正在崛起的欧盟或者经济快速发展的东亚和中国,很快就会具备有朝一日可以挑战美国主导地位的潜力。
2001年乔治·W布什和迪克·切尼在华盛顿掌权后,美国权势集团,也就是美国最有实力的权力贵族们,认为有必要采取激进措施,以确保美国对世界的支配权延续到新世纪。
冷战后美国基地的扩张
20世纪80年代后期前苏联提倡公开性和新思维,随即1989年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崩溃,1991年前苏联解体。那些认为美国基地是为了抑止前苏联威胁的人们兴高采烈地预期,美国的基地体系将很快被废除。然而,美国国防部长在1989年年度报告中声称:美国的“力量投送”需要海外基地来实施“前沿部署”。
1990年8月2日,老布什总统发表声明,提出只要美国海外军事基地保持完整,到1995年现役军事力量规模缩小25%也可以满足全球安全需求。同一天,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美国军队在海湾战争中大规模进入中东,宣告了一种“新的世界秩序”,这种新秩序建立在美国霸权和军事力量的基础之上。老布什欢欣鼓舞地宣布,“感谢上帝,我们终于彻底摆脱了越南综合症”。美国在中东修建了新军事基地,其中大多数位于沙特*,成千上万的美国军队已经在沙特驻扎了十多年。
尽管克林顿政府比此前的老布什政府更坚持削减美国的海外军事义务,但没有采取任何措施去减少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为代表的美国海外“前沿存在”。克林顿政府最大的变化不过是更为频繁地向海外派遣短期部队,减少永久驻外部队的数量。
1999年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的一项研究提出:“随着永久海外军事存在急剧减少,执行海外任务的次数呈指数增长。”在冷战时期,军人们习惯于在海外驻扎几年并带家属。现在,他们被“部署”在海外,驻扎时间非常不确定,而且从未允许家属随军。
但是这种部署是频繁而长期的。据美国国防部统计,在“9·11”事件发生之前,每一天都有超过6万名美军人员在约100个国家执行临时性任务和进行演习。虽然以前在欧洲的大规模军事义务被削减,美国国防部的文件依然表明:新模式使更多军事人员远离本土,陆军人员每年有135天赴海外执行任务,海军人员每年有170天,而空军人员每年高达176天。仅就陆军来说,现在每个士兵平均每隔14周就要赴海外执行军事任务。
除了如此频繁的短期部署,美国还利用海外军事基地提前储备军事装备,以便危机发生时做出快速反应。例如,美国在科威特预先储备了一个重型旅的装备,在卡塔尔预先储备了一个重型旅及一个坦克营的装备。
在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巴尔干进行军事干预,对南美哥伦比亚的反政府军事行动提供了大量援助。哥伦比亚还为美国军队提供了一个紧靠委内瑞拉的基地,委内瑞拉被美国视为下一个打击目标。
第五章 基地帝国——帝国的基础(6)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到恐怖主义攻击后,反恐战争开始,美国军事基地在数量和地缘分布的迅速扩张也随之开始。
根据国防部的军事基地结构报告,美国在38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军事设施,加上美国托管的地区,美军海外军事基地总数达44个。不过这个数字是非常保守的,因为它没有将重要的战略前进基地计算在内,即使美军在沙特、科索沃和波斯尼亚等国的战略前进基地部署了大量部队。这个数字也没有包括美国最新获得的一些基地。
通过“哥伦比亚”计划,美国正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扩展军事基地。该计划针对的不仅是哥伦比亚的游击队,而且还针对委内瑞拉的查韦斯政府和广受群众支持、反对新自由主义的厄瓜多尔政府。
波多黎各已经取代巴拿马成为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关键地区。同时,美国还在厄瓜多尔的曼塔、阿鲁巴、库拉索和萨尔瓦多的考玛拉帕修建了4个新军事基地,这4个基地都是“前沿作战基地”。“9·11”事件以来,美国已经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科威特、卡塔尔、土耳其和保加利亚修建了军事基地,总共可驻扎6万军事人员。其中最重要的是位于印度洋迭戈加西亚群岛的美国海空军基地。
与实际数量相比,美军官方关于海外军事基地的数字要少得多。这些海外基地的合法性和权力往往通过“军事地位协定”来规定。冷战期间这些军事协定都是官方的公开文件,但现在却常被列为秘密,如美国与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和沙特的相关协定就被列为秘密。
按照五角大楼的说法,美国已经与39个国家签署了这样的正式协定。
除了巴尔干和前苏联前中亚加盟共和国外,其他增加军事基地的地区曾经是美国大幅减少军事基地的地区。在海湾战争之前的1990年,美国在南亚没有基地,在中东和非洲军事基地的数量也只是1947年的10%。
1947~1990年,美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军事基地数量减少了约2/3。即使现在已经是远程导弹时代,从地缘政治和地缘军事的角度来看,美国要发挥全球经济和军事霸权的作用,军事基地这样少,显然是个问题。因此,作为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哥伦比亚”计划的结果,1990年以来美国军事基地又在中东、南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出现,美国军事力量重新部署到曾经撤退的地区。
美国军事思想认为,外国军事基地的重要性超出了获得基地的战争本身,在获得了这些基地之后马上就要筹划如何运用它们。因此,美国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和3个前苏联前中亚加盟共和国修建军事基地的举动,不可避免地被俄罗斯和中国视为对安全的新威胁。
俄罗斯已经对美国在中亚的永久军事基地表示了不快。至于中国,伦敦《卫报》在2002年1月10日指出:“每天都有美国飞机起降的吉尔吉斯斯坦玛纳斯基地离中国的西部边界只有250英里,这个基地加上在中国东南方向的日本基地和韩国基地,以及美国对中国台湾的军事支持,使中国感到自己受到了包围。”这还只是比较委婉的评论。
帝国的衰落
古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中衰落和最终瓦解。由于布什和切尼启动其鲁莽的军事政策以延续帝国生命,美国世纪,或者老布什总统在冷战结束时期提出的“世界新秩序”,也出现了行将衰亡的迹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五章 基地帝国——帝国的基础(7)
美国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再靠四处游说、可口可乐或者麦当劳赢得。新世纪开始以来,使用武力被视为必要手段。这本身就是在承认美国世纪的失败。
“更精干更灵活”的核打击力量
冷战结束后,叶利钦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初要求华盛顿共同对两国庞大的核武库进行削减。俄罗斯库存的核武器正在老化,莫斯科当时认为,冷战结束了,俄罗斯没有丝毫必要继续用核武器武装到牙齿。
然而,华盛顿却将此视为赢得核优势的良机,自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率先研制洲际弹道导弹以运载不断扩大的核武库以来,美国第一次有机会赢得对俄罗斯发动首次核打击、赢得战争的能力。
五角大楼开始用精度更高、当量更大的弹头装备新型三叉戟II型D5导弹上已经老化的弹头。
美国海军将更多能够发射潜射弹道导弹的潜艇派遣到太平洋,在俄罗斯早期预警雷达网的盲区进行巡航,也在靠近中国海岸的地区巡航。美国空军用核巡航导弹装备B52战略轰炸机,据称俄罗斯防空雷达无法发现这种导弹。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上新增了导航仪,可以使飞机以极低的高度飞行躲避雷达探测。